02.26 在六七十年代过年走亲戚,一般都拿什么礼物?有特别的记忆吗?

用户53071203315


我出生在河南中部农民家庭,是60后,70年代才记事。那时候还是人民公社、物质乏匮。在我们当地过完小年后至除夕这段时间,嫁出去的姑娘,有给自己爹娘送礼的习俗。所谓送礼,也就是去集市割1斤多猪肉,送到娘家,以示孝敬。这时,娘家会回赠一些鞭炮,让闺女家除夕、春节燃放。这一风俗,沿袭之今,仍在传承。所变化的是所送肉重量上的变化、(现在送,少则十几斤,多则几十斤)以及肉类的多样化,(有的送羊肉、牛肉)。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有的已婚妇女,图省事或外出务工,不便回乡,时逢过年,会给爹娘,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孝敬”费。近几年,每年春节,我爱人都会给岳母500元。免去了一些烦琐礼节,也好让老人灵活节日生活安排。

那时候,过年,出于市面上食品单一,亲朋好友之间串门,无非就是拿些饼干、点心(当地称果子)、糖果之类的礼物。记得自己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年初二,母亲带着姐姐、哥哥和我去姥姥家串门。姥姥看到我们很开心,给母亲一番寒喧后。姥姥用她粗糙、硬实的手,拉着我的小手,走到里屋打开箱子,小心翼翼拿出,用细绳子扎着、表面盖有红纸贴的一个纸盒子。知觉告诉我,这里面装的是非常好吃的果子。还没等姥姥递到我手中,我就迫不及待从她手中“抢了过来”。“你这个小馋猫、紧嘴子,给姐姐、哥哥分一点,”现在回味,姥姥那励声历气中,分明又带有万般疼爱。姐姐长我6岁、哥哥长我3岁,看着我手中拿着好吃的,一失过去对我的疼爱、迁就,把手抻到我面前,严然成了下里巴人,等待主人施舍、恩赐。当时,吃着咬一口,糖稀就会流出来的香甜果子,心里美滋滋的,吃罢还会吮吮手指残留的糖稀,生怕浪费掉。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姥姥家,吃果子趣事,已成为人生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清风明月溪水流


那时候走亲戚拿一样东西,比方说一斤黄沙糖(白糖是后来的事,至少我小的时候没看到),一斤糕点,一瓶灌头,能带一斤当地农场煮的酒(1.02元),算是最好的礼物,用废纸卷个塞子用作瓶盖。亲戚拿来的东西一般不能吃,留着以后走亲戚。

1968年我大哥串联到广东去了,嫂子生了侄女,要我代我大哥去嫂子娘家报喜,父亲借了20根发绿霉的油条,两斤面条,一斤黑糖,装在篓里上面盖一条毛币,请姑表姐带路,按规矩这些东西拿到娘家是不能收的,反而要加一些东西带回来,因为放了一个月以上的油条是硬的,嫂子娘家人不小心折断了一根,回来走到半路上表姐想把那根断了的油条吃掉,我也很想吃,就吃了,表姐回去了,父亲去还油条人家说少了一根,父亲很没面子,恼怒地回来把我的嘴打流血了。

过年的时候走亲戚不愁东西拿,大家都是你拿来我拿去,最怕平时来客人,虽然只用蒸一碗鸡蛋可以待客,母亲提个篓子到菜园弄菜,父亲去借两个鸡蛋,平时来客有时空手。


斗堰冲


提起六七十年代,催人泪下,可怜啊,吃不饱穿不暖,说起来也好人人都贫穷,衣裤打补丁,没有偷,没有抢,为什么呵!大家都一样你去偷谁抢谁啊!穷的光荣!穷的伟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无产阶级,很自豪!那时农村遇事出礼只要两元钱,直亲给五元那可是高档次了。逢年走亲戚,送点土馒头四个,红糖半斤,猪肉半斤,烧酒半斤便是主人最大面子,在城市吃完饭后钱可以免掉,但糧票要付,那时是计划供应糧,如果不付糧票主人家要饿好几天,现在听起来都是笑话,不过在当吋人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如今,人们吃的饱,穿的好,住的好,能休闲,能旅游,可才走到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真是往事不堪回首!所以,邓公说,要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金猴67


六七十年代过年走亲戚都拿什么礼物?只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才有发言权。我是六三年生人,在七十年代已经是个小小少年了,因此,对于那个时代的生活是有亲身体会的。

在我的记忆里,我生活的云南镇雄,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家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能吃上一两顿肉,很多人家连肉都吃不上。而身上穿的衣服,一年四季就那么一两件,洗了又洗,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冬天也是两三件破旧衣服同时穿在一起,一个村子能有两三家人穿得起绒衣,那就是生产队的队长、会计和保管员或有工作的人家的孩子。

这么穷拿什么礼物走亲戚啊?哎!咱中国不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吗?再穷,礼数总是不能丢的啊!所以,过年总是要相互串门拜年的。镇雄人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要是正月间,走到哪家都等于拜年,主人家必须拿出最好的美食招待客人,虽然所谓美食,最多也就是腊肉而已,可是,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岁月能吃上腊肉也算是上等生活了。因此,在正月间去到谁家,手里一定要拎一点礼物。

在我的记忆里,七十年代初期,咱们镇雄一些农村拜年的主要礼物就是两斤挂面或一斤挂面加一斤白糖。挂面用课本纸包裹,白糖也是学生课本纸包裹成一个三角体,有的人家往往在白糖上缺斤少两,甚至包裹半斤白糖,那也是穷得没办法才不得不这样的。

不过,镇雄人拜年有很多讲究,特别是女婿去岳父家拜年,由于岳父家家族大,给女婿拜年带来很大负担,一个村子都是一个姓,一个老祖宗的后裔,二三十户人家,都要走到。普通平辈或三代以内近亲的,也就是两把挂面就不错了,老丈人家或岳父家族中上了年岁的长辈,必须送上腊肉和酒,酒可能是散酒自己装瓶的,收到礼物的老辈人家的回礼则是一件衣服,实际上已经超出了腊肉和酒水的价值。而为了给拜年的女婿做衣服,有老年人的人家,哥几个要合伙凑布票去买布,把一家人为难得不行。不过,农村人比较质朴,最终都会在大家的支持下把该行的礼数做到,因为这是一个家族面子的事情。

回想几十年前的事情,真是难以置信,我们竟然曾经那么穷,但都挺过来了。今天的时代,不但经济发达,物质丰富,而且人们走亲戚也比较随意了,因为大家都不缺吃穿,实在买不好礼物,直接送上红包就万事大吉了。


若愚趣谈


六七十年代物质匮乏,生活贫困。每到春节农村供销社按人头每人一斤果子棍发放到社员手中过新年,走亲戚。那是文革前的一个春节,我叔兄第几个每人两包糕点(果子棍),于大年初三顶着凛冽的朔风,踏着皑皑白雪,步行十五里路,去给姑娘姑父磕头拜年。姑娘见到娘家侄,亲情难却,又是抱柴禾烤火,又是杀鸡做饭,还叫表哥托人打酒。我清楚记的姑娘做了六盘凉菜,两大碗热菜(按当时条件算是丰盛),一馍框子馒头(上边白馒头,下边黄团子)。我们兄第在两位老表及表侄陪同下,同姑娘姑父共同用餐,其乐融融。馍干菜淨后还没觉得十分肚饱。饭后果子棍姑娘留了一包,回一包。临走时也许是姑娘看我最小,硬塞给我五角压岁,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五角线对当时的我来说可起大作用,因为寒假开学我要买铅笔.橡皮.纸张....


韩友刚83


在农村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走亲戚家,在春节的重要节日又是走至亲的亲戚家,送的礼物有一升即六斤糯米蒸做成的彩红糍粑大块,用小背篓背着去。也可以送三五斤猪腿腊肉用手提着去。如果走一般的亲友家礼物轻一些,如三五斤面条或十个二十个鸡蛋的都有。如果是亲戚家有红白大事送的礼多一些也很讲究,例如一大块豆腐九大碗未煮熟的荤菜一百斤稻谷一个新鲜猪头,请人分几个大木盒抬着去,还有锣鼓匠吹鼓手一路吹打前往。


存铭岁月1


那时候过年谁也不带礼物,为什么?一个字:穷!自己家过年小孩能有个炒熟蚕豆抓个一把吃就是不错了,条件稍好的有点花生,向葵(瓜子),那时候家家穷我们才几岁,最少的都是兄弟姐妹3~4个,像我们家兄弟姐姐6个甚至再多的都有,过年父母也没有压岁钱,我到如今都记得一件蓝卡基做个棉袄外套二边2个大插袋,穿上过个几天年就脱下由妈妈洗干净收起来了说明年还要过年,直至个子长高了加棉袄嫌小了才让我们作春秋衫,那时没有内衣就是布做的短裤然后就是夏天穿的旧单衣,像我最小都是哥哥姐姐的衣服改的,毛衣就更不谈了也看不见,那些大些的哥哥姐姐穿的就是棉线染色手工织的,他们穿旧了嫌小了再拆下来洗干净再织给我穿,至今都记得给姐姐崩线,2只手臂伸直姐姐把线理好套在我2个手婉口然后我顺着上下左右动,悬着空又累又酸,人人穿的都是布鞋,人民公社大集体一个大人就是劳动力男人下田干一天只有10分~12分工,各个大队条件也有区别,8分钱~1角钱1分工,也就是1天差不多1元,也能买1斤多肉(我的记忆是7角3分/斤,据说往前还没有),听妈说劳动力少的人家年年缺粮不够吃,有好多人家连吃粥炖个咸菜连油都舍不得放干巴巴的放点水,哎!岔远了,但过年放鞭炮是不可少的,贴的对联2毛钱买2张红纸回来自己用毛笔写,不识字的或不会写的人家就请邻居或亲友写,歪歪斜斜写起来就行,墙上贴年画,堂屋中间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画像,60年代~70年代正是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年内乱期间国民经济下下降生产力得不到发展,对外中印战争过后还要支持越南的抗美战争,中苏恶化,举全国之力研制成功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原子弹爆炸成功让国人自豪震慑了敌人,哎!又岔远了,想起童年想起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令人心痛,那时过年不谈过年送礼也没有礼送,人与人之间很淳朴实在,只要有得吃有肉吃就开心得不得了,大年初一人人相遇祝福最多的就是:恭喜您身体健康!哪像现在开囗就是:恭喜发财!哈哈:恭喜发财!


怀念往事0906726


我们这里过年走亲戚一般是年前给长辈辞年,年初给长辈拜年。

那时人的思想都很单纯,亲戚亲感情都很亲密,给致亲的长辈辞年一般称一吊肉(两斤左右),再买一包糕点。比较疏一点的长辈买一包糕点即可。有的年内没去,就在年初拜年时买包糕算了。有的人家过年亲戚多,远方的长辈有时就没拜年了。那时亲戚之间,感情都很深,辞不辞年,拜不拜年是不会计较的。


程世儒


我是农村人,也算是一个准六零后,小时候过年走亲戚,一般走的都是直系亲属。说实话,那个年代,家家都穷,那个时候土地还没有责任到户,大人都是集体出工凭工分在生产队分粮食,家家户户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差不多。总体来讲,贫富悬殊是有,但差距不是很大。每年过年,有些亲戚还是必须要走的,我们这里称为拜年,去村上的小商店打一斤散酒,并用玻璃酒瓶装好,再拿上两把干面条,一把基本上都是1斤,当然,有时也会附上一包糖(1斤左右,白砂糖居多)。至于城里人过年走亲戚是拿什么礼物?那时候年龄小,也没有问过父母,家里也没有亲戚在城里生活,的确不清楚就更不知道了。


奔六途中


要忆六七十年代走亲戚拿什么礼物?

这个提问,有点触碰经历过人的“疤痕”

那时候我们的生活有所好转,(70年代)由于国情所限,又受外来的侵袭!是难已言表的。那时候别说走亲戚,就是平时来了亲戚,也是为难的,特别是城镇,定量供应的柴米油盐,突然增加了人口来分享,那还真是“准备一桌饭,来了俩桌人,这饭咋吃嘛?”。我记得,有几次农村屯子的亲戚进城办事,总是自带些粮食或干粮蔬菜的。那时候听到敲门声,不怕查户口的,就怕来串门的!到了七十年代,即使我们去屯子看望亲戚,所带的礼物“一包饼干,是俩合面的,一斤光球糖果,是年节时凭票供应留下了的”。再后来,生活逐渐好起来了,屯子来人,有吃有喝了,走的时候,大包小包,装的是旧衣裳。再后,就反啦,屯子里一来亲戚,也是大包小包的,全部是土特产。走的时候,对我们穿旧的衣服不理不采。如果赶上新春佳节,还给我们“压岁钱”。

啰啰嗦嗦,扯的太远。见谅见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