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敢晒你有几套房吗?说说看,那些年你买房的故事?

长沙楼市文强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住的市区房子是哥们赠送的,心里总不是滋味!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八年,在四线城市小镇买的二手房。售楼处价格三千五,五证齐全。实地考察,带装修的房子八万90平米,买顶层买一增一,独立开门,另加庭院,太完美了。小区设备齐全,一梯两户我买了两套,可是搬进去就扎了大心了,取暖基本靠太阳🌞,供暖十一月中旬开始,正月十五结束。空房要交纳百分之三十,出租每月三百元要包对方水电费,供暖费、你说扎心不,进城早出晚归[捂脸][捂脸]始发地到零公里票价八块,距离七七五公里,车次四十分钟一趟。不过在此养老是个不错的地方[呲牙][呲牙]现在不同了,自从前进大街修通,交通四通八达,房价连番三倍[赞][赞][赞]


放牛娃186


●作者杨明

我家共有三套房:一套150平,处在最佳位置;另一套130多平,带着100平米的大院子;第三套是"小别墅",独门独院,房子面积140多平。

别看我家房子多,面积大,可自己一共才花了70多万元。您可能不相信,那就听我说道说道。

大约十五年前,我们单位抓住自建房最后一次机会,给大家盖了成本房,价格是每平方1600元。

房子盖好后,因为位置离上班的地方远了些,很多人没有选择要房。当时,妻子亦没看好,她劝我“此房不能要。”

我没有听劝,而是分析认为,此地看似上班远了点,但未来地角好,升值的潜力大,应该下手。

就这样,我当机立断,迅速报名要房。果然不出所料,10年后,这里已发展成为市中心,我们小区处在“前衙(市交警支队)后府(当地学院)”,成为风水宝地。价格每平至少卖到了1万元。

10年前,正是房地产供大于求的时候。有天,朋友告诉我,玄武街那边盖好了一些房子,带着院子。目前看位置是偏了点,你要不要?

“看看再说!”我不顾妻子的阻止,执意来看房子。当目睹100多平米的大院子,布局合理的一层楼房,价格才2700一平时,我果断出手,买了下来。

现在呢?此处的房子卖到了8000多一平米。

五年前,哥哥给我打电话,言外之意是,下一步农村的老家再建房,会控制很严格,你现在有老房子,趁着母亲健在,抓紧翻建吧!

我一听言之有理,马上行动。当时,建材市场比较疲软,各类材料价格相当便宜。我将老家房子推倒重建,一共花了15万元,一栋大别墅就建成了,而且档次还不低。现在呢?要盖这么一栋房子,50万元恐怕也拿不下来。关键是,从市里到老家,才一个小时,说回就回,十分方便。

现在,每到节假日、双休日,我就热衷在院子里忙活。什么春天的鲜韭菜,夏天的嫩黄瓜,秋天的大白菜,冬天的香菜、油菜等,是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美不胜收。既吃着方便,又比较放心,真是其乐无穷。

您看看,找准机会,善于投资,是多么重要,我当时三处房子一共花了70多万元,现在一下升值了220多万元,而且解决了自己买不起别墅的“眼馋”问题,自己在院子里种菜种树,有花有果,真是快活无比啊!





柳初


我有两套房,一套128平、一套102平。这两套房有着悲惨的故事😭😭😭,想想都气死人!

第一套房是14年买的,到现在还没交房!对,没错!成烂尾楼了,我的血汗钱啊!当时刚毕业两年,我的所有积蓄啊,愁的我都怀疑人生了...紧接着就又开始我的租房生活,还得看包租婆的脸色。现在听说这房子政府接手了,正在慢慢的盖着,反正有房子住就不管它了,爱咋咋地!不过当时房价还可以,算是意外收获吧!

第二套房也是现在住的,花园小区,隔壁就是河、公园有四个、运动场有两个,都在5分钟生活圈内。用葛优的话讲就是:这是我将来要死这儿的地方!太美了!这当然是外在美好的,可谁知道我每个月好几千的房贷啊,苦啊...等那一套交房了,就是纯粹的房奴生活啊!




看有个外星人


不好意思,我只有一套房,而且还是一套二手房。要笑话就笑话吧,能力不行,怨不得别人。

我在买房过程中,听到两个至今仍刺痛我的故事。

先说第一个吧。

我是怕麻烦的人,一开始就决定买二手房。大家都知道,买二手房一般都是通过中介公司安全点。那天我和中介公司的两个年轻小妹妹去一个房主家看房。因上午就已电话联系好看房时间,所以下午再去时,我们便直接去,不再给房主打电话。

我们到达后,敲了好久的门,房主才给我们开。一来是夏天,二来可能没想到陪我来的是两个小姑娘,五十岁左右的房主几乎光着身,这时尴尬得一脸猴屁红。

我问他,就你一个人住吗?他说,是的。他从冰箱里拿出四瓶饮料,给我们每人一瓶,说要耽误我们几分钟,听听他讲他的故事。

他说他三十年前结过婚,老婆是个小学老师,漂亮贤惠,他们彼此很相爱,两人曾立下地老天荒的誓言。那时他是一家公司的主管,人长得英俊伟岸,公司里的美眉们都把他当作梦中情人。

有次公司派他和一个美眉出差,谈好一桩棘手的生意后,两人一放松便在用餐时多喝了点酒。回到酒店,美眉不肯进自己房间,说一个人寂寞要和他聊聊。美眉到他房里后,说热,把自己脱得清凉,然后坐到他怀里。他那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见这么一具光洁胴体入怀,瞬间不能自已。

令他没想到的是,女孩是个心机婊,偷偷拍下他们的鱼水之欢。回到公司后,借她闺蜜的手机把视频发给他的妻子。妻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当天爬上五十多层的楼顶,纵身一跃,留给他一生无限的悔恨。

他给我们看他妻子的照片时,泣不成声。

最后他说,这些年他一直在活在对妻子的愧疚与思念中。许多人都劝他离开这座城市,换换环境,好好调整心情,再找一个。他也试着这么做过,但直到现在,都没能成功。现在老了,偶尔生点病无人照顾,所以打算卖房,回乡下和哥哥一家一起生活。

这么痴情的男人,让我心生敬佩,决定买他的房子。我下了定金后,我们签下合同。

因是一次性付款,手续办得极为顺利。谁想到交房日期,他却反悔了。他说这房子留下他和妻子太多美好的回忆,现在要把它交给他人,感觉就像第二次辜负她一样,让他的负罪感不断加深。所以房子无论如何不能买,自己决定老死在这里,就当用剩下的生命补偿对妻子的亏欠。他愿意赔双倍的违约金。

我不要他的违约金。并且决定在这附近买房,方便当他老了后,若没人陪,就陪陪他,帮帮他。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老夫妻,男的八十整,女的七十四。我第一次去他们家看房时,女的坐在沙发上打瞌睡,男的看着天花板发呆。两个人静悄悄的,有点凄凉的况味。看完房我问,这么好的房子为什么要卖。男的说,不卖住这里受不了。我问受不了什么。男的说受不了寂寞孤独,到养老院住,那儿人多,热闹些。

我起初以为他们没有子女,却突然又看到女的怀里抱着一张全家照。照片上一家人靠得紧紧的,笑得格外灿烂。老的那两个分明他们夫妻俩,余下的四个应该是他们的儿子儿媳及孙子孙女。

你们怎么不跟孩子一起住呢?他们不在这里?我问。

老人突然老泪纵横,说,他们前些年去意大利,当时说等一两年工作稳定些,再带我们过去。可现在好几年过去,他们连电话都很少打了。我们打过去想和他们聊聊天,发视频想看看他们,他们心情好,接你一下,心情不好,干脆不接,更别说要带我们过去。当然就算带,我们也不去,根在哪,我们就在哪。现在国家政策好,这里的人也好,我们不怕到我们动不了的那一天,没人照顾我们。

我听完,心里无限酸楚。

都说养儿防老,可他们呢,明明有儿,明明儿那么有出息,最终却落得这么个下场,令人嘘唏啊。

离开他们回去的路上,我就想,我现在买房子,等买到后就算有家了吗?不,不,任何一个房子,如果父母健在,那这个家里一定要有父有母,父母慈,儿女孝,这样才算一个真正的家。





青蛙十四号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大学毕业三年多,目前陆续买了5套房子,其中两套西安,一套郑州,两套武汉。

第一套房子是在上大学的时候喜欢在学校做一些小生意,比如倒卖些新生用品,组队销售电话卡,做劳务派遣寒假工等等毕业后攒了一些钱买了第一套,在西安,17年买了一套万科的房子,价格现在翻了一倍。第二套是18年8月份去郑州,通过低首付的方法花了几万块买了一套商住两用的二手房子,当时低于市场价20万,带租约,租客是一家品牌培训机构,出租后基本能抵月供,没啥压力,年后还涨了30万,很幸运。后面就是在武汉开了公司在光谷买了两套,今年回到西安开公司又没忍住买了一套,争取这次疫情结束再买一套房。

谢谢您的阅读。


梓程房产


现在手里有两套房,一套自己买的商品房,一套单位分的福利房。

我结婚时没有自己的房子,开始租房子,后来我妈帮我照看孩子,我们就一起住在我娘家。

2004年,我们全款11万多买了一套83平房的商品楼。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那是2室1厅,别提心里有多高兴。

2012年,我们调到山东潍坊工作,这时房价已经涨起来啦,走前这房卖了43万。

到潍坊用这钱买了现在住的这套房子,老公说,咱老百姓,炒不起房,咱权当房换房,涨也好降也好,跟咱没关系。

2012年末,我们居然分到了单位最后一批福利房,多层90多平方,不到10万,因为儿子当时已经读大学,我们就一直出租着。

最近有消息说,这套房要拆迁,我还犹豫是要房还是要钱,儿子在北京科学院工作,单位也给解决了户口,我压力山大,北京的房子对我们工薪阶层来说,是天价。

可儿子说,为什么要买房,让自己天天活在房贷下多累啊,租房子住一样生活。

我觉得儿子说得对,不管买房还是租房,只要自己住得舒心,生活得开心就好。


一道浮萍开


我目前就有一套房子,房子是去年6月份买的,买的是二手房,当时看着房价老往上涨,赶紧买一套,买的时候去58同城找了一个多月,才碰上喜欢的款式。我买房考虑的很多,第一学区房,第二交通便利,第三离市中心近的,只有这样我以后卖也好卖,我是抱着这种心态。故事刚刚开始,看好房子联系中介公司,中介领着我去看房子,房子是老房子,装修过了,第一眼看看可以弄得也不错。中介给我介绍说:"房子是老人的,老人出国了,脱这边亲属给卖,要是诚意我在给你问问,要是诚意买可以少2万块"。"这可以啊,你给问问吧",我也脱口答应了。最后买房子这件事也不算是小事要和家里人商量商量,说好第二天答复。当时我哥也参与了,他也登了58同城看了看,有个房子他说和我看的这个一样,价格也比我标的这个少2万块钱。但是两个电话联系方式不一样,我哥打电话问了说看房,去了结果就是就是我看的那套。我的心里就是一愣,感觉怎么都不得劲。于是我就打电话给我的中介,要求联系老人的家属,谈谈房子的事,中介也答应了。找了个时间,老人的家属和我都在房东家碰了面。家属说价位少不了了,最后谈到可以把燃气费给付了大概一年就是1500左右。过后我哥给他的中介打电话,说买房子,中介是这样说的她姑娘上学急用钱,房子是她自己的,要是诚心要可以在我哥看的58标的基础上再少一万。我怎么感觉都不对。开始更深入的调查起来,走访邻居,问电广局工作人员可以问下户主联系方式,可是人家不泄露。唉!突然本小区贴着广告还有一家卖房子,我也看了,内容格局几乎一模一样可是价钱比我之前看的那套就高了8万块钱,我也用了别的号码打电话中介,在一探究竟原来家属就是中介,中介用了各种手段推销方式。后来一位知情人暴露,房子是中介把这个小区垄断了,还是中介自己炒房咋的,买了从新装修,这样里外翻新,卖一套房就能赚10万左右。我再一次看房,仔细看了一下装修结构,果然如此用的都是性价比差的材料,装修一套也就2万左右。后来还是放弃了,过了几个月在挨着的小区,碰上了真的房东卖的房子,同样是一样的楼层,一样的面积,房子是2001年装修的,也不错看着。世界之大,买房之可怕,小心骗局,这是防不胜防,不小心吃亏上当的就是自己,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没买房的你一些买房经验。



关新闻看天下


严格意义上,我有两套房。1993年老公单位分的一套小二室一厅,65平,后参加了房改。2007年,购了一套商品房,是稀里糊涂中参加了购买,当时购房要抽到签方有资格,老公的大哥手上突然有别人给的签号,正在单位上班的我被电话询问,要不要?想着他的兄弟工作生活在外省的都买,大家又可以在一起做邻居,岂不好!?于是就赶回家点购了七楼的一套三室二厅,150平,当时售价总计虽不到30万,但孩子还尚在读中学需培养,我俩工资也低,白手起家,一切都需慢慢添置,家中没有任何存款,于是向双方父母借钱凑了首付并货款二十万。现在想来也是够随意的,其时并不知道房源的具体位置,只听说在城东。离老城区自己当时居处有三,四十里路程,且没有交通设施。那年城市开发还刚刚起步,那里非常的偏僻。转眼十余年,现在那儿地铁一号线直达,各路公交线你来我往,商场,超市,写字楼林立,已是很繁华了!2009年8月,女儿高考结束,简单装修后,我们搬至新居。当然,我现在又没在那住了,退休前的2013年,真正意义上又贷款购了一套商品房,但房本是女儿的。2017年春入住,这里在公园边,便于老年生活。


miyt1


我有两套房,一套130平方米,一套37平方米。如果你以为我凭这两套房子,已然成了一个衣食无忧的人,那就错了。因为这两套房子不在北京,而是在老家,一个四线小城市,房价不敢跟京城同日而语。

从看中一套房开始

两套房子都是同一年买的,2007年。那时候的房价不用我说,你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北京当时都不算高,何况是我的老家。具体数字我就不提了,怕你们太吃惊。我就说说买房的过程吧。

当时,听说市里有了一个新楼盘,大家对这个楼盘口口相传的不是什么环境格局,也不是促销优惠,而是质量特别好。说是外地开发商到本市开拓市场,准备树品牌、打标杆的精品,所以既用心又用料,货真价实。

正有买房打算的我就赶去看了看,房子确实不错,从环境到格局,从位置到价格,特别是房屋质量,果然一级棒。

决心来自岳母一句话

晚上去岳母家吃饭,谈起房子的事,老太太随口说了一句话:反正也是买,既然各方面条件都行,买了也就买了。

想想也是,越犹豫越难买。于是第二天就去了售楼处,交首付办贷款。就在这时候,听到一个为楼盘提供塑钢窗的供应商得了几户小面积抵账房,正要低价处理。我们打听了价格,果然很便宜,再算算手里的钱,还够一个37平米的首付。这次没犹豫,当场下单,当场成交。

说来,这房子还真是买对了。因为第二个月,房价就出现了小幅度上扬,而后越涨越高,越涨越狠。

总结一下

买房这事儿,讲究个稳准狠,最忌讳犹豫不决。看好了就下手,想得多,耽误事。


爱读公社


前后买过四套房,目前还剩2套。但我绝对不是炒房客,基本都是根据需要不断换房需求。

先说第一套房,毕业3年购买的。作为一个农村毕业大学生,内心无比期盼能留在这座读书学习的城市继续工作甚至成家。决定买房时身上只有不到2万块,东拼西凑到处借了5万多凑了2成首付款,剩下30来万办的按揭买了套挑高的50平两居,当时也是年轻就想给自己多施点压,也没考虑那么多,反正不还贷款每个月也是把工资败光,想想还不如还贷款,就当存银行了。不到一年房子交付,发现没钱装修,反正也单身暂时也不住,恰好遇到市场好房子涨价了,就挂出去卖了,小赚了10几万。

由于换工作,就在公司附近又买了人生第二套房80平的两房,交房后想想也不折腾了,就赶紧装修自己住也省得租房了。还没住几个月,想结婚了,觉得房子有点小,于是又卖再了个120的三房,只是越换越远离市中心了。

再后来有了孩子,考虑孩子读书,就又再主城区买了这辈子的第四套房,所谓的学区房。

人这辈子,不同阶段有不同需求,对房子也是一样!房子够住就好,生活够味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