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2020年5月和6月哪个时间去西藏比较好?

raceli168


楼主你好,西藏的话其实一年四季都能去,如果你是纠结是五月份去还是六月份去的话,那我还是建议你五月份去,因为五月份是快进入旺季的一个月,人还不是很多,六月份就是旺季了,各种酒店、门票、交通、住宿等费用相对来说都比较贵,气候方面差不多7-20度左右吧昼夜温差特别大,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高反问题。

西藏的平均海拔为4000米,含氧量是平原的70%,所以绝大多数人到西藏以后会有不同的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后,身体为适应海拔高度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海拔高度到达2700左右就会有高反,症状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乏力等等部分人还会出现嘴唇发紫、鼻孔出血。

那避免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他,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比如对高原反应有恐惧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很多了。其实高原反应的良药就是自己了,多调整下心态和情绪,入藏的前一天和当天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多喝水多吃水果,高原反应就会很快消失了。

同时建议刚到高原地区,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适量饮水,注意保暖,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耗体力。

进藏前一定要提前备好如高原安、红景天等药品,因为要提前十几天吃,所以可以提早准备,可以适当带点葡萄糖,西洋参含片。轻微一点的高原反应都是正常现象,不要一开始就吸氧,尽量让自身去适应它,否则,你可能在高原永远都离不开吸氧了(吸氧依赖性是特别强的)

衣物和生活用品也要带,由于高原紫外线比较强,据测算,年平均辐射量在6000兆焦耳之间,因此太阳帽、墨镜、雨伞、防晒霜等物品一定要带好

还有那边藏族朋友比较多,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受戒的佛教徒在这方面更是严格。虽然他们吃牛羊肉,但是他们不亲手宰杀。遇到寺院、宝塔、玛尼堆一定要下马,进寺庙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尤其是对于喇嘛随身携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

去那边有一个特有的小吃,当地人叫做朋必。朋必的制作原理相对比较简单,做朋必的豆汁是从粉丝的汁液中提取出来的,做粉丝时,要把豆子碾成沫,沉淀后把最上面的一层汁液倒掉或者喂家畜,沉淀在最底层的是做粉丝的淀粉,中间那层比较稠的一层汁液就是做朋必的原材料。

西藏是一个美丽、独特而又神秘的地区,有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珍贵奇异的高原动植物[赞][赞]。

去过的都知道!!!太美了。










周叁爱旅行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西藏一年四季的风光各有特点。如果从五月和六月选择。我建议六月中旬之前去,过了六月中旬,西藏进入旺季,机票酒店各种涨价,人也多了。如果六月下旬去还不如五月下旬。总之五六月都可以,景色都不会让你失望的。其实我更推荐九月。九月天气整好,不冷不热,学生也开学了,西藏的旅客会慢慢变少,住宿包车交通也不会紧张。如果走川藏线,还是五月去吧。六月雨水开始变多,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塌方堵路等情况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saka熊猫爱旅行


我是11年五月二日从成都出发,单车两人开着牧马人318国道进藏的,那时候路还很差,进山两天后下雪,我是六天开到拉萨的,全程我一个人驾驶,这六天里三天下雪,路上结冰,一天十来个小时只能开三百来公里,堵车,限行,分时段放行,限速,现在路况好了,时间我觉得五月中走川藏线最好


异域行


6月份去比较不错,,5月份去,因为西藏比较冷,很多山上的草还没有长出来,7月分去,旅游旺季,人多,干啥都要排队啥, 6月份气温也不错,山上会更漂亮点,绿色更多一点,穿的少,拍照也更漂亮点哈!祝你好运,有一个美好的旅程!



户外旅行影子哥


我是去年6月初自驾游去的西藏,共18天,当时正值春暖花开,在雨季之前,也还没有到旅游高峰期,各方面都很适宜,当然今年得看疫情防控情况而定,所以建议在6月初去比较适宜。

我也在考虑再去一趟,并准备直接从西藏进新疆游。

愿疫情早日过去,春天早日来临。中国加油!





兵部飞鹰的自驾


我认为6月份比较好。一是今年5月相对6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可能趋于平稳。二是西藏6月份天气比5月份更适合旅游。实际西藏最佳旅游季节是9、10月份。三是6月份可以避开人群高峰,其间没有长假,旅游人员相对较少。


引力波173


一、去西藏旅游最佳时间:

每年西藏旅行质量最高的应该是在5月、6月、和9月初、10月中下旬,从看风景的角度来讲的话应该是6月和9月初是最佳的。所以你问5、6这两个月分哪个好,其实差别不是太多,6月的话天气会热一些,看风景是最好的。

二、有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哮喘,脑血栓的人,不建议去西藏,高寒地区,空气稀薄,很容易缺氧,引发疾病的。

三、到了拉萨,可能会出现头晕头胀、嘴巴发干发紫,不用担心,这都是轻度的高原反应,缓解1-2天自然恢复了。

四、刚到拉萨,少活动,多喝水。不要洗澡;饮食清淡,不要喝饮料,别急着到处玩,先在拉萨市内转转,有个适应的过程,然后再去海拔高一些的地方去玩。

五、在西藏租车要仔细一点,问清楚了,不要租黑车,或者搭载陌生人的车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切记。

六、一些备用的物品一定要带上,比如:唇膏、太阳镜、感冒药,防晒霜,风油精。

差不多就这些,不要带太多现金,手机信号还是用移动的比较好。当然最好等疫情令解除后再进藏,会比较方便和安全。








柠檬茶whll


关于2020年5月和6月哪个时间去西藏比较好这个问题,以我西藏旅游行业10年管理工作经验来看,各有各的优势。当然,前提是疫情结束,西藏当地停止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所有入藏人员落地隔离14天,所有景区暂停接待游客,详细信息在我之前的问答里有),旅游业有序开放之后。

按照往年的工作经验,进入5月份之后,西藏旅游淡季(头一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平季(4月)刚刚结束,“五一”小长假旅游小高峰后, 6月气温进一步升高,体感温度更加舒适,游客逐渐增多,即将进入暑期旺季(7-9月,学校放暑假,西藏气候最舒适时间段),至于5、6月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西藏旅游各有千秋,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如果你打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长途客车、飞机、火车等)以自由行的方式进入西藏旅游,建议你将出行时间安排在5月中旬之后,6月之前,游玩时间1周2周都可以。这个时间段西藏旅游旺季还未真正到来,游客数量还未大幅增加,全区各酒店房间比较宽裕,价格合理,到各景区游览不会觉得拥挤,特别是布达拉宫门票购买相对较容易(布达拉宫门票不像内地很多景区到门口就可以买,需游客持本人身份证提前一天到景区门口预约,领取预约券,第二天到景区游览时购票出示,无预约证买不到票,而且进入6月或7月布达拉宫会限票,票数量有限,很不好买),部分景区门票还在执行冬季淡季价格,非常实惠,游玩舒适度很高,当地气温大概在6℃(夜晚最低温度)到20℃(白天最高温度)。这样非自驾的自由行适合去常规的观光景点游玩,到3-4个距离适中的城市体验一下不同的风土人情。

上图为布达拉宫

二是如果你打算自驾游进入西藏旅游,在5月和6月这两个时间段选,我推荐6月中下旬,来回算路途游玩个15天左右很合适。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因为进入6月后,西藏全区温度进一步升高,青藏、川藏、新藏、滇藏全线路段大部分冰雪已经融化,川藏、滇藏线还未进入雨季(雨季为8-9月),这个时候自驾进入西藏,虽然小部分高海拔路段气温仍然很低,个别路段还有少量积雪,但是只要做好保暖,慢速小心驾驶,也不会有危险。而5月份还有很多路段被冰雪覆盖,部分路段还会因突降大雪临时封断,讲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

上图为珠穆朗玛峰

三是如果你打算跟旅行团入藏旅游,那么时间上5、6月都可以,气温6℃到20℃之间,6月的话树木绿叶更多,空气中氧气含量更高一点,以旅行社较为满档的行程安排来游玩的话,疲惫度会低一点;但是5月份价格会比6月份的价格稍微便宜点,这个也不是绝对,要看你所在地组团社的报价。需要特别注意的也是价格,可以自己大概做个行程,在网上看看公共大交通费用、酒店费用、门票费用,预估个餐饮费用,做个粗略的成本估算,再去咨询旅行社选择合适的产品,千万不要一味图低价,参加那种价格低的离谱的旅行团,否则会有很多意想不到又不得不支出的费用,既浪费了钱,又生一肚子气,旅游的意义就没有了。

上图为位于林芝市的巴松措(“措”意为湖)

最后我再提醒一下,西藏地广人稀,旅游接待设施有限(宾馆饭店、飞机和火车座位等),如果要自由行(无论乘公共交通还是自驾)前往西藏旅游,至少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订机票、火车票、订房、订布达拉宫门票。同时,适当加强锻炼,提高机体低氧耐受度,到网上多看看攻略,必要的衣物、抗高反药物等行前准备要做好,祝你有一个愉快的旅途!

本文图片均为我自己拍摄,希望大家能够点赞和关注,我将长期编发西藏旅游文化方面的文章,还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或者分享大家的经验见解。

对上述问题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咨询我哦!


品西藏


一、西藏旅游最佳时间:

每年西藏旅行质量最高的月份应该是在5月、6月、和9月初、10月中下旬,从风景的角度来讲的话6月和9月初应该是最佳时间。5月、10月中下旬次之。

二、西藏旅游注意事项

1、进藏前不需要做过多的运动和锻炼,只需安心期待西藏旅行的到来。心态决定了旅行的满意度。

2、外国人和台湾人至少提前一个月开始找西藏当地的旅行社申请办理入藏函,港澳同胞无需入藏函即可进藏。入藏函只有西藏旅发委授权的西藏当地的旅行社才可以办理这个证件,外省的旅行社都是交由西藏的旅行社代办进藏手续。

3、患有心脏病、哮喘、高血压是不建议进藏,切勿盲目进藏,超过70岁的老人一般旅行社会委婉拒接。

4、如果初次进藏,建议走常规一些的景点线路,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大昭寺,林芝巴松错、雅鲁藏布大峡谷,日喀则羊湖、扎什伦布寺,最后游玩纳木错,在藏时间一周左右为宜。

5、提前下载百度地图中西藏离线地图,不知道景点在哪些地方,直接搜索一下就知道了。

6、如果首次就走深度游,比如阿里转山、波密然乌、墨脱徒步、珠峰大本营等线路,建议提前在网上了解这些景点的最佳旅游时节。

7、进藏前,尽可能不抽烟喝酒,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大量体力劳动,养精蓄锐。

8、可以备用一些干粮、葡萄干、西洋参片带上,西藏路途遥远,路上好补给能量。

9、四五月的珠峰进入最佳的旗云观赏期,建议在珠峰大本营住宿一晚上,观日出日落很适宜。

10、五月的阿里朝佛团,丰田普拉多、陆地巡洋舰的车子基本都调用到阿里跑团,建议避开这个时间段租越野车,改成租用商务车,比如别克GL8、奔驰唯雅诺、现代H1等车型。

11、暑期的七八月的波密然乌和墨脱进入雨季,尽可能避开前往这些地区。

12、四月的纳木错开始进入破冰期,但是仍然途径那根山,可以遇到大雪天气,旅行社一般会建议游客做好返途的心理准备。

13、到拉萨的当天,有些游客会出现轻微头晕头胀、嘴巴发干发紫,无需过于担心,缓解1-2天可以自然的恢复。

14、旅途中,备用一些生活物品,比如:唇膏、太阳镜、感冒药,以备不时之需。

15、刚到西藏,少活动,多喝水。不要洗澡;饮食清淡,多喝水(非饮料);不要急着到处玩,先在拉萨市内逛逛,让身体慢慢适应高原,然后再去海拔高一些的地方游玩;多休息。

16、单身女性不建议搭车游玩川藏线。

17、目前国内三大通讯运营商,经过多年在藏用户测试,还是移动的信号最好,特别是在拉萨出城之后的一些路上,高山,湖泊,前不巴村后不着店,联通信息基本零格,电信号近些年的有所改善。

18、在西藏租车少图便宜,不要在西藏租用黑车,或者搭载陌生人的车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19、切勿携带大量现金进藏,现在西藏当地的银行ATM机子在很多城镇设点了,目前国有的建行、工行、农行、中行有很多设点的ATM机,另外还有邮政储蓄在乡镇也有多网点,近些年来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都纷纷进驻西藏开设分行。

三、西藏景点推荐

1、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

2、大昭寺:是西藏第一座寺庙,庙内供奉着以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3、 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一条环线大昭寺的普通街道,现在是朝圣者的转经路,是一整片旧式,有着浓郁藏族生活气息的街区,是一条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拉萨古需的原貌,,各种民族特色的旅行商品都集中在这里。

4、木如寺:至今也有1300多年历史,前身是大昭寺后面的木如宁巴,后重新修建,西藏有名的印经场院,至今仍保留了手工印刷经书的传统。

5、哲蚌寺:是全世界最大的庙宇,位于拉萨市西郊的根培乌孜山上,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是传授佛教经典中实力最雄厚的寺院。

6、乃琼寺:位于哲蚌寺山坡下,作为哲蚌寺的属寺,又被称为:乃琼护法神殿,是历史上西世故 著名的佛教高等学府,现在仍是西藏的佛学院。

7、色拉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拉萨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坐落北郊的色拉乌孜山脚下,色拉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寺内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拉萨的天葬台就在色拉寺背后的山上。为了尊重当地老百姓的风俗,当地政府不允许旅行者看天葬。

8、药王山:位于布达拉宫的右侧,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






中华万里


季节:5、6、9、10月份为最佳,建议避开七八月份是西藏的雨季,山体容易垮塌,危险。

线路:进藏线路主要有青藏线,川藏南线,川藏北线、滇藏线,新藏线五条线路,青藏线是路况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它从青海西宁出发,翻过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跨过通天河、沱沱河和楚玛尔河三条大河,穿过藏北羌塘草原后才能到达拉萨。滇藏线是进藏最美的一条公路,它从昆明出发,经过丽江、林芝。川藏南线被喻为人文景观大道,沿途景观最多,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跑马溜溜的康定以及稻城亚丁,每一处都能让人驻足不前。川藏北线沿途高原湖泊、雪山、温泉密布,是越野探险者和对想了解藏传佛教的极品线路。新藏线是进藏难度最高的线路,这条路线上很多路段数百公里不见人烟,并且经常能看到野生动物出没,神山岗仁波齐和玛旁雍错等都在这条路上。

装备:备胎、绳子、千斤顶、随车工具、防滑链、 随车充气泵、 铁锹、水桶,红景天、高原安,帽子、墨镜、保暖衣、冲锋衣裤或羽绒服、拖鞋、雨伞雨衣,水果与干粮、保温杯。

注意事项:西藏道路弯道多,坑多,路况复杂,开车一定要慢,区间固定测速和移动测速多。注意爱车加油,所以最好路过每个县城都把油箱。带好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