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考中秀才,舉人和進士,相當於現在高考的什麼水平?

kikilala75


在我看來,秀才是全省範圍內的選拔人才,秀才的考取途徑並不是隨便寫篇文章就完事了,考取秀才要經歷三次考試,合格者才能考取秀才。



第一次考試是縣試,類似於考取縣高中,考的上的,才有資格讀書,這類人叫做生員,考不上的,或繼續努力,或回家種地,這類人叫做童生。取得生員資格後,才能參加下一次選拔考試——府試。 府試是市級的人才選拔考試,是在各縣的生員中,選拔出佼佼者,類似於中學的尖子班考試,把拔尖的人才集中選拔出來的一種考試。

通過府試之後,別高興太早,還要參加院試。院試是省級的選拔考試,參加者是通過府試的尖子生,院試合格者,就叫做秀才了。但是,考取秀才,只不過是獲得一張參加高考的門票。



秀才雖然手裡握有參加高考的門票,但並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參加高考,秀才還要經過等級考試,共分為六等,只有一等和二等才有資格參加高考——鄉試。

秀才不是官,更沒有做官的權利,獲得秀才學位後,意味著這類人有資格繼續讀書,有參加高考的權利,當然,這是政府承認的,有官方許可。秀才要有官做,獲得做官的權利,就要通過鄉試,通過鄉試的人,就叫做舉人了。

秀才所處地位,如同未畢業的大學生,無經驗,無工作能力,只能打打工,做做兼職,一般單位不會聘請入職。而中了舉,就相當於大學畢業了,這類人陸續參加工作,從縣官或府丞做起,在職場上不斷累積工作經驗,一步一步晉升。



那大學畢業覺得自己能力還不足怎麼辦?別急,還可以考研——貢士。

古人中舉之後,便有資格參加會試,通過會試的人,就叫做貢士,貢士有資格參加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主持的考試——殿試。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通過殿試的人,就是進士了,進士的前三名,就是我們熟知的狀元、榜眼、探花,地位位於貢士之上,如果把貢士比做研究生的話,那進士就應該是博士了,只不過這些博士由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提拔,他們個個都是身兼要職的主。

小結:秀才是大學生,畢業之前不能正式參加工作,沒有穩定經濟來源,所以歷史上稱為窮酸秀才。舉人是畢業生,尚未參加工作,但工作能力已被認可,只不過缺乏工作經驗。進士由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提拔,是全國範圍內的精英。

若以高考水平來做比較的話,我認為,秀才就已經可以考取清華、北大了,而舉人、進士,應該直接出國深造。


老朱物理課堂


考中秀才,舉人和進士,相當於現在高考的什麼水平?

個人認為,古時候的秀才,相當於高考後考上大專院校乃至考上普通二、三本的考生。這類考生範圍比較廣,和父輩中的文盲、半文盲比起來,他們稍微有點優越感的,但優越感畢竟有限。

古時候的舉人,相當於考上普通一本的本科生,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鄙視那些大專院校、二本三本的“秀才”,但他們並非處於“學歷鏈”的頂端。

古時候的進士,相當於考上985、211的學霸,他們在高考中叱吒風雲、傲視群雄,無論是高考分數,還是就業機會,還是擇偶機遇,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話說回來,古時候的秀才、舉人和進士,其含金量應該比現在的大學生要稍微高一些,但他們考試的難度相對來說要比現在的考生要小一點:畢竟現在高考考的是一大堆科目,而古時候的文人墨客單單隻考語文中的作文,二者在正常情況下不可同日而語。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微雨潤苗



一、古代的讀書人參加科舉取仕考試,獲得不同的功名、出仕為官及特權待遇。

(一)考上生員(秀才),相當於今日大學生,也可以分為公費生、自費生;但是,較比今日大學生享有特權待遇;

(二)考上舉人,相當於今日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享有比生員(秀才)更優越的特權待遇;

(三)考上進士,從政者出仕為官的正途,引為榮耀,相當於今日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為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

二、古代時的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縣府院試考上生員(秀才),三年一次省級鄉試考上舉人,四年一次全國會試、殿試,才能考中進士,獲得不同的功名,下面簡述之。

(一)古時的讀書人,首先須經童生試,取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在科舉考試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的童生,俗稱白衣。

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

既使讀書到八十歲,成為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二)生員(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秀才),始獲得功名。

(生員,俗稱秀才;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

1.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公費生;

2.增生,增加錄取名額的稱為增生;

3.附生,附加錄取的稱為附生;

增生、附生沒有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自費生。

4.貢生,生員(秀才)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相當於現在大學生保研,為貢生中的優貢;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生員(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考上舉人方可出仕為官。

生員(秀才)享有可免除差徭、見官不拜、狀子直呈、罪不用刑等特權待遇。

生員(秀才)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文臣武將幕僚、編志修譜等謀生。



(三)舉人,鄉試,省級舉行三年一次考試,生員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舉人可以生活的很滋潤了,窮秀才范進中舉後有人送房、贈銀,可見一斑。

舉人不同於生員(秀才),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舉人,相當於現在,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歷史上上知名的“海青天”海瑞既是以舉人出仕。

為什麼范進中舉竟然高興的瘋癲了,可以理解了吧!



(四)貢士,中央政府禮部主持,於省級鄉試次年,亦既四年一次舉行全國考試。

上年各省鄉試錄取的舉人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禮部,中央政府六部之一,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

(五)進士,殿試,貢士參加考試,古代科舉最高層次考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者——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分為三甲:

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古代被視為出仕為官的正途,引為榮耀,門楣生光,光宗耀祖。

清朝重臣左宗棠,因赴國難,以舉人出身踏上仕途,最後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宰執高位,出將入相,軍功封侯,可謂位及人臣之極,然常以非進士出身為憾,雖然皇帝念其功高賜進士出身,仍報憾終生!



進士,一般情況下,狀元高授六品官,相當於現在副司局級、也就是副市地級;其他,包括榜眼、探花,皆授七品官,出仕為官,起步就是現在縣處級的領導幹部啦!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三、綜上所述,看看:

考上秀才,是不是相當於今日大學生;

考上舉人,是不是相當於今日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考中進士,是不是相當於參加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並錄用為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


z山海


秀才,也叫生員,是通過各省裡通過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成為秀才,就可以參加鄉試,成為舉人。而取得生員資格,也就是成為秀才的考試叫做童試,也叫童生試,秀才之前均稱為童生。

童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可以視為縣考,市考,省考,院試的主持者就是各省的學政,最後一關院試的合格者就是生員了,也就是秀才了。這個生員也分了好幾等,分別是廩生、增生、附生。

其中,廩生是由官府每月供給糧食的,而增生就是增加的名額生員,附生就是再增加的名額生員,有些生員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是去國子監,成為監生。

而真正的科舉考試是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個級別的。

鄉試,可不要認為是由鄉組織的考試哦,其實由各省組織的考試,每三年一次,是在鼠、兔、馬、雞年舉行,鄉試的合格者就是舉人了,第一名呢,就是解元,而鄉試的榜叫做乙榜。

每省每次鄉試成為舉人的數量可不多,一般在幾十至一百之間,我們取個平均值大約在八十左右,另外再考慮到是三年舉辦一次,實際就是每年不到三十人,另外高考也是按省內排名錄取的,再考慮到文理分科。

另外,再考慮到清代人口平均有兩億左右,而現在按十四億來算,那麼相當於現在的高考文理科前一百名,這個就相當於清華、北大每年在各省的錄取人數了,可見中舉人是多麼的不容易了。

舉人有兩大好處,第一就是可以出來做官了,像我們所熟知的海瑞,就是舉人,不是進士,先是擔任南平教渝,後來擔任淳安知縣,最後官至二品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所以范進中舉之後,就有很多人送田送糧送錢。第二個好處就是舉人名下的土地是不用納糧的。

舉人就能參加會試了,會試是在鄉試的第二年,顯然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及及格者還不是進士,而是貢生,也可以視為準進士,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與會試同一年,參加者為貢士,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個,賜進士及第,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叫賜進士出身,三甲叫賜同進士出身,每次殿試產生幾百名進士。

殿試榜,也就是進士榜,叫做甲榜,進士榜與舉人榜合稱為甲乙榜。殿試第一名就是狀元,如果有人是殿試第一名,會試第一名,鄉試第一名,那就是狀元、會元、解元,那就是連中三元,這個就更加罕見了。新科狀元會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比七品的知縣要高,可以相當於副廳級了。


歷史簡單說


如果你這麼想,我只能說你太小看古代功名的分量了。古代最不入流的秀才也相當於現在區縣一級下轄部門的一把手,大學講師、教授的級別。學術能力相當於大學博士,是縣試當中的佼佼者。給你說一組數據你就清楚秀才的含金量了。

清朝260多年曆史,大概3、4億人左右,總共才有大概46萬人的秀才,每年錄取的秀才佔總人口的1/15000,目前我國錄取博士7.5萬,約佔人口的1/20000。所以,說秀才和現在的博士地位差不多,應該是不存在問題的。

在古代,秀才也算是縣裡的有頭有臉,算是有特權的統治階級了。可以見官不用跪,受審不用刑,免稅免徭役。而且秀才可以在下轄的各級私塾、學校當講師,如果運氣好的話,遇到極品的皇帝,甚至可以當個縣老爺。萬曆朝年間由於官少,皇帝又遲遲不下批文,搞得陝西,尤其是陝北的官特別少。最後在縣令辭職後都沒人接任,最後巡撫只能提拔幾個秀才來當縣太爺來補缺。

至於舉人嘛,是由鄉試選拔出來的,要去省裡考。大清朝260年的歷史,總共才有15萬的舉人,平均一年不到600個而已。你覺得現在高考全國超過650分的考生才不到600?

在古代,舉人就已經是“官”了,一般來說,舉人可以非常輕易地當上縣丞(副縣長),想一下范進中舉你就清楚了,縣裡最大的土豪來送銀子,稱兄道弟,一夕之間從窮屌絲逆襲成副縣長,擱你你不瘋?所以,有人說,舉人相當於現在考中副處級(或者處級)選調生,或者頂尖大學畢業的博士生中的拔尖兒。

中了舉之後你可能不甘心,想從鉑金打到王者,那就只能考進士。進士一般跟普通老百姓沒啥關係了,大多都是一些官宦世家的子弟。進士多難考?每三年一次的會試,大概全國才300人左右的進士。三年才三百人,現在全國高考三年時間裡700分以上的不會才300人吧?

而且進士入仕的時候,最差的,最無能的進士,最慘也不過是個縣令。一般來說,即使是碌碌無為的書呆子型的進士,你究其一生都混不進中央,那麼至少你退休的時候混到五品知府,也就是市委書記這個職位是沒問題的。而絕大部分的進士,十幾年下來,混個布政使,也就是省長級別都屬於正常,能力強的可以混個巡撫(省委書記)。當然,一甲進士以及二甲的佼佼者肯定又是另一種境況了。當其他的同學被下派地方當縣令的時候,或者入中央六部從主事做起熬資歷的時候,他們不用。這種優等生就直接進翰林院了,擔任“庶吉士”,雖然官職差不多,但是前途卻不一樣。在明朝的時候,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宰相必須是“庶吉士”,當然可能也有特例。不過一般只要當了“庶吉士”,入閣拜相早晚的事。就算當不了宰相,最差也不過是正二品的尚書都御史,等於實權的正國級或者是副國級的職位。

所以,我很慶幸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至少我可以通過網絡跨過階級壁壘,看到不屬於我這個階級的東西。如果是古代,我估計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最多考個“童生”。以上言論純屬個人觀點,勿噴。


小灰陪讀


略說史上的秀才,舉人,進士

秀才,是在州,一可一直再考功名,二可當私塾教師,三可享面君特權,四可享免交稅費,五可享親族提供的秀才田。說舉人,可享奉祿,可到縣,府任職,也可再考取進士,有能力受重用也可任縣官或州官等。說進士,甲進士殿試后皇帝親點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分三級即賜進士及第,賜同進士及第,同進士出身。進士可到各級政府當官,幾年後晉升府,省或中央機關,個別會當宰相。而舉人較青年可考取,如揚筠松17歲考舉人,一般要20一30歲(有的考到老),而進士一般要30歲以上,有的考多科而老,如若梁灝8O歲對大廷!

又一般州(市)一年一考秀才,府(省)一或二年考舉人,朝廷三年一科考進士,而且招收人數比例少,難度十分大,都要真才實學,考規極嚴格,選拔人才為國家作貢獻。科舉制度大大地激發天下民眾求學愛學促學敬學的熱潮,一旦考取功名而光宗耀祖,名揚四海,流芳千秋!


洪福字


這個問題,雖然很難和現在的高考這麼對應,但也可以做一些比較。當然題目中的秀才600,舉人650,進士700,是完全不對的,秀才、舉人、進士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我的觀點是秀才100,舉人300,進士1000。

過去的科舉制與我們現在的高考對比。

1.考試的流程

童生考秀才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縣試

在縣城內由縣官主持考試,考過的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府試

在府或州內由知府知州主持,考過進入第三個階段。

第三階段:院試

在省內由皇帝排的官員主持考試,考過了才算秀才。

讀書人千萬個,闖過這三關的,也就是幾百人,一個縣每次考取秀才功名的也就二三十人,百裡挑一,可見難度之大。

從流程看,這三個結算類似於小升初,初升高中,高中考大學。所以考上秀才類似於考上大學。

2.考試範圍

簡單說,過去讀書人要學習這些課程:

第一部分四書五經:四書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為《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因為這些是考秀才的必考科目,當然,還必須學習南宋大儒朱熹的《四書集註》,因為明清兩朝是以朱熹的批註為標準答案的。

第二部分詩詞韻律,歷史,律令,政治等,不會這些,怎麼旁徵博引答題呢。

第三部分書法,可以說書法在科舉中的作用非常大,有時候甚至比內容還重要。

第四部分八股答題,就是學習八股文的寫作技巧,按照八股文的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織文章。

這個考試範圍和內容之多,可以說要比高考的範圍大多了。當然科舉鄉試和會試的考試範圍,與秀才差不多。

考試範圍看,秀才比高考難,所以秀才要大於本科。

3.錄取率

過去是高貴族教育,而現在是全民教育,所以我們不能通過人數比較,但可以通過錄取率比較,秀才的錄取率要遠低於現在的高考,從錄取率看,秀才要高於現在的本科。舉人高於研究生,進士高於博士。

4.待遇

秀才功名是不能做官的,但可以享受一些特權,比喻不跪縣官,不挨刑法,享受補貼等。秀才還有隱形福利,就是個人與家族地位的提升,可以和名門望族聯姻,因為秀才絕對值得投資了。這要比現在本科爛大街強百倍了。秀才混的最差就是教書,這點與本科差不多,現在教室也都要求本科了吧。

舉人有做官的資格了,縣丞縣學,鹽政,學政,水利部門都可以,只有很少的人可以直接做七品縣令,所以舉人級別要比縣令稍低,但縣令是絕對不敢得罪舉人的,萬一舉人後面高中,級別完全可以一下子超過縣令的。舉人,我覺得現在博士畢業都比不上了。

進士是直接安排官職的,第一甲的狀元、榜眼、探花和第二甲第一名直接進翰林院正式編制,其他進士要進過殿試排名,好的也可以點翰林,不過算實習生。差一點的進士,就安排到三府六院任職京官,最差的一批就是任外官,也就是縣令這一級別。進士一開始也都是6—8品官,狀元也就是從六品。這一點講,現在任何學歷都比不了的,沒什麼學歷可以和進士對應了。

綜上,秀才絕對大於本科,舉人大於博士,進士暫沒有學歷對等。時代不同,考試製度不同,也只能這麼大概的對應比較了。


拂沙讀書


把古代的“功名”與現代的“學歷”相比較,是一種正常也是普遍的現象。因為二者之間確實存在著相同之處我可見性。但他們之間也有很大不同,不可能死板的量化比較。

筆者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上學的時候,就有把兩者對比的情況,當時把中學以下稱為“秀才”,而把大學以上稱為“中舉”或是“進士”。我覺得還算有些道理。而現在把高考之後的大學階段學習與古代的所謂“功名”相比。越來越沒有可比性了。

古代把中“秀才”,“舉人”,“進士”叫做功名。為什麼叫“功名”?古代治理國家,有兩個方面任務,一文一武。武的方面,是保衛國家,開疆拓土,與敵人刀兵相見,用生命和鮮血保衛國家,這方面做的好了,叫為國立功。而治理國家,靠的是儒家經典,通曉儒家經典具有治理的能力,叫做名。中國古代的用人制度,無論之前的推舉,察舉制,所重者,都是“名”,也就是名聲。沒有獲得推舉之前,累積名聲叫“養望”。也就是提高修養,讓別人相信你是有能力的。提高修養的辦法之一,就是讀書。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讀書。

推舉必然會有人情在內。就會有不公平,於是,就有了科考。科考是為了選拔管理國家的人才。所以,被選拔上就叫有了“功名”。

如果和現在比,古代有功名者,所佔的人口比 例,比現在的大學生要低的多。以進士為例,三年一考,所取中者,不過三百名左右,平均下來,一年一百人。而這兩年每年畢業的大學生就有六百萬到八百萬之間,進士與大學生的人數比例是一比六萬多。就算現在人口比之明清時長了十倍,那也是一比六千。也就是說,進士是稀缺資源,而大學生是普通資源。這樣一比就看出來了。高考分數線的劃分,恐怕不太靠譜,也無法量化。

如果按人數劃分,每年一百個進士,相當於每年高考中,省前三名的樣子。但是,高考與古代功名,還是有所不同。因為古代只要一考上功名,不管是“秀才”“舉人”還是“進士”就相當於進入國家管理體制之內了。就可以當官和做吏了。有了特權了。可以依靠它獲得體制內的實際好處了。而現在的大學生不一樣。它僅僅代表一個學歷。

為什麼在幾十年前的計劃經濟時代,可以把大學學歷與古代的“功名”簡單類比,而現在不行了呢?這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然結果。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到到九十年代初期,大學生是國家包分配的。也就是說,只要考上了大學,畢業後就可以吃上商品糧成為國家的人了。“吃商品糧”,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還是個時髦詞。代表一種身份。因為那個時候,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吃的是自己種糧。而現在,吃商品糧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的糧食來源了。所以,在那時,考上大學與古代考取功名,在實質上是有相同之處的。所以,那個時候上大學的人也是風毛麟角的。與筆者一起上小學的四十人左右,最後考上大學的,只有一個。所以,這一個也成了國家的人。說成“中舉”,也未嘗不可。

九九年之後,高校開始擴招,大學生的人數迅速擴大。到現在,一起上小學的小夥伴,連專科院校也算上,愛到高等教育的,大概在百分之八九十。本科以上,大概也有四五十。所以,現在,大學生只成為一種學歷,已經不代表什麼了。當然,社會精英分子,還是在大學生之中。

因為國家不包分配了。所以,考上大學不代表是“國家的人”了,也就不能與古代功名相類比了。現在要成為類似於古代舉人,進士的發展,就是考上公務員。如果在公務員的位置上能幹到廳級以上,大概就可以和古代的進士比了。但現在享受廳官以上待遇的人數,比古代進士的人數是絕對要多的。

古代的科舉,考中舉人、進士,比現在的一般大學生當然牛多了。他們也有學問,但與現在的學問家,教授博士等,還是不能比。因為所學內容不一樣,沒有可比性。看過《儒林外史》的,大概都會有印象,明清時期,許多考生知識面是非常窄的,除了《四書》之外,幾乎什麼都不知道。這些人只是科舉的機器。算不上有知識的。可是,也有一些除了科舉之外,廣泛學習的,其學問也是很厲害的。比如清末張之洞也是科舉探花出身。學兼中西的辜鴻銘就對張之洞的學問非常佩服。

說到最後,現在高考能考到六百分以上,說明智力水平絕對不差。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不會太難。比做秀才舉人,也不算過譽。

以上僅為個人理解。未必正確。歡迎討論。


七月流火140400643


秀才,舉人和進士,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含義。這裡以清代為背景進行分析。

有學者估計,清代中後期,士人階層的總數大約在20萬人左右。在古代,通過秀才考試者可以稱之為讀書人,也就有了進入士人階層的資格。因此這個數量可以大體理解為,取得秀才以上功名者。清代的人口數量,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但普遍認為,清初在康熙時期就已經破億。乾隆時期至少在2億以上,晚清時期應當接近4億。但人口增加並沒有引起世人階層數量的顯著增加。因此士人階層佔社會總人口的比例逐年下降。由此可見,秀才佔社會總人口的比例,也就約1‰。我國目前擁有高等教育經歷者佔社會總人口的比例,大約為11%。可見用大學學歷來對比秀才,實在是太小看秀才。如果硬要比較的話,那麼應當是進入全國排名前十高校的學生,大致相當於清代時期的秀才水平。

舉人是會試考試的合格者。地位要比秀才高得多,數量目前也沒有詳細的統計報告。以士人階層的數量進行估計,按20%的比例計算,全國大約4萬人。中國著名大學,有副教授以上職稱者,每校數量在2000人左右。因此古代舉人的水平應當是現在全國排名前20大學的副教授以上水準。如果考慮到人口比例,可以適當放寬,那也是全國排名前百強大學的副教授以上水平。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實際上也內部也有不同層次的區分,比如進士及第,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這裡不做區分,統一視為進士。清代時每次殿試錄取進士數量在400人左右。應試成功者以中年,也就是40歲左右居多。30歲以下青年和5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可以用40歲作為取得進士功名的平均年齡。古人的平均壽命不高,但是進士由於生活條件較好,所以會比一般人更長壽一些。取65歲,作為有進士功名者的期望壽命。再考慮朝廷每三年開一次殿試,因此全國的進士數量大約為3200人左右。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機構,兩大科學院的院士,數量總計大約1600人左右。因此進士雖然比院士的水平可能略低一些,但實際上也差不多了。

總的來說,用現在的大學來比擬古代的科舉,嚴重低估了古代科舉考試的難度。就算是985大學,相比於古代的秀才來說,還是比較好考的。


用戶4325101516


封建時代讀書人是這麼讀書的。

八歲入小學或者私塾讀書,小學是國立的,私塾是私立的,叫做啟蒙。讀三年,就要進行畢業考試,成績合格了頒發畢業證,就是童生。不合格就沒有童生畢業證。有人唸了一輩子書,連個童生都撈不著。



童生再念三年,就能考秀才。考上了秀才就能免交賦稅,還能免除兵役,見了縣官不用磕頭,身份高人一等。



秀才之後,兩條路,一條是考舉人,一條是讀太學,也叫大學。考中舉人就能當官,不過需要等。也就是所謂候補。讀太學三年也能當官,不過要看造化,有沒有合適的空缺。



考中舉人還能考,那就是進士。進士考中了立馬能當官不用等。



如果用現在類比的話,童生就是小學,秀才就是初中,舉人就是高中。進士就是公務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