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皇灵帝气瑞弥空,片片祥云处处宫。

朗月寒星披汉瓦,疏风密雨裹唐风。

巍然城堡姿如旧,卓尔新区靓似虹。

胜水名山千载傍,匠师岂敌自然工。——卢照邻《咏长安 》

如果要在中国找出一个城市代表古代中国的繁华与强盛,长安城当仁不让!

纵观中国历史,从秦朝到唐朝一千多年间,以长安为代表的关中平原一直都是国家都城的主要所在地,特别是强汉与盛唐,曾给予过长安城无上的荣耀。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往昔长安繁华)

但是自唐以后,帝都长安的“王气”似乎就衰竭了,之后再也没有一个朝代定都长安,一直到今天,曾经辉煌的帝都已然“失落”了1100多年……

有人说是战争的原因,安史之乱、吐蕃入侵、黄巢起义,唐朝的几次战乱给了长安城致命的打击,使之不复繁华。但是再把时间往前推,多灾多难的长安也曾经历过项羽的残暴、赤眉的起义、西凉的入侵……但是每一次经过修修补补,却又都能重返巅峰。

那为什么自唐以后,“千年一城”的帝都长安就一蹶不振了呢?其失落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历史原因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古代都城的选择

想要弄清楚为什么自唐以后就没有朝代再定都长安,首先要了解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古代王都)

国都作为朝廷的所在地,是整个王朝的核心所在,所以国都的选址必须极具战略高度,而这种战略高度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战略方向进行考量的:

1.经济战略:国都必须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或者同全国经济中心有着极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像北京和上海);

2.政治战略:国都必须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能够“居高临下”,掌控全国;

3.军事战略:“天子守国门”,对于一个进取的王朝,更愿意把国都选在更靠近前线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就这三个方向一个一个地分析。

经济中心的衰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都作为全国的“大脑”如果“供氧不足”,那么国家就离“瘫痪”不远了,所以,我们先来谈经济。

在生产力不怎么发达的古代,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自然资源与交通条件。

一、自然资源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其特点是自给自足,通俗点说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在古代,国都往往会优先选择在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关中平原就是。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富庶的关中平原)

现在提到“天府之国”,我们大都会想到四川,但其实,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其实是关中平原。整个关中平原在黄河诸多支流的冲击下,沃野千里、物产丰富,长安城正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被孕育出来的。

然而,人类在面对大自然的馈赠时,总是会显露出其无休无止的贪婪。于是物极必反,以长安城为代表的关中平原在经历了唐朝这最后一个巅峰后,终于撑不住了,一系列的自然危机,开始撼动着这块古老的土地。

首先是森林资源,从秦汉开始,大规模的城市营建、农业开垦、日常砍伐,就已经使关中平原满目疮痍,到了唐朝,情况更甚,整个关中地区“高山绝壑,耒耜亦满”,已然找不到可以采伐的森林了,以致于皇家在营建宫室时都要从外地搬运。

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

紧接着,森林植被的破坏带来了水土资源的流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八水绕长安”的衰退。围绕在长安城周围的渭、泾、沣、涝、潏、滈、浐、㶚等河流,曾是关中平原赖以生存的水系,也是关中平原得以沃野千里的根源所在。但是随着森立植被的减少,这些河流日渐枯竭,光是历史上关于渭水断流的记载就有6次之多。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八水绕长安示意图)

最后留给人们的就是无休无止的自然灾害了,据史书记载,整个唐朝不到300年的历史中,共有240个年头发生过水、旱、蝗等自然灾害。“关中饥馑”、“关中旱涝相继”、“蝗灾、飞天蔽日”、“路有饿殍、人相食”……

终于,“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终于变成了“地迫而贫”、“土瘠民贫”的穷荒之地了。

二、交通条件

自然环境的恶化带来的是关中地区粮食的紧缺,即使在丰收之年,长安城的粮食依然不够吃,长安这座全国的“大脑”开始供氧不足了。

于是朝廷开始大兴水运,从东南方运粮,就这样,漕运成了长安城的“输氧管”,成了全国的命脉所在。

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新唐书·食货志》

讲到漕运,便戳到关中地区的痛处了,关中平原号称“四塞之国”,在地理上存在天然的山川屏障,虽然在战略上易守难攻,但是在经济上却极为不利,因为由江南或关东通往关中的漕运路线太难走了。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被群山包围的关中平原)

当时想把东南方的粮食运到关中,只有两条路:

一条溯长江而上,转以汉水,再陆运至京师,但是由于该路线运道长,几经折转,故只能作为辅助性运输线。

另外一条则是借助修建的隋唐大运河,北上至东都洛阳,然后再水陆并用运往关中,但是从洛阳至关中,又要途经砥柱山三门峡一段,漕运十分艰难,经常会发生舟覆粮溺的惨剧。

因此,这两条看似至关重要的“输氧管”并不怎么通畅,长安的粮食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地解决。

就这样,自然环境的不可逆转再加上交通条件的先天不利,以长安城为代表的关中地区终于丧失了其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

政治格局的改变

在中国历史上,南方的崛起是比较晚的,因此在唐以前,中国的政治格局是东西向的。

秦据关中而平六国,汉出关中而灭西楚,唐拥关中而得天下,唐以前的三次统一战争均是由西向东,由关中而向天下。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句话:得关中者得天下,失关中者失中原。

那么为什么关中会对中原有那么大的威慑力呢?是因为关中对于中原有着“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刘邦有个谋臣叫娄敬,在劝谏刘邦定都长安时曾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

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指关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史记》

通俗来讲,就是关中凭借着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想打别人出关即可,别人想打你,请先过了函谷关。这种对中原“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让关中在近千年的东西向政治格局中始终能屹立不倒。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函谷关)

但是关中这种睥睨天下的优势却在唐朝末年彻底地改变了,而改变的原因正是中国政治格局的改变。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因为战乱引发的人口南迁,第一次是西晋时期的永嘉之乱,第二次是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末藩镇割据,第三次则是靖康之变。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唐末人口南迁)

在唐末的藩镇割据时期,北方的战乱让大量的人口南迁,使得南方的人口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北方,中国的政治格局也随着人口分布的改变从东西向变成了南北向

元朝由北而南统一中国,明朝由南而北驱除鞑虏,清朝再次由北而南完成统一,中国东西向的政治格局不复存在。

而关中地区跟中国南方被山川河流重重阻隔,如果再以此为都,朝廷对于人口众多的南方将毫无掌控力。因此,在南北向的政治格局下,关中“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也随之消失殆尽。

军事防御重心的转移

前面提到过,一个进取的王朝通常会把国都选在对外防御的第一线,强汉与盛唐就是如此。

自古“戎马盛于西北”,秦代的犬戎 ,汉代的匈奴,隋唐时的吐蕃与突厥等,都曾对中原王朝构成过极大的威胁,因此,当时在军事防御上主要表现为中原王朝对西北少数民族的防御。

而长安作为西北重镇,自然就承担起了抵御异族入侵的重任,成为了可以实现“天子守国门”的国都。

但是中唐以后,中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西北的少数民族势力逐渐衰落,契丹、女真、蒙古等势力则相继崛起于中国的东北和正北,之前来自西方的军事威胁也随之转移到了东北。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金、辽、蒙的崛起)

在此情况下,西北也不再是全国的防御重心了,长安城军事防御重镇的地位也随之烟消云散,远在东北方向的北京城随即开始崛起。

总结

通过上文对长安城经济、政治、军事变化上的分析,我们总结一下:

  • 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交通条件的先天不利导致长安城经济的衰退;
  • 战争带来的人口变化,使得长安城在新的南北政治格局中失去战略优势;
  • 民族关系带来的军事防御重心的改变,使得长安城不再是一个军事重镇。

正是以上三点原因造成了帝都长安的衰落,最终王气不再,失落千年之久……


长安城的衰落给予我们的启示很多,其中最深刻的当属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考虑。

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只有一次,如果我们在享受这种馈赠的过程中不去考虑可持续性,而只是贪婪地、无休止地索取,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

王气不再,帝都长安失落千年背后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原因

(我是沐茗,为你解读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