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行功架中有無俯仰伸縮?


十七. 行功架中有無俯仰伸縮?

太極拳論:身體以端正為本。至於身法,原無一定。無定有定,在人自用。橫豎顛倒,有順有逆;有偏前,有偏後;有偏左,有偏右;有偏上,有偏下;有在地上坐,有在空中飛;有束住,有散開。種種身法,不可枚舉。皆有中氣以貫之。 所以,有了俯仰伸縮,方為太極。

康老師用三個大小不等的太極圖來說明步法的大小,用一把扇子的開合來說明一動無有不動,同時啟動,同時到位,但各自速度和距離各不相同。但人們多年來耳濡目染,要在一個高度下打拳!豈不知,就這“一個高度”毀了多少人的膝蓋!

我們現在按照康老師對前輩拳論的解讀來練拳,一動腳即收圈,一出腳即放圈,找三分之一。人一點不憋,腿部輕鬆。


行功架中有無俯仰伸縮?

十八. 如何練“抻筋拔骨”?

鬆開與拉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鬆開,是在不用力的最大位置堅持練習,最後你的筋膜會自然變長,骨頭關節處會出現縫隙;而拉開,是人為地使勁兒拽開,一停止運動,馬上回復原位,比如說雜技演員,舞蹈演員。

所以我們才要鬆開了練,剛剛要緊了,要生力了,這就是你的最大位置了,堅持這樣練習,日久天長,骨節之間、筋膜之間漸漸舒開變長,氣就可以灌進去了。

十九. 為什麼要練抻筋拔骨?


不僅在康老師這裡,在其他的太極大師那裡也都聽到過要把骨節拉開,說法不同而已。這樣做不是僅僅為了舒展大方,美觀,而是要把骨與骨之間鬆開縫隙,把你的筋膜鬆開、變長,目的是將來能讓其間充滿氣,也是為了便於氣血的流動。

什麼時候你的身體充滿了氣,什麼時候你的身體好像有水在流動,太極功夫就成了一半了。

因為太極拳的發人,就像一個充足了氣的氣球一樣,你不動它,它不動你,你一碰它,它會反彈你。也像一個灌滿了水的大水桶,不動它,水一動不動,而你若拿一個大的空心球往水下按壓,水的力量很大,搞不好,球就彈出來了!


行功架中有無俯仰伸縮?


第八次參加中華武術大講堂的體會點滴

--------記理論研修班的學習

(本文發表在中華武術2017年第1,2期上)

鄧一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