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啥跟着唐僧这个没用的领导,悟空八戒沙僧也能升官发财?

爱吃水果AB


这个问题真好!

我认为唐僧虽然在技能上显得没用,但他意志坚定,目标明确。他有领导才能,知道方向在哪里,领着下属不迷失方向。虽然途中遇到各种磨难,但徒弟们总听他指导,齐心协力,冲破阻难。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引领着徒弟们一直朝前走,直至达到目的地!

如果像悟空一样,有点磨难就想回花果山。像八戒一样有点磨难就想回高老庄,老婆孩子热炕头去。遇点困难就退缩了,半途而费了。那这样再大的本事也干不成自己想干的事情。

所以,跟着唐僧这个没用的师父,悟空,八戒,沙僧也能干成这个事,也能升官发财!

一起讨论!


霞光细语说易经


没错!唐僧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和尚,和他手下的“妖魔鬼怪”比起来,简直就像是一块“牛排”,如果没有四个弟子的保护,恐怕早就“领盒饭”了。可是为什么,在《西游记》这本书中,四人小队的领导是唐僧,而不是武力值最高的孙悟空?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唐僧是有“背景”的。

说起这点来大家都知道,唐僧绝不是一个寂寂无名之辈,他是十世转世金蝉子,如来佛祖的弟子,从在东土大唐,他就是一个颇有道行的僧侣,总是在各地巡讲佛法。

取经,不过是他需要完成的一项历练,是成佛的历程。如果没有西天取经,他也可以有别的途径成佛,毕竟有如来这个师傅,总是不会让他庸碌一生。

你觉得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知道这件事吗?我觉得知道,观音菩萨当初点化他们,那可以说是软硬兼施加上威逼利诱了。我想只要是个明白人,都知道菩萨的意思,这是一段艰难的路,也是一段危险重重的路。

但是,你们的领导不是凡人,他会成佛,这是命。你们要是听我的,也能“修成正果”,不用再顶着“妖怪”的名头。同时曾经作为“天庭工作人员”的沙僧猪八戒,这也是给你们一个官复原职的机会,把握住!

如果没有观音菩萨的授意,谁会去保护一个臭和尚取经?在家吃吃喝喝不舒服吗?

这一点对于猪八戒、沙僧、白龙马来说极具吸引力,但对于孙悟空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可为什么他还是愿意护着唐僧呢?这就得往下说了。

唐僧是具备领导能力的。

唐僧总是处处拦着孙悟空斩妖除魔,我们觉得唐僧是个不分黑白的领导,从三打白骨精章节就尤其能看得出来。

但是,孙悟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唐僧是站在领导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果孙悟空错杀好人,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进一步证明其“顽劣”的本性,这本来就是事实,不会再造成其他后果。可是对于唐僧来说呢?如果唐僧纵容悟空错杀好人,那么他十世转世修来的道行可就烟消云散了,众人的努力也没有任何意义了,对于这个团队显然是相当沉重的打击。这是领导的想法,他需要考虑这次西行的真正目的,以及对于这个团队所造成的后果。

这也是为什么唐僧可以成为领导,不只是能带领几位徒弟修成正果,同时也要处处为团队着想,处处看着最终目标并且坚持不懈。一颗时刻保持的善心,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孙悟空等人又不傻。

当初观音菩萨言下之意就说了,这是一次历练,你们尽心尽力护唐僧周全,就能修成正果。

何况取经路上那么多的妖怪都是“皇亲国戚”,上边有人的。

之前在一个问题中我就说过自己的想法,孙悟空之所以总是求援,不是因为妖怪有多厉害,完全就是“打狗看主人”。人家被自家领导派来给唐僧等人制造劫难,不过是工作,不该丢了性命。

所以悟空才总是去天庭叫人,其实就是征求意见,要么你把你家坐骑收回去,要么我打死,你选一个。那不是都收回去了吗?哈哈

所以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保护唐僧,是他们的必然使命,如果没有唐僧,哪来的取经?哪来的修成正果?


最后,我认为唐僧是有一定的“领导能力”的,他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他的领导能力和坚定的信念是取经成功必须具备的因素,所以他才能成为这个队伍的领导。


闻香书坊


第一背景深厚,取经如同镀金

唐玄奘金蝉子转世,猪八戒天蓬元帅下凡,沙和尚卷帘大将投胎。这么高的背景取经不就是为了走个形式吗?难道西天的经书只能被凡人唐僧取来吗?当然不是!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被贬下凡间,最后那是要成佛的。孙悟空呢,他是天生具有反叛精神的造反石猴,只有把他磨得圆滑了,他才不会再闹事。孙悟空背景相对就差的多了。他与神仙的关系没有太熟悉。于是他就常常承担得罪人的角色。这正是如来佛祖的用意。

第二成佛也要一碗水端平。

在妖怪和神仙两界当中,不知什么人已大肆散播唐僧时金蝉子转世,并且吃他一口肉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天界和佛界的神仙都知道这个消息了。金蝉子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想必是人也都要知道。要避嫌。况且是佛祖如果弟子转世被封佛,其他人白受苦,舆论他也说不清。

第三作者要讽刺。

西游记的主旨就是讽刺当朝皇帝的不作为只顾炼丹成仙,长生不老。抒发作者的愤慨。

领导有背景自己也沾光!



源源就是很好看


原因有四:

1、唐僧不是没用的领导。他有人脉,无论是天庭还是朝廷;他有定力,无论面对财还是面对色;他有追求,一心向佛;他有目标,直奔西天。所以唐僧不是没用,而是既有背景又有内涵。

2、唐僧有领导能力。师徒四人中,沙僧谁也领导不了;八戒只能领导沙僧;孙悟空也能领导沙僧,但领导八戒就有问题;只有唐僧能服众,悟空有时不服但面对紧箍咒他不得不服;所以师徒四人最有领导能力的当然是唐僧。

3、唐僧走的是一条能升官发财的路。只要取经成功就能升官发财。

4、升官发财是约定好了的事,与跟不跟唐僧没关系。取经之前观音菩萨已经给悟空、悟能、悟净和白龙马许过愿了:跟取经人到西天取经回来就升官发财!这个取经人是不是唐三藏、有没有能力,根本不重要。

通过师徒四人取经的事也说明一个道理:只要有正确的目标和方向,成功就是大概率事件。挫折和坎坷都无所谓……


艾呀寿海


其实你所看到的唐僧没有用那是错误的,这个团队里谁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唐僧。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背景及特点:

一、唐僧:强大的背景和坚定不移的事业信念。

第一背景:唐僧是唐朝皇帝的拜把兄弟,简称御弟,从首都长安出发唐皇李世民为其送行。第二背景:唐僧是如来佛祖的二弟金婵子的转世,在仙界的背景非常强大。信念坚定最有表现的是那句见人就说的:贫僧从东土大唐来,要到西天取经去。一个团队若是没有目标和信念只是一盘撒沙而已,领导不一定要会做业务,但一定要有个理想和目标带领团队向前走,而唐僧就这样的人他具备了崇高理想和信念带好大家,同时他背景资源深厚各路大神都给予帮助。有几次唐僧被妖怪抓走了,大家就想分道扬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所以,没有唐僧的存在就不具有这个团队。唐僧看起来很弱没有武功老被妖怪抓走了让徒弟救,其实这恰好就是领导最高明之处,能够发挥团队下属能力让下属有存在的价值。还有唐僧还是个帅哥,一路上人缘超级好。

二、孙悟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敢于挑战,许多仙界大咖都敬畏它,但没有坚定信念目标。孙悟空的人员并不好,人家给面子是因为怕他,而且暴力倾向很厉害三大白骨精,做个弼马温都不懂养马,大闹天宫得罪众多神仙,像他若不是遇到唐僧这样的领导只能一辈子在花果山当猴王去别的公司面试人家都不敢要。 虽然会七十二变,神通广大,但是也是没有目标的人。换到现在的团队里,孙悟空就是一个能力超群同时反对派角色的人物。你看看他的经历,从石头里出来的猴子,背景并不好,而且又不爱听指挥。

三、猪八戒:贪吃贪睡,懒惰,但是幽默风趣可以协调团队,也是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背景呢之前只不过一个天蓬元帅,控制不住下半身调戏常娥还被下凡,贪图高老庄的生活不不思进取,遇困难就想退缩。

四、沙僧:任劳任怨的老好人,缺点也是没有坚定信念,大家散他也跟着散。这就是公司里老好人,不计较也惹事的员工。背景就更差,又黑又丑,要是娶老婆都是个问题。

从分析来看,唐僧的作用是最大的就好比公司的老板只需要是给员工一个坚定的梦想和目标剩下执行就是员工的事。所以,孙悟空、唐僧、沙僧,跟唐僧肯定是能升官发财的。唐僧是一个合格的领袖而且后台硬,硬件和软件皆有。


分享的风清扬


为什么唐僧是领导?从唐僧的社会关系,唐僧的职业。最关键是他的信仰。使他成为团队的核心。

唐僧也是在本行业内出类拔萃的人物。有如来佛的背景,有唐王的推荐,观音的赏识。够强大了吧!

再看看团队其他的人员。都是惹事分子,本事最大的是孙悟空,可这家伙也是最能惹事的一个刺头。简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都敢把玉帝如来不当一回事,谁都管不住,取经途中还是金箍咒把他降住。谁敢让这家伙当领导?

猪八戒就是一个好吃懒惰,还特别好色。也是取经队伍中最不安分最不坚定的存在。没有成佛与这些原因有很大关系。领导团队?可能吗?

沙僧和白龙马就是跑龙套的, 取经途中也能表现出来。没主见,没有建设性的意见。只能发光不能发热。你让他当领导,他都不会当的。

分析这么多我认为,唐僧虽没有降妖除魔的本事,但是他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也是取经成功的关键!

想想生活中的我们,体会体会也许能认我们明白一些东西。毕竟唐僧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他当年还是偷渡过去的。十几年呀!不容易!



用户5530186715


  • 封神演义以后,玉皇大帝因为当时自己的事业蓬勃发展,一时缺干部,于是就下死命令要道家输送干部队伍,封神以后天庭到处是道家的人。又过了几千年,这些人不断经营自己的势力,拉帮结派,把个天庭搞得乌烟瘴气,甚至有时候拿玉帝都不当会事,你不见西游记里把玉帝说得懦弱无能,像个傀儡,就是个原因。其实玉帝才是天界第一高手,是总管天界的总boss。眼见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不久就会天下大乱,而且自己的位子甚至小命都保不住。老奸巨猾的玉帝开始想辙,他把眼光投向了远隔十万八干里的西方,准备从那里引进一个新门派来改变朝庭一家独大的局面打压打压道家。
  • 话说西牛贺洲有一能人叫释迦牟尼,他也像道家一样有一套学说叫佛教,搞得风生水起,政治主张深得人心,连道家一些重量级的人物都把自己的事业放在那里发展,但由于地处边远得不到中央的重视。玉帝决心与佛家联姻倡导佛教改变道家一家独大的局面。要联姻就要有个媒人,这个媒人就是观音菩萨。观音也是道家的人,后因看不惯道家的歪风邪气离家出走到佛家,成为数一数二的重量级人物。玉帝深思熟虑之后派观音菩萨为密使向如来抛出了橄榄枝。如来一听大喜过望,能使自己佛教发扬光大,自己也就成了中央的boss级人物,岂有不从之理,两位大佬各取所需,立马拍扳由如来佛祖的大弟子金蝉子就是唐僧挂帅把西游的事给办了。

唐僧何许人也?为什么跟了他就能升官发财?

第一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大徒弟,上头钦定的取经路线的领导人。你想在人家道教的地盘宣传佛教没有这样一个背景深厚的人行吗?光凭几斤蛮力你能干得过几路神仙几洞妖怪?现在不同了,为难唐僧就是干扰取经大计,不给唐僧面子就是不给佛祖和玉帝面子,不给上头面子你敢吗?领导生气了,后果很严重的。

第二唐僧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佛教大家,是个不折不扣文化人,只有他能担起宣传佛教的任务。当领导不读懂上面的政策是不行的,唐僧知道上头要自己干什么,不就是宣传佛法吗?这不是我的老本行吗,本人一生的志向就是这个,干不好决不收兵。唐僧有没有洗脑我不知道,反正他在这一大是大非上与上面保持高度一致的,可谓是个懂政治的人,这是三个大老粗徒弟没法比的。

第三唐僧历史清白,政治上绝对可靠,这个很重要。唐僧出自名门,佛祖的弟子,十世修行的好人,不像三个徒弟都有历史污点,也绝不会是道家的人。道家把个天庭搞得乌烟瘴气,把玉帝都不放在眼里。这回取经的目的除宣传佛教外,还要对一路上道家贪赃枉法的窝点进行清除,该抓的抓,该关的关,该杀的杀,有撑腰的把后台老板抓出来。打压道教,给佛教腾地,免得他一支独大。这样的事玉帝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交给道家的人办,他必须找一个政治上绝对可靠的人,他就是唐僧。

现在你明白了吧,唐僧不是没有用的领导,他才是取经的主角,西游团队绝对的核心和领导,是上面派下来完成重大政治任务心腹,很多有本事的人想跟他都跟不上,悟空八戒沙僧还是找观音开后门才收的。他们跟了唐僧可谓是跟了正确的人,做了正确的事,当然他们自身有本领和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才九九归真终得正果。


湖北老叶


《西游记》取经队伍中,三个徒弟都是有大本领的,为何偏偏让在世人眼中手无缚鸡之力,甚至是经常错怪好人的唐僧做了他们的师傅,并最终功德圆满,各有升迁呢?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唐僧,取经任务肯定无法完成,也就是说唐僧的领队作用至关重要。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唐僧带领徒弟们圆满完成了使命呢?

作为整个领导集团中最具领导零里的人,唐三藏可能一直都有着很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不过今天我要强调的还是唐僧的领导能力,很多时刻,他都是临危不乱,即便是自己已经深陷敌人的包围,他还是没有紧张,并且在他看来,他一定能够被就救出来,但是为社会吗他又能够有这样的信心,能够在大家都新人他的情况下,就再次将自己的信心建立在别人的心上呢。

故事得从他的出生地来说,那个时候,其实唐僧已然拥有了很多的可以拿来说的成就。他本来就是当时皇帝的好朋友,有着太多的故事可讲了,并且从他的个人经历上来看,我们逐渐明白了他之所以要前往危机重重的西天取得真经,也是源于他内心的抱负。其实他更多的还是想要将自己的恩德波萨达更加广远,也就是这样的想法才使得他是最后选择了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了前往西天的路上。

后来他就在观影菩萨的指点之下,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他首先收复本领最高强的土地孙悟空。那个时候它本身就是观音的信徒,所以在观音的指点之下,他还是来到了五指山下,后来在他的撕名牌的做法之后,他就将当时困在了五指山下的孙悟空给解救了出来。或许就是他都整个举动感动了当时的孙悟空,孙悟空非常的感谢她说,觉得他最后能够解救自己就是对自己有恩。再加上,唐僧一直都在给孙悟空做思想工作,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做法,也最终使得孙悟空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或许这才是为什么他能够在最后领导孙悟空的时候不用费太多的力气的原因吧。

其实对于孙悟空按理说,光是嘴皮子的功夫并不足以让她感觉到畏惧,还要有着一定的威严所在,那就是紧箍咒。可以说,正是这样的能力才使得最后孙悟空对他非常的尊崇。也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之下,我们逐渐看到了唐僧那种2恩威并施的能力,他太了解孙悟空的并行了,所以不仅在心理上基于正确的认识,还对于很多的其他的外在因素给予一定的压力。这样一来,他就掌控了全局的接节奏了,也使得孙悟空愿意静下心来听从他的教会,并且愿意跟唐僧一起打交道。

后来,他就遇到了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可以说对付这个家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资源去将他的姿态改变过来。他所利用的资源就是自己的大徒弟。可以说正是在孙悟空的压力之下,猪八戒一直都没有敢违背他收师傅的意思。也就是在这样的请款修改,他逐渐掌握了绝大多数的领导才能。后来,他就在很多时候,利用了自己的这跟能力并且一直收效不错。也正是在他的能力下,让自己的徒弟能够变成自己忠实的伙伴。

可以说,唐僧确实是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团队的理论的,他是作为当时最弱不禁风的一个人,能够管理者这样一个十分厉害的团队,是十分的不容易的,并且也就是在他的领导之下,我们逐渐看到了他的不同的一面。能够被他的很多的做法所启示!
和很多的人不一样的是,唐僧完全是凭借着自身的高超技艺才获得了大家都认可,也逐渐将自己的很多次危难时刻给化解了,或许这才是他为什么能够被大家所认可的原因吧。在很多人看来,唐僧就是有这样的能力,也正是他的能力才使得他最后徒弟所拜服,能够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


逗趣六六


唐僧并不是无用的领导。能够组建成这样一个各有所长的团队,最终求得真经,唐僧的本事不可谓不大。领导是团队中的重要角色,但并不意味着他不能有太多弱点。只要在宏观上具备驾驭团队的能力,对团队成员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在工作中做合理的调配,就是极有用的领导。论个人能力,沙僧、八戒、白龙马,尤其是孙悟空,他们各怀绝技,功夫了得。若不是组团取经,要分头出发,五位成员中第一集就要拜拜的恐怕就是领导唐僧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人的无用容易被放大,但放在一个团队里,唐僧所具备的领导能力被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首先,作为领导,唐僧是取经目标的提出者。悟空、八戒、沙僧能有所谓的“升官发财”全在于取经的功劳。若没有这样的目标,别说升官发财了,孙悟空指不定仍被压于五指山,猪八戒仍在高老庄以半猪半人的样子度过余生,沙僧仍在流沙河受万箭穿心之苦。白龙马可能最惨,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的罪过,南海观世音菩萨要找什么理由帮他说情呢,斩首的命哪那么容易逃掉。

其次,作为领导,唐僧注重团队建设。收几位徒弟的过程都不甚愉快,几位答应同去取经也不是立马就死心塌地的。但唐僧用超强的带队能力逐渐让这个团队成为一个整体,并使成员纷纷坚定了取经之志。

再次,作为领导,唐僧的个人魅力闪瞎了几位下属的双眼。对领导的膜拜之情往往是下属愿瞻前马后的原生动力。唐僧为达成目标不惧劳苦的精神、坚定的信仰、对世间万物的慈悲都刷新了下属的认知,日久天长、潜移默化,悟空不再只有戾气、八戒不再只是贪吃贪色、沙僧更加尊师敬长、白龙马日益任劳任怨。唐僧使团队里每个人都有了好的改变,大家的修养也更加趋于一致。求取真经之后,团队成员都能获得封赏一是因为取经目标的达成,二是因为队员们都不再是取经前的模样了,符合了“当官”的标准。

最后,作为领导,唐僧知人善用,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让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最大的作用。孙悟空负责荡平障碍、沙僧负责外交、八戒负责活跃气氛、白龙马始终低调偶尔出来耍帅,取经路上也艰辛也欢乐,这个谁也不能少的团队自然是一起“升官发财”。






张晴柔


和大家聊聊《西游记》当中的智慧。

《西游记》中的关键人物,最具有戏剧性的当然是孙悟空。他先是和菩提老祖学习。这个天地所生的猴子,天是父地是母。他就是天人合一的代表。天人合一的说法关于庄子的《南华经》。孙猴子本身就是道的产生。可是和菩提老祖又学了些什么呢?想要当个官儿。弼马温这个官儿太小了。要自封个齐天大圣。这并不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为。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是道的三宝之一。另外俩宝是慈和检!没有做到清心寡欲的猴子遇到了佛祖。被五行山压的底下。为什么是五行山呢?这是道家的五行。

《西游记》是作者的一个心思。由道而入佛!五行山压不住道家人物孙悟空。还要有观世音的六字真言咒压住五行山。

向菩提老祖的学习中。孙悟空没有真正的悟到空。随后他又来了一位老师。是唐僧。唐僧在更高的境界上。对孙猴子的行为提出了质疑。比如《西游记》取经开始,孙悟空杀了几个土匪。唐僧传达了慈悲的含义。在与白骨精的斗智斗勇中,唐僧表达了忘却生死的悟性。唐僧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徒弟们。善良的人总会受到攻击。受到恶人的攻击。然而善良的人依然善良。因为唐僧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西游记》也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修行之路是不同的。正如我们的当下。有的人做生意会成功。有的人读书会成功。读书的人做生意不成功。做生意的人不会读书。每个人的因缘不同。命运不同。然而他们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善。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唐僧虽然不会打斗,但他的姻缘中,有武功高强的徒弟。《西游记》的师徒四人。恰恰又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剧。下面我再和大家聊聊。这师徒四人是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的代表。

人体内有四种气质类型。唐僧是典型的粘液质。是安静的。他善于克制忍让。生活很有规律。不卑不亢。态度持重。不爱空谈。但他不够灵活,非常保守。

孙悟空是典型的胆汁质。 他兴奋度高。脾气急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总是能用很高的热情去埋头苦干。可一旦精力耗尽,情绪会一落千丈。

大家都会很喜欢猪八戒。大部分女孩子也不讨厌他。因为猪八戒是典型的多血质。他的精神愉快。你爱交朋友。很机智灵活。孙悟空经常叫他呆子。还老揪他的耳朵。猪八戒都会很适应。但是像猪八戒这样的多血脂,他的情绪变化大。注意力容易分散。最不愿意做那些细致的事情。

最后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沙僧了。沙僧是典型的抑郁质。他的神经活动很弱。好相处。人缘好。办事可靠。做事儿稳定。但是沙僧很敏感。容易情感上受到挫折。性情孤僻。疲劳后很难恢复。他虽然反应慢,但是很忠诚。

上面我们用两个角度分享了《西游记》。一个是中华文化的角度。参禅悟道的角度。修行的角度。一个是心理学的角度。

这两个角度分析之后,我最想说的是,人分三六九等,每种气质类型也各有优劣。来到人间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学习本身。一个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永远不会进步。长了鼻子耳朵眼也毫无用处。一个孙猴子。漂泊了几年。才找到菩提老祖。人生挫败后又开始反思去西天取经。孙悟空也很忠诚。他会实现自己的诺言。

我们学了《西游记》。另一个最大的感悟是!每一个人都要有信仰。要学习唐僧的精神。他虽然没有武功,但依然坚定。面对大是大非。他决不动摇。即使女儿国的国王,如此美丽。即使妖怪多么凶残。他依然坚定他对佛祖的信仰。我们暂不讨论对佛祖的信仰如何?一个人有面对自己灵魂的勇气。就已经很好了。

我常说人生是三层楼。一楼是物质的。吃吃喝喝。保住这个臭皮囊而已。二楼是精神的。文化娱乐与修养。三楼才是灵魂的。那里有解脱,有信仰。

上面的问题。是很娱乐化的。我却莫名其妙的。说了许多大道理。不知朋友们给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