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李湛:從中期看,上證綜指箱體震盪為主,難以突破3280點

李湛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陽建輝 經濟學博士,中山證券金融工程組主管

核心觀點:

當前新冠疫情大概率步入拐點,A股市場先後經歷超3200股跌停與短期補缺口式趨勢性反彈,市場情緒明顯改善。在積極財政政策與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機構主力與北上資金持續加倉的驅動下,A股市場短期內大概率延續當前趨勢。

上證綜指有約8年的長週期與約4

年的短週期、創業板指與中小板指的週期約為4年。當前上證綜指等指數尚處於類似前兩輪週期中的下行調整通道,準確的說是長-短週期熊市期的疊加期;創業板指與中小板指正處於新一輪約4週期的爬升期。中長期內,上證綜指等指數大概率以箱體震盪為主,難以突破20194月高點3280點,後期結構性機會或在創業板指與中小板指。

在此前《從

SARS經驗看武漢疫情對A股市場的影響路徑》報告中,我們根據中央是否明確表態介入疫情作為拐點,參照非典疫情在中央介後的市場走勢,認為A股市場大概率將出現短期震盪反彈,建議配置醫藥生物與TMT行業。事實證明,自2020-02-04以來,滬深兩市主要指數出現趨勢性反彈,超或接近2019年高點。其中,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創2019年以來新高;上證綜指、滬深300
、中證500與中證1000等指數接近前期高點;申萬醫藥生物行業漲9.71%TMT行業最低漲幅19.79%[電氣設備]、最高漲幅30.52%[計算機]、遠超滬深30012.50%,與我們的市場判斷完全吻合。

近期市場短期內趨勢性上揚,其根源有如下三點:其一,邊際相對寬鬆政策超預期,改變春節前的一致悲觀預期;其二,機構主力與北上資金不斷加碼,提振A股市場信心;其三,市場情緒相對前期高漲,“宅家不作為”助推A股指數上揚。站在新冠疫情拐點即至的當下,有必要再次基於市場客觀現狀與週期歷史經驗,考察A股市場走勢。

一、政策邊際寬鬆扭轉市場悲觀預期

20200120日國務院下達重視新冠疫情與人民生命健康的指示以來,五部委聯合或先後發聲,頒佈了融券業務限制賣出、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冠疫情等政策,強化政策寬鬆預期,部分對沖2020年春節期間積蓄的悲觀情緒,弱化投資者一致悲觀預期。

春節後首個交易日罕見的出現超3200只個股跌停,但在中央介入後,新冠疫情的治癒率不斷攀升、新增連續縮減、治療方案不斷改善,兼顧緩繳住房公積金、降息預期以及貨幣財政政策再寬鬆預期等利好消息,扭轉了投資者悲觀情緒,“宅家人”成為A股市場的生力軍,“宅家不作為”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催生短期趨勢性反彈行情。

李湛:从中期看,上证综指箱体震荡为主,难以突破3280点

根據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積極財政政策與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勢將繼續精準服務疫情防控與實體經濟發展。考慮至疫情拐點即至,再寬鬆預期弱化及其效力邊際收斂與前期A股市場超預期響應,A股市場對後期再寬鬆預期的反應在短期內大概率出現邊際鈍化。

二、供給端資金改善延續滬深股指當前走勢

供給端增量資金有明顯改善。公募基金20201-2月發行規模同比去年增加19.79%,其中股票型與混合型基金髮行份額為去年同期的2.58倍,增量資金明顯增加。此外,1

月以來A股市場出現多隻單日售罄的爆款基金,股票型與混合型基金的當前熱度相對前期與去年同期有顯著改善。特別的,股票型基金規模有上揚的趨勢。

李湛:从中期看,上证综指箱体震荡为主,难以突破3280点

北上資金由1月的持續淨流入轉向間斷、交替性淨流入或淨流出,整體出現邊際弱化的跡象;結構上出現深市強、滬市弱的特點。2020年3月份,富時羅素指數A股納入佔其可投資部分的比例將在提升至25%,這有利於改善北上資金淨流入邊際弱化趨勢,穩定或增強當前淨流入規模。

需求端的融資規模同比減少,限售解禁邊際減少。WIND統計, 20201-2月一級市場募集資金總額為1879.16億元,同比去年減少29.63%,融資規模有所下降。一級市場融資方式中除可交換債募集資金有所增加外,其他融資方式的融資規模均有所下降,其中首發與增發方式降幅明顯。此外,

20203月的限售解禁規模相對1月與2月出現明顯減少,資金需求端壓力相對有限。

比較分析資北上資金、公募募集資金以及融資與解禁規模發現,在2020年3月,若A股市場的資金供給端大概率強於需求端,若IPO未有顯著增速,A股市場暫不存在“活血”資金不足等問題。

三、週期因素或主導滬深股指中長期走勢

緣於新冠疫情與春節期間悲觀情緒集聚,2020年春節節後首個交易日出現因流動性不足引致非典型系統性風險,超3200只個股跌停,上證綜指整體縮量下跌7.72%。但自2020年2月4日以來,A股市場主要指數總體放量上行,出現趨勢性反彈。截至2020年2月21日,滬深主要指數超或接近2019年高點。其中,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創2019年以來新高;上證綜指、滬深300、中證500與中證1000等指數接近前期高點,市場情緒已明顯回暖。近期A股市場走勢與我們在《從SARS經驗看武漢疫情對A股市場的影響路徑》報告中的市場判斷完全吻合。

前期儘管有新冠疫情衝擊,但在政策寬鬆、機構主力與北上資金的合力下,A股市場2020年春節後出現的放量上漲與補缺口式趨勢爬坡等現象,資金驅動結構與市場動能方面有點類似於20192月至4月的單邊上漲行情。A股市場能否延當前態勢,建議關注如下幾個關鍵點:其一,新冠疫情防控是否及預期,當前市場樂觀積極信號是否出現反轉;其二,當前環境下,與西方大國的貿易摩擦是否進一步加劇;其三,復工復產下的經濟基本面是否超預期;其四,量能是否出現明顯回落,且與指數漲勢出現

背離

李湛:从中期看,上证综指箱体震荡为主,难以突破3280点

需點明的是,經研究發現,上證綜指有約8年的長週期與約4年的短週期、創業板指與中小板指的週期約為

4年。當前上證綜指等指數尚處於類似前兩輪週期中的下行調整通道,處於第3輪牛-熊週期中第3波反彈後的回調調整期,準確的說是長-短週期熊市期的疊加期;創業板指與中小板指正處於新一輪約4週期的爬升期。我們認為,在“血液充足”與政策激勵的雙重效能下,滬深指數或在短期內延續當前趨勢,但從中期看,上證綜指等指數大概率以箱體震盪為主,難以突破2019年4月高點3280點,後期結構性機會或在創業板指與中小板指。

四、風險提示

宏觀經濟改善不及預期,國外內不可預測事件風險,肺炎疫情拐點進展不及預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