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古代正一品和从一品是什么区别?

清风77373966


正一品和从一品只有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这丝毫也不夸张,这一字之差决定了你享受怎样的待遇,而且是涉及各个方面的。小部分的分别累计起来就将远远超过其本身的一点细微的差别,最终产生质的差距。

因此,用“天上地下”来解释正一品和从一品之间的关系是颇有道理的。或许也会有人觉得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关系就像现在的正副级,其实不然,这二者间的差别并不如此简单,且听笔者慢慢细说。

题外话,补充一个小知识点,从一品中的“从”在古代不念“cóng”,而是“zònɡ”。这一点是现今的人常常忽略的。由此可见,古代读音演变到现在已经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言归正传,笔者这就将视野转回到正一品和从一品两者的区别上来。

这两者的官阶等级有所区别,呈依次递减趋势。正一品和从一品最初都出现在北魏年间,之后的朝代一直延续这样的官阶划分。正一品是官员等级中的最高点,次之便是从一品。这样的两个层次的不同,就体现在许多方面。

皇帝会给予正一品官员一定的特权,例如在进行朝廷例会时可以坐着听,而从一品就不会拥有这样特殊的待遇。正一品官员每月的俸禄也和从一品有较大的差距,几乎相差一半。正一品官员可以自行在朝廷下属的一些行政机构中走动,但是从一品官员却没有这样的权利。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正一品官员在收获的工资、允许走动的国家机构范围等处都要优于从一品官员。

正一品官员已经到达了官职等级金字塔的顶尖,没有可以继续进步和升华的地方了,而从一品官员虽然位于正一品官员之下,但是随时有可能威胁到他们的地位。这一点也巧妙地成为了皇帝掣肘某些位高权重的正一品官员的利器。

一般情况下,正一品官员会不自觉地形成一个梯级部队,姑且称之为老臣阵营,他们代表的是朝廷中的旧官员势力。而新皇帝上任后,这部分人就会成为他着重关注的对象,因此扶持从一品官员就成了重头戏。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不扶持更低等级的人呢,这样会不会更方便?假设扶持更低等级的官员,他没有在高位官员圈混的经历,很有可能欠缺经验,这样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到对原来的正一品官员的制约效果。也不会更加方便,皇帝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物力、财力来培养他们成为经验老到、有望成为正一品官员的那么一批“心头大患”。这样也很可能造成“人财两空”的悲惨局面。

那么如此说来,正一品官员是不是就真正无时无刻凌驾于从一品官员之上呢?其实不然,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正一品官员在现实中所拥有的实权并不像官阶等级规定的如此之大。

正一品的职务若单和从一品比,前者高于后者它。但是如果有辅助工具呢,这情况就将大有不同。当从一品官员身上兼有其他的职务类型或者负责某一事宜,这样掌握在手中的权力就将远胜于正一品官员。当然这也不是说正一品官员就超不过从一品,若正一品官员同时兼有从一品职务,这时候就将成为“王炸”一般的存在。而且地方上的某些从一品官员权力会胜过在朝廷中的正一品官员。

举个例子,或许会生动形象些。封疆大臣是中央派遣到地方上去的从一品官员,但是在当地实际掌握的权力决非朝廷中一个正一品官员可以匹敌的。分析以上三种情况可以得知:在官阶上可以确信无疑的是,正一品高于从一品。

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这二者的权力比较会出现复杂的局面,这和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皇帝都有所关联。不能轻易地对这二者下什么哪者必定比另一者权力大的结论,这种说话过于绝对、也不够客观。

因此,从这里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个道理:古代的官阶和官员实权并不是对等的。在探究不同官职时,需要谨慎对待,也要考虑到当时的实际状况。


无笔


这个问题下面二十多个答案竟然没有一个是专业的。简直太让我惊讶和扼腕了……

首先必须要说明就是:正一品和从一品没有正副关系

没有正副关系

没有正副关系

从唐代开始,品级就有了两种概念。即散官品级和职官品级。

当然了,大部分答案都提到了,无论是散官品级还是职官品级,都是九品十八级,即一品到九品一共九品,每一品中分为正从两级。

至于正一品和从一品是什么关系,其实就是正一品比从一品高了一级,从一品比正二品又高了一级的关系。

就散官系统而言,实际应用中仅仅涉及到品级,完全不涉及实职和实权,当然不存在正副。



即使是职官,也并非正某品就是正职,从某品就是副职。

举例而言

元代的御史台,从至元二十七年开始成为从一品衙门,最高长官御史大夫为从一品,其次御史中丞为正二品,侍御史为从二品,治书侍御史为正三品,殿中侍御史为正四品。可以看出正和从只是品级高低的关系。

如果说从这些职位的名字,非专业研究人员觉得看不出正副关系的话。还可以看看崇福司。

元代崇福司是个管理基督教事务的机构,是个从二品衙门,最高长官崇福司使是从二品,同知从三品,副使从四品,司丞从五品,经历从六品,都事从七品,照磨正八品。如果按照品级正从来看正副的话,就只有照磨是正职了……

地方官系统也一样。

譬如宣慰司,宣慰使从二品,同知从三品,副使正四品。

下级州,达鲁花赤和知州是从五品,同知是正七品。

所以品级的正从和官职正副毫无关系、毫无关系、毫无关系!



为什么非得在九品里面分正从呢?其实就是为了细化品级,给官员更多的升迁机会。原本九品是从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来的,但是明显不够用,所以在里面分了正从,变成十八级。实际上十八级也并不够用,在宋代用职官的名字行使散官的用途,一共分出四十二级,即使是金朝早期,沿用唐和五代制度使用九品十八级,在每一级中还设置了多少不同的散官名,共四十二级,来延缓官员的升迁速度。直到元朝这些品级才逐渐简化,又回归九品十八级,每一级中间的上下或者上中下等就意义不大了。

当然了,如果一定要说正一品比起从一品而言,除了高出一级还有什么区别的话,因为正一品是最高品级,所以各种荣誉性官职也是正一品比较多,这也算区别之一吧。


pku小动物


南北朝实行的九品十八级官阶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一品最大,九品最小。

正一品就是正一品,从一品就是副一品。

大家常说的七品芝麻官,其实七品不算小,七品是县令,县令下面还有主薄,游击等低等文武官员。



一般情况下,正一品不是实职,而是一种荣誉,级别高而实际权/力不大。

太师,太傅,各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是正一品。

从一品基本都是实/权派人物:提督,将军,各部尚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等。

正二品是大家最熟悉的官职:内务府总管,各部侍郎,统领,总兵,比如吴三桂就是山海关总兵。

从二品官职:副将,巡抚,布政使。

正三品官职:副都御史,通政使,按擦使,顺天府尹。

正四平官职:二等侍卫,顺天府丞,各省巡道,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道台大人。

正五品官职:三等侍卫,同知,也就是副知府。

正六品:通判,内阁侍读。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知县。

正八品:主薄,城门统领,军校。

正九品:各营营长,把总,知事。

所以,七品官不算小了


王俊杰猛


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正一品和从一品,别看差了小小的半级,区别大了去了,从官职、权力、俸禄、服饰等都有明显区别。隋朝开始,以后的朝代基本沿袭九品十八级,正一品和从一品从官职上,大概是正、副的关系,从荣誉和待遇上,正一品都优越于从一品。

图为清朝一品文官服饰,补服绣仙鹤,顶戴红宝石,另外那一撮孔雀花翎,除宗室外,外臣需皇帝赏赐才可拥有。

从官制上,大多数朝代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绝对是最高级,正一品,而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是从一品,由于三公太金贵,统治者很鸡贼,一般情况下做到宰相级别的只授到三孤,三公是授给死人的,当然也有许多例外,比如南宋贾似道为宰相时,加官到太师,比较少见,明朝的张居正也是特例。

雍正宠臣,鄂尔泰,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乾隆时加衔太傅,正一品。

从勋阶上,也有明显区别,以明朝为例,《明史·职官志》记载,文官散阶的正一品为特进荣禄大夫,可升到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为荣禄大夫,可升到光禄大夫,区别在于“特进”二字;文武官员的勋级,正一品为左右柱国,从一品为柱国,区别在于“左右”二字;官员的俸禄更有着明显的差别,以洪武25年修订的岁给俸禄制度来看,正一品俸禄为1044石,从一品为888石,相差156石。

雍正宠臣,田文镜,官至鲁豫总督,加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从一品。

中国古代官制,我们熟悉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九品十八级就是从九品中正制演变过来的,北魏时就在变,北周继承,隋统一后沿袭确定了九品十八级,同一时期的南朝也在变,南朝各国从九品中正制改为“十八班官制”,班就是品,十八班最高,一班最低;还有一个辽国官制也有特点,分为南面官和北面官两个系统,南面官和咱们一样,九品十八级,北面官依然延续契丹宫帐部族管理办法,没有品级,最大的官叫“大于越”,类似于三公,下面有总知军国事、大王院事,类似于从一品,夷离毕左右、敌烈麻都等类似于正二品。


图文绘历史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正就是正,从就是负的意思,和现在正部级和副部级意思相近,但要强调一点,从一品中的从,在古代读作【zòng】而不是【cóng】。古代官员品级共分九品,一品最大,九品是最低一级,每一品又分正和副两级,这样九品就演化出十八个级别,这就是九品十八级的来历。

但需要注意一点,品级不是官职,甚至有的人有品级没有官级,品级是发放俸禄的参考基础,但还会和相应的官职挂钩。品级与官级有大致的对应范围,什么官职需要什么等级是有一定要求的,但这个界限不是很明显,有时候会出现从一品不如正二品职务高的情况。当然还会出现一些特殊环境下品级比较低的官员临时赋予比较高的官职。

古代的品级有时也会滥用,为了显示皇恩浩荡,很多官员死后会连升三级。反正俸禄也不会再发,虚名而已,为此还衍生出一套和品级对应的虚衔,比如四品的中宪大夫,五品的中仪大夫,更高的还有三品的资政大夫,二品的光禄大夫或光禄寺卿(三品)这些虚线不同朝代会稍有不同。

另外品级很多时候会用于封赠或诰封,就是某人取得功名,他的家人,比如父母妻子等也会获得品级,一般和当官的本人品级相同,但只有品级,一般没有职务,可领取相应品级的基本俸禄。


山野论史


正一品和从一品,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点。一品,是所有官品中最高的一级。

自三国时期魏政权以后,官分九品,最高者为一品,分为正一品和从一品。总之,正一品是古代官品等级的最高级别,从一品是九品十八级官制中的第二等级,正品比从品官阶稍大,但在整体职官体系中相差很小。

官制真正的定型成熟,也在明清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一品职级逐步成为一种荣誉性品级,隋唐时期就是如此。隋代的太师,太傅,太保,王,太尉,司徒,司空为正一品。唐代的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亲王,天策上将为正一品。

元朝一品官分为职官,文散官,勋官和爵王。明清两朝,除了三公等特殊职位,只有位居内阁军机同时拥有大学士衔的才有可能品级一等。从宋代开始,封孔子后代为衍圣公,列为文臣之首,名誉上的正一品。

以清代为例,正一品的官职有太师,太傅,太保,光禄大夫,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大夫,建威将军,子爵。

从一品的官职有少师、傅、保,太子太师、傅、保,协办大学士,六部尚书,理藩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内大臣,满洲、蒙古、汉军八旗都统,驻防将军,乌鲁木齐都统,察哈尔都统,提督,荣禄大夫,振威将军。

在清代的官职晋升体系中,满汉官员到达一品普遍需要35年,最快的也需要30年,可见高官都是熬出来的。清代士人龚自珍在《明良论三》中说:而凡 满洲 、 汉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极速者亦三十年。因此,到达一品对于浮沉仕途的官员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梦想。一品不仅是官阶职位的象征,也有一系列配套的优惠,包括对子孙后代的恩荫和官员去世后的谥号。


秦右史


古代的九品官员制度源于曹魏时期的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曹丕欣然接受了陈群的建议,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使名士的才能和家室订立,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中、下上、下中、下下这九品,九品中正制后在南梁时期慢慢转变成了九品官员制。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对等级和权利划分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不在不同的位置上就会有不一样的权利,因为正一品官员可以获得皇上的重视他们可以为国家政策有一定的决定权,这个是从一品官员是享受不了的,另外他们在待遇上也不一样,享受权利也不一样,正一品可以在内阁,从一品不可以,说白了就是统治者为了方便统治,给了这群人身份、地位、就是要他们一切权利都是皇帝给的。

我们知道正一品和从一品虽说都是一品官员,但是从最早开始的时候九品中正制就已经区分了登基制度,这种制度确定了正一品享有正职,从一品是副职,因为,古代官员一旦到了正一品基本就没有上升的空间了,如果你想要有上升空间,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头衔和爵位。

正一品是国家中间力量,从一品是国家少壮派,这些人是未来国家的中间,因为,正一品官职一直比从一品官职大,他们基本上是国家主要负责人,从一品主要是尚书或者各个机构负责人,因为,他们更需要锻炼这样未来才可以更好的成为国家最高幕僚。

因为,我们仔细来看股价的皇权制度,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权利是高度集中的,我们知道内阁中的正一品官员基本上都有从一品尚书职务,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完全压过从一品官员,后来,由于时间变化那些封疆大吏虽是从一品官员但是他们的权利会超过正一品。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其实我们不能以官员的官阶、官职来看高低,每个朝代的情况也不一样,他们也会根据不同情况来调整他们的官职。

综合来看,正一品和从一品在等级上进行区分后,可以发现正一品比后者大,如果按照权利来看的话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朝代会根据不同情况给他们不一样的官职,还有就是局势的变化也会影响官职和官位的变化。


莫地方


官员的品级制度,起源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魏文帝代汉自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就是把人才分为九个等级,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样的九品。

其中上上、上中、上下可以直接做官;中中、中下、下上则成为候补官员;下上、下中、下下则直接淘汰。

到了北魏时期,对品级制度进行了改进,不再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的,而是直接从一到九,把官员分为就个等级,其中一品最高,九品最低。而且每个品级还分正、从,也就是说官员等级最高为正一品,最低为从九品。

这里的正、从有点类似现在的正职和副职,但不是完全一样。“正”就是标准的意思,“从”就是次等的意思。

正一品就是标准的一品官员,从一品就是次一等的一品官员。

历朝历代都差不多,但是具体到某个特定的官员就不一样了。如宰相在唐朝只是正三品,六部尚书是正四品,六部侍郎是从四品,因为唐朝的一品和二品官员,都是荣誉性职务,如太傅、司徒、司空,品级特别高,但是没有实权。

而到了宋朝,正宰相(同平章事、枢密使)是正二品,副宰相(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是从二品。六部尚书是正三品,六部侍郎是从三品

明清两朝由于没有宰相,皇帝直辖六部,使得六部的地位迅速上升,品级也迅速提高。明朝的六部尚书是正二品,清朝的六部尚书是从一品,而位高权重的军机大臣则是正一品。

至于明朝的内阁首辅的品级,往往根据官员入阁后的加衔来定,如官员入阁时是正二品的吏部尚书,入阁之后可以给他加一个正一品的太傅、太保或者或者从一品的少傅、少保。故而内阁首辅的品级可以是正一品也可以是从一品,要根据他入阁后的加衔来确定。

如明朝最有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自身职务的品级并不高,但是入阁以后加衔为太师,品级立刻提升为正一品。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的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是品级最高的职衔,但一般只在官员死后才会追赠,很少有官员活着的时候就被授予此类职衔,但特别牛逼的人物除外,如明朝的张居正生前就有太师之衔,清朝的袁世凯生前就有少保之衔。


袁卫宇


所谓正一品和从一品,是官员的品级。在古代有九品十八级的官员品级制度。用以衡量官员的尊卑,权力的大小,强调秩序。

正一品的发音应该是“整”一品,从一品的发音应该是“纵”一品。

古代的正一品基本是三公级别的:太史、太傅、太保,还有王爵也在这个级别。最后全都演变为虚衔。为什么呢?与皇帝的集权有关。比如汉代时,皇帝封丞相,是称作拜相。到宋朝之前,丞相与皇帝议事时,还有座位。到明朝时,因为胡惟庸案,把丞相这个职位也撤掉了。改为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而皇帝处理不了这么多事情,就会有一个内阁。但内阁成员都是兼职,类似皇帝的秘书处。到清朝时,连内阁大学士也被晾在一边了,组成了军机处。军机处的临时性,比内阁还要强。随时有什么事情发生,皇帝临时把相关负责的大臣找来,在军机处商议。事情处理完,该干嘛干嘛。

皇权的一步步集中的另一面,就是官员的品级一步步降低。到清代,真正有实际职务的一品大员,寥寥无几。只有: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光禄大夫,殿、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大夫,建威将军,子爵、衍圣公。

从一品:少师、傅、保,太子太师、傅、保,协办大学士,六部尚书,理藩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内大臣,八旗都统,驻防将军,乌鲁木齐都统,察哈尔都统,提督,荣禄大夫,振威将军

可以看到,其中太师,太傅,太保,子爵、衍圣公,是彻底的不掌实权的虚衔,殿、阁大学士也是常常空缺。

真正有实权的,是从一品的六部尚书等。但为了显示尊贵,会给这些从一品的官员,加封一品的职位,为的只是抬高身价,而干的活还是从一品的活。就比如,清初的权臣鳌拜,在被抓捕前,全部官衔是:太师加赐一等公世袭二等公免死二次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辅政大臣。

其中太师、一等公、世袭二等公、免死二次,就是代表荣誉的虚衔,后面的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辅政大臣才是实权。

正一品和从一品的关系,也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正副的关系。应该分清官员的品级与官位的区别。

太师和少师,虽然有正副的意思,但作为从二品的太子太师却是太子府的一把手。

但,六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八旗都统,作为一个部门的正职、一把手,驻防将军、乌鲁木齐都统、察哈尔都统,作为一个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品级却是从一品。

从一品,有的是二把手,有的是一把手,不一定是副职。

正一品和从一品,不能单纯的理解成正一品和副一品。两者相差不是半级,而是一级。

最初,正一品就是最高级别了。但在清朝又独创了高于正一品的超品,包括亲王、贝勒、贝子、公侯伯等爵位。

还应该注意到,即使同为一品,武职官员也要比文职官员低。有的朝代是低半级、有的甚至是低三级。

而现在的行政级别,一共有27级,对应的职务层次分为:

正国级、副国级、正省部级、副省部级、正厅局级、副厅局级、正县处级职、副县处级、正乡科级、副乡科级。每一层,对应四个级别。

所以,与古代的品级又有不同。


参习处


在中国古代出现的诸如正一品、从一品之类的官名,称为品官制度,创始于三国时代的曹魏,后经代代发展,至清代到达终极。这种品官制度属于是给官员划级别的官阶,而不是官员的职务,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干部级别,对应体现的是官员的级别高低,各项权力义务和待遇的不同。

不过有所区别的是,古代的正、从官阶,并不是绝对和正、副职职务相对应,以清代的武官来说,武官的从一品对应的官职是绿营的提督和八旗的将军,显然不是副职。而现在干部级别中的副职,例如副国级、副部级等等,对应担任的职务主要是副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