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盒馬的套路,分量單位隨意,“日日鮮”有貓膩,外賣小哥最受傷害?


盒馬的套路,分量單位隨意,“日日鮮”有貓膩,外賣小哥最受傷害?

在寫此文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說明的是,我並不想詆譭盒馬先生的運營模式,畢竟它的出現方便了很多用戶,也為年輕人創造了最底層的勞動崗位,可是最為X會員的我,真的覺得盒馬的問題重重;雖然他們的公關團隊非常強,也一直在給大家洗腦,可是事實總是事實,問題總應該解決。

盒馬的商品總體來說質量關是把握得不錯的,但是在分量關,可是說是隨心所欲。為什麼這麼說,你會發現盒馬的商品在分量上,幾乎都不是大家默認的標準的500克包裝,1000ml包裝,而是自己想怎麼包裝就怎麼包裝。分量標準信手拈來,一直在變。我們發現原本應該500克包裝的產品,都會被標準的包裝成480克、450克、420克、380克、340克等等。而這些包裝卻和500克的包裝相差無幾。如果這是散稱也就算了,可是為何這些商品都能等分地包裝成特殊的規格呢?


盒馬的套路,分量單位隨意,“日日鮮”有貓膩,外賣小哥最受傷害?

大家或許會熟悉盒馬的“日日鮮”系列商品,可是除了在包裝上體現出日日鮮幾個字以外,盒馬真的就做到了日日都是新鮮的嗎?盒馬承諾過“日日鮮”就是“日日都保證當日新鮮“的意思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這只是利用了大家的思維慣性。我們發現雞蛋上打的碼根本看不懂,為何就不能直接打上生產日期呢?雖然可以掃二維碼去追溯源頭,可這都是簡單問題複雜化,根本無法輕鬆地找到真實的生產日期。事實上,我就曾經見過同樣的日日鮮雞蛋,不同的批次有的打折,有的原價,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其中的奧秘,想象一下其他產品的情況。


盒馬的套路,分量單位隨意,“日日鮮”有貓膩,外賣小哥最受傷害?

會員制或許是今後商業的一種策略,可是在盒馬身上,會員制的謊言層出不窮。就拿所謂的每週二,會員8.8折特價來說。盒馬對於熱銷的商品故意庫存不足已經是常有的事了,而相對週一的平日價格臨時進行上浮調價,早已被精美的上海阿姨們識破,工作人員也只能表示無奈。週二的會員日,幾乎只針對高毛利的商品,而平時平價用來吸引老百姓的商品就成了必定漲價的商品。

雖然盒馬在短時期內爆發式的增長,或許在商業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可是也同樣打擊了一大批傳統商業零售。而盒馬模式最最依賴的“外賣小哥”,其實也是犧牲了他們的青春,去服務那些懶人;要知道20多歲的年輕外賣小哥正值年華,可以學習更多的知識,學習更多的技能;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了外賣行業,那麼這群人將成為社會的負擔。而企業,最應該負責的盒馬,或許對他們沒有任何的保障。

我們尊重新的商業模式,同時也希望新的模式能先練好內功,不要給消費者去設置“套路”,不要培育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以上是一鹿老師的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