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到了广州,游客仿若更爱小蛮腰,对于曾经的租界沙面却很少光顾


到广州,多数人都较为热衷于去探寻象征意义的现代化建筑小蛮腰——广州塔,小蛮腰加上天线桅杆总高度600米,是国内第一高塔,在每一个值得庆祝的盛典节日,都会散出无光十色的灯光宴会。

相较于日益拥挤,迷离热衷现代化的景点,我更喜爱在1861年被沦为英法租界的沙面建筑。

沙面,南临白鹅潭,北与沙基相连,明朝时期便是贸易进出管理处,清朝时期修建西固炮台,拱卫广州城池。

游览沙面的游客,并不太多,仿佛这种文化景点并不太吸引人们的目光,人们日益偏爱喧闹,对于历史存留的遗迹,倒仿若未曾所闻般。

1946年,沙面正式被中国政府收回,而在此期间,曾有数十个国家均在沙面设立领事馆、银行、洋行等,可以说在沦为英法租界的近百年之间,沙面见证了我国近代史的变迁足迹。

铺着地毯的不对外开放的广东外事俱乐部。

在我国近代史上的租界城市中,上海的外滩、天津的五大道,广州的沙面等不难发现都保留了非常西化的洋楼建筑,到了几十年之后,曾经被“占领”的屈辱一扫而光,人们对其别致的洋楼造型惊叹不已,历史上深刻的印记被湮没在时光洪流中,仿佛一切都得到了重生。

到了曾有过外国租界的城市,都不免想要去看一看那些历史痕迹浓厚的西方建筑,与国内民间长久保留下来的建筑相较起来,确实别有一番韵味。

沙面建筑总使人产生一种不合乎寻常的异类之感,毕竟国内人口众多,如此千米花街,翠洲古楼,是只适合地广人稀的,只适合少数的个别的人居住的,倘若是极大群民众,是极少有惠利的。

因此,这些曾被租用过的租界点,在如今也大都只能经营一些商业,堪作一种新的旅游资源,惟有不足的,便是通通关门闭户,素不接待观光客,游逛的人也只能简单一览,不可窥见其千分之一面貌。

沙面大街68号,曾作为苏联领事馆。

然而在一线的广州,能生活在沙面这样一个曾被租用的地方,却是另一种人生状态,安逸,悠闲。

被围禁起来的西式建筑。

偶然路过的小巷,也会使人产生一种宁静的心态,在静谧的街道,安详平和的存在着。偶然路过的小巷,也会使人产生一种宁静的心态,在静谧的街道,安详平和的存在着。

靠近街道的外围地带,商业化的模式一览无遗。

沙面宾馆,欧式西方建筑,百年树龄的古树。

也许正因为西式古典建筑群的少见,因此在国内城市中,更能令人感到厚重的历史形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