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僧格林沁為什麼要選擇在八里橋開闊地和英法聯軍開戰呢?不能用夜戰近戰的辦法嗎?

看遍山川


僧格林沁已經沒有辦法了。作為一個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他不是不明白,他所採取的戰略戰術在面對英法聯軍時,註定會失敗。

當時的局勢已經相當危險,他所統帥的部隊一旦後退,作為京師重力的北京,必將直面英法聯軍的鐵蹄。來自朝廷的壓力,勢必都會督促他與英法聯軍做出決戰。畢竟朝廷裡面的官老爺,不見得就能知道他所需要承受的壓力,但是與敵人決戰是他必須要做出的姿態。


或許有人會問,在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為什麼不採取近站夜戰的戰術。我分析了這麼幾個原因:

一、當時局勢緊張戰場的發展形勢,已經不能夠讓他從容的排兵佈陣,無奈之下只能倉促應戰,將八里橋作為拱衛京師的最後陣地。這裡距離北京已經非常近,只有區區三十里地。一旦開了這個陣地,英法聯軍將長驅直入。

二、僧格林沁所率領的滿蒙鐵騎曾經是清政府最強大的騎兵部隊,要想發揮騎兵在戰場上的優勢,就必須在平原展開扇形的攻擊陣型。即便是在面對英法聯軍這種手持現代化步槍武器的軍隊,或許來一次大規模的衝鋒作戰,還能夠取得戰場主動權。


三、北京地處華北平原,在城池附近,並沒有任何險要之地可以據守,也就無法構建成熟的防禦體系。這一帶的地形簡單,一馬平川,幾乎見不到任何山峰和丘陵。任何一支稍大一點的部隊出現,都能很快被發現。夜戰的設想,幾乎不成立。

四、當時清朝的騎兵還在沿用古老的衝鋒戰術,英法聯軍的騎兵也一樣,仍舊是使用中世紀防禦陣營。軍種相同的兩支部隊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戰術,但是英法聯軍的騎兵卻有更多的防禦優勢,當清軍的騎兵抵近時,將會面對敵人的刀鋒收割。在這種情況下,騎兵的高機動性的優勢將會蕩然無存。


綜上所述,僧格林沁之所以在八里橋與英法聯軍決戰,實屬無奈。之所以不採取近戰夜戰的方式,卻是因為軍事上的落後,被動挨打,只能以己之短攻己之長,這也說明了國防軍事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小芊芊愛歷史


很多人都認為僧格林沁沒腦子,2萬鐵騎直奔英法槍口,中華兵法博大精深,為什麼不夾擊?不夜襲?不誘敵深入?僧格林沁作為晚清重要的軍事將領,你能想到,他能想不到?為什麼僧格林沁要在在八里橋選擇這樣的方式去與英法聯軍對決,這就要結合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和之前相關的幾場戰役了。

在經歷了第一鴉片戰爭之後,清廷深知英法海軍的厲害,因此對於炮臺海防的建設投入較之前加大很多,尤其是對拱衛京師的天津以及大沽口炮臺加強的建設和設防,所以講面對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皇帝是所有準備的,在英法聯軍北上進攻大沽口之時,咸豐皇帝雖然憂恐,但至少還算強硬主戰,命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抵禦英法聯軍,由於英法聯軍輕敵認為清廷軍隊不堪一擊,因此並沒有料到僧格林沁軍隊的英勇和頑強抵抗,最終清軍以38人陣亡的代價(其中有直隸提督史榮椿和大沽協副將龍汝元),換取了沉敵艦4艘、重創6艘(完全失去戰鬥力)、俘虜2艘,斃傷敵軍近500人的輝煌戰果。

但英法聯軍的敗退並非實力不濟,而是掉以輕心,在重整旗鼓之後,惱怒的聯軍再次進攻大沽口,雖然僧格林沁排兵佈陣胸有成竹,但實力上的差距,瞬息間大沽口以及岸上城寨均被攻破,僧格林沁開始撤退,此時惱怒的聯軍揚言要攻打北京活捉咸豐,咸豐皇帝不斷下旨要求僧格林沁無論如何要阻止英法抵京。

在這種情況下緊急的情況下,僧格林沁還有時間夜襲誘敵嗎?再誘下去,聯軍就到北京了,加上僧格林沁還有蒙古鐵騎這張最後的王牌,認為蒙古鐵騎依然如同往年一樣天下無敵,他低估了英法槍炮的厲害,也高估的自己鐵騎的實力,在這樣外部因素(咸豐催戰)和內部因素(鐵騎無敵)的雙重作用下,造就了這樣2萬鐵騎全軍覆滅的八里橋之戰。

法軍軍官吉拉爾記載到“他們頂住了使他慘遭傷亡的強壓火力,最後,他們還是寧願一步不退,勇敢堅持,全體就地陣亡”。


曹老師xixi


八里橋不是僧格林沁選的,他是被英法聯軍逼退到了八里橋附近,在他身後就是北京城,皇帝就在那看著他,僧格林沁已經退無可退。

八里橋之戰是他與英法聯軍的決戰,勝了萬事太平,敗了皇帝都可能被抓,僧格林沁作為清末最著名的軍事將領,他要比任何人都適合指揮這場決戰。

僧格林沁的指揮沒有一點問題,他所能倚仗的就是手中的一萬鐵騎,他指望著這一萬鐵騎還像多年來一樣,一個衝鋒打亂敵人部署,然後砍瓜切菜般取的勝利!



這是他選在開闊地開戰的根本原因,至於題主說的為什麼不晚上開戰呢,這根本不現實,首先騎兵適合衝鋒,但不能在晚上,黑燈瞎火的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其次面對小股敵人可能一個衝鋒,敵人就全散了,可英法聯軍有將近一萬人,偷襲的效果很小,不如不打。

那麼身經百戰的僧格林沁在八里橋怎麼就敗的如此徹底呢。

時代不同了,清軍還固守落後的作戰方式

僧格林沁領導的八里橋之戰是中國千年傳統的騎兵衝擊、冷兵器近戰與西方經過拿破崙戰爭和工業革命後以炮兵為核心的火力戰之間的兩個時代的決戰,血肉之軀終歸抵擋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槍炮。

香港軍事評論員馬鼎盛這樣評價僧格林沁指揮的八里橋之戰,顯然蒙古鐵騎還是那支蒙古鐵騎,僧格林沁還是那個滿清的鐵帽子王,但是相比較太平天國的長槍短刀,這次八里橋換成了英法聯軍的機槍大炮。

就像當年北美大陸發生的歐洲列強與印第安人部落的衝突一樣,根本原因是我們的武器落後了,排兵佈陣的指揮系統落後了。



雖然,僧格林沁的步兵也配備了火器,但是明顯落後於英法聯軍,操作也不熟練。英法聯軍不僅裝備有配備刺刀的前膛燧發槍和滑膛炮。部分還使用了發明不久的新式線膛火炮和線膛步槍。使用的是空心方陣和三排陣列的戰列步兵線等最新戰術。而八旗步兵營是以冷熱兵器混用為主的步騎混合軍隊,綠營軍裝備的是少數進口和仿製的舊式滑膛槍、自制的本國鳥槍,抬槍,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長矛等冷兵器。



當僧格林沁下令進攻後,悍不畏死的蒙古鐵騎高喊著口號衝向英法聯軍,迎接他們的是數百支康格列夫火箭組成的密集炮火。一下子戰馬受驚,連帶後邊跟進的步兵也陣型大亂,在英法聯軍的炮火下死傷摻重。

僧格林沁早已看戰爭結果,他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要說僧格林沁不會指揮,那就太冤枉他了,翻翻僧格林沁的過往,他的每個頭銜都是真刀真槍掙來的,親王、世襲罔替、三眼花翎,別人羨慕不來的榮耀,僧格林沁統統擁有,足以證明實力之強。

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僧格林沁就上書皇帝,堅決不投降,請命抵抗侵略者,可惜朝中求和派佔據主導地位,僧格林沁空有報國熱情,卻無處施展。

眾所周知,十九世紀滿清政權已經腐朽不堪,與歐洲列強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毫無反省,尤其是在慈禧太后統治期間,為滿足私慾挪用軍費,導致軍隊戰力低下,內憂外患不斷而無力抗爭,從鴉片戰爭就能看出,清軍和英法聯軍的巨大差距。



所以僧格林沁早就看到了戰爭的結局,但是作為滿清的將領,皇帝的臣子,他不能再退,八里橋就是他以死明志的地方,他決定在這裡拉開陣勢和侵略者轟轟烈烈的打一場,以報皇恩。




八里橋一戰,僧格林沁不該背鍋,這個鍋他也背不起,這一戰只是清末封建王朝屈辱史的一部分而已,面對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大趨勢,滿清統治者不懂得與時俱進,還在以天朝上國自居,豈能不敗。

僧格林沁不能把握國家前進的方向,他只是個將軍,他已經做好了作為將軍該做的事,正如法軍軍官吉拉爾在《法蘭西和中國》中對清軍的英勇作戰描述的那樣:

"光榮應該屬於這些好鬥之士,確是應該屬於他們!沒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們甘願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灑下自己的鮮血。”


大侃聊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僧格林沁根本不想打,只是沒有辦法避戰,退無可退了。

當時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期。

第二次鴉片戰爭初期,也就是1858年的第一次大沽口戰役,以清軍慘敗告終。

隨後僧格林沁作為大沽口炮臺的總指揮,大大增強了炮臺的實力。

到了1860年,英法聯軍輕敵冒進,中了僧格林沁的圈套。

以為清軍早已潰逃的英法聯軍軍艦,擅自開入海河後,被清軍設置的封鎖線攔阻。在突破封鎖的時候,海河突然退潮,英法軍艦都擱淺。

當時軍艦的火炮是固定的,只能小幅度轉動炮口。如果想要大幅度移動火炮,就必須船隻整個轉向。

現在軍艦擱淺以後,無法轉向,火炮也就成為廢物。

相反,僧格林沁的大沽口炮臺200多門火炮一起開炮,把英法聯軍打的落花流水。

英法聯軍參戰的13艘艦艇中,有6艘喪失戰鬥力,4艘被擊毀擊沉,英軍死傷578人,法軍死傷14人,殘部狼狽退回杭州。

然而,此次勝利主要是英法聯軍過於輕敵,加上僧格林沁陰了敵人一下,並不是說滿清軍隊就能夠硬碰硬打敗敵人。

果然,英法聯軍捲土重來,發動第三次大沽口戰役。洋人採用迂迴的方法繞過大沽口炮臺正面,一舉將其攻陷。

當時英法聯軍裝備了較為先進的後裝榴彈炮,火炮殺傷力很大。

而且這2萬左右的英法聯軍受過嚴格的訓練,也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實戰中,他們不僅有效做到炮兵和步兵協同,步兵還敢於近距離拼刺肉搏。

相反,當時滿清軍隊主力還在圍剿太平軍,北方只剩下綠營、八旗之流機動部隊。

這些步兵在陸戰上,根本不是英法聯軍步兵的對手,無論武器、訓練、戰術、士氣都相差很遠,根本就不可能獲勝。

然而,面對英法聯軍氣勢洶洶的殺向北京,僧格林沁也只有決戰這一條路。

當時,僧格林沁將所有希望都放在了蒙古騎兵身上。

目前為止,滿清的騎兵尚且沒有大規模同英法聯軍交過手。

而這些蒙古騎兵,也是頗有戰鬥力的,可以說是滿清手中僅剩的王牌。

然而,在八里橋之戰之前,蒙古騎兵卻打了個大敗仗。

1860年9月18日,通州張家灣村,僧格林沁的3萬人和英法聯軍1萬人遭遇。

當時僧格林沁親自率領1萬7000軍,打頭陣。

1000步兵正面交火吸引敵人,數千騎兵則採用側翼包抄,試圖一舉沖垮英法聯軍。

然而,在騎兵衝鋒期間,英法聯軍採用排炮和火箭猛擊,造成蒙古騎兵嚴重傷亡。

由於蒙古騎兵的戰馬之前沒有聽過大炮的聲音,此時被嚇得巨響和火光嚇得到處亂竄,騎兵無法有效作戰,成為活靶子。

隨後,英法聯軍出動自己的騎兵追擊。這些騎兵擁有可以在馬上射擊的馬槍,也用軍刀肉搏,一舉將已經潰散的滿清騎兵打跑。

而正面作為牽制的1000步兵,也被炮火轟的七零八落。

僧格林沁見部隊實際已經崩潰,被迫撤退。

此戰僧格林沁傷亡超過1500人,騎兵佔大部分,還丟棄了80門火炮。

而英法聯軍僅僅傷亡20人。

張家灣戰役以後,僧格林沁明白蒙古騎兵也無法和敵人正面對抗,強攻就是去送死。

然而,英法聯軍緊追不捨,雙方又在八里橋遭遇。

八里橋是北京的門戶,過了八里橋就是今天的朝陽區。

至此,雖然僧格林沁不願意再戰,尤其不願意在平原和敵人交火,但已經無路可退。

再退就得推進北京城裡了!

無奈之下,僧格林沁只能再在八里橋和敵人最後決戰。

此戰大家都知道了,依然是蒙古騎兵慘敗,損失1200人,逃出八里橋地區。

而英法聯軍僅僅傷亡50多人。

需要說明的是,僧格林沁在八里橋也沒有準備硬拼。

當時僧格林沁的部隊高達3萬人以上,然而損失1200人以後他就率部撤退。

顯然,僧格林沁頭腦還是清楚的,知道這樣拼下去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


八里橋戰敗以後,英法聯軍突入北京,一把火燒掉了圓明園。

有人說滿清為什麼不採用近戰、夜戰對付八國聯軍?

很簡單,不敢啊。

近戰、夜戰的前提是,士兵們必須有隨時可能犧牲的勇氣。

當時的清軍除了蒙古騎兵以外,基本就是聞風而逃,根本沒法近戰夜戰。


薩沙


我是羽林輕騎,我來回答。

一、為什麼要選擇在八里橋開闊地和英法聯軍開戰

用“開戰”二詞不太準確,實際僧格林沁和英法正式開戰的時間是8月14日英法攻陷塘沽,而八里橋戰役應該是僧格林沁和英法聯軍的“決戰”。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在八里橋,是因為任何戰役的開展都不是孤立的,一定有發生的前因和條件。

同樣,僧格林沁和英法聯軍在八里橋開戰,也不是孤立的,實際上,這場戰役在一個月前就已經開展了,我們看看八里橋之戰前的情況。

僧格林沁軍在大沽失敗後,從天津撤往北京。1860年8月20日,僧格林沁軍到達楊村,三天之後到達通州,將兵馬分駐馬頭,張家灣,通州等處。

從馬頭、張家灣和八里橋方向看,三地呈一字型向西北方向排列,其中,馬頭距離張家灣不到20公里,張家灣距離八里橋不到15公里,兩地是從天津到八里橋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19日後,即9月9日左右,英法聯軍前軍三千人進入楊村,三日後再開進到河西務,這裡距離張家灣不到40公里,英法聯軍還在不斷開進,又佔領馬頭,慢慢逼近張家灣。

這個期間,清廷一直在和英法進行周旋,希望英法軍停止開進,清廷也不斷的讓步,初始是讓英法聯軍止步於楊村、蔡村和河西務,可是英法正是乘勝進軍,根本不理,清廷無奈進行了最後一次讓步,允許英法聯軍進至張家灣以南五里,條件是“不許再進一寸”。

英法方面的巴夏禮和威妥瑪同意了清廷的條件。

於是,僧格林沁於9月12日將張家灣的軍隊從張家灣東南撤防西北鎮守,這是一種在強大敵人面前縮短防線,收縮兵力的做法,但這裡是最後的防線,僧格林沁沒有退路,他在張家灣到八里橋不到15公里的戰線上紮下二十多座大營,準備在此防堵英法聯軍的進攻。

本來清廷和英法雙方已經談好了英法聯軍止步於張家灣的條件,可是清廷從“兵者詭道也”出發,認為這是雙方的緩兵之計,命令做好打的準備,並且錯誤認為巴夏禮和威妥瑪是“謀主”,將包括二人在內的英法三十九人扣留。

9月19日中午,英法聯軍三千五百人向張家灣的僧格林沁軍進攻,兩萬清軍騎步兵抵敵不住,呈“沿途潰散”。

僧格林沁無奈,只得收集殘兵,再次收縮戰線,集中全部兵力退守八里橋,這裡是他最後的防線。

所以僧格林沁和英法聯軍在八里橋和英法聯軍開戰,不是他要選擇,而是他沒有選擇,他不得不在八里橋和英法決戰。

二、是否採用夜戰近戰

1. 僧格林沁也曾採用了小規模的夜戰。

在八里橋決戰的前一天,僧格林沁派了三千騎兵包抄至馬頭進行夜戰襲擾,企圖擾亂英法聯軍的後方。

僧格林沁沒有開展大規模夜戰的原因有三點:

1) 僧格林沁兵力不夠,他手上掌握的人馬總共才三萬人,無法開展大規模夜戰;

2) 僧格林沁的重心在堵截英法聯軍繼續前進,而夜戰是運動戰,無法起到堵截英法聯軍的作用,

3)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英法聯軍是近代化軍隊,法軍是從克里米亞戰場歸來的百戰之師,夜戰水平與僧格林沁這樣的古代軍隊相比,猶如天上與地下,這可能也是僧格林沁從前一天他三千馬隊的夜戰中獲得的教訓。

2. 關於近戰

僧格林沁的作戰計劃,一支騎兵正面進攻,三千騎兵側擊,其餘騎步兵做預備隊。

9月21日,英法從郭家墳分三路進攻八里橋,這是一場英法的進攻戰和僧格林沁的防禦戰。其中英法聯軍不到一萬人,僧格林沁軍約三萬餘人。

僧格林沁的所謂蒙古精銳,即使以傳統冷兵器時代的眼光看,也算不上裝備精良,和他們的先輩相比,騎射功夫也遠遠落後,這些蒙古騎兵,很多是貴族的家丁,由於承平日久,疏於戰陣,手中弓箭的射程和殺傷力早已無法與當年橫掃歐亞的蒙古精銳相提並論,此時僧格林沁的精銳,其戰鬥力比曾國藩的湘軍還差了不少。

英法聯軍分三路進擊,僧格林沁則將部隊分成三路迎擊,他親率蒙古騎兵迎擊西面來敵,勝保的抬槍隊阻擊南面,另一將瑞麟負責東面。僧格林沁先以輕騎不停循環往復向英法開展遠程打擊,藉以撕開英法聯軍陣型缺口,再用一支騎兵對法軍左翼進行包抄,最後是突騎衝鋒,突破陣地後展開掃蕩,正是依靠這個戰術,冷兵器時代的蒙古鐵騎無往不利,但此次面對的,乃是熱兵器槍炮在手,在歐洲戰場身經百戰英法聯軍,他們將大炮擺在中間,步兵環列大炮佈陣,以這個陣型與蒙古輕騎展開對射,由於雙方武器射程和威力相差懸殊,蒙古輕騎無法達成目的,而且消耗殆盡,無奈之下,突騎只能強行衝陣,結果,此戰成了蒙古巴圖魯們轟轟烈烈的飛蛾撲火;勝保的抬槍隊倒是將南面來敵壓退,可是好景不長,勝保被流彈擊傷落馬,軍心大亂而敗;緊接著瑞麟這一路也為敵突破。

此役,英法聯軍傷亡50人左右,死亡僅5人,清軍則主力喪盡,北京門戶洞開。


羽林輕騎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八里橋上發生了我國最窩囊的一次戰爭,當時天津大沽淪陷,八月底的時候皇帝跟侵略者談判,還是失敗了。

在經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軍已經瞭解了英法海軍的實力,所以在炮臺海防的建設上投入比之前加大了很多,尤其是對於天津和大沽炮臺的建設,格外的重視,面對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皇帝是有所準備的,也比較有信心,英法部隊在北上的時候打到了大沽口,皇帝雖然有點擔憂和恐懼,但是至少主戰還是比較強硬,讓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抵禦聯軍,聯軍經過了第一次交手,認為清軍不堪一擊,所以有些輕敵,沒有想到僧格林沁的軍隊非常的英勇,頑強抵抗,最終清軍陣亡了38個人。

騎兵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可以在開闊地訓練,馬兒可以活動的範圍也比較大,忽左忽右,很快就能把敵人繞暈,活捉敵人。僧格林沁使用的就是這種戰術,無論情況怎麼複雜,這個戰術在當時都是最準確的,但可惜是選錯了對象。如果對方是太平天國,一定會把他們徹底消滅。還有人會疑惑為什麼不能用夜戰和近戰。在這之前的張家灣戰爭中,僧格林沁就讓自己的騎兵和英法聯軍進行了擂臺賽,本來騎兵是把聯軍給繞暈了,但是後來對方的士兵反應過來之後,一排排的子彈打過去,騎兵們就全部倒地不動了。

1860年,清軍在八里橋集結,僧格林沁也早就在這裡準備好作戰,它們的信心還是很足的,她當時帶著最厲害的一個騎兵隊伍,大概有一萬人左右,步兵兩萬。他的計劃是分三路截殺敵人,他最自豪的隊伍就在八里橋上,而八里橋是對方並經之地。當時兵器主要是冷兵器,槍械很少,敵方之前就有觀察了他們的戰略部署,他們的武器都是非常先進的。想用橋另一邊的27尊炮的炮兵連和正黃旗八旗兵來守住這座橋。

早上9點的時候,僧格林沁帶著部隊多次衝擊都沒成功,聯軍就地建起了8門炮直接摧毀了炮兵連的營地,清除了清軍的炮,看到這場景,清軍很多人都逃跑了。聯軍也沒有派兵深入,只是讓步兵拿著刺刀,跟清軍在橋頭進行對抗,最後法軍渡過了運河,清軍就失敗了,一部分逃回了北京,一部分跑到了蒙古草原。

這次戰事失敗主要就是因為騎兵沒有作戰經歷,敵方中箭的人很少,清軍也不敢靠近搏鬥,就算有英勇的士兵,也是少數。根據最後的統計,英國死了2個人,受傷29個人,法國死了3個人,受傷17人。而清軍死了有3千人,數字對比差距還是很大的。蒙古的騎兵也並不是不勇敢,面對對方先進的武器,他們是非常弱小的,這次戰爭可以說是最窩囊的異常了。於是英法聯軍進入北京,洗劫圓明園等,中國的屈辱就這樣開始了。


春秋亂舞


八里橋是運河上的一座石橋,因東距通州城8華里而得名,是進入通州進北京的要道,去過通州的朋友都知道,那一帶全是平原,本來就沒有什麼山地,從那兒一直到天津,基本就是沿著現在的京津第二高速走,一路都是平原。所以依託運河在八里橋組織防禦完全是正確的選擇。

至於為什麼不進行夜戰,其實在古代戰爭中,夜戰大都是不可行的,我們能說出來的所謂夜戰都存在於小說演義中,現實歷史中除了一些特例基本不存在,比如唐代雪夜襲蔡州,是因為大雪之夜月光又很好,大雪反光有良好的視線。而大多數時候,古代打仗天一黑雙方就各自收兵回營了。古代即沒有照明也沒有現代的通訊手段,聯絡都是靠旗號,成千上萬人馬晚上出動,別說打仗了走都很容易走散,大家可以試一下,幾十個人如果沒有手機對講機,沒有定位,在曠野中行進,百分之百要走散。更別說指揮打仗了。還有古人普遍都有夜盲症,到了晚上什麼也看不見。

那為何清軍會遭到慘敗呢?其實,在現代軍隊面前,古代軍隊只能是遭到一邊倒的屠殺,代差不光是武器,而且軍隊的作戰思維和體系。武器上,聯軍裝備的是前裝遂發槍和少量最新的後裝線膛槍,線膛炮,清軍火炮還是200年前的紅衣大炮,火槍也是200年前的火槍抬槍,主要是弓箭為主,而就是弓箭也遠遠不如他們的先輩,大都只能拉開幾十斤的輕弓。

陣型上聯軍採用的是三列線陣和空心方陣,經過幾百年排隊槍斃戰術鍛煉出的聯軍,可以面對敵人從容不迫的一輪一輪射擊。而且聯軍新式步槍射程極遠,在剛剛結束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聯軍步槍火力完全碾壓俄軍。蒙古騎兵不是不想近戰,事實上蒙古騎兵表現的很勇敢,多次不顧傷亡,衝到距聯軍幾十米處對射,但他們幾十斤的弓只能擦破錶皮,而自己在一輪一輪的齊射中倒下,甚至有幾次還衝破了聯軍的陣型,但空心方陣的作用是不怕被衝破的,衝進來的騎兵被四面的火力消滅。

很多朋友認為僧格林沁沒有機動靈活的發揮騎兵優勢,其實,騎兵戰也沒有優勢而是同樣被一邊倒的屠殺,戰役最後,英法聯軍出動1500名騎兵發起衝擊,造成了清軍全面的崩潰。近代歐洲軍隊,騎兵和步兵一樣是非常強調整體和紀律的牆式衝鋒,過去法國的胸甲騎兵可是赫赫有名的,在這種千人如一體的先進戰術面前,舊軍隊那種靠個人勇武,單打獨鬥式的騎兵戰術只能是完敗。


翡翠鑑賞風


僧格林沁選擇八里橋開闊地和英法聯軍開戰,主要原因是條件限制,被逼無奈。至於夜戰近戰的方法,更是因為條件限制,根本無法進行。

1.僧格林沁是誰?

有人評價說僧格林沁是中國最後一個“鐵帽子王”,實至名歸。

僧格林沁,出身蒙古貴族,但家境貧寒,自小跟隨父親給富戶幹活謀生,機緣巧合得貴人賞識,開始接受教育並在清朝擔任職務,以其作戰勇猛、有將帥之才,一步步得到了清朝道光皇帝和咸豐皇帝的青睞,走進了清廷權利中心。

雖說其並未真的獲得“鐵帽子王”稱號,但確該如此。

關於其人,是難得的將帥之才,同時又能夠體恤下屬,愛民如子,所以為民眾、普通將士的愛戴。

被稱為“國之柱石”,雖大起大落,亦為滿清名將,死後入紫光閣,視為無上榮耀。

2.僧格林沁為什麼選擇在八里橋開闊地與英法聯軍開戰?

提到僧格林沁,就不得不提起他與英法聯軍之間的戰鬥。

眾所周知,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是我國曆史上恥辱的一筆。

但恥辱當中也有火光,也有血色,更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僧格林沁當屬其中之一。

很多人認為鴉片戰爭我國是全面戰敗的,但事實是,正是因為僧格林沁,雖然鴉片戰爭最終的結果不好,但也有勝利的一幕。

第一次鴉片戰爭,僧格林沁沒能說服咸豐皇帝和主和派,故而恥辱求和。

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初期,僧格林沁提前做好了準備,在咸豐帝的支持下,重挫英法聯軍,當時馬克思還發表了對中國人民勇於抵抗侵略的文章。

然而,這只是英法聯軍輕敵所致。

清政府的腐朽並非僧格林沁一人可擔當,落後的武器裝備和自由散漫的軍隊紀律使得反應過來的英法聯軍如同餓狼般反撲。

毫無疑問,清廷敗退。

吃了虧的英法聯軍揚言要打進北京城,活捉咸豐帝。

僧格林沁一路阻擊,最終敗退至八里橋,與英法聯軍開戰。

準確來說,這不是開戰,而是被迫應戰,或者說,是決戰。

當時,咸豐帝在紫禁城已經開始慌亂,甚至開始準備出逃,卻嚴令僧格林沁阻敵於北京城之外。

可是,當時的僧格林沁手中,只剩下一萬蒙古鐵騎算是王牌。

前有軍令如山,後有猛敵似虎,僧格林沁該怎麼辦?

只能是採取硬碰硬的辦法,排兵佈陣,正面開火。

同時,因為當時的英法聯軍數量也在一萬人左右,所以在數量上幾乎是旗鼓相當。

然而,英法聯軍的武器是當時先進的火器,而僧格林沁手中的王牌——一萬鐵騎所倚靠的,只是大規模作戰中,重騎兵的橫衝直撞。

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說,僧格林沁為什麼選擇在八里橋開闊地與英法聯軍開戰,原因無非三個:

a.從戰略層面考量,前有軍令如山,後有猛敵似虎,八里橋不是僧格林沁的選擇,而是軍令和敵人的選擇;

b.從地理因素考量,背靠皇城北京,為了不負皇恩,八里橋無疑是最好的開戰之地;

c.從戰術層面考量,一萬重騎兵需要的就是開闊地帶以橫衝直撞,周邊山坳和峽谷,根本不適合重騎兵展開戰鬥。

3.為什麼不採用夜戰近戰的方式呢?

首先來說,當時情況緊急,不允許僧格林沁有其他想法。

咸豐帝嚴令僧格林沁阻敵於北京城外,八里橋已是退無可退之地。

面對著不斷逼近的敵人,僧格林沁只有在八里橋白天開戰,哪有時間考慮夜戰或者其他。

其次,重騎兵戰鬥一般而言都是正面衝撞,如果採用夜戰近戰,反而是以己之短爭敵之長,戰術安排,根本不允許這麼做。

最後,題主可能是受現代戰爭思維影響,認為近戰夜戰更能取勝,但事實是近代特種作戰發展至今也沒多久,大兵團作戰思維即便在解放戰爭中還是主流。

名將巴頓說過:戰爭對於下層軍官和士兵而言就是一部巨大的絞肉機。

這句話就適用於大兵團對戰,正面剛。

雖然有排兵佈陣的說法,但是,那是在敵我實力均等的情況下。

以少勝多的確是佳話,但被直接幹掉的更多。

而近代戰爭更偏向於局部化、區域化、城市保衛化,所以,並不適用大兵團作戰,高效、快捷,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才是現代戰爭的訴求。

自然,夜戰、近戰、特種戰應運而生。

這在當時,根本沒法想象。

4.如何評價這場戰爭?

個人認為,僧格林沁無疑是一名有著卓越軍事才能的愛國將領。

但僧格林沁生不逢時,在清末腐朽的朝廷中,拿著有限的經費出征打仗,在武器裝備落後於敵人的情況下創造戰爭神話。

不容易,但更能彰顯僧格林沁的才能。

所以,映射至八里橋一戰,雖然戰敗,但僧格林沁無罪可言。

論軍事才能,其前有重創英法聯軍的事實,後有多次敗捻的佳話,這一戰,雖敗猶榮,至少比那些主和派要好。

失敗的原因,就是腐朽不堪的清廷和還在做著天朝上國夢的統治者。

僧格林沁只是將帥一名,他做到了自己的本分,甚至在本職的工作上做到了完美。

但他也僅僅只是一個人,無法阻擊清廷的落後與衰敗。

這一戰,該敗。

但不是敗給英法聯軍,而是敗給了清廷統治者。


三度扯歷史


八里橋之戰時,僧格林沁的主力可是騎兵啊!使用騎兵的兩個前提:地形開闊,光線明亮!

那當然得選擇在大白天於開闊地決戰了,要是夜戰,那不是敗得更快?至於近戰,僧格林沁是想的,但英法聯軍沒給他機會。

可能還有人想問,為啥要以騎兵迎戰英法聯軍?用步兵不就可以偷襲了嗎?呵呵,英法聯軍又不瞎!他們前進的路線基本都是開闊地,不存在偷襲的可能。。。。。。就算偷襲成功了又怎樣?這不是科幻或武俠小說,冷兵器打得過熱武器嗎?結局一樣。

其實當時參戰的大部分士兵是步兵,只是如果騎兵都打不過,那步兵更是送人頭的。

僧格林沁是晚清著名將領,出身於蒙古科爾沁,被稱為“最後的蒙古悍將”,善騎射領兵,清廷曾視為“國之柱石”,是堅定的主戰派,1859年打贏了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這是鴉片戰爭以來清廷抗擊西方侵略者取得的第一次勝利!

但清朝大勢頹敗,不是一兩場勝戰能扭轉大局的。

八里橋之戰的背景

1860年8月21日,在英法聯軍的強攻之下,天津大沽失守,僧格林沁率蒙古騎兵七千、步兵一萬多,從天津撤退到北京通州、八里橋一帶駐守,這裡離京城8公里,可以說是北京的最後一道防線!

此地如此重要,清廷又派了幾名將領帶著約一萬四千多兵增援,全都由僧格林沁統領!加在一起,他手上有三萬一千多名兵,騎兵就是他帶來的那一萬,其他全是步兵。

1860年9月18日,英法聯軍從天津一路打過來,逼近通州清軍駐防所在,僧格林沁治下將士們早已嚴陣以待,侵略者打到眼前,他們當然奮勇打回去!

接下來,發生了非常悲哀的一幕:清軍騎兵呼哨著勇猛衝向敵陣,英法聯軍火炮齊開,一時間人仰馬翻,受驚的戰馬帶著騎兵奔回本方陣營,衝散了步兵陣營。。。。。。這戰還怎麼打?

僧格林沁無奈,只得棄守此地,退向八里橋。

清廷對僧格林沁一番責罵,再次增援二千三百名騎兵。

八里橋之戰的經過

1860年9月21日,英法聯軍向八里橋方向推進,分東、西、南三路向清軍發起進攻。

身後就是京城北京,清軍將士發揮出了極大的勇氣,明知血肉之軀擋不了子彈,還是奮勇向前殺向敵軍!在僧格林沁的指揮下,一度衝散了英法聯軍的防形。

此戰從7點打到了12點,戰鬥十分激烈。雖然清軍武器十分落後,但他們鬥志昂揚,悍不畏死!

法國侵略軍中尉保羅·德拉格朗熱這樣描述蒙古騎兵:“炮彈和子彈無法徹底消滅他們,騎兵們似乎是從灰燼中重生。”

然而,這並沒什麼用,奇蹟沒有發生,清軍還是敗了。

此戰雙方兵力懸殊,清軍投入3萬多人,英法聯軍投入8千多人;戰損也懸殊,清軍損失3000多人,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

八里橋之戰清軍失敗的原因

以後世的目光來看,清軍的失敗幾乎是註定的,以封建軍隊對抗近代軍隊,能有勝算嗎?

從宏觀方面來說,打仗打的是國力,國力不如人,戰爭也只能失敗。

從具體來看,最直接的失敗原因在於武器落後!

英法聯軍的武器:配備了刺刀的前膛燧發槍和滑膛炮、剛發明不久的線膛火炮和線膛步槍;

清軍的武器:少數進口和仿製的舊式滑膛槍、自制的本國鳥槍、抬槍、抬炮、劈山炮,大量的大刀、長矛。

這種戰,神仙才打得贏!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八里橋之戰”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和英法聯軍之間的一場激烈大戰。在這場大戰中,由當時清朝最強悍將軍僧格林沁率領的3萬清朝精銳騎步兵,與英法聯軍的8千人作戰。但戰爭的結果卻是清軍損失了1200人以上,英法聯軍只死5人,傷幾十人。

(八里橋之戰)

這場戰爭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何雙方傷亡的數據懸殊這麼大呢?

其實整場戰鬥,僧格林沁的佈局並沒有問題。當時,由於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後,清廷與英法聯軍談判失敗,英法聯軍決定從天津出發,北上攻打北京城。

僧格林沁擔任的是阻擊英法聯軍入京的任務。他先是親率7千騎兵、一萬步兵駐紮在張家灣一帶,形成第一波阻擊。接著,又派副都統伊勒東阿督帶4千騎兵駐守在八里橋一帶,形成第二波阻擊。為了防止英法聯軍從其它道路進攻北京,僧格林沁在各個路口都安插部署了兵力。馬駒橋東南駐紮了1千騎兵,以防備英法聯軍繞道。通州駐紮了4千綠營兵,由直隸提督成保統領。齊化門以東至定福莊一帶,又駐紮了5千人,由副都統勝保帶兵。總之,僧格林沁在各條線上都進行了防禦安排,以期做到萬無一失。

既然各條戰線上都有防禦安排,為什麼僧格林沁最終還會慘敗呢?是因為僧格林沁的軍隊不勇敢嗎?

關於僧格林沁的部隊在這場戰鬥中是否勇敢的問題,我們來聽聽敵人是怎麼說的。

法軍軍官吉拉爾在《法蘭西和中國》中描述道:“八里橋之役,中國軍隊以少有之勇敢迎頭痛擊聯軍……他們呼喊前進,勇猛和反覆地衝殺……寧願一步不退,勇敢堅持,全體就地陣亡。”

保爾·瓦蘭在《徵華記》中說:“他們中沒有一個後退,全都以身殉職。”

德里松伯爵在他的《翻譯官手記》中說:“敵人已經兩次被打退,卻還沒有認輸,正準備橫下一條心來爭奪通道……死神一刻也沒有歇手,卻並沒有嚇倒這些不靈活,卻勇敢的鬥士,他們寸步不退。”

(僧格林沁舊照)

不用再做過多地引用了,只需看看這些材料,就可以明白,僧格林沁的軍隊有多麼的英勇不屈了!

那麼,既然僧格林沁的戰術佈局得當,清軍又那麼的英勇無畏,為什麼這場戰鬥,打得那麼窩囊,敗得那麼慘呢?

道理很簡單。這場戰鬥,被稱為兩個時代之間的戰鬥,是冷兵器時代和熱兵器時代的一場跨時代錯位對決。

僧格林沁的軍隊,是當時最厲害的冷兵器軍隊,尤其作為蒙古悍將,他配備了最先進的騎兵隊伍。如果這支部隊只是在冷兵器時代作戰,那麼,僧格林沁的軍隊將是戰無不勝的。僧格林沁的祖先成吉思汗,曾率領蒙古騎兵橫掃天下,當時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夠與他爭鋒。僧格林沁所擁有的騎兵,也具有這個特點。

但是,當僧格林沁指揮著這支騎兵部隊衝向英法聯軍的時候,英法聯軍立刻用火箭炮以及榴霰彈向僧格林沁的騎兵發動攻擊。這些威力巨大、聲響巨大的炮彈在騎兵部隊裡四處開花,瞬間就讓騎兵的戰馬驚慌失措,互相沖撞,四散奔逃。

僧格林沁的騎兵敗退後,連續重整旗鼓,組織了好幾次衝擊。但每次都非常窩囊地敗在英法聯軍的炮火之下。

(驍勇的清軍,圖取其意)

僧格林沁的步兵也遭遇了同樣的窘境。他們也有火器,但是設備極為簡陋,主要靠手中的大刀長矛。但是,大刀長矛所打的,只能是肉搏戰。而步兵不管怎麼衝鋒,都無法靠攏敵人,和他們展開肉搏。

也就是說,在這裡,勇氣和無畏沒有任何用處。僧格林沁的軍隊表現得越勇敢,衝殺的次數越多,他們也就敗得越厲害。

儘管僧格林沁組織了梯級防守,但是,張家灣的阻擊很快就慘敗,不得不退守到八里橋。同樣的,八里橋也沒能形成有效的防禦,僧格林沁在損失了上千人後,英法聯軍很快就打過去了。

這場戰爭結束,法國將領孟託班回國後,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封孟託班為“八里橋伯爵”,還提議給他年金五萬法郎的獎勵。但是當時法國很多國會議員反對,他們說,這不過是“一場引人發笑的戰鬥”而已,不值得這麼大張旗鼓。

確實,冷兵器和熱兵器作戰,還不可笑嗎?而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朝有識之士也認識到這一點,開始掀起“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高潮。

(參考資料:《法蘭西和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徵華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