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90後放射技師:疫情面前決不退縮

只要電話鈴聲一響,ICU有急需我就立刻上去。"哈醫大一院放射科技師吳鵬說。自2月12日群力院區接收新冠肺炎危重症的工作以來,放射線科4個90後技師主動承擔起群力院區重症患者的拍片工作。登記、擺體位、拍片、上傳圖像,檢查完畢後消毒設備和場地......這是抗疫一線放射技師的"工作日常"。

他們已經與家人分離半個月,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推著上百斤的移動X光機穿梭在隔離病房和操作室之間,為了觀察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肺部影像變化,獲得臨床所需的優質片,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患者精心操作,每次下班脫下防護服時早已渾身溼透,卻沒有一人抱怨。

邵秉睿是最早和領導主動請纓的技師,他說呂洋是小姑娘,天帥的孩子要出生了,吳鵬家裡還有老人生病,我這無牽無掛,還是派我到群力院區工作。秉睿一家三口都在醫院工作,這個春天一家三口都奮戰在抗疫一線,心裡有說不出的感慨。昨天秉睿的爸爸媽媽下班後來群力院區給兒子送餃子時看到兒子工作的場景,不禁流下了眼淚。邵爸爸寫下了詩句:"新冠狂肆虐,催兒上征程,剪他濃密發,別我骨肉情。雖然近咫尺,仿若萬里程,相見難相擁,四目淚縱橫。"邵爸爸說,他為兒子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堅守崗位而驕傲。

呂洋是這個群體中唯一的女生,剛開始接到任務時,3個小夥子都勸她別參加了,由他們把這個重要任務扛下來。但深知工作辛苦的呂洋卻說我年輕,我可以和大家並肩作戰,為大家分擔一部分工作,毅然投入到抗疫一線中。

呂洋第一次進入重症隔離病房是同事秉睿陪著一起進去的,當時已是深夜11點多,雖然隔著厚厚的防護服和護目鏡,秉睿還是在佈滿哈氣的鏡子後面發現了呂洋的眼睛溼潤了。不是膽怯,而是感覺到了一線的緊張氛圍,平時十多分鐘就能搞定的兩個患者拍片他倆這次足足忙了近半小時,不僅要擺位準確,儘量減少患者不必要的搬動,還要承受患者隨時可能發生的嘔吐物噴濺,這一趟下來回到科室已是凌晨2點。兩人顧不上休息又將工作心得和注意事項編輯成文字連夜發給一起工作的小夥伴。每天大家就這樣相互鼓勵,相互溫暖著。

休息的間隔,劉天帥也會打開手機看看自己剛出生的兒子,妻子仍在月子中,他沒來得及多抱抱自己的寶貝,安慰未滿月的妻子就投入到了抗疫一線。他說雖然妻子理解他,支持他的工作,他有時也覺得自己虧欠家人。但身為一名黨員,他不後悔,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患者都能平安出院就是他最大的心願。

吳鵬每次照完片子回來都會和總院的放射科老師及時溝通,瞭解患者的病變進展情況,當聽說患者病情好轉時,他就會覺得特別欣慰,自己的辛苦沒有白付出。

這就是放射科最年輕、美的技師團隊,他們可敬、可愛,堅守奮戰在抗疫一線的90後。疫情面前決不退縮,一定會盡量做好防護,不給國家添麻煩。這是他們共同的心聲。(徐旭 崔春玲)

90後放射技師:疫情面前決不退縮

90後放射技師:疫情面前決不退縮

90後放射技師:疫情面前決不退縮

90後放射技師:疫情面前決不退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