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级软件业出不了像Salesforce这样的公司?

木幽书


中国有伟大的CRM兼SAAS公司,典型的就是钉钉。钉钉里面内含了CRM,而且还有许多内置的功能模块,从人事到进销存,到财务,到生产,甚至可以在钉钉上开电话会议,各种模块应有尽有。

而且,我用过Salesforce,其实Salesforce不算很好用,登录也比较麻烦,Salesforce对手机的支持不好,对电脑的支持好。而钉钉的登录很方便,对手机和电脑的支持都很好。Salesforce仅是CRM,仅是客户关系管理,并没有人事管理、进销存管理等。

也就是说,中国的SAAS服务商出现了比Salesforce更上一个层次的、集成度更高的服务商。


陈巍学基因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特意百度了一下,因为我真的没有听过这家公司,我只听过用友、金蝶。百度的结果是:salesforce成立于1999年,用友成立于1988年,金蝶1993年。

所以,中国企业管理软件并没有题主所说的那么落后。

当然了,salesforce一家是没有说服力的,Gartner做这个事情要早的多,而且单拿时间说事也不能全面的体现企业的竞争力,google就比yahoo更有竞争力,阿里比ebay更有竞争力。那么,为什么在企业管理类软件行业老美要比我们走的靠前呢?

因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最新经验、理论、概念都出自美国。为什么?

因为美国是第一个将企业发展到超大规模的经济体,也是第一个面临极度复杂企业管理难题的经济体,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必须解决的问题,才总结研究出各种最新的管理技术来解决别人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企业经营管理难题!

经济学是英国人整出来的,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英国企业最早面临各种庞杂的企业经营问题,只不过当时企业的规模还没有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更何况新技能的get都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考、总结、实验、修正,才最终在某个人身上爆发出来。

所以,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规模决定了企业面临问题的复杂度,进而决定了企业管理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水平。前者提出了问题,并提供了研究所需要的实验环境。

因此,后来日本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也对企业运营管理的技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说到这里,中国企业管理技术为什么落后就不言自明了,因为中国超大型的现代化企业刚刚出现没多少年,许多问题别人已经有了解决方案,拿来学习一下就足以解决问题了。

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一下:

1.国营企业之前的规模也很大,但由于整体经济运行照搬的苏联模式,近三十年才逐步融合苏联、美国、日本、德国模式,因此在美国模式的领域经验并不充足;

2.虽然中国起步晚暂时落后,但也正因为起步晚,所以大多数国人保持很低的姿态(比如题主)向所有发达经济体学习任何先进知识和经验。相比之下,虽然也有美国明智之士愿意学习日本、德国甚至中国、俄国(苏联虽然没了,但不代表苏联模式一无是处)的经验,但毕竟是少数。而且,随着美国经济在全球分工中过于往高处偏移(金融、科技),研究的范围逐渐缩窄,而中国企业无论是产业分布的完整度(技术封锁导致的良性结果)和规模(人口过多导致的管理难题),都将是空前的,对于企业管理技术提出的挑战也是空前的,因此,最终中国在对应行业内的地位也是可以想见的。

最后,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好自豪的,管理越发达说明企业事务越庞杂,这两个方面都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国强民富,而不是更多的人口更庞大的规模更复杂的管理难题。

笔者狂妄的预测下未来的趋势:城市发展到超大规模后,我们发现一个超大规模的城市相比多个彼此联系相对独立的小城市群更加令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因各种问题而烦恼,同样的,越来越多的超大型企业开始将自己切分成彼此独立相互关联的子公司集团、事业部甚至事业群,而不是之前那样一个完整的划分成多个部门的一体化金字塔结构。


水滴的声音


中国可以做出,但至少20年,等我们的企业管理规范了,如果没有再等20年。

我在一个细分领域做管理软件,从02年开始,当时只有外资软件,几乎做下了大部分大企业,但国人对价格接受度很低,只有国外软件十分之一,也只能缓慢发展。在我们领域内卖的最好的是一家做得超烂系统不稳定的公司,开发后来都外包,最后全盘抄袭另一个产品只法院赔了20万,关键还没赔换了一个公司名继续以最低价格售卖,客户只要价格便宜,功能是否好用系统稳定是其次的。这个行业有5万多企业,很小的行业,低价竞争对所有玩家都是不归路,没有利润谈什么持续创新。

但低价不是全部问题,国内再小的企业也要将特例,中国是人情社会嘛,所以想做标准产品很难。是不是有钱的行业和外来的和尚就可以了呢?看看早年报道的案例,沙钢在SAP.ORACLE之间来回切换,几千万的花,也不成功。这两家在国内实施成功率对外公布的也不高,所以企业管理没上去,管理软件不可能很好发展。Salesforce不是后来也投资了国内抄袭他们产品的公司嘛,因为自己的价格根本卖不动。

我们只有等富三代有较好的管理理念,市场对软件价值有认可,才可能有环境出现Sales force


无畏的龙马


有消息透露,谷歌欲出250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Salesforce,希望通过该并购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云计算市场常年“老三”的逆袭。

2500亿美元什么概念?大体相当于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3-9名的市值之和;2500亿美元也将远远超出之前的收购案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科技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并购;相当于1600亿美元再溢价60%。不管什么角度看,都是天价。

但中国的企业只有羡慕,没法叫板,毕竟到目前为止,中国依然没能产生中国版的Salesforce,甚至连十分之一,也就是160亿美元左右估值的国内后来者都没有产生。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中国没有出现Salesforce?

接着谷歌天价收购之际,我们再来谈谈:

1从客观现实来说,国内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依然远远落后于美国

先看一组数据:2015年,美国IT支出总额超过7500亿美元,而同期中国的IT支出只有2200亿美元,尚有5300亿美元的差距。

而另一端,如果按照GDP的总量来看,2015年中国GDP总量68.60万亿元,大约相当于10.98万亿美元。而同期美国GDP总量为17.95万亿美元,按两国GDP 比值,同等水平下中国的IT支出应该在4588亿美元左右。而实际上中国同年IT支出只有2200亿美元。

再来看另外一组数据:2018年中国工业产值占全球30%,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9%,但整体依然在工业3.0(信息化)转型阶段,行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而美国则已经处于工业4.0阶段。

通过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就企业的成长土壤来说,国内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依然远远落后于美国,要想在贫瘠的土壤上丰产的难度是很高的。

客观的数据是冰冷的,但数据不会骗人,但即使是主观领域,国内诞生Salesforce的环境依然不如美国:

2 主观上讲,核心还在于中国和美国企业文化的差异

具体来说,管理者水平的差异明显。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很多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依然在执掌公司经营,普遍存在管理者素质不高,学习先进技术的能力不强的问题。创始人或者高级管理者的知识和意识往往也会影响到企业信息化的决策。毕竟国内老板更信奉泥腿子跑出来业绩,最好零成本谈来业务。

具体的使用者,也就是销售团队差异也挺大。在国内,销售团队是人力成本最低的团队,很多企业都宣扬并推行销售靠的是提成,不是工资。至目前为止,大部分一线销售底薪还维持在最低工资标准线上。而美国大多为知识性销售。

不仅如此,和美国的销售比较支持使用Salesforce一类软件不同,国内的销售人员往往认为此类软件实际上是在增加他的工作量,是公司为了监视他们,往往还比较排斥。

3从时间点来讲,中国企业已经错失了最佳时机

Salesforce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当季的营收稳定在40亿美金附近,连年上涨的营收规模助其市值攀上1500亿美金,已经与IBM、SAP、Oracle等老牌企业服务公司平起平坐,甚至后来居上。

而且早在1999年Salesforce就已经创建,到如今已经深耕了20年。而类似的企业在2004年才在国内出现。

再加之国内的企业分布也不太一样,央企一般自己开发,很少用创业公司开发的这套软件系统,而大型企业往往直接采用美国Salesforce,国内的创业公司只能从中小企业打开局面,但中小企业的付费能力往往又比较弱。

简而言之,和Salesforce相比,中国的企业错过了最佳时机。


多少说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市场和经济条件决定的。中国很多行业是充分竞争,但不是特别有规则的.所以企业管理软件并不能形成直接企业竞争力,第二中囯什么多,人多,这些年受教育水平还不低,劳动力成本相对低,一年高校毕业生多少进了码农这行业,而且软件开发的门槛由于互联网的信息助推在降低。站在企业的角度,我为什么一定要买产品,我买人头做开发就行了,为什么不呢?


许颖555


因为自主独立开发时间和物力成本太高,国内知识产权盗版又猖獗,所以用套壳的方式开发软件,快速,高效,还成本低,所以我们出现不了特别厉害的软件企业。


互联网产品规划师


主要是有钉钉这种搅屎棍,一个免费完全扰乱国内市场


倒霉鬼9


马云牛逼不是有钉钉吗[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海军帽飘起来


我们公司做sf实施的,软件发展国内起步晚,sf创始人最早从Oracle出来,且在9几年提出多租户按需付费的商业模式,再加上,force.com平台的强大,构建上层灵活的应用,salescloud,Servercloud等,以及收购heroku,目前产品线也比较多,在用户界面上,推出的lighting experience更加的友好,不过费用也不便宜。国内听说销售易是仿sf,具体的不是很清楚。


在山的那边01


因为之前中国的企业领导人们做企业太容易了,不用管效率,什么管理用嗓子喊就行了,靠老大的影响力,靠老大的视野,实在不行就拼人数。美国企业更讲究效率,管理能力,和流程的开发和执行,所为没有工具支撑的流程就是在耍流氓。另外也有一些领导人认识到了企业软件的必要性,但是对软件本身不了解,大公司,内部的软件采购支离破碎,一大堆小公司来做,再加上自己本身流程也混乱,盲目期待软件能够解决一切,结果越做越乱,系统之间因为各种利息的问题都无法对接,实际上效率更低。只有大型的企业软件公司能够整套的解决方案,各个系统对接因为都是内部系统,责任和技术清晰,很容易做到对接,但是这种往往初期价格比较贵,但是后期会节省大量的成本,而且真正的提升企业效率,在公司的运营上面创造价值,这个是好多国内企业领导看不到的!还有就是国内乙方企业忽悠的较多,甲方也没有能力分辨,结果就是选择便宜的以降低风险。这些原因导致改变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