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大家都統稱為“東北人”而不區分黑龍江人或吉林人、遼寧人呢?

歸於平靜m


在南方人眼裡,東北不分那個省,都一樣。你是黑龍江吉林的也不會高看你一眼。從上到下都是。


飛羽追風


其實哪裡人說的都是一樣,第一次跟陌生人打招呼,肯定要問老鄉你是哪裡的,比如:我是東北人,肯定先說我是東北的,在問東北哪裡的,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回答,先說地域在說城市,比如:我是東北那個那個農村的,我直接說農村名字,別人肯定不知道,因為名字不夠響亮,禮貌回答先說省在說城市在說農村名字。


古風看史


江蘇省最近很“火”,“散裝的江蘇”讓大家覺得這個梗很有意思。江蘇省有十三個省轄市,號稱“十三太保”,或三個一夥,或五個一群,各玩各的。江蘇面積只有約10萬平方公里,卻分為三個部分:長江以南是蘇南,長江以北至淮河以南是蘇中,淮河以北是蘇北。說來非常有意思,我國既有像江蘇這樣一個省“散裝”成三塊的,也有幾個省“集裝”成一塊的。哪裡呢?東北。

說到東北,大家都不陌生,有三個省。北邊的是黑龍江省,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中間的是吉林省,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南邊的是遼寧省,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三省一起號稱東三省。實際上,東北包括東三省,但東三省不完全代表東北。內蒙古東北的赤峰市、通遼市、錫林郭勒盟、興安盟、呼倫貝爾市在地理上也屬於東北地區。

另外還要說一下河北省東北部的承德市。現在一般認為承德屬於華北地區。其實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承德還被認為是東北地區。很多反映那個時代的文藝作品經常提到東三省,實際上是東四省。這第四個省不是內蒙古,而是省會在承德的熱河省,只不過熱河省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撤銷了。當時沒有東三省的提法,只有東四省黑(龍江)、吉(林)、遼(寧)、熱(河)。

江蘇面積雖小但文化差異很大,這裡舉一個例子。江蘇東南的蘇州是典型的吳文化,小橋流水,吳儂軟語。另一個是江蘇西北的徐州,是典型的中原文化,金戈鐵馬,大氣磅礴。如果一個蘇州人和一個徐州人用本地話聊天,那是基本聊不下去的。如果徐州人不懂蘇州語,他是聽不懂對方說的是什麼的,反過來也差不多。

江蘇省內的方言非常多,有時一個省轄市下面的方言就有好幾種,不過這樣的問題在東北幾乎不存在。有人說:一個外地人去東北,他先去東北地區南端的遼寧錦州,然後再去東北地區北端的漠河,他幾乎遇不到語言障礙。當然也有特殊的存在,比如遼寧省南端的大連,當地語言和東北話就有比較大的區別。大連話更接近於山東的膠東話,因為兩地距離特別近,只隔著狹窄的渤海海峽。

還有就是老鄉認同問題,還以江蘇舉例。一個徐州人到外地,遇到一個蘇州人,二人可以成為好朋友,但至少不會有老鄉的認同感。相反,如果蘇州人遇到上海人,那就有老鄉的感覺。同理,如果徐州人遇到了安徽蕭縣人,一樣會有老鄉的感覺。蕭縣以前一直隸屬於徐州,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才劃歸安徽宿州,蕭縣的語言、風土人情和徐州完全一樣。

這樣的問題在東北也幾乎不存在。一個黑龍江人和一個遼寧人在外地相遇,由於語言相近,他們之間的交流會就有很濃厚的老鄉感覺。記得以前有個新聞,有個東北人在外地開店,說只要是東北老鄉來消費都可以打折。有人問東北老鄉的標準是什麼?店主說:“東北人都是老鄉。”這裡所說的東北人,自然是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的人,也應該包括內蒙古東北部的人們。

東北為何會出現“集裝”的現象呢?這和東北的地理環境大有關係。清朝時的東北面積要比現在更大,包括現屬俄羅斯的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河流)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由於清末無能,沙俄強勢割佔了這些土地。

咱們看東北地圖。東北的北部是黑龍江(河流),俄羅斯稱為阿穆爾河,東北地區的東北部是與俄羅斯邊界的烏蘇里江,以及黑龍江省東南部、吉林省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邊界。東北地區的東南部有著名的長白山和千山山脈,不過即使沒有這兩座山脈,再往東就是鴨綠江,還是與外國的國界。東北地區的西北部是略呈南北走向的大興安嶺,西南部有努魯兒虎山。東北地區的中間則是肥沃的東北平原,面積約35萬平方公里。換言之,遼寧與吉林之間,吉林與黑龍江之間,三省與內蒙古東北之間基本都是平原地帶,人員的流動和文化的交流更方便,這很容易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文化圈。

因為東北地區受歷史因素的影響,開發較晚,直到清末才出現大規模的人口流入。江蘇省的淮河以北在明朝之前與江蘇省淮河地區基本上分屬北朝和南朝,這些區域已各自形成本土文化。所以有人評論:現在的江蘇省更多的是區劃上的存在,文化上差異較大。東北則正好相反,雖然東北分屬四個不同的省級行政區,但從文化上,他們更像是一家人。


地圖帝


作為一個黑龍江人,標準的東北人,可以就這個問題談談。

其實東北三省是清朝對這一片區域的通稱,眾所周知東北是滿清所謂的龍興之地。但其實東北的歷史也算悠久了,早在舜帝(約公元前2277-公元前2178)時期,把中國分為十二州,閭山被封為東北幽州的鎮山即北鎮。 但由於東北離中原較遠,且氣候寒冷,並不適合古人的居住。所以這裡在清代中期以前人口較為稀少。

正因如此,傳統意義上的中國人很少在這裡居住,東三省在歷史上成為了少數民族的集聚地。讓我們來看看:

公元前2世紀-公元494年,扶餘國;

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7世紀,高句麗;

公元49年,烏桓遷至遼東;

352年 - 370年,前燕;

698年—926年,渤海國;

926年,遼國滅渤海國統一東北全境;

1616年,後金(後改為清)政權建立。

在這些政權之間,中國的大王朝也都統一了東北,但只限於成立都衛之類的,並沒有進行實質的管理。例如明朝在遼東設置定遼衛都衛、元朝設置遼陽行中書省等。

從以上看來,東北地區一直是漢人與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且人口一直不多。直到大清統一中國,東北作為龍興之地,對於其他民族進入東北實行嚴格管制。直到清朝中後期由於國力不待,慢慢放鬆了管制,從清末到新中國建立之前,東北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從沙俄到日本、國共兩黨都在此大動干戈。

現在東三省的人口來源,除了居住此地幾百年的少數民族,主要來源於闖關東的移民,筆者的爺爺就是從河南過來的,東北人戶口上的祖籍多數都來源於山東、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區。

也正因為如此,多數東北人的祖上都是中原地區鄰居,來到這片土地,從新開始新生活,類似於歐洲人去北美開發新大陸,幾輩人之後,加上彼此通婚,就形成了共同的群體,就像現在的美國白人祖上都是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但現在他們都說自己是美國人一樣。遷徙過來的人彼此通婚,和本地的少數民族通婚,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東北人群體,我們對於省份的分別感受不大,語言(客觀說,黑龍江和吉林口音相差不大,但與遼寧有些差距)、文化、習俗彼此相通,所以才有了東北人的統一叫法。

最後談談現在的東北,曾經的共和國長子,現在確實面臨巨大的困難。從國家開始調整產業結構開始,東北的工業尤其是重工業比較困難,加上官僚主義較為嚴重,有著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工商業都面臨著困難。就業難(東北的公務員報考率很高)、人情過重(沒人難辦事兒)、人口外流、生育率低、收入不高、物價高、社保入不敷出等一系列問題擺在面前。曾經網上也在調侃東北的重工業是燒烤、輕工業是網紅的話。寫到這裡未免心酸,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北人,真心希望這片黑土地能夠好起來!


黑水布衣


東北人除了滿族都是外來人,歷史上幾次闖關東到東北定居差不多達到千萬,這些人絕大多數來自山東,少部分來自河北,山西等地,這些山東人的後裔在語言上,飲食上,文化習俗上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尤其是黑龍江,吉林以及遼北地區,語言和生活習俗完完全全是一樣的,遼南語言有點不一樣,遼西也差別不大,這就是東北人走出去一般不說來自哪個省,只說東北就OK了。

山東人到東北是經過數千公里的行程,那個時候條件好一點的坐船,要歷經數個月才能在大連或者營口登錄,條件差的就要徒步行走,可能要數年才能到達東北,所以闖關東的人要足智多謀,英勇善戰,一路上困難重重,飢餓,氣候,壞人等,到東北後,冬天冰天雪地,氣候十分惡劣,還要有野獸襲擊,所以闖關東剩下的人一定是非常精幹,武力高強,有勇有謀,樂意助人,坦蕩直率的人,這就是東北人的性格,這種品格就是這麼一代一代傳下來了,現在的東北人很大程度上繼承了他們祖先人的性格。

有些南方人總是願意黑東北人,這是極其不對的,哪個地方都有好人和壞人,東北相對少一些,東北人願意打架,到決不做拐賣婦女兒童的缺德的事,打爹罵媽的事不是東北人乾的,有人說東北人魯莽,但是東北人決不打正在開車的公交司機,東北人也決不攔截高鐵,東北人喜歡喝酒,到決不吃老鼠肉,貓肉,更不用說果子狸了。

其實哪個地方的人都有優缺點,有的南方人一說東北,就像喝雞血了,不黑東北人得死,這又何必呢?都是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嘛。


閒情逸致


趕緊區分開論吧,淡化地區概念,增強自己省籍的認同度。

全國都是這樣,東北地區的同胞們也別搞特殊,自己搞特殊也別怪別人特殊的對待。

確實很多人都拿東北看成一個整體,這確實也和口音、地理位置以及歷史有關,但也確實和很多東北三省的人關係更大。明明身份證上寫了你的省籍,完全沒有東北二字,可是還動不動就我們東北人如何如何。。。

比如我和其他地區的人聊天,我就會不厭其煩的強調自己的省籍—遼寧。

因為我個人認為細分出來不搞特殊化是真正振興家鄉的軟條件之一,也非常重要。不然一個省的人總出去惹事,整個地區都要一起背鍋。最後導致每個省的人都覺得冤,都覺得和某一省背鍋了。時間長了肯定會心生不滿而產生隔閡和負面情緒,反倒影響團結和感情。與其三省總因為這種事互相爭執推諉,不如早點分清楚,親兄弟都要明算賬,何況這是關係到人格的。

如果每個東北人都這麼做,相信慢慢的公眾就會越來越淡化對東北地區的印象。

就算我們這一代等不到了,至少我們的下一代也可以。

東北人不是特殊人類,只是一個地區方位!

補充答案

大家有沒有發現,每次遼寧人一說區分開論,哪怕說得再友善再婉轉,可還是有人不樂意!就務必有人要找茬挖苦諷刺一番!

就在好比在同一個班級裡,中等生不願意再和小混混玩,勵志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是小混混不願意輕易放過差不多的道理。雖然勉強可以理解這種自私的心理,但是這樣綁架真的不厚道!

有些人也別此地無銀三百兩了,相信除了別有用心之人,其他地區的普通人都自有公論!比較現在各種數據都是以省為單位來論的,籠統的綁架別人沒意思。


差二點就信了


東北本來就是一個地域稱謂,清朝時期東北叫作滿州。就是滿族人的老家。東北也叫關東,指的是山海關以東都是東北。

東北大範圍包括,內蒙古東部,河北北部,就是承德,承德原來是熱河省省會,新中國成立時把原屬於東北地域的熱河省,給撤銷了把原來屬於東北的一部分劃給了河北省。。

東北無論是方言,文化,飲食習慣,都是差不多的。東北人大部分都是山東移民過來的,那個時候叫闖關東。所以,從心裡到地域,東北人都認為自己是同一個地方,同一個風俗習慣。同一個方言。東北人一般區分地域都是以山海關劃界,山海關以南叫關內,山海關以外都是東北,所以說東北都是一個地方的都會接受。。

還有就是近代史,民國時期,孫中山曾經說過,五族共榮,五族指的就是,滿,蒙,藏,漢,回。。大家都知道,滿,指的就是東北。蒙,就是蒙古,藏,就是西藏,回,就是新疆。漢,就不用說了長城以南。。。

現在看看中國版圖,新疆,西藏,內蒙古,還是一個省份。唯獨滿州也就是東北被劃分好幾個省份。做為原來一直統一的滿州。東北人一直認同大東北都是老鄉。清朝時期地域認同感一直傳承下來。。本來東北方言,飲食文化,風俗習慣,都是一樣的。包括都是移民過來的,大家都是認為自己就是東北人。。。



姚遠專號


今天來就來聊聊這個話題,我老婆就是東北人,我還專們查閱歷史,我老婆是牡丹江,寧安,東京城的,說寧安可能大家不知道,說清朝宮廷劇裡皇帝長說的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說的就這,還有古代渤海國的舊址就在他們這,還有遠近馳名的響水貢米是這,物產豐富,我們言歸正傳。

我們都知道。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這三個省是我國靠近我國最東北邊的地方。也將這裡叫做東北地區。東北老百姓也常這樣稱呼關外,大家歷史都學過山海關以北稱呼“關外”,以南稱為“關內”東北人也叫“關裡家“老一輩的東北人都是關內人。我國南方人習慣性地叫他們東北人。而不是黑龍江人。吉林人,遼寧人呢?而且聽起來特別的彆扭。這其中有著怎麼樣的一些歷史故事呢?下面帶大家來說說這其中的原因。

東北三省又稱"東三省",為東北清朝末年以後的三個行政區,而且東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 。分佈的長白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是東北生態系統。具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

東北三省之所以這樣叫它,是有著一定的歷史淵源的。東北人曾經的祖輩們一起出走山海關。因為一些緣故,要麼是逃難。要麼是躲饑荒,為了尋找到更加好的生活環境,到了清朝初期的時候,我們的滿八旗也是從這裡興起的,然後逐漸的逐鹿中原。統一全國,建立了清朝。我們的東北地區,物產豐富,土地肥沃。所以在清末的時候,全國冒出了一股“闖關東”的熱潮,以山東人為首的人們,大量的湧進了東北地區,紮根在這裡,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在這裡重建家園。這樣的歷史上,祖輩們的共同的命運,也是將我們的東三省的人牢牢的緊密聯繫在一起了。

在風俗和語言上都有著太多的不同之處。但是我們的東北地區,所有的方言,文化,習俗幾乎都是差不多了。東北人的性格也都是那種直性子的,從來不會耍心機什麼的。這也是一種重要的東西,還有就是長期的歷史原因,我們已經習慣了將東北地區的人叫做東北人,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觀念了,東北地區的就是東北人。牢記心裡,根深蒂固了。





突友迴音壁


這事有一個來龍去脈,首先,誰先喊出來的這個說法,第二,為啥要這麼說,第三,後續怎麼傳播開來的。

第一個問題,誰先使用的這個說法。

到目前為止,四座城市的人包括周邊農村的人,在外地都會自豪的說自己是哈長沈大的,遼寧省的其他地區人自稱遼寧人的比例大概有六七成。

除去上述地區,自稱“東北人”的概率超九成。

同時,外地的“東北人”主要構成是什麼樣的,相信大家都有數據,遼寧雖然人最多,但流出省外的確實最少。

遼寧是工業省份,從城鎮化比例就很直觀的看出差距。農業地區人口容易外流。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自稱“東北人”?

早期農村人出去打工,特別是年輕人,沒技術沒學歷,很容易走一些彎路,男盜女娼。當別人問起自己的家鄉,一說出來別人就總提到嫖過自己的老鄉,當地人砍死過出去黨馬仔的老鄉,時間長了就會迴避說具體地名,開始說省區。

後來說省區也不行,就出來了自稱“東北人”的現象。

最後,傳播過程肯定是伴隨著流動人口的滲透,典型的東北口音等特點帶來了明顯的身份標籤。

但遼寧五花八門的口音,貌似到現在辨識度也不是太高,營口的遼南片區口音放到長江以南,基本沒人能準確定位他是“東北人”,當然,也沒有營口人去,當然,去了他們也自稱遼寧人。

現在早期從事偏門行業的人少了,但風評始終不高。這是遼寧人偶爾出外不願意被稱為東北人的很主要的原因。

遼寧有上一個朝代的皇族老家,有最完善的工業體系,有山有海,經濟水平高,人均數據也高,從心理到數據都有強烈的自豪感。這是遼寧人不想被視為“東北人”的最直接想法。


天涯以遠


東北人這個詞語其實類似於關東——表達的是漢人分支的身份認同

如題主所言,很多人都自稱是東北人,而不是如關內按省份地域自稱。東北人在很多時候不會第一次和別人說:

我是吉林人、我是遼寧人、我是黑龍江人等

基本上是說:

我是東北人。

原因很簡單。因為東北人的概念是:

生長在東北地區且認同東北風俗的漢人。

東北人這個詞語,其實就是一個身份表達:

我是來自中原漢地的東北分支漢人。

東北人這個詞語並非表達東北土著民族主體,而是漢人身在東北、心在中原的心情。

即:闖關東後的心繫故鄉情懷。

1870-1880年間東北墾殖人口集中地區

闖關東歷史

1、順治帝下令在明代遼東邊牆修築柳條邊,為日後滿清退出關內做準備;

2、1668年,康熙帝推行民族封禁政策,禁止漢人進入東北地區;

3、乾隆帝時明確發佈律令,禁止漢人進入東北進行耕種,凡是偷偷到關外的漢人,被發現後一律押送回原籍。

4、19世紀時,由於黃河下游水災旱災頻繁,漢人開始創關東,尤其是以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時大批中原地區漢人逃入東北地區;

5、1860年俄羅斯搶佔外東北和庫頁島,黑龍江將軍特普欽上書要求開放移民實邊;

7、1907年大清廢除東北禁令,設置東三省總督,漢人可以公開進入東北;

8、民國初年奉系軍閥張作霖治理東北時,大力發展農業和工業,修建鐵路,讓漢人移居東北進入高峰期。

可以說,如果沒有清末的闖關東,導致漢人移民遠遠高於滿族、蒙古族和土著漢人、俄羅斯人、朝鮮人、日本人,今天的東北會整天鬧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