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最終選擇赴美任教

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最終選擇赴美任教

人生是短促的,這句話應當提醒每一個去從事她想要做的一切事情。——約翰遜

不在任何東西面前失去自我,走今天的路,過當下的生活。做事踏實,懂得取捨,學會付出。不貪功急進,失敗時糾正,成功後低調,不張揚自我。37歲就破解了世界級難題的顏寧便是如此。她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金庸小說中的一代俠女。

自小敏而好學

1977年11月,顏寧出生于山東萊蕪,她從小就天賦異稟,在很小的時候她就開始自己一個人去思考一些比較奇怪難以理解的問題,經常去請教父母。父母就叫她去看書尋找答案。六歲之後,由於父母工作調動的原因,來到了北京工作,而顏寧也就在這時候跟隨著父母來到北京定居。

上學之後的她成為了眾多家長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每一次期末考試,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幾乎毫不費力就能取到第一名的成績。她的父母對她並不是很嚴格,只是要求她少看電視,所以她便養成了喜愛讀書的興趣。有時候父母看她連續好幾天看書了之後,便勸她跟同學朋友一起出去走走。這樣的家庭環境造就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顏寧,直到後來她一直都活出了自我。

因為從小就喜愛讀書的她,便準備在高中文理分科時選擇文科。但是她的班主任卻認為她學習理科會更有成就,於是便與她的父母商量。後來顏寧在班主任的極力推薦之下選擇了理科,因為在她眼裡文理幾乎都差不多,當時想選擇文科,只是因為自己比較喜歡文學,就這樣顏寧呆在理科班認真學習。

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最終選擇赴美任教

學無止境是她的標籤

1996年,高考分數公佈之後,顏寧剛開始時想選擇文科,但是她的父親建議她報考生物系,這是未來科學發展的主力方向,後來她考入了清華大學生物系專業,成為了清華大學的一份子。

進入大學後的她並沒有像以前一樣輕而易舉地就考取了第一名,入校第一年考試的時候就遇到了人生第一次滑鐵盧,她那時候的微積分竟然只考了60分。在人才濟濟的清華可以說是很少見的。但她卻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惡補了微積分相關知識,慢慢地,顏寧的勤奮刻苦使她成為了清華的一名學霸。

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最終選擇赴美任教

作為清華的學霸,她並不僅僅只熱衷待在實驗室做實驗,在業餘時間裡,她也像正常的女生一樣喜歡各種娛樂八卦。並且還參與了學校內的各種活動,在同學的推薦下去競選了學生會主席,幾乎校園裡的所有社交活動都有她的身影。

大學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她開始面臨畢業之後的選擇。當時的她已經在國內知名公司進行實習但同時她也不希望自己就這樣度過一生。後來她便以優異的成績成為了美國普林頓大學的在讀博士生。

進入普林頓大學之後,她便成為了施一公的學生。起初開始時,她又遭到了人生的第2次滑鐵盧。同年級的很多博士同學已經發表了多篇論文小有成就。而顏寧雖然每天都很努力的進行科學研究與學習,但始終都沒有收穫到任何成果。

後來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裡,她都不分晝夜去研究與學習她人實驗,最終終於取得了很多優秀科研成果。

2006年,在讀博士後的她獨立做出了實驗室第一個膜蛋白結構。後來在科研這條道路上通過不斷的研究,她逐漸在科學界嶄露頭角。

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最終選擇赴美任教

中國科學之星

在臨近畢業她作為優秀畢業生回訪清華後,便做出了一個決定,她想回到祖國,為祖國的生命科學研究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而當時的年齡已經在世界科研界有了一定的地位,對於這樣的人才美國自然不想失去,美國以優厚的待遇挽留顏寧,而當時國內的各種設施並不完備,在國內做實驗,比美國更困難。但顏寧還是毫不猶豫地回到祖國。

30歲的顏寧成為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但她對這些名聲地位並沒有過多的追求。她只是希望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中國帶來世界一流的學術成果,培養出祖國所需要的科研人才。就這樣,顏寧每天帶領著實驗團隊,完成了很多學術研究成果,取得了多項科研成就。

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最終選擇赴美任教

2014年,年僅37歲的顏寧率領著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研究團隊成功破解了困擾世界近半個世紀的難題。他們解析出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的三維晶體結構。因為在此之前全世界所有的研究室都沒有辦法將它解析。顏寧這一成果的發表引起了全世界科學研究領域上的轟動。這一研究成果也是具有世界裡程碑意義的重大科學成果,而顏寧這一名字也響徹國內外科學界。

雖然在這麼年輕的年紀取得了如此非凡成就,但她並沒有因此驕傲,而是在記者採訪時說到,這是全體研究團隊的共同成果。她的研究也沒有因此而止步,而是不斷的取得了各種令世界矚目的研究成果。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在她的帶領下也成為了世界頂級科研所。

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最終選擇赴美任教

離開祖國遭熱議

2007年,她成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史上年齡最小的候選人,但不幸的是她落選了。同年她便接受了布林頓大學的邀請,成為該校的終身教授。並且在後來拿到了美國外籍院士的頭銜,當這一消息傳回國內引起了很多熱議。有人說她是因為落選才離開祖國的,各種流言蜚語撲面而來。

但顏寧並不在意,她根本就不在乎名利,她只是遵從內心的選擇,活得出自我罷了。對此她只說到一個新的研究環境才能使得她繼續在科研道路上得以提高。從這句話便可看出顏寧從未改變過自己對科研事業的初心。

清華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37歲破解世界級難題,最終選擇赴美任教

雖然顏寧在美國任教,但她一心都專注於科學研究。當她在科學研究出現新的成果時,她也會向祖國提供所有的材料,如今的她更建起了中美科學交流的橋樑。美女科學家顏寧從未忘記過自己的祖國,也始終熱愛著科研事業,她只是讓自己活得更瀟灑更自由。

她的科研精神影響了無數的青年學子,她的愛情情懷也感染了無數中華兒女。顏寧所獲得的成就是常人不可比擬的,但是她的人生態度且值得很多人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