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凡人“疫”舉丨他曾因感染新冠肺炎恐懼、無助,治癒後成為方艙醫院的心理諮詢志願者

編者按:一場蔓延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已致數萬人感染,面對不斷更新的疫情數據,誰也無法預測自己會否成為被病毒選中的下一個。

儘管每個人被叮囑最多的是“少出門”,但患者需要救治,民眾生活需要保障,阻斷病毒傳播的通道需要守護,很多人不得不走出家門,堅守工作崗位。他們是血肉之軀,也會心生恐懼;超負荷的壓力,會將他們擊垮;讓家人處於危險之中,他們內心充滿煎熬……但職責所在,疫情不結束,他們不離崗。

中國網自2月10日起推出《凡人“疫”舉》系列報道,記錄疫情之下普通人的恐懼與擔當,記錄中國人抗擊疫情的犧牲與鬥志。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或許,平凡是唯一的答案,但平凡的邊界卻從未能被定義。

凡人“疫”举丨他曾因感染新冠肺炎恐惧、无助,治愈后成为方舱医院的心理咨询志愿者

身穿防護服的邵自罡。受訪者供圖

邵自罡是武漢市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的心理諮詢志願者,有一天,他看到一個小姑娘枯坐在病床上,眼睛裡都是淚水。上前詢問得知,她從未離開過媽媽,來這裡亂了手腳,寸步難行。

他勸慰小姑娘,離開誰都要好好生活,何況有這麼多醫護人員和病友一起努力,有信心才能好得快,病好了就能跟媽媽團聚。打聽到小姑娘喜歡足球,他便與她聊足球。“這幾天她的狀態好些了,臉上有笑容了。”

說服小姑娘的還有邵自罡的親身經歷。就在一個多月前,他也感染了新冠肺炎,一度陷入恐懼和無助。

邵自罡是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醫院的財務人員,2018年7月開始擔任駐村扶貧幹部。1月12日,他覺得不舒服,畏寒,四肢痠痛,渾身無力,以為自己得了感冒,買了藥吃。2天后症狀沒有緩解,他就去醫院打了2天針,結果還是持續低燒。

“感覺不對頭,同事勸我查CT,看看肺部有沒有感染。”1月16日晚,邵自罡做了CT檢查,結果顯示雙肺有陰影。第二天一早,他住進了醫院。

邵自罡不清楚自己是怎麼感染的,他能夠想起可能有關聯的是1月7日自己曾回醫院協調走訪、慰問貧困戶的事。“那時候沒那麼嚴重,沒發現人傳人,防護的等級也沒那麼高。”後來他才知道,已有多名同事被感染。

凡人“疫”举丨他曾因感染新冠肺炎恐惧、无助,治愈后成为方舱医院的心理咨询志愿者

邵自罡和同事們在方艙醫院玻璃牆上貼貼紙,鼓勵患者加油。受訪者供圖

所幸的是,當時,他的父母、妻兒,以及與他接觸的其他人都沒有被感染。“也許是病毒量沒那麼大,也許是我一直在吃藥、打針,干預比較早,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

然而,邵自罡的妻子最終還是被感染了。她是江夏區一家醫院的護士長,在救治病人的過程中被感染,在丈夫接受治療之後也住進了醫院。入院第一週,邵自罡持續低燒,每天后半夜燒到37.5℃-38℃,白天咳嗽。

“病房的環境很壓抑,一個人在裡面孤獨、無助,看到新聞報道有人因此失去生命,很恐懼。”邵自罡說。

後來,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他冷靜下來,開始搜尋讓自己勇敢起來的記憶。他喜歡參觀革命紀念館,看紅色革命劇,就努力去想那些令他精神振奮的人和事。

“我喜歡看一部叫《絕境鑄劍》的劇,戰爭年代,革命先輩歷經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都挺過來了,為什麼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困難?”邵自罡說,他的心態慢慢調整過來,恢復了信心,看到了希望,“我相信自己肯定不會被病毒打倒,一定能夠戰勝它。”

凡人“疫”举丨他曾因感染新冠肺炎恐惧、无助,治愈后成为方舱医院的心理咨询志愿者

邵自罡為患者做心理諮詢。受訪者供圖

他知道自己是家裡的頂樑柱,只有快些好起來才能重新給整個家庭帶來希望。住院期間,他和妻子通過視頻互相關心,互相鼓勵。好在妻子症狀比他輕,不發燒,只是有點兒流鼻涕。

心情放開後,邵自罡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合理飲食,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每天上午10:00-11:30,下午3:30-5:00是他的運動時間,或是慢走,或是做健身操,到了晚上10:30就休息,早上7:30左右起床。

一週後,他不再發燒了,整個人的狀態也好了很多,身體的免疫力慢慢恢復,對抗病毒的能力增強。15天后,症狀基本消失。2月1日,核酸檢測再次顯示陰性,CT顯示肺部陰影吸收得差不多了,達到了出院標準。他先於其他同事出院了。

“對我來說,心理調整在前,身體恢復在後,調整好心態之後,積極配合治療,身體恢復得也快一些。”邵自罡說,目前有些同事恢復得也比較好,有的不太理想,也有已經出院的同事再次住進醫院。

邵自罡出院沒幾天,他的妻子也出院了。出院後還需隔離14天,他在家隔離,妻子在醫院隔離。

凡人“疫”举丨他曾因感染新冠肺炎恐惧、无助,治愈后成为方舱医院的心理咨询志愿者

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為患者過生日。受訪者供圖

“剛出院時體力不行,拖一次地要休息3次,有點兒氣喘,容易疲勞,老想睡覺,三四天後才逐步好轉。”邵自罡說,那些天他就在家做做飯,看看書,聽聽音樂。

一週後,邵自罡和最早一批治癒的同事一起去捐獻了血漿。14天隔離期結束後,他又主動報名成為大花山方艙醫院的心理援助志願者。

父母不同意他的決定,擔心他身體頂不住。“我太希望能夠幫到他們了,自己親身經歷過,所以知道心理疏導有多重要,而且我還考過心理諮詢師資格證。”

邵自罡一邊做父母的工作,一邊去方艙醫院為患者做心理諮詢。他每天都給父母打電話,給他們發工作照,“他們看到我的狀態也就不反對了。”

事實上,一開始並沒有那麼容易。“待在裡面很不舒服,呼吸都困難,更別說與患者溝通了。”這讓他想起了住院期間照顧他的護士們,“她們比平時還要親切,不管再忙、再累,或者患者多麼情緒化,她們都是輕聲細語的。”每當這個時候,他也會想起自己的妻子。

凡人“疫”举丨他曾因感染新冠肺炎恐惧、无助,治愈后成为方舱医院的心理咨询志愿者

方艙醫院的醫護人員帶領患者做運動。受訪者供圖

邵自罡很快適應了這裡的環境,他感覺很溫馨,有人打太極拳,有人跳拉丁舞,還有人下棋,“這兩天每天都有人過生日,活動比我住院時豐富多了,我有時會不由自主地跟著他們一起打太極拳。”

這是他希望看到的情景,“在這種氛圍的帶動下,心情怎能不好呢?”剛進來的那幾天,他在患者眼中看到的都是陰鬱和焦慮,他現身說法,把信心和希望傳遞給他們。

每天諮詢結束後,邵自罡都會做總結,對不同的患者進行歸納、分析,以便下次遇到同樣的情形,他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選擇,讓他們用積極的心態對抗病毒。(記者 金慧慧)

《凡人“疫”舉》系列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