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人与自然关系目前在什么层面上?

要利民


首先我想先说我们必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如果只是站在过度利用或者短期利用那是万万不可取的,个人觉得目前人与自然还没有达到和谐得地步,至少还在对自然破坏和掠夺的过程中,虽然我们已经看到了也已经在担忧,只是从自然生态方面去改变是不行的,要达到一种物质生态、人类精神生态和自然原生态的和谐、人类自然平衡的关系,从价值观念方面来说,应该是人对自然的认识,人处理和自然关系的一个方向。保护自然与之和谐发展才能更好的让我们的文明长久


会飞的UFO爱好者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理论家和实践者存在三大不同主张:   

1。 " 人类中心说”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在西方思想史上一直占居统治的地位。根据这一观点,人类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理性思维和价值判断的生命形式,具有内在价值和评判准则,在大自然中处于主宰和中心的地位,而大自然的其它存在物本身并不具备内在价值,只有当对人类有用时才具有价值,因而只有工具的价值。“人类中心说”强调了人的价值,对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发展物质生产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这一观点忽视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忽视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而受到当代越来越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指责。有人甚至把这一观点看作是导致今天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2。     "环境伦理学派以反对“人类中心说”为标榜,并因侧重点不同而形成了“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论”等不同流派。“动物权利论”把道德范畴从人类扩展到了有感觉的动物,并从法学和宗教等角度提出动物与人类应具有同等的生存权利,人类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生物中心论”或“生态中心论”则进一步把道德范畴扩展到整个地球存在物,认为人类和大自然的其它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共同构成生物联合体。人类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系统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人类个体必须服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要求,不应为人类的私利而牺牲生态系统的利益。环境伦理学派针对“人类中心论”只重视人类利益的弱点,唤醒人们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大自然。在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这一观点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和认同.

     3。环保主义者主张“回归大自然”,提倡简朴和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拒绝现代工业文明和生活方式,反对捕杀动物,保护环境,并试图按照大自然的本来面貌恢复大自然。更有甚者,瑞典的科学哲学家格斯特隆列举了科学技术的罪状,最后提出要求停止发展科学技术。应当说,环保主义者对保护环境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其反对现代文明,拒绝现代生活方式,反对人们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不符,很难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AI小离


个人认为,目前在 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层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物质文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给人的生存造成了许多日益紧迫的环境危机, 这迫使人们开始反思自然的地位、观念和价值。这对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 关系的重构提供了现实的生存基础。现代与后现代主义者们认为,现代人类的进步始终摆脱不了它所面临的日益紧迫的环境危机, 这种危机来自于人类破坏整个自然环境而带来的,归根到底来自人类近现代以来的对自然的征伐。

而要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一要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 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人本主义”,二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和谐”等思想精华。

总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人们普遍认识到目前面临的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严峻,但是人类不可能再回到被动适应自然的道路,只有依靠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才能重新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上去.


阿飞罗号飞船


与自然的关系卢克谦人与自然关系反映的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二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人类对自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三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自然可以反作用于人及其影响,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马克思说过:“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要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冲突走向和谐,必须放弃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实现经济生态化。所谓经济生态化是指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更替中,通过建立与推广应用与环境协调的技术体系、能及时准确收集与处理有关环境与发展信息的动态监测与预测预警体系、能灵敏反映自然资源及其诸种功能变化经济后果的市场价格信号体系、能引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规范体系以及民主化、科学化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体系。简而言之,经济生态化即人类经济活动日趋符合生态规律要求,日益实现在生态上合理的过程。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即:使基于劳动的经济过程所引发的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及其产物,逐步比较均衡、和谐、顺畅与平稳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的物质代谢之中的过程。因此,只有发展生态经济,才能彻底克服人与自然的尖锐对抗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新实现天人合一。2、 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了所有教条化、概念化的定义和归纳后,到底还剩下些什么?无疑,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存,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同时以自身的思想以及由思想派生出的行动反馈于自然。在一些传统说法中认为: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自然生物的主要标志。但事实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懂得思考。正因为思想的连接性和沟通性,人才能与自然建立起一种看似形而上,却真实潜隐暗藏着的联系。这样的联系是和别的生物被动地适应周遭环境不同的、带有强烈主观性和能动性的性质。都说有灵性的事物之间是相通的。陶渊明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义山可以“留得残荷听雨声”;苏东坡可以“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这是自然在缔造文学,还是生命意义在切近自然呢?高山流水一竖琴,邀知己与苍松共赏。当人把自身的精神存在寄托于山水树石的时候,他同时获得的是一种容百川而乃大的广阔的自然生存空间。中国古代的知识,很大部分是建立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上的:“比德”方式对人的精神操守的评价;《周易》中对风水环境的探索;山水田园诗的兴起发展与壮大;魏晋玄学给战乱和权力斗争的消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是随着历史发展而流动的江水,人类越是发展,这样的关系也就越明显而深刻地反映在历史的轨迹中。因此,我不愿意将我的眼光和论调再简单停留于物质层面上,人与自然的关系,若没有思想深处与精神理念上,人性与自然性的和谐,所有的“持续发展”、“循环利用”都是一幕幕滑稽可笑的“一手栽树,一手砍树”般的闹剧。而精神层面上的契合,肯定也不是简单的技术型、机械型或者经济型的,过于表面和肤浅的行为上的寻求只能让我们上演出《摩登世界》里描述的那种滑稽与嘲讽。它应该是如同古希腊的神庙雕像,古战国的编钟筝瑟般优雅、恬静,消解了功利与肤浅的人的灵魂的自然回归。其实,保护环境,拯救自然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可人们真的意识到了对于自然保护的重要性了吗?世俗非常实际的功利主义导致了人类总得在经历了切肤之痛后,才会像寒号鸟那样呻吟出要垒窝的哀叫。洪水流了几年,抗了几年;干旱抗了几年,也就旱了几年,人类在灾难中自救的手段不可不说是声势浩大:科学的尖端、理论的经典、宏大如史诗般的前仆后继、可歌可泣……这些,究竟改变了些什么?又能改变些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渐渐厌倦了与自己愈走愈远的人类后,其结果就是《圣经》中提到过的那场大水,涤净了它自己的怀抱。或许,真正让我们悲哀的是到那个时候,连一艘诺亚方舟的机会,上帝都不会再给我们。当欲望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高擎起的一面大旗,我们身不由己把它瞻仰和跟随之后,物质与功利便轻易而举地解构了灵魂的意义,堕落和悲伤,颓废和失望,便是当代人普遍自然而然的心理状态。在这样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什么可能去展现完美、和谐、相依相随、相辅相成呢?当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并不是去否定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已渐趋完善的自然科学。我只是想呼吁人们是时候去走出毫无底气的自大,附庸风雅的自恋,堕落腐朽的自私以及被物质、功利侵染得麻木的精神荒芜,让心灵复归平和,让灵魂走进自然。在中国传统文明下诞生的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完美表述“天人合一”,现在往往被人们理解为与小农经济联系在一起,应找寻它对我们现在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何借鉴意义一个概念范畴。我本不想说这个词语,因为“天人合一”在近些年被人们用滥了。这里既然说起,我想我应该澄清一些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误区。“天人合一”其实讲的就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不局限于某一学派,儒家有,道家也很突出,禅释同样理解深刻。这样一种思想,原本就是渗透在艺术之中,以建筑、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与我国古代文明一脉相承而源远流长。我不太赞成人们把“天人合一”的理解和阐释束缚和局限在封建小农经济的社会形态上,而因此来判定它与现在的生活和文明不再适合,这种理解的角度显得太实际,太直接。然而,恰恰是“天人合一”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文化思想,是我们整个民族三千年不断研究而无法超越的宏伟宝藏。“天人合一”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模糊性、不可预测性、难以定义性和神秘性。因为这样一种思想正是通过这些特性来暗暗吻合着自然的特质。我们眼中的自然,不正以这样的特质展露于我们眼前的吗?又有谁可以拍着胸脯说,我眼中的自然是清晰的、条理的、逻辑的、如同螺丝钉和螺丝帽那样丝丝入扣、紧紧相连的呢?人们并不是谦逊的,在自然一步一步与我们靠近的时候,我们想到的,不是继续保持一颗敬畏和真诚的心,却自以为是地去打破那种在人和自然之间悄悄隐含的平衡。其结果,势必是我们心灵与思想中自然本身意义的丧失。永恒的是古典,持久的是自然。在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能震撼我们心灵的,不应该是五百万的偶中;也不应该是一场精彩的NBA比赛,那么,应该是什么呢?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成为一种获取经济利益的文化现象;也不应该停留在人类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和对自然循环利用的自然科技的推动因素之上。我们应该转换角度了,自然到底教会我们的是什么?是让人们变成机器或者电脑?还是变成蓝天或者白云呢?最后,我想用一个比较来结束此文:当后工业文明财富的标志世贸大厦,在它所代表的文明形态所异化的人性恶的撞击下倒塌的时候,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天府盆地的青山绿水之间,那造福了一方热土几千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单纯的物质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