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國的四大名著,為什麼都沒有看到孔孟這些聖人的影子?

用戶7584133657312


中國四大名著,為什麼都沒有看到孔孟這些聖人的影子?

中國四大名著,均屬於小說類題材。凡屬小說,傳說等故事,均可在真實的歷史、地域、人物的基礎上豐富的想象和虛構。孔子孟子乃真實的歷史人物,如果從文章的角度,只能撰寫人物傳記和個人語錄等,不能和虛構的小說混為一談。但是,虛構的小說裡,倒是可以採用孔孟這些名人的格言,教誨及語錄。

一 中國四大名著,屬於章回小說,演義小說等題材。中國古聖先賢如孔子,孟子等人,是歷史真實人物。從文章的題材說,兩者不能相互穿插,攪合在一起。

二 四大名著,均依據三國曆史,賈政家族,唐玄壯西去印度取經,水泊梁山等為故事背景的虛構創作。故事裡邊可以出現孔孟這些人的格言,說教和語錄,但從小說的角度,決不能以故事人物的身份出現在故事中。

三 四大名著所反映的主題,涉及到家庭興衰,愛情自由,歷史演義,神話傳說,農民起義等內容。孔孟等人是古往今來各個時期乃至皇朝推崇學習的榜樣。他們本人的身世,經歷等,涉及不到四大名著中的內容。通俗點兒說,孔孟乃古今聖人;四大名著反映的是社會各類人物。二者不能同日而語。

四 孔孟等人既然是歷代推崇的名人,他們的事蹟,生平等,只能出現在《史記》,《名人傳記》,《個人傳記》等文章裡。而這類題材的文章,又不能隨意虛構和憑想象來虛假鍛造。

五 四大名著和孔孟等聖賢著作唯一可以相互融合的,就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四大名著中雖然沒有直接的孔孟之道,卻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佛儒道思想。





老話兒說


《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這四部小說合稱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但在這四大名著中,我們卻沒有看到孔孟等聖人的影子,這是為什麼呢?

四大名著為小說體

四大名著皆成書於明清時期,以歷史事件和民間傳說為基礎。通過作者的潤色、加入想象並融入自己的情感,由此寫成。

它們的文學體裁屬於小說一類。何謂小說?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取材於民間,並且有虛構的成分在裡面。所以對於孔孟等聖人,是不好放在小說裡杜撰的。

孔孟等聖人生活年代久遠

四大名著的取材有東漢末年三國爭雄、有唐朝玄奘西遊、有北宋時期宋江匪患、有明清時期大戶人家的興衰。這些故事不是離作者生活年代較近,就是在街頭巷尾廣泛流傳。所以素材充足,能較好的發揮。

孔孟等聖人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離明清時期中間相差了一千多年。由於時間久遠,加上當時通信條件,作者對孔孟等聖人,掌握的史料和傳說都相對匱乏。所以也就沒有將他們融入小說。

四大名著的說法實為偶然

四大名著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學術界並沒有人公開提出並承認過這個說法。這個說法的形成也有一些偶然因素。

它最開始是起源於明代評書家王世貞提出的四大奇書,即《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後來馮夢龍在王世貞之後也提出四大奇書的說法,那是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

到了清代時期,這兩種說法仍然存在。大學者李漁比較認同的是馮夢龍的說法。他認為四部奇書應該是類型相同的。王世貞的說法中有經史、有小說、有詞曲,顯得不倫不類。

在得到李漁的肯定和點評後,馮夢龍的說法廣為流傳。後來因為《金瓶梅》有關於性的描述,而《紅樓夢》又已經出現,所以將《紅樓夢》代替了《金瓶梅》。由此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說法的形成有其偶然性,它不是以文學成就高低來劃分的,而是同類、奇怪的小說。所以沒有孔孟等聖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四大名著中透露著孔孟聖人思想

雖然四大名著中沒有孔孟等聖人的影子,但小說內卻透露著這些聖人的思想。如:梁山好漢的重義、劉備的仁義、關羽的忠義等。這些都是深受孔孟等人思想的影響的。所以也可以說有他們的影子在裡面。

若木語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它的體裁是小說體,形成過程也有其偶然性。所以沒有孔孟等聖人的影子。

不過它的文學價值卻沒有因為缺少聖人而降低。



若木小記


我讀四大名著看到的孔孟之道,更多的是士人所追求的正統、忠君、權勢以及士人階層的價值觀取向和核心思想觀念的陳腐。

即士人階層對權勢的追逐,對弱勢百姓,異教徒異道者的矛盾。例如《西遊記》唐三藏取經是唐王李世民的恩許,遇到妖魔需要正統神仙打圓場,《三國演義》中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紅樓夢》中的王子騰的一步步升遷和滅亡,《水滸傳》中宋江的“替天行道”和招安朝廷等等系列。都是幾千年來孔孟之道的荼毒和浸泡的必然結果。

其次明清小說都是章回體的寫作方式,儘管人們更多的稱他們為歷史演繹、英雄傳奇、神魔小說和人情小說。但是他們本身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造就而成的中國古典文學。

其構成的主要要素:一是士人和君權的關係走向,二是士人階層對弱勢百姓的態度,三是士人對異道者的態度。

士人與君權的關係,都是貫穿在整個四大名著的核心價值觀。即孔孟的“篤信善學,守死善道”。“兼濟天下,忠君人臣”。 “存天理,滅人慾”等等。都是士人階層不斷穩固和服務君權的過程。

士人階層對弱勢群體,多是利用,同情,救助的思想。不管是劉備的攜百姓渡江,還是宋江的樂善好施和殺富濟貧,唐三藏取經教化百姓等等。

士人對異教徒的態度多是打壓、鬥爭和批判。穩固封建社會的思想,扼殺不利思想的萌芽。

所以說,儘管四大名著題材各自不同,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其核心價值觀和思想觀念在封建社會中還是酣暢淋漓地提現了孔孟之道的思想的。


陽明山下青藤狗


原因很簡單;中國的四大名著的劃分與孔孟聖人不是一個文化領域;中國的四大名著屬於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同時也是四部小說,文學小說;比較有代表意義。

聖人孔孟;孟子開創儒家學派,與孔子合稱“孔孟”儒家學說,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


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文化是唯一從未中斷、延續至今的一種文化。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能遠播海外,以偉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人文)、仁道、文明、和諧、中道思想輻射到周邊國家,形成廣大的儒家文化圈,這充分說明了孔子思想不僅對中華文明,而且對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孔子早已是屬於全世界和全人類的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屬於全人類的精神財富。

可見,二者之間是無法比較的,當然最重要的是不一個文化領域和層面;所以,原因已經很明確了,更多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國學常識,請關注“國學趣舍”


國學趣舍


四大名著體裁算是小說,雖然也反應社會現實,但說開一點還是娛樂範疇,而且多用噱頭吸引讀者,甚至有些內容離經叛道,估計孔孟二祖是不願看到的吧,所以作者也有自知之明,不會往孔孟之道上附會。細捋一下,四大名著都寫了些什麼,就自然明瞭。

《三國演義》,挾天子令諸候,不仁不義

雖然孔孟思想盛行的時代也是多國紛爭的春秋戰國,但是孔孟二祖正是想解決戰爭帶來的殺戮和禮崩樂壞,而主張以仁孝治天下的。所謂“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三國所寫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權謀陰毒,相互屠戮,江湖道義,想必是與用以治國的孔孟之道不沾邊的吧。

《水滸傳》,打打殺殺,落草為寇

雖然施耐庵,把梁山義士都找寫成了好漢,也可以理解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被逼迫落草也是沒有別的出路。但是梁山好漢所從事的事業,打家劫舍,以人頭為投名狀,這樣的事情是與孔孟之道相悖甚遠的吧。

《紅樓夢》,男男女女,親親我我

紅樓夢不失為一部現實主義大作,反應了當時社會的諸多現象,但主要還是描寫家族內部的家庭瑣事,且以男女愛情,男盜女娼為主要敘述題材的。孔孟之道自居的儒士,恐怕是人前羞於啟齒的吧,偷偷看看還好,牽扯孔孟之道,還是有些不合適了。

順便提一下神化故事《西遊記》,神神、妖妖、鬼鬼,可能與道家傳說有一些聯繫,的確作品中也出現了道觀、道士的形象,但是與孔孟本就是不同的山頭,所以也是不合適的。


藝文雜記


中國四大名著的全稱應該叫做“中國古代四大經典章回小說”更為確切。四大名著這一約定俗成的說法則最早出現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中國古典小說時選出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四部小說,而這四部小說應該算得上是中國古代小說的經典之作,可以說是中國文學作品中對讀者,對大眾影響最深的四部書。再加上人民文學出版社對這四部書進行了大量刊印和多次的修訂,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就約定俗成的將這四部書統稱為“四大名著”。再加上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央電視臺將這四部書拍攝成了電視劇,這更讓“四大名著”深入人心。而四大名著名稱的確立到今天還不到五十年,但是這一約定俗稱的概念已經完全深入人心。

其實對於這四本書的評定最早處在在明代,明代“後七子”的領袖,著名文學批評家王世貞則將《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這四部書並稱為“四大奇書”;而明代另一位文學家馮夢龍則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這四本書合稱之為“四大奇書”。

到了清代李漁對二人的觀點進行了評述,李漁認為,王世貞將《史記》《莊子》《水滸傳》《西廂記》四部書放在一起稱為“四大奇書”是不恰當的,因為這四部書並不是同類著作。他認為《史記》是歷史散文,《莊子》是哲學散文集,《西廂記》是戲曲本,而《水滸傳》是小說,因此這四本書不能放在一起稱之為“四大奇書”。而馮夢龍所評的奇書,屬於同一個類型的書,《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西遊記》是神魔小說的經典,《水滸傳》是英雄小說的經典,《金瓶梅》是市情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經典之作。再加上這四部都是長篇通俗小說,也反應了共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普通民眾的文化消費需要,所以馮夢龍將這四部書放在一起稱為“四大奇書”,經過李漁的肯,馮夢龍的“四大奇書”說法得到了普羅大眾的的接受。

到了清代《金瓶梅》被禁,《紅樓夢》出現並取代了《金瓶梅》在四大奇書中的地位。其實《金瓶梅》和《紅樓夢》在我國文學史上的扛鼎之作,二者的文學價值都不可估量。這兩本書其實都是寫封建社會的黑暗,但是在故事性上《紅樓夢》更加完整些,刻畫封建制度下百姓的生活差異,統治者肆意妄為,而老百姓也逆來順受。而《金瓶梅》則是以露骨的方式批判了當時的社會黑暗,但是在內容上也具有特別大的爭議,所以被人們打入禁書之列。最後《紅樓夢》成功取代了《金瓶梅》的地位。

所以,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四大名著則是繼承了明清時期的“四大奇書”而來。由於當代出版社為了宣傳將這四部書,從而將其包裝成了中國四大名著。其實除四大名著之外還有中國六大名名著,而六大名著的版本也十分的不一,有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以及《聊齋志異》《儒林外史》這六部書並稱的版本;也有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三言二拍》《封神演義》並稱的版本。

中國四大名著屬於中國古典長篇通俗小說的範疇,而孔孟這些聖人,他們的作品更多是思想上的鉅作,他們的作品也是經典中的經典,但是他們不屬於中國古典長篇小叔的範疇所以,四大名著中沒有孔孟這些聖人的作品。他們所作品則在“四書五經”之,而四書五經對於中國文化的價值絕對超越四大名著對於中國文學的價值。


園主子洪


什麼是名著?

名著是指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知名度的著作,它的主題是永恆的且人物形象是經典的,被世人廣為流傳。

中國四大名著之所以那麼受歡迎,是因為它們的主題無論在什麼年代都受人們廣泛關注,而且人物形象經典鮮明(比如孫悟空、曹操、關羽等),都是人們心目中的寵兒。

而孔孟這些聖人的著作,雖然價值很高,在目前這個時代,受到國人的推崇,掀起了國學熱潮。但是,他們著作不易理解,也讓人望而生畏,比如《周易》、《道德經》等。重點是,他們的觀點並不是每個時期都能夠得到人們的認可,人們不認可,想要廣泛傳播自然是不可能的。



小旺讀書筆記


我們都知道孔子呢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弟子呢不計其數,其中的孟子呢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中他們的思想主要是仁愛。漢武帝時候採取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統治者的正統思想,在中國歷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說到底儒家思想還是為這個政治而服務的,它屬於一種意識形態領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中國的封建統治社會里佔據著主導地位。我們知道啊,這個四大名著呢,他成書於(元末明初)明朝以後,明朝為了加強皇權,取消了這個宰相制度,為了適應這封建統治者的需要呢,程朱理學產生了。陳朱理學的主要作用呢一是存天理滅人慾,進一步麻痺人們的思想,鞏固統治。所以產生了這種為了維護這個封建統治需要而出現的思想,那麼也就是說,儒家思想的已經跟不上統治者的需要以及社會潮流了,所以呢,就慢慢的淡出了統治者的視線。

四大名著呢都有它的社會背景,歷史背景,我們知道這個西遊記他屬於這種浪漫主義的神話小說,水滸傳屬於農民題材的現實小說,在當時呢,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批判了當時封建統治者的愚昧腐敗,無能。三國演義講的是東漢末年的群雄逐鹿,三國鼎立的局面,主要玩的是權術權謀政治手腕。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主要寫曹家中途衰敗,和清朝統治現狀緊緊聯繫在一起,將小家融入在大國裡,一個小小的大觀園印出了整個社會。

那麼我們也知道四大名著呢,它屬於一種文學創作,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色彩,加上一些歷史的題材,而不是真正的歷史。每一部鉅著呢反映的社會現實,以及它的歷史意義呢,與孔孟不不沾邊,所以呢,我們看到四大名著裡邊鮮有孔孟的身影,


曹歪歪啊


其實,文也有分級別,像小說異志這類的文,在古時,多是屬於市井文化的……主要供庶民所看,而非孔孟弟子。當然,也並非絕對,可大體是如此。紅樓夢是早期的瓊瑤式的愛情富貴傷情類的小說,供婦人看。水滸寫的是一群強人盜匪聚眾,西遊記寫的是神話故事,這些都是供市井之民看。三國演義的體裁高度稍微高一些,是論道天下的,但也大大歪曲了歷史,宣揚的是忠君思想。這些作品,在社會權力和文化最上層而言,是不太入流的……儒家文化當道,統治者和文人最主要的精力還都是用於研讀儒學名著,以非故事類或者小故事類的充滿著理論語境的東西為主。那些小說類的東西,被認為是浪費時間打發閒情的垃圾東西,只有市井小民才會去聽讀(文盲太多,故事變成說書類)。這種分類環境之下,小說作者自然也不敢或者不想把儒家聖人寫入小說之中,不像儒家經典文化裡的各類名著,都是聖賢們出場,子曰孟道。以市井之風行文,面向市井百姓,難上當時的大雅之堂。這幾部小說,多作於明代,明代有個特點:儒者酸氣和殺氣最盛的一個朝代,最臭屁的一個朝代。雖然經濟多元化,但文化多元與傳統儒學之間的衝突往往是儒學盛。把孔孟等聖人寫進這類小說中,在裡面子曰孟道,市井之人看不懂,儒學大家還會罵死你。而且作者本人也不太想這樣做,施羅曹等幾位先生的文化遭遇和人生遭遇並不順遂,多多少少帶著情緒,恐怕對至聖先師們多少有些埋怨之類,也不太想寫進去,只想借小說文筆,自我舒懷YY的同時,版印之後賺點生活費。


說叔


問題:中國四大名著中,為何沒有看到孔孟這些聖人的影子?

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是黃口小兒,也能夠清楚地說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那為何四大名著中沒有孔子、孟子的身影呢?我想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還是故事情節不需要孔孟的緣故。

時代不符,故事情節不需要

《西遊記》雖是神話小說,裡面有好多傳說中的神仙,如如來、玉帝、太上老君等,似乎把孔子和孟子放進去,也無可厚非。但《西遊記》說的是唐朝名僧玄奘的西行取經故事,是根據《大唐西域記》改變而成的,把孔子、孟子放進去,不太恰當。也許有人會問,那這些神仙又不是唐朝的人,神仙能被寫進去,為啥孔子和孟子進不去?

孔子、孟子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他們雖然有很多歷史貢獻,受到後人的尊崇,到自始至終,孔子和孟子都沒有成神,倒是道家的老子,因為道教的關係,被人尊拜為神仙。

同理,《水滸傳》主要講北宋的宋江起義,《三國演義》講三國時期魏蜀吳爭霸,《紅樓夢》則講清朝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

這些著作都有明確的年代,不適合把孔子和孟子放進去。

孔孟雖沒有直接出現在四大名著中,但他們的影響力在四大名著中處處可見。

孔孟在四大名著中的影響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他們所創的儒學,影響著整個中國古代社會。不論是帝王將相,還是一般平民百姓,在古代必須已儒家思想為行事典範。對於讀書人來說,孔孟的影響更為深刻。

四大名著的作者,肯定都不是目不識丁的人,他們是接受過正宗如家思想的人。

《三國演義》為啥要以劉備為尊,而把有才有德的曹操寫成一介奸雄?《水滸傳》中宋江等人在水泊梁山落草為寇,自由逍遙不舒服嗎,為何非要接受朝廷招安?《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空,七十二變,好不厲害,為啥最終還是逃不過如來佛祖的手掌心?《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父親為何恨鐵不成鋼,要叫寶玉考取功名?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儒家思想有關,與孔子、孟子有關。所以說,四大名著中,雖然孔子、孟子沒有直接出現,但他們用封建綱常倫理,遠程遙控著四大名著的作家,進而影響著故事情節。

結語

可以說,四大名著中因為時代不一致的關係,孔孟的身影並沒有直接出現,但孔孟的思想,卻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地影響著四大名著的故事內容與情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我不勝感激。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