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雍正王朝》里四阿哥胤禛有哪些腹黑的故事情节?

历史茶坊


【自古能人皆腹黑,雍正也不例外】


在雍正王朝中,导演似乎为了表现“自古能人皆腹黑”,故意设计了好几个桥段来证明这事儿,笔者下面就说几处,看看各位朋友是否还有印象。


第一,在剧中,康熙要调查刑部的冤案,问谁可以担当此责任,这种得罪人的差事自然是没人愿意干,但是胤禛为了显示自己铁面无私,把其老师邬思道千万不要接下这个差事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自己按照自己的主意接下了这桩差事,并且腹黑在自己接下差事后,跑到房间内“玩水”,愣生生把自己折腾病了,从而让皇阿玛不得不换人,这可比老师给出的招高明好几倍呀!够黑!


第二,在年羹尧当上了大将军后,无可避免的开始了膨胀生涯,但是这个时候还得用他,没有办法将其搞垮,有一次在剧中已经是雍正皇帝的胤禛面见年羹尧,发现竟然指挥不动年羹尧手下的兵“卸甲”,虽然他当时没有对年羹尧发作,但是他把这事儿牢牢的记在了心里,并且在当晚就跑到后宫找年羹尧的妹妹开始算账,他大声的呵斥一脸懵逼的秋月脱衣服,以示卸甲......


第三,在自己坐上皇位后,开始打击那些当年和他争位的兄弟们,其他的不是同母的就不说了,那必须得一棍子给打蒙算,到了和自己同父同母的弟弟老十四这里,他竟然玩起了最阴损的招式,把老十四最喜欢的女人强行从其身边带走,并且安置在自己的身边服侍,这简直比给八阿哥改名叫阿其那还要诛心.....胤禛你太狠了。


老猪的碎碎念


《雍正王朝》是一部相当经典的电视剧,很多人会觉得雍正帝相当正派,其实不管是他做皇子的时候,还是后来当上了皇帝,他也多次展示出了他的腹黑情节。

毕竟能从九子夺嫡的惨烈竞争中胜出,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也不会是一般人,那么他到底有多少腹黑情节呢?

一、

不可否认,雍正帝是一个勤政为民的好皇帝,但好皇帝不一定是好儿子,也不一定是好父亲,更不一定是好丈夫、好上司、好兄弟。

雍正王朝一开篇就把老四胤禛塑造成了一个一心办事的皇子,并且每一步走的都那样光明正大,皇位的获得也看起来是理所当然,其实在夺嫡之前他就有多次腹黑表现:

在扬州赈灾之后,老四胤禛回到府上拜了邬思道为师,随后邬思道分析户部欠款一事,让老四胤禛表态是否接户部欠款一事,结果老四胤禛打着哈欠说,天色不早了,早点睡吧。

就这一句话把老四胤禛的沉稳老道刻画的淋漓尽致,也暴露出邬思道犯了“情浅言深”的大忌。

第二次,邬思道给老四胤禛出主意,不让他接下刑部冤案一事,结果老四胤禛开头没有答应邬思道,后来却把自己折腾病了。

也从一侧面表明,虽然邬思道是老四胤禛的老师,但是在最终决策上,老四胤禛是牢牢把握决策权的。

通过把自己折腾病了,以此辞掉康熙帝安排的差事,也暴露出了他的腹黑。

后来的热河狩猎场上,弘历的精彩表现让康熙帝大为高兴,并把象征储君的金如意赐给了弘历。

结果狩猎场上小心翼翼的老四胤禛回到住处,兴高采烈地要给年秋月抬旗,很多人觉得他这是在赏邬思道。其实完全错误,他此举一方面是进一步拉拢年羹尧,另一方面则是告诉邬思道,不要有非分之想,你不过是一个戴罪的残疾人,给我办事理所应当。

就此断了邬思道跟年秋月的爱情,也让邬思道认清了自己的身份,同时等于确定了自己的夺嫡之心。

二、

后来举荐新太子一事上,很多人看到结果是老四胤禛举荐的废太子,其实老四胤禛最开始是有想法的,也希望这次能有人举荐自己。

比如邬思道说他是不是犯难了,结果老四胤禛说的是:

“按理说没有什么可犯难的,反正总得推举一位新太子!”

其实他这句话酸溜溜的不是滋味,说到底还是因为老八胤禩受到文武百官的支持,再加上康熙帝一句“江湖术士的话多少也能代表民意”让他心灰意冷。也从侧面表明,此时的他也是非常想被人举荐当太子的,只是不能自荐,所以才说了随便推荐一个好了,反正这些人在我心中都不是太子人选!若不是后来邬思道开导了他,根本不会有他的举荐废太子行为。

老四胤禛最大的腹黑行为,还是发生在举荐废太子的当天,老十三胤祥跟老十四胤禵在大殿前打起来了。

当时的老四胤禛和太子胤礽是跪在一边幽怨的看着这一切,后来康熙帝来了后,几句话就被老十四急火攻心,举剑要砍老十四胤禵。

当时的情况是太子胤礽抱康熙帝大腿,老八胤禩扯着康熙帝的衣袖,唯独老四胤禛玩了出空手接白刃……

其实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康熙帝毕竟已经老了,力气有限,不管是抓着手,还是握着手臂都能阻止康熙帝砍人,老四胤禛此举完全是为了表现给康熙帝看。

不然的话,第二天他们去探望康熙帝,老四胤禛故意把伤手放在门槛内,待康熙帝亲切的询问伤势后,才又缩回到了门槛外,此举相当腹黑啊!

三、

当然,老四胤禛还是王爷的时候,还有很多腹黑的表现:

比如碰见弘历骑着康熙帝的“大马”写字,他悄悄退出来照了照镜子,镜子里就是龙椅;比如怎么派李卫跟小翠鬼混,巧妙地利用他去监督年羹尧;比如拿到了太子胤礽跟任伯安的书信,面对老十三的为什么不销毁的询问,理由竟然是为了保护老十三胤祥,结果最后还是利用坎儿送出了信,害死了坎儿,也害了老十三胤祥,却通过此举扳倒了太子胤礽,离间了老八胤禩;比如通过揣摩康熙帝的心思,提前跟老十四胤禵打招呼要举荐他为大将军王,作为交换,同时让年羹尧做了陕甘总督……

甚至在康熙帝的寿宴上,老四胤禛还替老十三胤祥上了一封用血写的《孝经》,我们都以为这确实是老十三胤祥写的,实际上,后来他俩见面只字没提《孝经》的事,由此可见,老四胤禛造假的嫌疑非常大,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让康熙帝能放出老十三胤祥,从而帮助自己竞争皇位。

而且《孝经》一事失败后,又加上“死鹰事件”以后康熙帝没有彻查此事,让老四胤禛产生了武力逼宫的想法,并拿出财宝来考验邬思道:

“先生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无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送给你安度后半生吧!”

老四胤禛此句话太过腹黑,简直让人背后流冷汗,什么人才会自比李世民?

当年李世民发动宣武门事变之前,让尉迟敬德召集房玄龄杜如晦,说的也比较狠,如果他俩不来,格杀勿论!

所以,老四胤禛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邬思道,你如果真的有房杜之才,那么你就帮我成为李世民。

而邬思道也早已给他准备好了这条路,在老十三胤祥还没有被关之前就准备好了武将名单,由此可见,这俩人相当腹黑啊。

四、

等到老四胤禛即位成皇帝后,当天晚上再次展现了他的腹黑一面:

当晚他就潜回府邸,说的是顺带见一下邬思道,实际却是整个回府时间全跟邬思道在一起了。若不是邬思道提前安排好了五路人马,让天性多疑的雍正帝生了疑,很可能当晚邬思道就跟其他做秘密事务的人一起消失了……

后来为了打击隆科多一派,使他丧失举荐权,他更是设计干掉了诺敏:

不要以为诺敏那点伎俩能瞒得了雍正帝,别忘了他没即位之前是干什么的?追缴户部欠款到底有多难,他不是不知道,连李卫都能看出来这里面有事,他会不知道,为什么要急着颁“天下第一巡抚”牌匾?

而且发了牌匾之后,为什么还要给不够格的布政使李卫下明诏?而且田文镜、图里琛等人都是雍正帝派出去到山西查案的……

甚至为了敲打张廷玉,硬是让他到刑场观看自己的亲弟弟被斩,这实在是太腹黑了。

后来雍正帝受了年羹尧“卸甲”的气,不敢对年羹尧发火,却把火发向了无辜的年秋月,硬是让她一件件的脱衣服。试问此举跟丈夫在外面受气,回家打老婆,有什么区别?

还有看到老十四胤禵跟乔引娣的感情,硬是点名把她弄到了自己身边,虽然口头上说着早晚会送人家回去,结果却不断施展手段,硬是让乔引娣爱上了自己。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是老十四胤禵,心里会怎么想?

你是哥哥,皇位你得了,大将军王你剥夺了,连一个心爱的人,你都要夺走,这样的哥哥腹黑不腹黑?

至于到了后来曾静骂雍正帝一事,其实他很生气很生气,见到一个人就把那封信给别人看,比如弘昼,比如众臣,比如李卫。意思就像一个祥林嫂,你看看我多么可怜,我都干的这么好了,还有人骂我,你说怎么办?

最后李卫跑到大牢里胖揍曾静一顿,雍正帝这才高兴了……

当然类似的情节还有很多,因为篇幅关系,就说这么多吧,怎么补充,就看各位了!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雍正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关注吧!


杨角风发作


《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做的腹黑的事太多了。

1.背着太子去查账。

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的设定,老四一开始是太子的人。

结果,在电视剧开头,老四背着太子去查账,而且事前没有跟太子打招呼,事后没有通报太子查账的结果。

按说,户部是老八分管的,不干太子的事,然而,老四不经太子调度,私自去查账,任谁都不能不起疑心,表面上老四也许是找八爷党的岔,保不齐他暗中留心跟太子有关的事呢?

作为太子阵营的人和太子的属下,老四做这种事就极其腹黑,按照正常思维,太子回到府邸,摔茶杯生气,怀疑老四有二心,私自邀功就再正常不过了!

还好,电视剧里太子比较傻,虽然怀疑老四,但是没有重视。仍旧为老四到康熙那里请命,派老四和老十三到江南去筹款赈灾。

这种事,换成老四站在太子的位子,他的下属是不会那么容易过关的。

2.老四整治在京城到处乱窜的年羹尧。

西北战事失利,几万人马全军覆没,老四和邬思道他们知道是八爷党在背后搞得鬼。

西北打仗,要用粮草,分管户部的老八和兵部的老十四,为了夺取兵权,掐断西北大军的粮饷补给,逼着前线主力主动出击,导致兵败。

因此,康熙为了西北战事,也不得不迁就八爷党。

而此时四爷党也没闲着,必须在兵权这一块掌握主动权。这个主动权还是要掌握粮草的供给。而操作方法是分化八爷党内部,跟老十四做利益交换。

由老四举荐老十四,战胜老八拿到西北大军的指挥权,作为回报,老十四要举荐老四的马仔年羹尧做川陕总督,负责粮草转运。

结果,远在四川的年羹尧听到了风声,私自跑回京城,到处巴结八爷党的人。而年羹尧回北京的消息,还是通过老四安排在年羹尧身边的眼线李卫才知道的。

老四安排李卫在年羹尧身边,就是很腹黑的表现,因为他信不过自己的下属。在这一点上,太子就太傻了,临到倒台,还相信手下的几个蠢货。

前面说老四背着太子去查账,轻易就过关了。而年羹尧背着老四私自回京,就没那么轻易过关了。

这时候,老四腹黑的一面就表现出来了。

首先,年羹尧是老四跟老十四的私下交易,结果年羹尧这么一搞,老四立刻把这笔交易停下来了。

老十四按约定推荐了年羹尧,老四却去卡年羹尧的脖子。他分管着吏部,是用人的单位,自己亲自跑到吏部直房,将任命年羹尧做川陕总督的事压下来了。

结果,年羹尧怕了。立刻跑到雍正的府邸跪下请罪,还给雍正端洗脚水洗脚。这种事,年羹尧心里是有恨的。虽然他是四爷府的奴才,但是好歹现在已经是一方封疆大吏了,却还不得不做这种下人做的事。

年羹尧做四川提督的时候,屠灭江夏镇,老四都没这么生分过。

这件事,年羹尧固然有错,但是老四的腹黑本色也显露无疑。

3.雍正刚登基,就对邬思道起了杀机!

《雍正王朝》里,有几处特别紧张的戏份,比如第一次废太子时,比如康熙死的那天晚上。

按照老四和邬思道的约定,老四进宫,无论如何要拿到康熙的金牌令箭,然后派人带出宫,交给邬思道使用,一则是放出老十三夺取城外兵权,二则是派兵保卫雍正府邸家眷安全,防止八爷党铤而走险。

结果,老四成功接位,外面邬先生的调度也帮了大忙。

按说,邬先生是大功臣,要杀也不急在一时,可是,当天晚上,雍正就急急忙忙赶回府邸。

他回来干嘛?无非一件事,斩草除根。斩什么草,除什么根?他要铲除王府里,帮助他夺嫡的那些属下。凡是知道他夺嫡秘密,参与过夺嫡的过程的人,绝大部分都得除掉。

首当其冲的就是邬思道。

还好,邬思道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雍正一回来,他就主动示弱,表示自己不适合做官,要隐退。而且要半隐。

邬思道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是,我不想死,求你留条活路,毕竟我是给你立过功的,你的秘密我一概不会泄露,你要是不信任我,就把我监视起来吧。我只要有口嚼裹儿,平平安安过下半辈子就行。

所以,他先跑到李卫那里,后跑到田文镜那里。为的是告诉雍正,你看,我没有二心,我就呆在你看得见的地方,你信得过的狗腿子身边,不会给你裹乱!

邬思道是成功地躲过了这一劫,可是,他对老十三说,雍正潜邸里那些奴才,可没一个能躲过去的,都得死,老十三也默认了这个事实。

腹黑莫过于此啊!


西堤君


《雍正王朝》中老四确实腹黑,不然他也不可能在九子夺嫡中弯道超车,取得最后的皇位。老四的腹黑再加上他还身边还有一个神机妙算的邬思道,所以一直有着bug加成的老四,看似在低夺嫡中没有取得什么优势的地位,其实他才是夺嫡中最有机会的那个领头羊。


有人说《雍正王朝》的开头就是高潮,面对黄河发大水,康熙紧急召见,众位阿哥表现出了不同的性格,太子和郑春华偷情,但是在回答康熙的问题却唯唯诺诺,没有什么想法,基本上属于一个怂包太子。面对百万灾民,八阿哥则是替康熙推卸责任,说这个是天灾,只要慰问慰问就好了。四阿哥这时候却在户部兢兢业业的在户部查国库的存款。其实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出,老四确实有自己的小心思,户部是八阿哥管的,他却越俎代庖,还要以康熙为挡箭牌。老四这时候是太子党的人,他却没有告诉太子自己去户部查账。虽然这件事他得罪了众位阿哥,却给康熙留下了好印象。


第二件事就是江夏镇和刑部换死囚。老四和老十三在江夏正吃了亏,老是知道江夏镇是八爷党的地盘的时候,并没有打草惊蛇,反而是不允许任何人提这件事。后来他派年羹尧捉拿刘八女,直接默许屠光了江夏镇700口人。审理刑部案件的时候,老是知道这件事关乎废太子,接下这件事很容易不容于天下,不容于朝廷,所以他先假意和八阿哥一起在康熙面前争取审理刑部的职责,到了晚上的时候,他让李卫和高福放了6个火盆,他坐在中间发汗,然后自己又坐到冰冷的水里面把自己整出病,要休息一个月。这样他不仅在康熙面前留下了好印象,又成功逃脱了刑部换死囚案的审理。老四以生病的理由,还得逃过了秋猎争夺金如意的事件,这件事中老四既给康熙留下了他不愿争夺储君的印象,也让众位阿哥对他放松了警惕。所以即使最后弘历得到了金如意,老四也没有被其他阿哥群起而攻之。


后来老四得到了《百官行述》,作为太子党的老四应该和太子商量,但是他却把这件事公之于众,把阿哥们和马奇都请过来一起烧了四箱书。这件事其实还有一个体现他更腹黑的地方就是他毒死了高福。高福因为情场失意,在伯伦楼买醉,被八爷党的胡管家发现并且下套。高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找到邬思道帮忙解决。邬思道让他将计就计,将太子给任伯安的信交给八爷,回头的时候自己再跟四爷解释。其实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四基本都清楚,他毒死高夫的时候没有选择在事情刚刚暴露的时候,没有选择在十三爷告诉他自己府里有人和八爷府的人打得火热以后,而是选择了高福将太子给任伯安的信交到八爷手上的时候。老四这一举动可以说是一石二鸟,既把背叛自己的奴才给处理了,又变相通过八爷的手把这封信转到了康熙手中(最后八爷胤禩让胤禵奏给康熙的)。


老四还有一个腹黑的地方,就是在处理年羹尧的事情上,年羹尧当了西北抚远大将军以后嚣张跋扈,但是年羹尧是自己选拔出来的人,他又不能自己打了自己的脸,所以他把孙嘉诚送到了西北。孙嘉诚对年羹尧早已不满,而且是个倔脾气,最后惹恼了年羹尧,年羹尧一气之下杀了孙嘉诚。年羹尧杀了年羹尧以后朝廷群起而攻之,雍正表面上拒绝,但是顺水推车,最后让李卫毒死了年羹尧。他在年羹尧得胜而归的时候,士兵们不卸甲,表面上和年羹尧客客气气的,但是晚上却在后宫欺负年羹尧的妹妹年妃,对着年秋月,喊:“卸甲,卸甲”。


在八爷逼宫事件中,雍正其实也挺腹黑的。八爷逼宫以前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比如关外旗主王爷进京,在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这些事情十三爷和张廷玉都奏给雍正要雍正对这件事引起注意。但是雍正都以各种理由推脱,让他们随便怎么弄都可以,并且说这是自己授意的。但是他另一方面又和十三爷说:“允祀如果是脓包,一定要挤掉”。说明雍正对整件事基本都了如指掌,他就是想看看八爷最后究竟要怎么办?果然八爷逼宫失败,他把八爷九爷都抄了家,还关了隆科多这个背叛者。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左传》“郑庄公克段于焉”,弟弟共叔段仗着母后的宠爱,各种放肆行为,不合礼法,完全有谋反的可能性。大臣们多次上奏,郑庄公也是以各种理由推脱,不管不顾。最后共叔段谋反郑庄公一举把他拿下。不过说实话唐国强演过郑庄公,也演过雍正,两个故事又有极其相似的地方,也很有趣。


红雨说历史


在整顿冤狱一案中,雍正的表现就很是腹黑。

刑部冤狱案的导火索是张五哥顶替案,在此案案发前的十多年,一直是太子在掌管刑部,因此冤狱案查下去,太子一定脱不了干系。

按照邬思道的分析,如果康熙让太子自己去查处冤狱案并借此整顿刑部,那就是想保住太子。可现在康熙却让其他皇子去查处整顿刑部冤狱,这明摆着是废太子的前奏。

可是,太子毕竟是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在朝中的关系盘根错节,势力很大,已然形成了太子党(连四爷和十三爷本来都是半个太子党)。因此,谁负责整顿查处冤狱案,并借着此案扳倒了太子,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将不容于百官,最后不容于皇帝,最终也就很难竞争储君之位了。

但是,雍正在此前的江南筹款救灾、追缴国库欠款等几件事情中,已经得到了康熙的赞许,成功让康熙看到了一个刚正不阿、一心为江山社稷着想的四爷,在康熙心中的地位直线上升。如果在整顿刑部冤狱案中,四爷怕得罪太子党而对此避而远之,康熙一定会对雍正感到失望。

此时的雍正左右为难,为了妥善处理此事,倒逼他表现出了其非常腹黑的一面了。一方面,他在康熙面前对刑部冤狱案表现的义愤填膺,提出要领下这个差事,牵头查处此案,说的是铿锵有力、正义凛然。但回到家中,当晚就通过冷热交替法(烤火出汗,又泡冷水),折磨自己的身体,把自己弄成伤寒,最后身体垮了,自然是不能当这个差了。

这样,四爷既在康熙面前继续保留了一心为国的正面形象,又成功避免了因扳倒太子而成为众矢之带来的麻烦。在这件事情中,四爷成功骗过了康熙、八爷、张廷玉和佟国维等权谋高手,最不可思议的是,连邬思道都被他骗过了,实在是高明,但同时也腹黑的很。


孤舟钓江雪


雍正做过的最为腹黑的事

《雍正王朝》里四皇子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做过的腹黑的事情真的是不胜枚举,不过说起其中最叫人印象深刻的当属将其十四弟允禵的女人据为己有的事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雍正继位后其主要对手胤禩等八爷党眼看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臣服于雍正,胤禩还被封为总理王大臣,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名分已定,波澜不兴,唯独老十四胤禵虽迫于形势表面上拜雍正为君,内心深处仍然不服,认为先帝康熙认定的继承人是自己,最次也应该是八哥胤禩,雍正不过是成功篡位,造成的既成事实罢了,所以允禵对待新君是一千个不服一万个不忿,行动跟雍正对着干,这些雍正看在眼里自然是怒火难抑,于是下旨命允禵去景陵为先帝守灵,并且调拨了二十个太监二十个宫女随行。正是这些太监宫女给允禵捅了大篓子,他们在赶赴宫中采办物品时在内廷喧哗打闹,被人回奏给了雍正,雍正闻奏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图里堔带人赶赴景陵,将允禵身边的所有太监宫女全部押回宫中,再重新选派太监宫女随侍允禵。


到此为止应该说允禵所受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首先是见识不明,在雍正已成功坐稳帝位,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仍然固执己见,认为皇位应该是自己的,从而失去了同雍正缓和关系的最佳机会,再者在已受到雍正贬斥的时候没有做到有所收敛,小心谨慎,仍然放纵自己,御下不严,致使属下犯下了大不敬之罪,为此受到新帝的制裁又怨得谁来?雍正为此对允禵即使降罪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但是雍正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惩罚措施,一种比降罪更令人难受,更叫人恶心的惩罚,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将允禵身边的人全都换掉。图里堔来到景陵,遵照雍正旨意不仅将允禵身边的太监宫女全部带走,连带着将允禵身边的女人乔引娣也一并带走了,因为雍正给他的命令是将人全部带回!也难怪这图里堔深受两代皇帝的信任,成功侍候了两代皇帝,做起事来真的是干净利落,不折不扣,决不拖泥带水,迁延扯皮。其实早在允禵被贬之前曾经委托他与雍正的额娘,皇太后乌雅氏替自己说情,要纳乔引娣为侧福晋,当时被雍正板着脸驳回了,所以雍正早就知道有乔引娣这么个人,也知道她同允禵的关系,可以说,这次下令召回允禵身边的人有一大半就是为了乔引娣,只是身为九五之尊的雍正总不能直接命人将自己的弟媳押到自己这吧,于是就有了全部押回的命令,而图里堔也不含糊,顶住了允禵的软硬兼施,不顾乔引娣的哭天喊地,成功将其一起押了回来。



这乔引娣与允禵正是两情相悦的时候,如今受到如此对待,自然是不情愿的,在雍正面前寻死觅活,却被雍正几句话就给镇住了,雍正告诉她,如果她不想允禵死的话,最好还是乖乖听话,如果她敢自杀自己马上就会命人将允禵赐死,乔引娣听到这话,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崩溃了,她只好听天由命,乖乖的听从雍正的摆布。这里说一下乔引娣,她在整个过程中的应对可说是毫无章法,一塌糊涂,首先她应该预见到自己如果被带走,那么自己同允禵之间也就完了,她是一个弱女子,是对抗不了皇权的,所以在图里堔试图带走她时就应该以死抗争,坚决不离开允禵身边,否则只有一死而已,在允禵的帮助下,相信图里堔也不敢过分的逼迫,以免造成严重后果,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即使不算这段,她也不应该被雍正的那几句话给唬住,她如果够聪明的话应该明白,雍正之所以要把她抢到手并不是因为爱上了自己,在雍正眼里自己不过是用来羞辱允禵的道具而已,如果没有这个道具,雍正自然会寻找别的东西来代替她,哪里会因为道具的灭失而杀掉想羞辱的人呢,那样的话雍正做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这就像俗话说的杀鸡给猴看,如果真的把猴给杀了,那么那鸡杀与不杀还有什么意思?乔引娣不过是允禵的女人,而如何对待允禵关系到朝局,关系到雍正的名声,岂是乔引娣一介女流可以左右的?雍正的这些话只好哄哄三岁小孩,四岁的都不见得能哄得住,遗憾的是乔引娣好像是真的被唬住了,屈辱地做上了雍正的贴身侍女。



要说乔引娣近身服侍雍正后她的变化很大,经历了闷声不响到冷眼旁观到深受感动再到深深爱上这么一个过程,到最后雍正放她回景陵她也不愿意回去了,可以说是从身体到感情上的完全背叛,另一方面,雍正自从乔引娣到自己身边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又开始成为一个一心为公,刚正不阿,为大清江山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正直君主了,种种举动把乔引娣感动得一塌糊涂,成为雍正死心塌地的追随者。

雍正用来对付允禵的招数可以说是腹黑到家了,不仅抢走允禵的女人,还要让这个女人从心底抛弃允禵,全心全意的跟随自己,而雍正自己没有给乔引娣以任何名分,她就是一个宫女,一个雍正身边的贴身宫女。不知老十四知道雍正如此作践自己的女人会是什么感受,是不是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看起来呼伦贝尔大草原从大清时就有了。实际上即使按照现在的伦理道德来看雍正这样对待乔引娣也是属于乱伦,乔引娣是允禵的女人,份属雍正的弟媳,就算雍正把允禵当做猪狗畜生也改变不了乔引娣的身份,雍正即使对允禵有再多不满也不应该接近乔引娣,而应该避嫌敬而远之。况且雍正把乔引娣占为己有并不是因为爱上了她,就是为了羞辱允禵,杀父仇,夺妻恨,雍正对允禵的羞辱算是到家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雍正这样做受辱的不仅仅是允禵,更是整个皇族,当然也包括雍正自己。不过相比于历史上的皇帝与自己的母妃,与自己的儿媳等等劲爆戏码,雍正此举也算是见怪不怪,小巫见大巫了。


微风山谷1381


电视剧《雍正王朝》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讲述了康熙朝的故事,其目的是想雍正继位的正统性,必然性和正确性说清楚,所以重点讲述的是康熙朝后期的“九子夺嫡”的储君之争的扣人心弦的明争暗斗。

其实,既然是一场皇子们的储君之位(后来是皇位继承人)的争夺,作为皇子的四阿哥胤禛肯定是参与其中并且是实际上的主角,所以,肯定会有“计谋,阴谋,权谋”的手段,这些手段当中光明正大的不多,见不得人的不少,有些所谓的手段甚至是“陷害,污蔑”,包括所谓的“甩锅”。

四阿哥胤禛最大的成功,其实是用他的“不争是争”,用他的“买油苦干”,用他的“心系天下”的形象,来掩盖暗地的“阴谋”。这位四阿哥胤禛腹黑的事儿还是真不少。最腹黑的的应该是设计利用太子与其他皇子们的矛盾,借其他皇子(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之手,第二次向太子胤礽发难,最终导致太子二次被废,胤禛迎来了登上皇帝宝座的曙光。

在“九子夺嫡”的争斗过程中,“扳倒太子”是其他皇子们共同的目标,只有先扳倒太子,其他皇子才有可能夺得太子之位,所以在“扳倒太子”这个问题上,其他的皇子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在康熙的众多儿子们陆续成年之后,那个幼时就被封为太子隐忍的太子之位就开始“岌岌可危”,尽管他已经在太子之位上坐了三十多年。

太子的第一次被废,始作俑者其实是太子自己,但是八阿哥胤禩及其八爷党在背后“推波助澜”和“落井下石”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假如没有八爷党的十四阿哥在赢礽失德让康熙非常愤怒的情况下伪造太子调兵手谕“雪上加霜”的话,那么太子赢礽是否真的被废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与康熙的妃子偷情这件事属于私德,是放不到台面上的。

而复立后的太子不久之后二次被废,始作俑者就应该是四阿哥胤禛了。胤禛利用太子急于控制群臣而开始打《百官行述》的主意的机会,导演了一场最终导致太子胤礽二次被废的大戏,在这场大戏中最腹黑的就是四阿哥胤禛到八阿哥府上“登门谢罪”和在自己府上“摆酒谢罪”这两个情节了。

话说四阿哥胤禛得知太子与任伯安交易欲得到《百官行述》的时候,胤禛的本能反应就是不能让太子拿到这个《百官行述》,一旦太子拿到《百官行述》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四阿哥胤禛密派年羹尧前往江夏镇秘密抢回《百官行述》。年羹尧去了,也抢到了,不仅如此,年羹尧还意外的得到了太子给任伯安的亲笔信。但是,年羹尧所办的事还是给四阿哥胤禛带来了“天大的麻烦”。

首先,那个《百官行述》被任伯安秘密寄存到八阿哥胤禩开的“万永当铺”,年羹尧拿到的是一张当票。另外,年羹尧为了“灭口”血洗了江夏镇,包括淮安营的兵丁共计七百多人全部被年羹尧“杀人灭口”。当然年羹尧选择血洗江夏镇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个后果却非常巨大:首先,兵部怎么交代?要知道分管兵部的是十四阿哥胤禵,杀了淮安营的兵丁,必须有个说法吧?第二,康熙面前怎么交代,年羹尧作为四川提督,刑部有什么权力调动?第三,ll九阿哥胤禟那里怎么交代?年羹尧烧杀抢掠的是九阿哥的“家产”,任伯安尽管已经投奔太子,但还是九阿哥胤禟的门人。打狗还要看主人,年羹尧的手段太过分,作为其主子,四阿哥胤禛难辞其咎。

如果不是因为年羹尧在江夏镇得到了太子的亲笔信,他在江夏镇闯的祸大概率是自作自受。

但是,因为有了这封亲笔信,四阿哥胤禛和邬思道以及十三阿哥胤祥合伙把这个很难交代的“大麻烦”演变成了一个大阴谋,这个阴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这个大麻烦,而且加剧了八爷党对太子的仇恨,让八爷党不遗余力的对太子“下狠手”变得顺理成章。

四阿哥胤禛和邬思道的计划总共分三步。

第一步就是通过假造四阿哥胤禛府上的失窃案,让奴才李卫假扮销赃人把“赃物”拿到万永当铺“寄当”。然后十三阿哥打着追查赃物的幌子搜查万永当铺并趁机没收《百官行述》

在八阿哥府上,胤禛替他的奴才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向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赔罪,但是他把血洗江夏镇的幕后指使安在了太子胤礽的头上,说这一切都是“太子的旨意”,他尽管非常生气,但是也没办法,为此他已经和太子翻了脸。

胤禛的一番话,就把八爷党对血洗江夏镇的仇恨转移到了太子身上,而自己也只不过是受害人之一。并且他说的话八阿哥根本没有机会与太子对质,四阿哥胤禛的“甩锅”之举着实是“腹黑”的经典。

第三步,就是秘密的利用四阿哥府上的那个已经因背主投靠八阿哥胤禩而失去存在意义的管家高福,把太子胤礽给任伯安的亲笔信交到八阿哥胤禩手里,当然高福必须说这封信是“偷来”的。在高福完成这一切之后,胤禛指派太监总管高无庸把高福秘密处置,做到死无对证。

不得不说,胤禛的的这个“策划”的“腹黑度”极高。在这个“阴谋”当中,太子,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甚至是十三阿哥(他并不知道那封太子胤礽的亲笔信是如何处置的)都被胤禛和邬思道算计和利用,抹黑太子,激怒八阿哥和九阿哥,秘密处决高福,利用十三阿哥。

最后,四阿哥胤禛因为烧了《百官行述》制止了这场闹剧事态的扩大,为康熙遮了丑,在康熙面前博得了“识大体,顾全大局”的美名,八阿哥胤禩利用十四阿哥举报太子的举动,让康熙对八阿哥胤禩的阴险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对十四阿哥胤禵比较成熟的表现表示满意,最重要的是康熙下定了第二次废掉太子的决心。

这个腹黑度,是顶级的。


步武堂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确实做过不少的腹黑事,今天我们就说说他和他的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老十四胤禵之间的一个腹黑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话说康熙五十六年,当时西北叛乱,朝廷需要一名能够统帅三军的帅才将领前去镇压,可是康熙皇子虽多,但谙通军事的也就只有老十三和老十四。



虽然老十三不仅谙通军事,政务上能力也很强悍,是最佳的人选,可是此时的老十三胤祥早被康熙大帝给圈禁了(直到雍正继承大统后才被放出来)。在这种大背景下,老十四胤禵就是最佳的唯一的人选了,同时也受到康熙大帝的器重。



此时,精通谋略的邬思道为了能使雍正的竞争对手远离权利的中心,给雍正继承大统的道路上减少阻力,老谋深算的他就建议老四胤禛举荐胤禵为大将军王,这一招也算是和康熙大帝想到一块去了,因此康熙大帝龙心大悦,于是对老四极为赞赏。



就连老十四也不知道这是老四一条诡计,并且对他的亲弟弟老四也是十分的感激。

众人皆料眼前的这名大将军王日后肯定就是皇位的继承者,就连老十四都这么想。我们都知道,老十四是八爷一党的,但是老十四心里又不是一心一意的,而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所以,这一招也直接导致八爷党内部出现了分裂,老十四胤禵成了老八胤祀竞争对手。看过电视剧的应该都还记得,此后老八胤祀经常派人监视老十四胤禵,并且在康熙大帝68岁的大寿上,利用一只死鹰想陷害老十四胤禵。可是,康熙大帝没有追查死鹰事件,致使众人一致认为老十四肯定是未来的皇帝,更加地使老十四认为自己就是未来的皇帝。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最后老四胤禛即位,是为雍正皇帝。这就使本来关系就不好的亲兄弟俩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致死也没有和解。


明朝的历史


《雍正王朝》里四阿哥胤禛有哪些腹黑的故事情节?

关于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回答:

能在如此激烈的九子夺嫡中成功胜出坐上皇位的,一定不是什么好人,一定不会是一般人,一定不会是心慈手软之人。雍正的腹黑,其实在剧中体现了很多很多,我们简单的列举几个吧,康熙让众阿哥调查刑部冤狱,邬思道给四阿哥建议不要去接这个差事,因为谁接了这个差事,那就是谁推翻了太子,谁推翻了太子,那他就暴露于世人的目光下,也不可能成为太子,一开始康熙准备让老八和老四一起干这个差事,听到老四想接这个差事,邬思道气的要走,没想到四阿哥回到府中,先在火炉旁给自己烤的汗流浃背,然后呢,一下跳进冷水中,得了风寒,而且十分严重,太医也检查过了,就是得病了,于是呢,这个差事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老八头上。

还有一次呢,是众大臣推举新太子,后来老八被打压,太子复位,老十四不满康熙做法,与康熙顶撞,康熙气的拿剑去看他,于是呢,老四就用手抓着剑,血流不止,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抓着剑,因为康熙已经年龄大了,力气肯定比不上老四啊,你抓着胳膊就行了,抓着手也行,非要抓着剑。康熙被气昏,醒来的时候召见十四阿哥和老四,当康熙往他这边看的时候,老四的手包扎着,故意放到门槛上,让康熙看到,然后康熙问你的手没事吧,老四顺理成章的说句不碍事。

还是那句话,好人做不了皇帝。


历史点滴


1.假装答应查刑部案子,再弄出场病逃避。

2.扣了年的任职文书,再敲打他。

3.假装处罚李卫,把他送到年哪里,克了他一生。

4.假装不知道高福背主,故意让他把太子透出去,废了太子,又杀高福灭口。

5.假装举荐老十四,其实黑了他。

6.成事之后对邬先生动了杀机,还把负责秘密工作的全都处死。

可能为了反映执政的光明正大,真做了皇帝后,表现腹黑的事情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