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們應該以何種方式來記憶災難?

冰雪璃璃


災難的發生無非是天災和人禍。

雖說有些災難不可控,但更多事情,真無法去控制嗎?

病毒、蟲災、戰火…災難無數種,可重複發生的何其多。

很多人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或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是恃強凌弱樂在其中。

怎麼去記憶?

若以史為鑑,吸取教訓,心懷大愛;每一個人都從自我做起,就不會有蝴蝶效應。

共勉。


小紅和大郎


我想每個中國人,都會對2020年的春節記憶猶新。

新冠肺炎,一場災難,一場戰役。我們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各行各業同心協力,為伊寧安全“抗疫”貢獻一己之力。最起碼的要求,安靜宅家。

就在22日,我們這裡一個24歲的輔警堅守崗位20天后,倒在了去執勤的路上,經過五天的全力救治,終因腦出血死亡。他叫馬永,24日是他25的生日。

身邊的很多朋友認識他,微信圈刷屏的背後,一定有有很多人肝腸寸斷。看著那張帥氣英朗的照片,我也忍不住淚目。

每次說到負重前行,雖然覺得神聖崇高,卻並未把這句話和失去生命聯繫在一起。如果這位犧牲的年輕人是你的親人,是你的男朋友,你是否會阻止他前行的路?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這個問題也沒有答案。因為一個人在踏上征途的時候,他就沒有想過回頭。

我們這座城,是一座美麗的城,也是一座平凡的城。我們不希望災難,也不希望有橫空出世的英雄揮劍斬長鯨。我們只要竭盡全力,付出辛勞等待春天來臨就可以。我們的小夥伴可以累一點 ,困一點,凍一點,難一點。只有一個要求,戰役結束,安全回家。

戰役會有犧牲,就算在和平年代,一樣有人敢為他人先,付出寶貴的生命。

送馬永走的時候,陰天微雪,空曠的大街上,執勤警察們面向戰友的方向,隆重敬禮。在這樣的時刻,我想用簡短的文字來記住這場災難。記住在災難中逆向而行的英雄,記住我們伊犁的好兒子,馬永。


李糖


災害是生成的一種方式,它也許會讓一切的一切變樣,但是在災難面前人們並不畏懼。不管以何種形式記念它,其目的只有一個,讓災難變得不難。記憶可以抹平災難造成的陰影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只有牢記過去的得與失,在前行的路上一定會變災難為美好的。想信自己,不管是在緬懷災難以何種方式存在,都是對過去的告別,對未來的嚮往。


冰河紫陌


我們可以以一種“精神”來記憶一場災難。

每一場災難對人類都具有毀滅性。但是我們總能戰勝災難,並且是一定戰勝災難。

災難一旦降臨,一定會有人勇敢站起來頂住天。災難一旦降臨,一定有人不要命地衝往戰場。災難一旦降臨,一定會有人倒在前線馬革裹屍。

這些跟災難浴血奮戰的人,可愛的人,雖然我們不能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但是,我們知道正因為有他們的付出,才形成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眾志成城無私奉獻的精神,哪怕是個人安危,個人性命。

這種高尚的精神,我們要牢記於心,在每一個時代高聲宣揚,世代相傳。

在過往的歲月裡有一場災難,有一群戰士流了鮮血,有一群戰士倒在了血泊中,才有了我們的今天。


緣年寒光


夕陽緋紅了天際。

街角的店又透出了溫暖的光。

一點點復甦的世界。

我從黃昏到日暮,安心等待春天。





夢瑜姐


災難降臨是無形的,但是真正讓我們能有永恆記憶也就是在災難當中的人!好好珍惜當下!



梓玥vivi子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記住但不沉浸其中,尤其是要記住那些對在災難中對自己伸出援手的人,教育後輩懂得感恩回報。並牢記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愛護,不讓災難重演。


用戶1952珍愛一生


我曾經有過一種體驗,那種對絕望境地的體驗,當時有個聲音告訴我,我必須學會“接受一切”,學會“接受自己”,尤其是那個在我眼中“失敗的自己”!儘管那真的很難很難,但也要咬牙告訴自己,學會接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