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冉丕鑫:成立“特種兵”隊伍抗擊新冠肺炎

“非典時期,鍾南山院士說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們這來;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是這樣,廣醫附一院作為省、市定點醫療機構,集中收治了廣州最重的病人,廣醫的團隊還成建制接管了協和,成建制的進入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在廣州、武漢兩地,開闢了三個救治主戰場。”2月27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24場疫情防控保障專題新聞通氣會(廣州醫科大學專場),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冉丕鑫教授表示,在抗擊非典期間,廣醫成立“飛行隊”,承擔會診、救治工作。這次廣醫也有一支“特種兵”,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和現代網絡,承擔了省內外重症患者的會診、接送、轉運工作。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成立“特种兵”队伍抗击新冠肺炎

發佈會現場。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冉丕鑫:成立“特种兵”队伍抗击新冠肺炎

廣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冉丕鑫。

SARS期間的寶貴經驗,此次得到了傳承

和SARS期間總結出了“三早三合理”的經驗,這次廣醫也是積極探索出了抗擊新冠肺炎的三早。比如及時總結全國收治患者的臨床特徵,提早開展比較成型藥物的多中心實驗,探索中西醫結合,開展治療、提升診療的效率、救治的存活率。

其次廣醫團隊特別注重早溯源。“我們較早分離出來病毒毒株,並及早在患者的大、小便中分離出活病毒。這對疫苗研究、藥物篩選、疾病機制等基礎研究意義重大,為制定綜合防控提供作證”。

冉丕鑫同時表示,廣醫的團隊還特別注重對“早診斷”的攻關。廣醫附一院早期就開展了病毒核酸檢測技術的優化,率先研發出了抗體試劑盒,為臨床診斷提供了作證。

廣醫團隊也非常注重團隊協作,比如和武漢協和醫院西病區,再比如和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的合作。“我們非常注重集中優勢力量,進行臨床醫學和科研的結合,將疾病機制的研究和臨床方法的研究同時推進”,冉丕鑫表示,廣醫團隊還特別注重將相關學科的力量組織在一起,併入將整個廣醫系統的各系統呼吸專家、危重症醫學專家、產科危重症醫學專家組織在一起,形成了“廣醫夢之隊”。

年輕一代人成長起來了

也正是因為這中夢幻組合,廣醫團隊在整體接管武漢協和西院區後,很快就碰到了一例重症孕產婦患者,患者有心衰、放了支架後長期抗凝。“這麼複雜的病例,也沒有難倒我們,因為我們團隊不僅有呼吸、重症專家,也有產科重症專家,患者經過科學的應對,很快就轉危為安。”

抗擊非典時形成的南山精神和南山風格,現在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冉丕鑫表示,在此次抗疫期間,廣醫團隊做了很好的詮釋。廣醫前後組織了6批醫療隊對外馳援,廣大醫務人員爭先恐後、紛紛請戰。“大家都請戰參加,都希望有機會沿著院士的足跡,逆行武漢,這值得驕傲。”

冉丕鑫透露,曾經有一次組織醫療隊,留給整個廣醫反應的時間只有兩個半小時,11點30分命令,下午2點集合兩個半小時就能完成集合,沒有一個掉隊、落下,大家沒有膽怯、遲疑、猶豫,這就是南山精神的傳承。

“廣醫醫院80後醫生桑嶺,1月23日接到通知後就獨自上路。當時武封城了,就輾轉湖南過去到武漢。白天治病,晚上總結,參加了3部專家共識的修訂。年輕人,用危險換來的經驗,共享給了抗擊疫情事業。我們的張挪富教授,上午還穿著工裝在參與接管病區的改造、裝修,下午就換上了防護服,為兩例患者進行氣管切開。”冉丕鑫說。

採寫 :南都記者 王道斌 王美蘇

攝影:南都記者 梁煒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