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防疫忙,复工忙。红星新闻记者来到成都国际铁路港,眼前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天(26日)晚上又有一批满载联想、戴尔等电子产品的41个货柜,搭乘中欧班列(成都)的列车,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成都)每天都保持常态化的运行。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中心站内,工作人员在不停歇地装卸集装箱。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成都)适铁运输境外订单不降反增,班列开行量超200列,较去年同期增长80%,运送货物超14万吨。频繁地往返于成都与欧洲之间,这是一条成熟且稳定的国际化运输大道。

境外设置专人应对疫情 及时沟通确保沿途口岸顺畅通行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中心站内,工作人员在不停歇地装卸集装箱。

就在7天前(2月19日),中欧班列(成都)刚刚满载联想集团的成品电脑、液晶显示器等货物顺利发车,将于一周后到达荷兰蒂尔堡。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2月19日,下午15点,满载电子设备的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将在13天后运抵目的地荷兰蒂尔堡。(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我们都走海运,现在联想集团有三分之一的货品都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发向欧洲。”联想集团国际物流中欧班列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疫情期间,国际物流运输部分受阻,特别是航空运输,但中欧班列(成都)都能保持常态化的运行,这大大增加了企业对中欧班列(成都)的信心。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2月19日,下午15点,满载电子设备的中欧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将在13天后运抵目的地荷兰蒂尔堡。(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面对严峻疫情,成都国际铁路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快速建立响应机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班列平稳运行,与铁路、海关等部门同频共振,确保了货物能够按期顺利的发运。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工作人员为进入中心站的车辆消毒。

为进一步促进中欧班列发展,2月24日海关总署出台十条措施,从减少报关次数降低报关成本、加强枢纽站点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业务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沿线各国经贸往来。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装载集装箱的货车排队进入中心站。(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期,184列俄罗斯进口木材在近日成都快速审核通关,成都海关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班列公司等单位积极对接,设立中欧班列服务专窗,全面保障中欧班列物资高效验放。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俊峰

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两手抓”。“早在去年9月,就在波兰马拉运控中心设置境外沟通专人。”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俊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日常工作中通过邮件联系,确保疫情信息正确传递。及时与当地铁路公司、政府沟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班列组织的影响,保证口岸顺畅通行。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中心站内,工作人员在不停歇地装卸集装箱。

国内端开展线上营销,积极推广国充分开行的线条保障,加强与中铁多联沟通。同时做好班列用集装箱的调集。针对班列货物的用箱需求,结合集装箱保有情况,做好集装箱的调用管理,全力保障用箱需求。

申报建设招商同步进行 综保区力争9月封关

在另一边,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复工正干的如火如荼。去年年底,成都国际铁路港综保区获批,重点打造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口岸作业区、贸易展示区四大功能区。受疫情影响,综保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的工期耽误了近20天,“力争项目在今年9月份实现封关。”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今年以来,成都中欧班列开行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

↑中心站内,工作人员在不停歇地装卸集装箱。

“为了在疫情期间,实现综保区项目施工的有序进行,出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而且现场接受体温检测。”成都铁路港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由于是封闭式的管理,现场天天消毒,并且保持通风。目前,综保区项目前期实现了同步申报、同步建设、同步招商。“

中欧班列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中。“目前,已联接境外26个城市和国内15个城市。”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国际铁路港将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以崭新的姿态,积极拓展“保税+”业务。

红星新闻记者刘宇 吴华宇 摄影 刘海韵

部分图片源自成都市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