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在地里耕作呢?

冬日暖阳187603428


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还有很多老人在地里工作。这样並不奇怪,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尤其老年农民与土地打了近一辈子交道,对土地感情太深,这就是老人仍然下地的原因之一。再就是自己种的粮食是绿色食品,吃得放心,既有利于健康,也节约了开支。还有自己吃不完的还可拿到市场卖钱,解决买油盐酱醋的开支。农村节省一辈子想赚点钱很不容易,没有过多的赚钱路,唯有从土地上掏金来解决自己或家人的基本生活。


双猴机杼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是最有资格讲的,因为我出身农村,也是最了解农村的。

80年代初,中国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制度,每个家庭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时候的我还很小,根本不知道这个分田到户到底是什么,只知道不管任何时候,父母亲总是在地里忙活,风里来雨里去的,特别是农忙时节,总是来去匆匆一天见不到人,你想想那时候,为了养活几个孩子,父母亲承受了多大的苦累呀?尽管如此奔波劳累,但在那个年代,靠几亩田的粮食,仅够维持一家几口人的温饱而已,就谈不上什么小康生活了。

长大后,我们都离开家乡各自奔波在外地,有时候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家里就剩下两个老人在忙碌那永远也忙不完的农活,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家盖起了小洋楼,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父母亲的岁数也越来越大了,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好了,但依然坚持在田地里劳作,我也能理解,土地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他们已经离不开自己的土地,也太爱自己的田地了。

其实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曾劝过父母亲,叫他们不要做了,毕竟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吃不消,就放弃了吧,但他们依然不听我们的劝说,后来想想,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已经习惯了一辈子在地里面操劳,如果真的闲下来,他们反而觉得无所事事。

于是我们也不再说什么了,直到父亲走了,母亲一个人还在坚持了这么多年,但终究还是抵不过岁月的风霜,如今已经80多岁的她,也仅仅是种了一小片玉米地和一片菜地而已,我也没再劝说,只能任由她去吧,我也终于明白,以前年轻的时候,在田地里忙碌那是因为生活所迫,如今生活好了还在坚持,却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只有这样遵循她的意愿,才能让她找到生活的乐趣,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她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吧!


壮族老三


我讲一个我村两老人种地的真事。我村里有个煤老板,听说年入千万,三天两头就会安排人给他父母送吃的,可以说是吃用不愁。就这生活水平你说高不高,那是绝对高,恐怕城里也没几个比的上。但是两个老人家,在家也没闲着。把门口别人荒了地,全部挖出来,一年四季种土豆、种玉米、种红薯…忙的不亦乐乎。施肥时,一个老人担不动就两个人就抬。他们儿子不让他们做,他俩就偷着种,还让邻里别告诉他儿子。别人说,你儿子那么多钱,种那地干嘛?两个老人家说:家里儿子啥都给买的有,我俩不种点地,会闲出病的。

从这两个老人种地的事实可以看出,土地对于他们具有非凡的意义,在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农村,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他们维持生计的需要,而是他们给生活找乐子的手段,是他们发自骨子里对土地的那份热爱,是我们上一代人勤劳的一种提现。富人家老人尚且耕作于地,对于我们那些一般家庭的老人更会执着于土地,他们除了上面两位老人的消遣式耕作,更多还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对后代的爱。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是事实,但是提高不代表高,否则国家也不会搞什么扶贫运动,这个说明我国农村生活水平还是有限,还不足以让农村人放弃耕作。现在每年年一过,很多年青人被迫无奈,把孩子留给老人,两口子外出务工。老人家便承担起在家扶养孙辈的任务,所有的生活来源只能依赖儿子,踏实孝顺的儿子每月还会寄一部分钱回来,碰到那些不成器的儿子,老人家带着孙子只能自求多福了。这一农村社会现实,让不少老人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去选择耕作。一方面,他们无法外出打工,在家种点地,日常吃的可以自足,也可以帮儿子们分担点压力,自己也不用伸手问儿子要,吃的也舒心,硬气。另一方面,现在城里人都认为农村自己种出来的东西绿色健康,老人家种点东西,也是为了生活在城里的儿子孙子,自己也吃不了那么多,子女回来了全部给他们打包走,这完全是出于对下一代的爱。

对于现在农村老人耕作现象,是他们与土地的那份无一割舍的感情的产物,同时是生存的需要,也是自我消遣打发时间的一种生活习惯。但我希望,农村所有的参与耕作的老人,都是和我邻居那对老人一样的原因,不是生活所迫,而是无聊消遣,他们找乐子的手段。




帮不帮忙


传播农业知识,分享农村见闻,关注农民生活。大家好,我是我家生活在农村,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问题是: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在地里耕做呢?

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家家都住楼房,条件好一点的还会在城里买房,而且还会买一个轿车开。不说顿顿都吃肉,最起码是饿不着,就是这样还是有一些农村的老人会在地里耕作,我大爷就是其中一个。

大爷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也就是我的堂哥堂姐。在他那个年代有两个孩子算少的,大爷小的时候家里比较穷,又是老大,所以没上过学,一辈子吃了没学问的亏。所以大爷对堂哥堂姐上学的事,比较用心,即使家里在困难,也没有让他俩下学,堂哥和堂姐也争气,学习都好,都是大学生,都在事业单位上班。按道理讲,大爷可以好好享福了,不用在那么辛苦了。可是大爷没有,一直都在地里耕作着。我问大爷为什么还要干农活?大爷和我说了原因。我把大爷告诉我的理由整理一下,有两点:

一、还能干活,不想麻烦子女。

现在身体还可以,农活还能干,不想在还能动的时候,给子女增加负担。现在虽然国家有养老保险,每年可以领一些钱。但是由于缴纳的少,领的也不多,不够生活的,又不想问子女伸手要,所以只有从地里增加收入,把庄稼管理好,有个好收成。


二、闲不住,更看不得地荒着。

农民勤劳、朴实,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突然间不让他干了,不习惯。如果说每天就让他吃饭、溜达,什么活都不干。他会觉得浑身难受,不如干点活自在。另外,如果他不种地的话,地可能就会荒着,这样他会更看不得,地荒着是对庄稼人的侮辱,所以他坚持着种地。

农村老人年龄大了,不能出门打工,而且也在土里刨了一辈子,不能一下适应没地的日子。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一定和城里老人一样的。


我家生活在农村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谈我的看法。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现在农村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可是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只剩下老年人,老年人不忍看到土地荒芜,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依然在地里忙活。另一方面城里老人有退休工资,农村老人虽然有养老保险,却少的可怜,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种些粮食蔬果,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我的父母亲已年近八十,依然种了一些地,每次回老家,妈妈在我走的时候,装了大包小包的青菜,还给我们带一些玉米面和白面,回到城里我把青菜分给邻居,他们都羡慕我有个农村的家,有时候我怕父母累着,让他们别种地了,可妈妈说能干就干点,如果停下来身体就不行了.我也就不强求他们。


我爱我家emmmm



实惠2019


大家好,因为我出身农村,也是最了解农村的

80年代初,每个家庭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时候的我还很小,根本不知道这个分田到户到底是什么,只知道不管任何时候,父母亲总是在地里忙活,风里来雨里去的,特别是农忙时节,总是来去匆匆一天见不到人,你想想那时候,为了养活几个孩子

在地工作的老人传统观念比较强,不忍心自己家的地荒凉,在者种地老人就当锻炼身体


小李农村生活


我出身农村,也是最了解农村的。

80年代初,中国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制度,每个家庭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时候的我还很小,根本不知道这个分田到户到底是什么,只知道不管任何时候,父母亲总是在地里忙活,风里来雨里去的,特别是农忙时节,总是来去匆匆一天见不到人,你想想那时候,为了养活几个孩子,父母亲承受了多大的苦累呀?尽管如此奔波劳累,但在那个年代,靠几亩田的粮食,仅够维持一家几口人的温饱而已,就谈不上什么小康生活了。

长大后,我们都离开家乡各自奔波在外地,有时候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家里就剩下两个老人在忙碌那永远也忙不完的农活,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家盖起了小洋楼,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父母亲的岁数也越来越大了,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好了,但依然坚持在田地里劳作,我也能理解,土地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他们已经离不开自己的土地,也太爱自己的田地了。

其实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曾劝过父母亲,叫他们不要做了,毕竟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吃不消,就放弃了吧,但他们依然不听我们的劝说,后来想想,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已经习惯了一辈子在地里面操劳,如果真的闲下来,他们反而觉得无所事事。

于是我们也不再说什么了,直到父亲走了,母亲一个人还在坚持了这么多年,但终究还是抵不过岁月的风霜,如今已经80多岁的她,也仅仅是种了一小片玉米地和一片菜地而已,我也没再劝说,只能任由她去吧,我也终于明白,以前年轻的时候,在田地里忙碌那是因为生活所迫,如今生活好了还在坚持,却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只有这样遵循她的意愿,才能让她找到生活的乐趣,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她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吧!


董庆银A


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老人!七十五岁了,仍是每天起早贪黑的忙活。还去村头的中学给字校食堂帮工,一月挣一千多块钱,一大早就去,风雨无阻。弟弟说:儿女都大了,不让他去,他还很生气!老人身体比我还硬朗,唉!由他吧!


心想有你178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特别的难受,我家现在还留有几亩地,对于我们年轻人的思想和现在社会的影响感觉种地不是一种光荣的事,可是对于小编我来说是一种伤。

农村的土地放到以前,这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我父亲种了一辈子的地,对于现在我也有的时候也不理解父亲的行为,为什么不把地租出去。现在我理解了,父母对地已经有感情了,地对于父母就像是孩子,你懂吗,哪一天如果真的没有地了,父母会感觉自己一点作用都没有,理解老人的行为你就会知道为什么现在农村的老人为什么还要种地,不是年轻的我们不孝顺而是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