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过后物价会恢复到原来的价格吗?

库尔勒小黑


疫情过后,物价不会立马恢复疫情前的价格。

原因很简单。

一,生产能力

如今很多生产别的工厂都配合作为口罩,额温枪,防护服等生产工厂,就算疫情结束,他们要转回原来的生产还是需要一段过度时间。

二,原材料

原材料其实和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关联,如今大部分原材料都向口罩,额温枪,防护服等倾斜。造成其他原材料生产紧缩,供应不够,这样势必会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这是市场供应导致的,物以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供应不够,价格自然就要涨。

三,人工

就算疫情结束后,很多人还会观望一段时间才会去上班,这部分人的缺少势必会让原来的工厂人员紧缩,人员不足怎么办?就需要高价去招工,这部分工人的工资自然要算到物资成本里。

四,人为原因

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这是每个生意人,或者说是正常人的本性,这个节骨眼,哪怕是疫情结束了,不比平时高一点赚钱怎么对得起自己?这都是人的心里,毕竟算是冒着生命危险给你服务,不多收点怎么行。

五,综合因素

这个原因很复杂,各方面综合,不好说,大家都心里清楚。

总之,疫情结束后想要恢复疫情前的价格,个人保守估计要半个月以上。


大熊和他的小熊


和尚看法:疫情过后,价格会稳中回落,逐步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不用担心后期生活商品出现较大短缺。

话题中“恢复到原来”,依表述的逻辑应当是指疫情发生前的月份,也就是指环比。

先一起来看看1月份CPI变化情况:



近一年来,CPI值同比呈持续上涨趋势,春节正好是1月下旬开始,1月CPI值同比涨5.4%,较2019年12月4.5跳涨0.9个百分点。

同时,CPI环比走势同比走势要缓和,基本呈震荡走势。2020年1月,CPI环比也出现了跳涨1.4个百分点

一月CPI环比出现跳涨,主要是受春节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因素影响。从上涨的结构因素分析:食品价格上涨4.4%,影响CPI上涨约0.9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3个百分点。

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突发迅速,春节以来基本处在防控隔离状态,经济社会活动受限,人流量被锁,各行业基本处于半停滞状态,服务业相对较严重。封村、封路、封小区的情况较普遍,基于持续了一个月时间,现在农村和城市的交通相对好很多了(湖北除外)。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影响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的主要项目,都陷入不通畅、或供应不上、或劳动用工受限,疫情期间食品价格仍然会处在高位或上涨的可能。

据商务部称,目前全国粮油肉蛋奶储备充足;冬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冬春蔬菜在田面积8400多万亩,供应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7%;生猪生产也在稳步恢复,1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2%,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

可以看出,随着疫情逐步缓解,封村、封路、封小区解冻,社会经济生活正在恢复,食品供应会变得通畅和充足,劳动用工活跃,春耕也趋向正常了。

同时叠加金融、财税多方面扶持政策的落实,减税降费、复工复产、畅通物流,促进农业生产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保障,天气也回暖,主要农产品生产供应增加,价格就会稳中回落。

战胜疫情,坚定信心,一切会好起来的……

💕谢谢阅读!


野马和尚


先说结论:疫情过后物价会上涨,短时间内难恢复到原来的价格。为什么?

因为疫情影响,无论是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第三产业服务业都遭到了重创。绝大多数地区企业都延迟复工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资料都是在消耗的,而几乎没有产出,市场决定商品的价值,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接下来一段时间物价肯定会不同程度的上涨,具体持续时间多久就要看疫情什么时候能完全控制,企业什么时候能复工生产。

最后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早日恢复以往的平静。

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北草原一匹狼


疫情过后,物价是否会恢复原来的价格这是需要看哪类物品。比如一些生活性物品,疫情过后一段时间,供给、物流等一切正常后,一定会恢复的,国家一定会保障人民消费稳定。部分由于疫情积压的物品甚至会出现打折销售。所以一切都是保证我们的国家与人民稳定幸福发展。



贤笙企业问题解答


原材料其实和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关联,如今大部分原材料都向口罩,额温枪,防护服等倾斜。造成其他原材料生产紧缩,供应不够,这样势必会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这是市场供应导致的,物以稀为贵,就是这个道理,供应不够,价格自然就要涨。


用户54924635104


这个肯定会的,疫情只是特殊时期,等疫情过了,生产线都恢复了,物价慢慢就达成一种平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