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月浦鎮一線戰“疫”日記(0227)——“電子守門員”+“社區通”,嚴防疫情“倒春寒”

月浦鎮一線戰“疫”日記(0227)——“電子守門員”+“社區通”,嚴防疫情“倒春寒”

疫情防控來不得一絲鬆懈,一旦放鬆警惕,收復的失地就可能面臨再次淪陷的風險。我們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嚴防疫情“倒春寒”!

電子守門員

隨著企業逐漸復工復產、社會生活慢慢迴歸正軌,(來)返滬人員日益增多。為進一步夯實農村疫情防控,加強居家隔離人員監管力度,月浦鎮各村陸續在重點隔離人員家門口安裝上“電子守門員”——門磁報警器,一個小小的方盒,安裝在門角,房門一經打開就會發出警報,根據房東及周邊住戶的反映,村委會將及時電話聯繫或上門查看,從而降低隔離人員擅自出門的可能性。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線上社區健康管理

為有效防控疫情,切實減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一線工作人員每天電話回訪的工作量,月獅村、聚源橋村作為試點率先在“社區通”平臺開通居家隔離上報(社區健康管理)版塊,居家隔離人員上線後可每日兩次通過平臺自行填報體溫等檢測數據,形成個人監測檔案。工作人員只需在每日固定時間將數據導出核對後,再與部分未填報人員進行聯繫。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人防+技防”雙管齊下,在嚴陣以待中護航生產生活再次平順而有序開展。

青春戰“疫”·一路有你

在抗擊疫情工作中,月浦鎮抗擊新冠防疫工作青年突擊隊一呼百應,爭相上前,形成了一條亮麗的青春戰“疫"線。2月18日起,在寶山洋橋道口,整裝待發的小夥伴們又上路了。他們脫下厚重的羽絨服,穿上神聖的隔離服,同交警和醫護人員一起,守衛上海北大門。在這裡,洋橋收費站進入上海方向,來自或途徑重點地區的車輛都會被攔停,志願者們被分成兩班,每班12小時,與醫護人員一道為駕駛員測量體溫,並協助登記人員信息。由於洋橋地區企業復工,有些車主常住上海,於是這些車輛每天都要來回往返,道口的車流量並不小。

大長腿:陳秀蓉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盛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事幹部)

入夜,天漸漸黑了,入滬車流也逐漸少了起來。一個姑娘,站出來招呼大家:“我下午喝了咖啡,現在很精神,我來站崗,你們累的趕緊休息。”——她是盛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事幹部、團支部書記陳秀蓉。

本身就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卻在第一時間響應鎮團委的號召,報名參加了月浦鎮抗擊新冠防疫工作青年突擊隊,工作之餘,陳秀蓉馬不停蹄地趕往志願服務的戰場,去社區協助口罩預約登記、問題解答等防疫工作。她說:“有的人害怕病毒,怕被它奪去自己生命。相反,我從知道疫情爆發的第一天起就沒有過任何恐懼,與其怕這怕那,倒不如勇敢面對,扛起自己的責任,為打敗它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儘管我不是醫生,不是護士,只是一名行政人員。但,只要我是一名醫務工作者,積極參與抗疫戰鬥就是我責任。成為志願者投身抗疫鬥爭一線,讓我覺得生命變得有意義。”她的雷厲風行、不辭勞苦被大家看在眼裡,青年突擊隊隊員親切地稱她“大長腿”。

鋼鐵直男:施舜靚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月浦城管中隊隊員)

從晚上8點到早上8點通宵12小時,從到崗培訓到具體瞭解放棄物品擺放位置和檢查方式方法,他經歷了從夜晚的涼到白晝的亮,隨著返程車輛一輛輛駛入檢查口,他協助進駐站點的一線民警做好體溫檢測、提醒車上人員提前進行手機掃碼申報信息、引導群眾提高自我防護、提醒工地復工開工要求等工作,全力以赴配合道口做好排查工作……他是月浦城管中隊的一名隊員,他叫施舜靚。脫下保暖的外套,穿上嚴嚴實實的防護服,只露出眼睛,誰也分不清誰,在深夜裡靠著幾片暖寶寶提供的微弱熱能——這卻是他夢寐以求的志願服務崗位。“我是男生,我不去夜班誰去。”他不善言辭,連採訪都拒絕了好多次,他說:“雖然我是個團員,但老婆是黨員,她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這次情人節忙著上班沒送啥禮物,這次就算給她一個小驚喜吧。”這是一名90後城管人的諾言,是我聽過最美的情話,它讓我們看到,我們已經成長起來,願意為這個美好的世界去負重前行。

青年突擊隊裡的隊員還有很多,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他們有著不同的名字,平日裡做著不同的事情,為了抗擊疫情,他們團聚在一起,凝成一支隊伍,面對疫情、逆行而上。

這隊伍像風,用年輕的力量鼓舞大地;

這隊伍如火,把青春的熱血揮灑人間,

有了他們源源不斷地接力,終將贏回春暖花開萬物生。

御姐範:朱婧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公司財務)

2月19日一早,朱婧如約來到上海鈴蘭衛生用品有限公司,開啟了又一天協助口罩生產、包裝的工作,這是她在口罩廠工作的第五天。給口罩的外包裝貼標籤,雖說貼標籤看起來是個輕輕鬆鬆的活,但是一天8小時坐著不動,著實腰痠背疼。進生產車間給機器加料也不是什麼特別高難度的工作,但是剛踏入車間,耳邊轟隆隆的機器聲瞬間淹沒了一切言語。聽工廠師傅傳授經驗,需要湊上前仔細分辨,問問題也是扯著嗓子喊才能被聽到。一排13臺機組,注意力一刻不能分散——要時刻關注每一臺機組的餘料情況;腳步不能停——要來來回回走動不停地為機組加料……幹慣了腦力工作的朱婧,每一天回到家,都是精疲力盡。由於在口罩廠打工的次數多,鎮團委請她做每日小組長,除了工廠安排的工作,她還要關心好其他隊員的工作安排、生活保障,並且每天彙報工作情況。這些,朱婧都照顧得無微不至。她說:“和工廠的員工比,和居委會的社工比,其實我做得並不多,我只是力所能及提供了一點幫助,大家的團結一定會戰勝疫情,若道殘冬不是春,相信春天的到來,必將驅散那疫情的陰霾!”

口罩俠:陸馳宇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自由職業)

在疫情剛剛爆發那會兒,陸馳宇活躍在盛橋地區各個角落,他把自購的N95口罩贈送給盛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盛橋派出所民警和摩托車俱樂部的車友們,也將口罩分發給小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志願者和門衛,甚至是走在街上看到沒有佩戴口罩的普通市民。大夥都認識他,“口罩俠”。目前為止,陸馳宇共向各類人群免費贈送N95外科醫用口罩678只。作為青年突擊隊的一員,他在藥店分裝口罩、幫忙整理分裝口罩和維護秩序,在居委會幫忙登記、發放《出入證》、測量體溫、守大門……安排的、沒安排的,分配的、沒分配的,有關疫情防控,只要他看到,都會去做。他說:“我相信,這世界真的差你一個,相信這個世界是需要你的,我相信這世界,需要一個相信你自己的你。”

小可愛:張鈺如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在校大學生)

作為醫學生,也作為一名準醫務工作者,每一次的危機都是一種學習和挑戰,這次是向在一線奮戰的老師們學習,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的張鈺如,加入到口罩廠志願服務當中來。她明白,口罩,作為保護一線疫情防控人員和國民的第一道防線,光生產出來是遠遠不夠的,口罩的檢驗更重要。在車間,她把自己胸中時時湧動的赤子之心化作細心的檢驗:把機器上直接裝箱的口罩進行分裝,按照指定個數封箱,並且在過程中再次質檢,挑出次品、劣品。口罩是否有明顯的殘缺或錯誤、罩面有沒有汙漬或蟲子在夾層、金屬條位置是否正確、兩個帶子是否牢固……她說:“作為醫學生,更應該時刻體現我們的責任、使命和擔當,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不添亂、守初心,力所能及地為防疫工作做點事!疫情終會過去,就像,春天會來,櫻花會開。”

小太陽:魏新仔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自由職業)

2月3日,魏新仔像往常一樣來到盛橋三村,協助居委會做好疫情防疫工作。很快,口罩預約登記的居民排起了長隊,大部分居民還是很願意配合居委會工作的,隊伍雖然長,卻也井然有序。然而等待的時間久了,難免有些年紀大的爺爺、奶奶站不住了。魏新仔一溜小跑來到隊尾老奶奶的身邊,開始為奶奶按摩、陪她嘮嗑。眼看就要爆發的奶奶被小輩這麼安撫著,瞬間就笑了起來。他愛笑,陪聊天嘴最甜。家裡怎麼勸都不聽的爺爺、奶奶們在新仔這裡,乖乖戴上口罩、依次排隊。除了幫助居委會,他還幫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理隔離醫學觀察人員的數據,去洋橋道口站崗守門。只要有任務,就有他的身影。每到一處,他總是最努力、最積極的滿場跑,戴著口罩看不見面龐,他就變著戲法逗大家,彷彿永遠也不會累。只有在夜深人靜獨處的時候,他才會覺得,這一天,好像又是口乾舌燥了。他說:“我的想法很簡單,希望所有人平平安安,一家人團團圓圓,高興過年。”

愛心大使:劉一霖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教師)

“我是黨員,讓我去。”這是90後青年黨員劉一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在父母眼裡,他還是個孩子,怕父母擔心,劉一霖甚至不敢把外出做志願服務告訴父母。然而另一邊,他每天守在手機旁邊等待青年突擊隊群裡的消息,生怕錯過了報名。白天,他去洗手液工廠、口罩廠協助企業生產,晚上到社區藥房分裝口罩,每一天都過得充實且踏實。他說:“我是一名中國福利會託兒所的教師,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一名宋慶齡事業的追隨者,在全社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時期,即使不能像醫生、護士那樣到一線,我也要用愛保衛我們的家園。”

溫暖姐姐:唐春來

月浦镇一线战“疫”日记(0227)——“电子守门员”+“社区通”,严防疫情“倒春寒”

(保險經紀人)

唐春來也是承擔口罩包裝任務的一員,工廠特別喜歡她去,說她學什麼都快、做什麼都好。車間裡的機器飛速運轉著,在這樣的環境,做上半天,腦神經就突突地跳,腦門生疼生疼的。而唐春來一到工廠就去與機器為伴,只因為善良的她看到車間的工人們,一天工作12小時,一刻不停,緊張有序,只為了能多生產口罩。她說:“工人們吃飯如打仗,喝水更是能免則免,他們真的好辛苦,感謝他們日日加班加點,為我們安全出行提供最好的保障。”她說得真切,卻忘記了,自己何嘗不是丟下上班的公文包,揣上車間的工作服,馬不停蹄地去“打工”呢!也許就像她說的一樣:若干年後,我們對於這次疫情的記憶會模糊,但這樣的志願服務經歷卻會終身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