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自學成才,溫病大家吳鞠通和他的《溫病條辨》


自學成才,溫病大家吳鞠通和他的《溫病條辨》


治外感如將, 兵貴神速,機圓法活,去邪務盡,善後務細,蓋早平一日,則人少受一日害;治內傷如相,坐鎮從容,神機默運,無功可言,無德可見,而人登壽域。

——吳鞠通《溫病條辨》

自學成才,溫病大家吳鞠通和他的《溫病條辨》


吳鞠通,江蘇淮安人,名瑭,字配珩,是歷史上繼吳又可、葉天士之後的又一位溫病大醫(吳又可、葉天士的文章,前幾期已推送,歡迎關注查看)。

相傳吳鞠通從醫,是因為父親無錢醫治病死,侄兒又被庸醫誤治而死,才奮而自學中醫。他自己也曾說“進與病謀,退與心謀,十閱春秋,而後有得”,寫下《溫病條辯》、《吳鞠通醫案》、《醫醫病書》四部醫書。

尤其《溫病條辯》,為後人記錄了許多後世醫家極為常用的實用方劑,如銀翹散、桑菊飲、藿香正氣散、清營湯、清宮湯、犀角地黃湯等,是傳統醫學中的重要著作。吳鞠通本人也獲得“傷寒宗仲景,溫病有鞠通”的美譽,是傳統醫學,尤其溫病領域,不能不提的集大成式的人物。

1.歷去前賢之妙,考之內經,參以心得。

關於溫病,在明末清初的吳又可之前,多以傷寒治之,而傷寒是六經辨證(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遇到熱病時多認為是陽明裡熱 即熱是由裡散發。

到了吳又可,他最先提出了“癘氣”、“天受”、“傳染”的概念 這是中醫對傳染病最早、最明確的的認識和記載。

葉天士又從吳又可癘氣學說的基礎上結合當時外在環境的變化發展出了衛氣營血辯證。

吳鞠通又在此基礎上創立了“三焦辨證”(界定有爭議,簡單劃分,心肺上焦、脾胃中焦、肝腎下焦)的學說。

至此,歷史上的溫病學派及其基本理念,已基本確立。 雖然多多年以來寒溫之爭一直存在,各種醫理學說不斷髮展、糾偏和完善。 但溫病學說在熱病和傳染病方面優勢和有效性是不能忽略的。

2.

“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漚,非重不沉。”


自學成才,溫病大家吳鞠通和他的《溫病條辨》


三焦辨證仿《傷寒論》六經辯證的體例,以三焦為綱,病名為目,把溫病病位從上中下三焦進行辯證,與衛氣營血辯證互為經緯,較為全面的反映了溫病病變的本質,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溫病辯證體系。

吳鞠通認為三焦主化氣行水,將人的五臟六腑劃歸為上中下三焦,以此說明病機演變、辨別病位。他的三焦辨證雖然具有以往的臟腑辯證的性質,但又不盡相同,“始上焦、終下焦”是三焦辨證關於溫邪傳播的重要思想。

對於施治吳鞠通主張“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漚,非重不沉”,認為溫熱病初起,邪犯上焦,選方用藥宜以輕清宣透為原則,宣肺達邪,透熱外出,忌用味厚滋膩或沉降重濁之品,這一理論在前人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溫病施治的內涵。

3.關於吳氏最重要的著作《溫病條辯》的緣起,和他自己經歷有關。


自學成才,溫病大家吳鞠通和他的《溫病條辨》


他所處的時代瘟疫橫行,戕害百姓,因此吳鞠通一直想寫一本專門論述溫病的書,但是他始終痛恨庸醫,害怕自己著書不精殆誤後人。

他曾在《問心堂溫病條辨自序》中這樣寫道:

癸丑歲,都下溫疫大行,諸友強起瑭治之,大抵已成壞病,倖存活數十人,其死於世俗之手者,不可勝數。嗚呼!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

後來在他的好友,禮部尚書汪廷珍一再鼓勵和拜託下,才開始編寫《溫病條辨》併成書,但歷時15年才正式成書,仍惴惴不安,擔心自己所學不精,遺誤後人。

曾在書的自序裡這樣說:

“但瑭愧不敏,未敢自信,恐以救人之心,獲欺人之罪,轉相仿效,至於無窮,罪何自贖哉!然是書不出,其得失終未可見,因不揣固陋,黽勉成章,就正海內名賢,指其疵謬,歷為駁正,將萬世賴之無窮期也。”

事實上,對吳鞠通(甚至對整個溫病學派)確實有有不少批評者。有人指責其半路出家、自學成才無淵源,有人指其學說拼湊,醫理不通,醫案編造。這裡只是拋磚引玉,不多列舉,也不做評判,大家可以自行了解更多,希望可客觀理性,不吹不黑,前兩篇推送的關於吳又可、葉天士的文章亦是此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