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其实,郭嘉和法正才是一类人

郭嘉与法正,君主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人


其实,郭嘉和法正才是一类人

三国谋士各有所长各有特点,这其中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有忠心汉室的荀彧,有心狠手辣的毒士贾诩等等等等。今天对三国文臣武将不做过多评论,我们简单聊一下君王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的人。

“要是郭嘉郭奉孝还在,我还不至于这样惨败”,曹操在赤壁之战大败时含恨痛哭。当然,没有郭嘉也会有更出名的谋臣为曹操出谋划策,甚至智谋远高于郭嘉。曹操采纳不采纳先放一边,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想到郭嘉,更能说明郭嘉在曹操眼中的位置。即便郭嘉不像“郭吹”里的那么神,郭嘉也是在曹操心中有重要位置的军师祭酒

换到蜀汉刘备这边,诸葛丞相的上位之路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顺利。隆中对的三分天下给了刘备一个远大的目标,但庞统出现之后诸葛亮就退居二线主抓内政外交了。打西川后庞统战死,法正上位,诸葛丞相还只是具体落实法正政策的执行官。一直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丞相才正式上位,旁边还有一位重要政敌李严。那一年刘备不听劝阻,一定要向东吴开战的时候,诸葛亮叹气道,也只有法正能劝住刘备了。夷陵之战大败,刘备哭没哭法正已经不可考证。但,法正在刘备心中的位置,蜀中大将谋臣人尽皆知。

其实,郭嘉和法正才是一类人

你说他们为人正直,待人友善,正人君子风度翩翩?

事实恰恰相反,郭嘉、法正的人缘都很差。尤其郭嘉嗜酒如命,私人生活放荡,38岁英年染病而亡。法正更是在同行中人品被人诟病。但要说他们有没有对不起自家势力或者君主的事呢?还真没有。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曹操的“唯才是举”和刘备入川以后对广大益州派士族的包容。郭嘉、法正可能对待旁人还有小心思,但对于赏识自己的君王忠心可鉴。真可谓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气节。

前些年有句话说得好:人才有用不好用,蠢材好用没有用。或许,郭嘉和法正正是曹操和刘备收复的不羁人才,也只能被他们委以重任。


其实,郭嘉和法正才是一类人

当年许攸也是一位人才,只可惜袁绍因为谗言就冷落了许攸。然后许攸这个人贪财,但你大敌当前啊。真至于战争胜负都不顾,要收拾自己的亲信谋臣吗?这可能也是当年袁绍官渡大战战败的原因之一。虽然历史没有假设,但倘若许攸没叛变,三国还什么魏蜀吴啊。

一句话,袁绍不会用自己阵营不羁的天才,他驾驭不了。

郭嘉被赏识是因为“十胜十负论”,法正被赏识是因为自己独处的治川政策。他们都成功进入了阵营的核心层,这在三国之前,是不可想象的。这大乱世,成就了他们这种不羁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