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蒯通劝韩信三分天下,韩信如果同意会是什么结局?

gcdtsc


韩信如果听从蒯通计策,会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甚至独享天下

这不是没有根据的胡说,韩信如果真的听从了蒯通计策,就不会有后来的被吕后勒死的悲惨下场。如果运营得当,完全有能力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裂土封王。

事情要从各诸侯消灭秦国后说起,以较为详细客观的对韩信、刘邦、项羽各实力及态势进行分析比较。

公元前206年,项羽将天下土地划分,对诸侯分封。项羽怀疑刘邦有夺取天下的野心,因而将刘邦分在道路艰险的巴、蜀之地。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分封土地不能公平行事,把肥沃的土地都封给了自己的部下,贫瘠之地都给别人,引起了一部分诸侯王的不满。

田荣因背弃过项羽,没被分封,首先在齐地进行军事反叛。将项羽分封的胶东王田市斩杀,自立为齐王。后来又将齐、济北、胶东三地合并,派军进攻楚军。

汉王刘邦对项羽的分封也十分不满,想要攻打项羽,在萧何的劝谏下没有贸然行事。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进入巴、蜀接受王位,稳定发展,再图帝业。

▲汉王刘邦

后来,在张良的多次举荐下,韩信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韩信向刘邦分析了当下诸侯形势,指出了项羽的短处与刘邦长处,并为刘邦规划了进攻楚地,消灭项羽的蓝图。

韩信

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

趁齐地反叛,率军东出,先后平定汉中三地。项羽受张良计策诱导,放弃向西攻打关中,带军北上平定齐国。

公元前205年,在项羽被调虎离山的情况下,刘邦连克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殷王卬等地,各路诸侯纷纷投靠刘邦麾下。刘邦得以统率五六十万大军进攻楚地,并成功攻克楚地都城彭城。

彭城之战

见老窝被端了的项羽亲率三万精兵南下,在彭城大败刘邦。刘邦先后在泗水、睢水折损几十万大军,自己也险些被擒。

同年五月,刘邦退守荥阳城,楚汉攻守态势逆转。项羽攻,刘邦守。九月刘邦还将韩信攻打魏国、代王后的精锐部队调到荥阳抵御楚军。由此拉开了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敖仓长时间的拉锯战。

五月,荥阳被楚军攻破。刘邦逃出城,到达成皋进入函谷关,将残兵败将重新整合,出兵东进。

项羽被彭越游记军队扰乱,带军征缴。刘邦趁机再次占领成皋。六月,项羽

发现刘邦卷土重来后,再次攻打荥阳,并二次攻破成皋,刘邦二次逃走。

八月,得到军队补充的刘邦再次与楚军形成对峙。公元前203年,汉军再次占领荥阳、成皋,并夺取敖仓。

▲反复拉锯的成皋、荥阳之战

话分两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张耳

率军东进,攻打赵国,在井陉口大败赵国二十万大军。随后挥军攻打燕国,燕国投降。

公元前203年,韩信攻打齐国。项羽为救齐国,在与刘邦进行荥阳拉锯战的情况下,分兵龙且二十万大军,北上与韩信作战。由于龙且大意轻敌,被韩信打败,龙且自杀。

随着韩信连克魏、赵、燕、齐等地后,兵锋直指楚国复地。而此刻刘邦项羽的荥阳、成皋战役也到了关键时刻。长期的拉锯战,消耗了刘邦的军力,刘邦已无主动出击的能力。反观项羽,由于战线拉的过长,粮草不足,又损失了龙且二十万精锐,也全无斗志。双方再一次进入相持不下的阶段。

此时,唯一能打破僵局的就是韩信了。因而韩信也成了双方都要争取的香饽饽。项羽派使者劝谏韩信站队项羽,被韩信拒绝。

此时,韩信手下

蒯通建议韩信与双方保持良好关系,两不相帮,从而避免一方被消灭,把天下分做三份。同时献策韩信,占据齐地,率领燕、赵两国出兵把刘邦项羽兵力不足之处占领,牵制双方,最后消灭楚、汉。

韩信以受刘邦赏识之恩,不肯背叛刘邦。并挥师南下攻击楚地,最后联合刘邦消灭了项羽。

曾有一份天大的荣耀摆在韩信面前,韩信却受忠义所累,最后害的自己死无葬身之地。


史无眠


直接说吧,韩信就算是听了蒯通之言,也不可能三分天下,更不可能一统江山。因为三分天下需要的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而是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看刘邦的配置,我了解了要一统天下的基本班子,兵马再多都不是决定性因素。

谋天下的关键人物

刘邦夺得天下有三个关键人物,第一个人是“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在战略层的谋划,张良无人能及;第二个人是“攻必克,战必胜”的兵仙韩信;第三个人是“后勤大队长”萧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最关键的第四个人

其实刘邦说这些的时候,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就是他自己只比这些人差一点。还有就是刘邦可以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其作用,在我看来这才是刘邦能够击败项羽的根本原因所在。

王天下的必备组合

同样明代的朱元璋身边也有类似的组合,刘伯温对应张良,李善长对应萧何,徐达对应韩信,朱元璋对应刘邦。相似的组合,同样的结局,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反观韩信和项羽,他们都不具备刘邦的条件,怎么能一统天下。

因此就算韩信听从了蒯通的建议,最后还是刘邦一统天下而已,只是时间会久一些。帝王之才和将帅之才的区别。


无心140102310


如果当时韩信听从蒯通的意见的,趁人之危,坐收渔利,十有八九楚汉都得灭亡,因为韩信数次以弱胜强,自身的军事造诣本身就无人能及,还手握重兵占领了战略要地,再加上李左车,蒯通等人的谋略,去攻打谁谁都不是对手。再加上楚汉势不两立正在火并,优势都被韩信占了。

  • 韩信先是击败魏国,又以三万新招募的乌合之众在井陉用计大败二十万训练有素的赵军,赵地平定之后韩信听从李左车的策略派人胁迫燕国,燕王果然惧怕韩信不战而降,然后又领兵突然袭击齐国,占领齐国之后,韩信事实上已经占有绝对优势,他派人向刘邦上书请求封他为代理齐王,以便稳定局势,管理齐国, 当时,刘邦又被项羽团团围困在荥阳,担心韩信叛乱自立为王,就封他做了真齐王。后来项羽也派人来劝韩信反汉投楚,韩信没有答应。
  • 此时蒯通早就看透了,天下大势已经完全掌握在韩信手里,他保汉,项羽就没什么胜算了,他如果投奔楚,刘邦必败无疑,这个时候楚汉正在全力对战,是韩信脱离汉军的最佳时机,于是屡次三番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争夺天下,否则将来无论谁胜,韩信都没有活路,可惜韩信听不进去,认为刘邦可以托付终身。最后不但为他人做了嫁衣,自己还被屠灭三族落得个身败名裂。

非想


引言: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此时正处于楚汉相争的关键时期。齐地的军营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苦口婆心的劝说一位青年将军。“大将军,此时正是天赐良机,如果此时再不表态,那么将军今后恐无立锥之地啊!”老者再度劝说将军,只见那将军紧皱眉头,时而对天冥想,时而望地沉思,却迟迟不肯给老者正面答复。见此情景,老者急切的问道:“大将军,时不我待啊,请大将军早做决断,否则悔之晚矣啊!”老者不甘心的再次追问道。“先生切莫多言,容我考虑一下再说吧!”将军听的有些不耐烦,挥挥手打发老者离开。老者气的捶胸顿足,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恨恨的退出了军营。

韩信剧照

那个将军,就是汉初三杰里人称“国士无双”的韩信,刚刚,是他手下谋士蒯通劝说韩信脱离刘邦另立山头,但优柔寡断的韩信最终还是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并未选择背叛刘邦。短短几年,刘邦在统一天下后第一个把屠刀对准了韩信,已经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凄惨的死在了未央宫内。那么,如果当初韩信听从了蒯通的建议,选择在楚汉相争阶段背叛刘邦,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

一.事件背景——功高震主起疑心

因为萧何的苦苦劝说,怀才不遇的韩信终于得到了刘邦的重用,被拜为大将军,带领汉军争夺天下,韩信也不负众望,一出手便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短短数月便拿下了三秦大地。刘邦一鼓作气,带领五路诸侯五十六万大军占领了彭城,却最终被项羽击败,刘邦一直退到荥阳成皋一线,楚汉相争进入相持阶段。

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一线对峙时,韩信所率领的汉军偏师却连续打了好几个打胜仗。

韩信在彭城之战后得到了独当一面的机会,很快就消灭了西魏国,解除了魏王豹对关中腹地的威胁,随后韩信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井陉之战,韩信以两万汉军背水一战消灭赵军主力二十万,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灭齐之战,韩信诱敌深入,杀死了项羽的大将龙且和二十万楚军,平定了齐国的动乱。短短一年时间里,韩信先后消灭了魏,赵,燕,齐,代等四五个诸侯国势力,实力达到了顶峰。

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信遂追北至城阳,皆虏楚卒。

——《史记.淮阴侯列传》

杀死龙且使韩信实力达到顶峰

可韩信实力的增强却让他的领导刘邦越来越不放心,刘邦害怕自己到最后无法控制韩信反而让韩信趁机做大。正在这个节骨眼上,韩信却派使者请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气的刘邦想先灭了韩信,如果不是张良和陈平及时劝住了刘邦,事态可能会更加糟糕。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韩信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可以说祸根已经埋下。

二.拥兵自立——蒯通的设计蓝图

虽然刘邦此时已经很猜忌韩信,不过韩信自己并并没有反叛刘邦的想法,可有些人已经感觉到可危险的味道。

被韩信牵制的精疲力尽的项羽率先转变,派使者武涉劝韩信脱离刘邦,但韩信并没有动摇,随后,韩信手下谋士蒯通成为劝说韩信自立山头的积极分子,蒯通能提出这样的看法,在于他有着自己的设计蓝图。

1.楚汉结局全系于韩信一身

自刘邦彭城兵败后,楚汉双方在荥阳一代已经拉锯了很长时间,双方都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反倒是一直在外作战的韩信成为压死刘邦或项羽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韩信倒向项羽,刘邦必败无疑,反之亦然。

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史记.淮阴侯列传》

蒯通剧照

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自己独立,这样楚汉双方彼此投鼠忌器,都不敢轻举妄动,就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2.韩信看似实力到达顶峰,却是最危险的

韩信独自带兵消灭那些小诸侯国之后,实力已经到达了顶峰,却也是韩信最危险的时候,因为韩信太能干了,其功劳已经到了无法用封赏来衡量的地步了,换个意思就是此时的刘邦已经感觉到控制不了韩信了,如果投奔项羽,项羽也不会信任韩信,因此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自己单干,反而局势会有好转。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

3.韩信有足够的资本

韩信在平定齐国后,手中已经有了三十万部队,而刘邦在荥阳一线是屡战屡败,好几次还是靠韩信手中的部队来补充兵源,此时手上最多二十万部队。项羽那边则更弱,在与刘邦的对战中自己消耗也非常大,为了救齐国派龙且带领二十万楚军救援,结果被韩信杀了个干净,此时手上只有十多万人马,韩信在部队上占据绝对优势。

其次,韩信在消灭各个诸侯国之后,其掌握的土地已经相当乐观,尤其是原齐国故地,处在楚汉之间,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蒯通的分析非常精辟,也直插要害,很多人都畏惧死亡,即使是韩信也不例外,蒯通明明白白的告诉韩信此时你看上去实力强,实际上已经走投无路了,只有自己干才能换来一线生机。

三.画饼充饥——蒯通甜蜜的毒药

蒯通的建议有理有据,可以说给韩信画了一个美味的大饼,但是这个大饼虽然甜蜜,却有毒,所谓韩信单干导致三足鼎立不过是蒯通的一厢情愿罢了,如果韩信真的听了蒯通的话,真的会如他所愿吗?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1.韩信坐山观虎斗,坐视楚汉争霸

这是蒯通想要韩信去做的,在楚汉争得你死我活之际渔翁得利,但是,蒯通却没有想过三足鼎立是建立在牺牲天下老百姓生命的基础上的,此前,天下百姓已经经历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火,还有秦朝十多年的苛政和秦末的烽烟,所有的老百姓都不希望再打下去了。此时韩信选择独立,是背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与民心背道而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韩信即使占领了战略要地也无济于事。

楚汉相争形势图

其次,韩信本人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家而不是政治家,让他打仗可以,可让他治理国家却并不擅长,时间一长其所管辖土地必然生变,况且刘邦和项羽也不是傻子,韩信独立后军事实力最强,攻守逆转,他俩还会死掐着不放吗?更大的可能是楚汉暂时握手言和一起打韩信,到时韩信腹背受敌反而是自取灭亡。

2.韩信帮助项羽去攻打刘邦

第二种情况是韩信在武涉(项羽使者)的劝说下选择自立然后帮助项羽去攻打刘邦。那么这种情况可取吗?实际上这也无异于饮鸩止渴,提前韩信的灭亡罢了。

其一,刘邦对韩信有知遇之恩,因为刘邦的重用韩信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在重视道德和情义的中国人眼中,韩信这样做把自己摆在了不忠不义的位置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成为失道者的韩信必然会遭到众叛亲离的下场。

其二,韩信手下虽然掌握重兵,但其领兵的将领却是刘邦的铁杆追随者,周勃和曹参是刘邦的同乡,跟着刘邦一起反秦出来的老兄弟,是不会背叛刘邦的,另外一个灌婴是刘邦的骑兵司令,他也是刘邦最信任的人之一,还有一个张耳和韩信也只是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和刘邦的关系反而非常好,刘邦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

周勃等人是刘邦的死忠

这样看来,除了韩信这个光杆司令外,其他士兵和主要将领都不会支持韩信去攻击刘邦,韩信自己在考虑蒯通的建议时也说刘邦对他非常好,这样做是见利忘义。

四.政治幼稚——韩信之祸并非死局

当然,蒯通的话并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他正确分析了韩信此时的处境,如果继续这样功高盖主迟早有一天会大祸临头,但韩信并没有听蒯通的建议,因为韩信自始至终没有是个没有野心的人,同时他对刘邦仍然心存侥幸,自己也感念刘邦对他的知遇之恩。

韩信没有选择自立是明智之举,可这个困局并没有破除,此时,韩信就展现了他政治上幼稚的一面。

在齐国刚刚平定时向刘邦请求封“假齐王”,刘邦正在成皋等着韩信增援,可韩信跑来给他要官,这让刘邦当时就怒了,也为韩信埋下了祸根。

刘邦派出郦食其说降齐国后,韩信公然违背刘邦的命令攻打齐国,导致郦食其被杀,刘邦的权威遭到了挑战。

刘邦与项羽鸿沟划界后公然违约追杀项羽,反而被项羽掉过头来杀得大败,刘邦向韩信求援,韩信作为下级居然公开向刘邦谈条件,虽然刘邦迫于形势答应却使刘邦对韩信极度失望,消灭项羽后下一个下手的就是韩信。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

——《史记.淮阴侯列传》

汉高祖刘邦剧照

前两个行为韩信实际上做的并没有错,只是他与刘邦考虑的方向不一样,韩信作为军事家从军事角度考虑齐国田氏王族首鼠两端不如一次性清洗干净,为了防止齐国动乱让自己做个“假齐王”也无可厚非,但是他在做这些决定时都没有考虑刘邦的感受,而最后一个公然要挟更是把自己放在火坑上烤,这些都是韩信政治幼稚的体现。

可是,韩信功高盖主之祸并非死局,在平定齐国之后韩信如果可以主动放低姿态去救援在成皋的刘邦,并且不贪恋权力把兵权主动交给刘邦,刘邦虽然多疑但韩信救了他一命又主动交还兵权给了刘邦一个台阶下,刘邦自然不会为难韩信。可惜韩信虽然没有野心,却把手里的权力看的太重了。他是个纯粹的军事家,可这世上哪有什么东西是纯粹的呢?韩信把事情想的太简单,更把刘邦想的太简单了!

结语:

蒯通之言,看似可以三足鼎立,实则是玩火自焚之举。韩信拒绝源于对刘邦的感激和幻想,其知恩图报精神固然可贵,却因政治的幼稚最终落得悲惨的结局,不亦悲乎。同为三杰,萧何送亲属为人质,张良功成名就后主动辞官归隐,而两人皆得以善终,独韩信如此,此间差距,尽在于此。


相城历史小学生


韩信平定齐地之后,谋士蒯通曾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然而最终被韩信所拒绝。那么,如果韩信依蒯通之言自立,天下局势会发生什么变化,韩信的最终命运又将如何呢?

背景:韩信开辟北方战线攻占齐地,项羽陷入腹背受敌之境

彭城之战后,刘邦虽然稳住阵脚与项羽在荥阳一线对峙,但正面压力十分巨大,于是便采纳了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之策,派韩信与张耳开辟北方战线。之后,韩信偷渡夏阳、兵围安邑,魏王魏豹被迫投降、举家被俘。

汉二年(前205年),韩信继续向东挺近,“后九月,破代兵”,迅速攻占代地,进而“(韩)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背水一战”大破赵军,赵军主将陈馀被杀,“岁余乃下赵五十余”,用时一年全面攻占赵代之地,刘邦封张耳为赵王。(《史记·淮阴侯列传》)

之后,韩信在李左车的建议下,派使者前往燕地,燕王臧荼不战而降,就此臣服于汉王刘邦。然而之后,刘邦因在成皋之战中战败,恼怒韩信与张耳驻兵修武而不救援,冲入韩信军营夺取韩信兵权,并要求赵王张耳和韩信重新招募训练士卒,继续向东攻占齐地。

此后,韩信在蒯通的劝说下,不顾郦食其已经劝降齐国,率兵攻打齐地,齐国因已决计降汉,并未有所防备,结果迅速被击溃。到汉四年(前203年),韩信已经全面平定齐地,项羽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先拍龙且率兵攻打韩信,但惨遭战败,之后又派武涉劝韩信反汉,但韩信不为所动。与此同时,在张良的劝说之下,衡山王吴芮也转投刘邦。

至此,刘邦已经直接掌控蜀地、三秦之地、魏地,张耳、臧荼、吴芮则各据齐地臣服于刘邦,九江王英布虽然归汉但九江地区以被项羽所占,而韩信则占据齐地。

此时,项羽虽然依旧在正面战场上保持着一定优势,但刘邦却已经对其形成了战略性的包围,项羽已经处于三面受敌的境地,而背后又有彭越不断骚扰粮道,局势已然极为不利。

内容:蒯通建议据齐地、连燕赵,阻天下兵祸而恩抚各诸侯

蒯通此时正在韩信手下充当谋士,司马迁评价其“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意思是善于峰分析和陈述天下局势、利害关系,乃是一位口才极为出众的辩才。

韩信在稳固了对齐地的统治后,蒯通先是为韩信分析了一番此时的天下局势,他认为刘邦面对项羽接连战败,已经是“智勇俱困者”;而项羽虽然所向无敌,但与刘邦对峙三年,已经是士气受挫、国库耗尽,百姓苦不堪言。并认为此时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韩信占据齐地便已经足以左右天下局势,倒向谁,谁便有可能取得最终胜利。

因此,蒯通建议韩信,“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以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天下孰敢不听!”意思是说,可以占据强大的齐地,联合燕、赵两国,出兵到空虚之地控制他们的后方,然后顺应民心,调停楚、汉之间的争斗,从而使士卒免于死亡,百姓安居乐业,天谁又有谁敢不听从!

同时,“足下按齐国之故,有淮、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齐矣。”意思是说,只要占据齐国故土,便拥有了淮、泗之地,再以恩德安抚诸侯,礼贤下士,那么天下诸侯必然竞相臣服齐国。

分析:蒯通的建议虽然看似可行,但想要成功实际难度极大

如上所述,蒯通对于天下局势的分析虽然有一定道理,劝说韩信自立的建议也具有一定可行性,但从当时的局势来看,韩信想要成功自立,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刘邦曾先后两次轻松夺取韩信兵权

1、韩信无兵无将,没有能力自立。韩信被誉为“兵仙”,极为能征善战,但一直以来却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始终没能培养出亲信将领和军队,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刘邦不断“掺沙子”的结果。这点从刘邦先后在汉三年(前204年)成皋之战后和汉五年(前202年)垓下之战后,两次直闯韩信军营,轻松无比的夺取韩信兵权便可看出来。同时,纵观韩信的一生,除了蒯通曾站在韩信的立场为其考虑,即使到后来被贬被杀,都始终少有人为其说话,可见他的势力之弱。韩信纵然是个帅才,奈何手下的将领和军队却均是忠于刘邦的,这种情况下贸然自立,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张耳与刘邦更多为从属关系

2、此计可用于称霸,而并非夺天下。从蒯通的计策来看,他显然是以分封制的思想在考虑天下局势,例如“据强齐,从燕、赵”,燕王臧荼投靠刘邦乃是畏惧韩信的东进,因此还是有可能投靠韩信的,但赵王张耳的情况却不同,赵王张耳虽然与刘邦同为诸侯王,但和刘邦却属于从属关系,想要说动他转投韩信,其实并不容易。此外,刘邦本人其实并非想要回到分封制,他所要的是夺取天下,因此想要劝说刘邦和项羽罢兵,恐怕并不容易;而项羽素有称霸之意,即使与刘邦罢兵,也不会容许韩信占据齐地而霸天下。

△刘邦志在天下

3、天下一统不可逆转,韩信败亡难以避免。即使以上两条全部达成,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下一统已经是难以逆转的历史走向,迫于韩信与项羽联手后的压力,刘邦或许会同意暂时罢兵求和,但绝不会甘心与两人三分天下。而从此时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团队能力来看,刘邦最终夺取天下的可能性无疑要远远超过韩信、项羽两人。事实上,就在韩信夺取齐地一年之后,项羽便已经支撑不住了。需要明确的是,夺天下虽然需要武力,可并非仅仅依靠武力便能成功,否则历史上名将并不少见,但为何却少有名将能够成功夺取天下呢?

或许是源于刘邦的知遇之恩,韩信最终拒绝了蒯通的建议,但正如以上所说,韩信此时其实并不具备自立的条件,更不要说称霸诸侯或夺取天下了,而这或许同样也是韩信最终拒绝蒯通建议的重要原因。

如上所述,韩信如果同意了蒯通之策,那么非但难以扭转命运,恐怕会死的更快。


香茗史馆


韩信临死前曾说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七年前,韩信灭魏、伐赵、收燕、攻齐,又打败了项羽大将龙且的二十万楚军,奠定了历史上兵仙的地位,又向汉王刘邦索要齐王封号,可谓春风得意。但对蒯通三分天下的建议却没有接受,韩信在顾虑些什么?如果当时做了决断,是否就不会有兔死狗烹的下场呢?

一、天下之势

虽然项羽在与刘邦对峙时仍不落下风,但韩信在北方的行动,使楚国丧失了大多数盟友,且韩信占据了齐国全境后,汉军直接插到了楚军的侧后,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战略构想已经显现出威力。

三面受敌的项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派出武涉游说韩信,武涉以个人得失的角度说出三个理由:

1、汉王的目标是吞并天下,不会容忍割地封王,齐王的封号也不会长久。

2、刘邦的承诺不值得信任,其人背信成性。今天给你的明天就可能收回去。

3、楚汉相争,你可要想明白,怎样才符合你的利益?

但韩信的荣耀、富贵都是出自刘邦,"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二、蒯通之计

武涉是敌方阵营的说客,明显是为了项羽的利益而来。韩信手下的将领及官员大都是刘邦派来的旧人,蒯通是少数几个新加入的人员之一。

在攻打齐国之前,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成功,韩信停下了进军的脚步。蒯通及时指出汉王并没有发来停止进攻的命令,虽然牺牲了郦食其,也使韩信登上了齐王的宝座。

仔细分析了各方的形势之后,他向韩信献三分天下之计,依据如下:

1、现在楚汉相持,难分高下,韩信是决定双方成败的关键

2、百姓疲劳困苦,怨声载道,只有韩信能够平息兵灾,使天下恢复太平

3、凭借现在的地位,使楚汉罢兵共存,可以形成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这是天赐的良机。

对蒯通的计谋,韩信仍以不敢忘恩负义相对。蒯通则以韩信熟悉的张耳与陈余的故事加以劝说,此两人为平民时结为生死之交,但在利益驱使下却反目成仇。而韩信功高盖世,已经与汉王的利益发生冲突。韩信被说的犹豫了。

几天后,见韩信仍没有主意,蒯通又敦促他当机立断。但韩信不忍心背叛汉王,又以自己功高,汉王终究不会夺取他的爵位。

道不同,蒯通离开了。

三、蒯通没看到的

1、韩信只有军队的使用权

曹参,灌婴,周勃,樊哙都曾在韩信麾下,但他军中的将领及官员绝大部分对刘邦忠心耿耿,韩信没有自己的势力,放到现在,就是个经理人,而非董事长。前204年,成皋之战后,刘邦轻易闯入韩信军营,一举剥夺了他的军权,没有内部人的协助那会如此。这件事发生在蒯通献计之前,却被他忽视了。

前202年,垓下之战后,刘邦故伎重演,又一次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说明韩信的手下忠于的是刘邦。离开了刘邦,韩信是孤家寡人。

2、韩信如果独立,四面树敌

东面是刘邦、南面是项羽,如果独立,与其他两方对比,人才、物资保障等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北面是韩信打下来的赵国、燕国。赵王张耳是刘邦任命的,且很早就投靠了刘邦,对其忠心耿耿。燕国投降的也是汉王,也不会倒向韩信。

齐国内部也不稳定,田氏王族在齐地拥有庞大的势力,在韩信兵威下,或逃亡、或蛰伏,一有风吹草动,必然跳出来制造内乱。

3、韩信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

韩信要名,刘邦拜将之后,韩信用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仗已经名满天下。韩信要利,他已经是齐王,还可能有更多么!韩信需要的都得到了,再折腾,也不会有更多的东西,反而有可能失去。因此,背叛刘邦,没有好处。

总结:

韩信用蒯通之计,可能得逞于一时,楚、汉也可能暂时收兵,但韩信不是政治家,成败也不仅仅由军事决定。在人才储备、经济实力、后勤保障、动员能力许多领域,刘邦已经占据不可动摇的地位,也将凭借综合实力最终完成国家的统一。韩信只是怎么死的问题。


春秋砚


被汉高祖刘邦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做为连百万之兵、攻必克、战必胜的军事家没有问题。但相较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还存在一是差距。

机遇,可遇不可求。稍纵即逝。正如题中所说,韩信也曾有过天大的机会:那是他刚攻下齐地,坐拥二十多万生力大军,而此时的刘邦和项羽正在另外战场厮杀,且双方均筋疲力尽。

刘项都在竭力拉拢韩信。按谋士蒯通的建议,韩信先保持中立,静观局势变化,小则可三分天下有其一。若刘项双败,或可一举将两势力聚歼!称王祢帝。

但韩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他要挟汉王封他为齐王的目的达到后,念起了汉王的好一一曾对他的知遇之恩。决定起兵驰援,逼项羽乌江自刎。

刘邦夺得天下后,对当时紧要关头韩信的表现耿耿于怀,先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削去兵权,又以云梦泽会盟之名将其拿下,降为淮阴侯,并带回了京城看管起来。

此时的韩信一直在后悔的回忆中。直到吕后在未央宫将其杖毙前,他还高喊悔不听当初蒯通之计。结果蒯通也被诛。所以后世人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很是赞扬!但对其道德、人品不敢恭维。


晚亭与落霞同晖


楚汉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刘邦与项羽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当时的韩信的势力已经成为了楚汉之外,最强大的第三股军事集团。在刘邦与项羽两方处于谁也无法彻底打败对方的情况下,韩信手里的这二十多万精兵成为了战略砝码。如果韩信助汉,则刘邦一统天下;如果韩信助楚,则项羽能够击败刘邦。

韩信手下最耀眼的一位谋士蒯通,向韩信提出一条既不助汉也不助楚的第三条道路,而是选择三分天下,韩信独占其一的战略规划。具体操作就是使得楚汉两方议和罢兵,韩信、刘邦、项羽三分共分天下,哪一方撕毁条约,其他两方联合进攻一方,由此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韩信独占齐国,武力屈服,震慑燕赵之地诸侯。

当时天下论排兵布阵,韩信已是无敌的存在,再者手握精兵,这些都是他从刘邦手里接过,然后经历百战,打败不可一世的楚王的军队,当时楚王的军队是横扫秦军和诸侯国的,可想而知其战斗力,是当时精兵中的精兵。就当时情况,刘邦,项羽,燕赵诸侯是无人敢攻伐韩信的。像汉王和楚王只能是拉拢,而燕赵小诸侯国只能许以重利。也许百姓真的能享几年太平。

本人认为

但战事无法避免,刘邦必先灭韩信,后扫灭楚王。

当年刘邦被封汉王,在汉中养精蓄锐,刘邦去汉途中烧毁所过栈道,防止诸侯军偷袭,并借此表示无东向之意,以麻痹项羽。三分天下后,必定屯田,勤练军队,因为他是有帝王之志的人。和韩信和楚王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人的心境高低决定了后来的事情发展走向。

韩信也是从无到有的,这一切都拜刘邦所赐,对刘邦还是很感恩戴德,时间一久必定懈怠,放松警惕心,刘邦给韩信摆个鸿门宴,取其首级,韩信旧部大多也是汉王账下的,大多数还是会拥戴刘邦的,或者趁韩信军队懈怠,夜袭也是有大概率成功的,一边是安享太平的军队,一边是韬光养晦的军队。刘邦也是有能力拿下的。

再经过几年的休整,扫灭楚王项羽,也是时间问题了。毕竟楚王也不是帝王之志的人,也多猜疑和优柔寡断之人,当初楚王很多优秀的将领都是被逼投靠汉王的,也许不等汉王动手,楚国内部就会生隙。

天下最终还是刘邦的,只是推迟几年或者更久!


一别成久违


蒯通劝韩信三分天下,韩信如果同意,那么刘邦将失去与项羽争夺天下的资本,只能做诸侯王汉王。从彭城之战可以看出,刘邦背信弃义,率五路诸侯兵马五十六万向东攻打楚国,项羽率三万精兵救援彭城,大败刘邦军。垓下之围,韩信、英布按兵不动之时,刘邦也是节节败退。项羽不用谋士范增,刘邦在听从张良的以封地奖励后,项羽在刘邦五路大军的进攻下,被迫突围至乌江自刎。如果韩信同意蒯通的三分天下,那么韩信可以与项羽平分天下,韩信与项羽性格有相同之处,有时性情淳朴,杀伐不够果断,刚愎自用,不听信谋士之计,遵守协议,可以和平相处。可是历史没有如果,蒯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史为镜摆事实,以案为例论推理。可是韩信不为所动,终因功高盖主而招杀身之祸。


在水一方88367096321


蒯通劝韩信自立,有原因二,一是蒯通对刘邦为人的了解,二是如韩信能成功,他蒯通就是有功之人,官运亨通那是肯定的。

如果韩信听信蒯通之言,割地为王,自立为一方,短时间里可能得逞一时,等到刘邦平了各地,起兵来収拾他时,可能支持不了多久,因为韩信手下原来都是刘邦的人,而且韩信孤立无援,兵败的结果是肯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