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學習張建華,講述:我們心中的張建華

學習張建華,講述:我們心中的張建華

學習張建華,講述:我們心中的張建華

圖為張建華(右一)與檢查點執勤工作人員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阻擊戰、總體戰,湧現出一批先進典型。2020年2月3日,旬邑縣湫坡頭鎮衛生院張建華同志在為轄區站所消毒途中突發昏迷,經搶救無效,於2月5日不幸逝世。他的先進事蹟被廣泛報道後,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中共咸陽市委下發《關於開展向張建華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號召全市幹部群眾廣泛學習宣傳張建華同志的先進事蹟。市委宣傳部組建了張建華同志先進事蹟報告團,進行線上報告。報告團成員是:旬邑縣湫坡頭鎮衛生院院長燕西峰,旬邑縣湫坡頭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科科員王姍姍,旬邑縣湫坡頭鎮車門村村醫何紅斌,旬邑縣衛生健康局幹部袁媛。他們從不同的角度,真實講述張建華同志生前的感人故事。

張建華同志作為一名基層公共衛生工作者,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主動請纓、衝鋒在前,充分發揮了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新時代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用寶貴生命詮釋了新時代公共衛生工作者的價值追求和使命擔當,是全市幹部群眾學習的典型,是新時代咸陽人的優秀代表。向張建華同志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勇擔使命、捨身忘我的高尚品格;學習他情繫群眾、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學習他恪盡職守、勤勉敬業的奉獻精神;學習他不畏艱苦、躬身奮鬥的優良作風。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把向張建華同志學習與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結合起來,與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決策部署結合起來,與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結合起來,統籌兼顧、盡銳出戰,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眾志成城抗疫情,風雨無阻向前進,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加快建設富強人文健康新咸陽貢獻更大力量。

他把生命定格在抗疫路上

旬邑縣湫坡頭鎮衛生院燕西峰

我叫燕西峰,是旬邑縣湫坡頭鎮衛生院的院長。

我是2019年10月25日被組織調任到湫坡頭鎮衛生院工作,雖然與張建華同志在一起共事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但我對他的印象卻尤為深刻。在我到湫坡頭鎮衛生院以前,我就知道湫坡頭有個張建華,他團結帶領全鎮鄉醫把公衛工作搞得有聲有色,每年的全縣公共衛生工作考核,湫坡頭鎮衛生院都名列前茅,他本人也連續多年被縣衛健局評為先進工作者。

今年元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開始向全國各地蔓延,1月22日上午,縣衛健局召開了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會。會後,我們院也及時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監測領導小組,由我任組長,張建華同志擔任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他接到任務後連續工作五六個小時,一連起草了湫坡頭鎮衛生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監測方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實施方案》等3個文件,會後,張建華主動找我商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個細節,我們一直商量到晚上九點多才結束,這一天他連續工作了14個小時。

第二天一大早,建華又來找我,主動要求春節值班,堅守疫情防控第一線。他給我說:“前段時間我請了兩週假,同事們替我做了許多事情,我是本鎮人,離家近,而且我經歷過‘非典’,有經驗,我值班最好。”我問他:“你剛出院不久,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能行嗎?”他很自信地說:“我的身體我知道,我行。”就這樣,建華同志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的戰鬥中。

1月26日,我縣啟動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衛健系統全體收假,進入全面戰鬥狀態。第二天,我們衛生院制定下發了《湫坡頭鎮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建華同志跑來找我,他說:“院長,我覺得,咱們還應該進行一次實戰演練。”我認為很好,就讓他拿個方案出來,他又起草了《湫坡頭鎮衛生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實施方案》。那天下午,他在我辦公室進進出出十多次,和我商量演練細節、所需物資、必要的防護措施等等。1月29日,我院成功開展了“防控新冠肺炎應急演練”,建華在演練中全面負責消殺和流調工作。

疫情防控做起來是一件繁雜龐大的工程。那些天,他每天都在微信工作群和朋友圈中發送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深入各村懸掛宣傳橫幅,發放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單,指導村醫開展疫情防控和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他事無鉅細,列出物資配置清單,除了要準備帳篷、防護服、口罩、棉大衣、泡麵外,就連暖手寶這樣的小物件他都沒有落下;考慮到安全因素,他在排班時,將女同志安排在白天值班;又考慮到值班人員比較辛苦,主動要求每天接送值班人員上下班。這份工作,說起來簡單,實際上每天早晚兩次,每次需要駕車一個多小時。那段時間,在全鎮的每一個村口、路口,在公路檢測點,總能看到他風風火火的身影。

在他去世的前兩天,他已經連續工作了20多天,我問他:“春節值班的同事基本都休假了,你也忙了這些天了,什麼時間休假?”他不假思索地說:“現在是非常時期,等過了這段時間再說吧。”

2月3日11:36,我突然接到了同事郭文玲的電話:“建華暈倒了,在財政所門口,你快來,”我放下電話就從辦公室跑了出去,當我跑到出事地點時,看到建華躺在地上嘴唇發紺,同事們正在緊張地做著胸外按壓,我強忍著淚水與大家一起趕緊將建華抬上救護車,送往縣醫院,12:00他進入了縣醫院急診科搶救室。然而,讓我們痛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2月5日上午,張建華同志搶救無效,永遠離開了我們。他的家裡從此失去了一個頂樑柱,我們也失去了一位好同事。至今,我一直在後悔,當時怎麼就沒堅持讓他休息幾天呢……

張建華同志把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抗疫路上,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為人民服務的公衛事業。我們決心以他為榜樣,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更果斷的措施,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為全面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永遠的榜樣

旬邑縣湫坡頭鎮衛生院王姍姍

我叫王姍姍,2012年7月畢業於西安醫學院、2015年12月考入旬邑縣湫坡頭鎮衛生院,我與張建華科長一起共事整整四年。這些年,我從一名剛出校園的懵懂青年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公衛專幹,從一個高談闊論、心高氣傲的本本主義者蝶變為腳踏實地、心甘情願為老百姓服務的基層醫務工作者,這都是我的張老師無微不至地關心、鼓勵和手把手教育幫助的結果。

今年1月9日,張老師早早地坐在了辦公室,我們很驚詫,張老師不是生病休假嗎,怎麼上班了?他憂心忡忡地對我們說:“他住院時,從病友那聽到,武漢出現了群體不明原因肺炎。”說完,他自言自語道:“馬上就要過年放假了,如果春運期間出了問題,那就不得了了。”後來,新冠肺炎疫情果真全面蔓延開了。我私下問他,你的預感怎麼那麼準?他微笑著說:“對於咱們做公衛的人來說,凡事要從最壞處著想,往最好處努力。”

2月1日早上8點,他把值班人員安全送到檢測點後,又帶著我和周晴,到各村懸掛張貼橫幅和宣傳畫,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渭北高原的早春,依然非常寒冷,風吹得我們周身都涼透了。

中午2點回到醫院匆匆吃完午飯,張老師又喊我們繼續下村工作,我說:“忙了大半天了,要不休息一下午,晚上,你還要接送檢測點的同事,明天再去吧,也不遲這一天!”

“胡說!咱現在是在和病毒賽跑,一個人不清楚疫情,就可能危及一村人甚至更多人,”張老師拒絕得不容商量,我們只好帶著疲憊和怨氣,隨他出發。路上,他看出了我們有情緒,便開導我們說:“咱們做公衛的,疫情防控是咱分內的事,現在是關鍵時期,一定要繃緊弦、憋足勁,把這個仗打好。”

“行,聽您的,不過,等疫情結束了,您得請我們吃大餐。”

“麼嘛噠,碎碎個事。”在他的勸導鼓勵下,我們心頭的怨氣消散了,一直忙碌到晚上7點左右才回到單位。吃完晚飯後,已是晚上8點,他又出發去接送值班人員。至今,那天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他兄長般開導勸慰的話語依然在耳畔迴響,可我們卻永遠等不到那個約定了。

2020年2月3日,這一天我一生都無法忘記。那天早上7點左右,我們剛睡醒時,張老師早已像往常一樣打掃了辦公室衛生,正對院內進行著消毒。7:34張老師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權威解答:天氣轉晴,出門曬太陽能否殺死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知識,緊接著又在工作群和朋友圈發了一條“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信息。

8點他在單位灶上匆匆喝了一碗稀飯,吃了一個菜夾饃後,就立即給自己駕駛的救護車消了毒,再叫上值白班的醫生劉召陽和任巧利,把他們準時送到檢測點,又返回把值夜班的梁小軍和劉俊平送回家中休息。10:07,他叫上我和周晴又前往門家村、看花宮村、坪坊村等7個村12個檢測點發放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核心信息宣傳冊,至11:10,1200餘份宣傳冊已全部發放到各村檢測點值班人員手中。

11:35,張老師駕駛救護車行至鎮財政所門口,讓我下車和財政所人員溝通進行消毒,我剛下車走進財政所院子,聽見救護車的喇叭急促地響起,我趕緊大步跑回救護車跟前,眼前的情景讓我懷疑自己的眼睛:張老師傾斜著身體趴在方向盤上,左手按在車喇叭的一側。恰好湫坡頭村村醫師潤身到了車旁,他急忙架起張老師的雙臂,將他從駕駛室抱下來,平放在地上。財政所隔壁的村醫劉正虎也跑了過來,一起跪在地上給張老師進行心肺復甦。很快,燕院長也趕了過來,我們趕緊將張老師送到了縣醫院。經過兩天的全力搶救,2月5日11:25,張老師還是走了。如今,每當看見那輛他駕駛過的救護車,瞧見他穿在身上的防護服,甚至是聽到喇叭的聲音,一種錐心刺骨的傷感總是難以釋去。

我們的好老師張建華科長帶著對工作的執著、認真和對父老鄉親的熱愛離開了我們,他的精神卻永駐人間。作為他的學生,我一定化悲痛為力量,沿著他的足跡堅定地走下去,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以告慰我們敬愛的張老師在天之靈。

我們鄉醫的良師益友

旬邑縣湫坡頭鎮車門村 何紅斌

我叫何紅斌,是旬邑縣湫坡頭鎮車門村衛生室村醫。

張建華同志參加工作後,一直在鎮衛生院的公衛科工作,從防疫專幹到公衛科長,他的身影一直穿梭於15個村的衛生室之間。他在學習上鼓勵我們,在工作上支持我們,在生活上關心我們,是我們鄉醫的良師益友,我們習慣稱呼他張老師。

張老師是一個熱心的人,他經常與大家談天說地、拉家常,誰要是有什麼困難和不順,他總是伸出援助之手予以幫助,必要時招呼大家一起助力想辦法解決,像一位大家長般將我們鄉醫團結聚集在一起,讓我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2017年,北崖頭村老村醫郭生萬因眼疾退休,張建華多次叮囑他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他主動找到在湫坡頭村第二衛生室幫忙的周豔豔,讓她回村接替郭生萬,把村上的公衛工作承擔起來。2017年10月的一天上午,門家村衛生室的任小芳在鎮上辦事時突發腸梗阻,她強撐著疼痛撥通了張老師的電話,沒幾分鐘張老師就從醫院裡跑了出來,簡單詢問了一下病情,就把她扶上車送到了縣醫院,用輪椅推著任小芳樓上樓下接受檢查,直到把她送進病房安頓好才離開醫院。張老師經常鼓勵我們出去參加培訓學習,只要上級有學習培訓計劃,他積極爭取,去年11月份,全鎮所有鄉醫都去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實習,通過學習我們的業務水平提高了很多,先後有6人通過了鄉村全科醫生考試、4人獲得執業醫師證書。

張老師是一個工作狂。別看他平時嘻嘻哈哈、和藹可親,可幹起工作來,卻嚴謹認真,容不得半點馬虎。記得2010年,在他的組織下,我們各村衛生室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建居民健康檔案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我們要挨家挨戶上門登記居民的個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測量血壓、身高、體重等,每人一份。我們村有1800多口人,建完檔案需要好幾個月時間。好不容易做完了,可他覺得不完善,又讓我們重新核對。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進行了核對和更新。當時,我就有點小情緒,心想:不就是一份檔案嘛,用得著這樣反反覆覆地折騰?張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耐心地勸導說:“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對於我們掌握居民的健康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不僅必要也很重要,所以,必須按標準認真去做,現在受點麻煩,是為了以後少受麻煩。”在他的耐心說服和指導下,我們終於高質量完成了居民健康檔案核對和更新任務。

張老師是一個直性子人,平時的喜怒哀樂常常寫在臉上。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們發現他臉上的笑容比平時少了,工作也較以往更加認真細緻。很多次他黑著臉,當著眾人的面對我們防控消殺工作中的不足給予批評。我跟張老師關係很密切,去年我母親住院時,他拿出兩千元救急。可就在今年1月26日,當他來村檢查消毒工作時,看見我沒有穿工作服,立馬提高嗓門嚴厲地批評我:“你咋不穿工作服哩?連最基本的防護都做不到,你咋當醫生的?病人這麼多,交叉感染了咋辦?你能負起這個責任嗎?你不知道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別人嗎?”一連串劈頭蓋臉地責問,嚇得我趕緊穿上工作服。他又開始查看我的消毒記錄,發現少了一次,立刻又開始大吼:“老實說,今天消了幾次毒?”“三次,一次不少。”我小心翼翼地回答。“那咋少一次記錄?我給你說,關鍵時期,做好記錄,不是讓你搞表面功夫,為的是有據可依、有證可查。”接下來,他又一次查問了我消毒液的配置方法,給我說:“有空就到村上轉轉,給發一下咱的宣傳單,讓回去在家裡待著,不要亂跑。”

那些天,他為了送消毒液、宣傳彩頁、宣傳畫條幅、防護用品,查看返鄉人員信息和消毒工作,每天都在15個村子穿梭。每次駕車要將全鎮15個村子跑遍,至少需要三個小時,而最多的一天,他來了我們村四次。每一次與我們見面只有關於疫情防控的交流,沒有一句多餘的寒暄。

可誰知,2月5日,張老師撒手人寰,永遠離開了我們。噩耗傳來,我們的村醫微信群哀慟連連,大家都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

在他逝世的第二天,羅家村村醫文娟和愛人寫了一首詩,表達了我們湫坡頭鎮全體鄉醫的心聲:

春天已至/寒徹心骨/鮮花欲放/白雪皚皚/剛才/到處還彌留你溫熱的氣息/衛生室還回響你溫馨的叮囑/你只是轉了一下身/或者太累了/在閉目休憩/當所有人回過神時/瞬間淚眼模糊/精神崩潰/在抗擊疫情的洪流中/一顆醫者之星忽然隕落/頓時/活著的人們才明白/還欠你一次親切的握手/一個溫暖的擁抱/一次深情的凝眸/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切已經來不及/而你稔熟的身影/親切的音容/讓人們回想起來情何以堪/抗擊疫情的路上/灑滿生離死別的淚/烙印痛斷肝腸的惋惜/一個用火燃燒著的生命/一個用光洗禮著的人生/一個潔白淨化的靈魂/一個磨練不屈的精神/感召著你的同事們/為事業而燃燒/為生命而閃光安息吧,尊敬的張老師!

平凡崗位上的健康衛士

旬邑縣衛生健康局袁媛

我是旬邑縣衛生健康局宣傳股幹部袁媛。

2月5日,張建華同志因公殉職後,我來到了他生前工作生活的地方,走近他的同事和親人。所見所聞,讓我的內心產生了強烈的震撼。

2003年,非典疫情暴發,張建華進入湫坡頭鎮衛生院工作。17年來,從防疫專幹到公衛科科長,他始終秉承“人民健康無小事”的信念,恪盡職守,任勞任怨,默默地堅守著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多次被旬邑縣衛健局評為“健康衛士”,連續六年被評為旬邑縣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張建華所在的公共衛生科,承擔著全鎮公衛隨訪、慢性病服務、健康培訓等15項工作,其中包括全鎮6460戶群眾的預防接種和270戶908名因病致貧群眾的健康扶貧任務。

健康扶貧,責任重、工作量大,張建華卻對這項工作付出了數倍的熱情和心血。他說:“我是本地人,最大的心願就是鄉親們有地方看病,能看得起病、少得病。”經常是晚上其他同志都回宿舍休息了,他一個人還在辦公室熬夜加班。為了讓全鎮因病致貧的群眾能夠及時享受健康扶貧政策,建華帶著他的服務團隊,拖著患有骨質增生的腳,每家每戶地去解釋政策,很多次,工作完已是傍晚,鄉親們用感激的目光望著他跛行的身影在山樑溝峁間緩緩歸去。

微信工作群、朋友圈也是建華同志宣傳政策和開展業務工作的重要平臺。那段日子,他每天在“湫坡頭鄉醫群”轉發的疫情防控知識都在五六條以上,在宣傳科學防疫知識的同時,還溫馨提示同事和微信好友保護好自己。然而,他的朋友圈卻永遠定格在了2020年2月2日晚上10點20分那條“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八個字信息,配圖是同事們在彬旬路口檢測點值夜班的照片。

對待同事,張建華嚴中有愛、既保持原則又真心關切。同事們覺得,建華就是他們的領頭雁、主心骨,是團隊的靈魂和旗幟。大家說,只要張科長在,我們幹任何工作都有底氣。建華同志每天想的都是什麼工作沒有做、什麼工作必須做,什麼工作應該怎樣做,他刷新了年輕同志對工作的認識,帶領他們迅速地成長。

疫情防控中,他周到細緻,在制定值班表時,特意把女同志安排在白天值班,又在物資採購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給大家買回來方便麵、榨菜、黃大衣、暖手寶,他說:“關鍵時期,我們的戰士不能倒下,必須把與疫情鬥爭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當他去世的噩耗傳來,大家都不敢相信,覺得心裡一下子空蕩蕩的,紛紛在工作群裡為建華同志寫下悼念的詩文。同事郭文玲寫到:與君共事幾許年,而今陰陽兩重天。建華同志的老院長馬萬興寫到:無聲痛惜淚奔滿面,春暖乍寒英魂仙逝,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公衛隨訪、地病康復……說不完道不盡,兢兢業業幹工作、踏踏實實做事情,往事歷歷,音容笑貌在眼前。退休老村醫郭生萬寫到:化悲痛為力量,砥礪前進、戰勝疫情。

“扭頭就走,步履匆匆”是張建華每次離家的習慣動作。參加工作17年,他僅有兩次春節沒有值班,以至於家裡準備年夜飯從來不考慮他。今年春節,熱騰騰的餃子剛端上桌,建華回來了,站在桌子邊吃了幾個餃子,給了母親和孫子每人二百元壓歲錢。愛人趕緊去廚房想給他加個菜,菜炒好端到院子裡,建華已經從房間走了出來,一句話也沒有和滿腹委屈的愛人說,只留給她一個匆匆離去的背影。從臘月二十三到去世的十八天時間裡,他僅僅回了3次家,除夕晚上,是三次回家呆的時間最長的,大概有五分鐘。而他家距離單位,只有三分鐘的車程。

2月2日,建華同志殉職的前一天晚上,他在接自己家對門的村醫劉俊平去疫情防控檢測點值班時,看見正在自家院子玩耍的孫子,就進去閃了一面,逗了孫子兩聲,聽見劉俊平出門的聲音,便轉身跑出了院子。愛人追出門問:“你急乎乎的,怎麼了?”“送俊平去值班,忙著呢!”建華邊說邊關上車門。誰也沒想到,這匆匆一別,竟是天人永隔。建華同志的愛人痛哭著告訴我:建華脾氣倔,把工作看得比命重,勸他少工作他就生氣,自己早已經習慣了老公不在家的感覺。

17年勤勉敬業、危急關頭勇擔使命、防控路上付出生命,這就是張建華,一個平凡崗位上的健康衛士,他用畢生的付出守護著父老鄉親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用最後的堅守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生命壯歌。他是名副其實的“三秦最美醫務工作者”,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座標和學習楷模,逝者無言,人心是碑!

学习张建华,讲述:我们心中的张建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