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春耕時節 這個貧困村卻迎來“春收”

村委大樓,大喇叭正用雷州話、普通話和粵語切換廣播疫情防控知識;田野裡,土地上,農戶們各自忙碌著,為全年糧食生產打好基礎 …… 在湛江市雷州公和村,今年春節期間雖然少了熱鬧的拜年和串門,少了傳統的雷劇和遊神,但是卻多了"逆行"的駐村幹部和一支穿著"紅馬甲"的黨員志願者隊,把防疫知識帶到每家每戶,將防控工作延伸到田間地頭,做到"疫情防控""產業就業""春耕春收"三駕齊驅。

■採寫:新快報記者 彭程 ■圖片:受訪者提供

春耕时节 这个贫困村却迎来“春收”

■收購商來到公和村收南瓜。

內外相結合 復工有保障

1 月 29 日是大年初五,雷州市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 2 例。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公和村駐村第一書記孫偉望馬上請示雷州市扶貧辦、楊家鎮黨委和村黨支部書記回村參與疫情防控。2 月 2 日上午,他簡單收拾行李,帶著僅有的幾十只口罩、洗手液等物品,從廣州驅車五百公里直奔公和村。

回到扶貧崗位後,他馬上與黨員志願者隊深入到各自然村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一連幾天,孫偉望和駐村隊員都行色匆匆,除了挨家挨戶提醒村民做好防護工作,積極籌集防控物資,還編寫疫情防控三字歌,千叮萬囑村民要記好宣傳單張上的防疫知識。這段時間裡,身穿紅馬甲的黨員志願者隊,猶如一道移動的紅色風景線,在公和村各個自然村內來回遊走。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孫偉望每天都在關注著春耕的情況。立春以後,既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也是一年春耕春播的重要時期。2016 年前的公和村,主要靠種植水稻、花生、甘蔗等經濟作物,村民收入微薄,村委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為零。經過中交四航局四年多來的精準扶貧、精準施策,公和村的產業得到了發展,村集體經濟收入有了大幅提升。

"脫貧攻堅的成果來之不易,面對嚴峻的疫情,我們更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不但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還要確保脫貧攻堅圓滿收官。"孫偉望說,目前扶貧工作隊正在深入瞭解有勞力相對貧困戶返崗復工的情況,"村裡外出務工人員中,有 70% 左右在湛江當地,有 30% 左右在珠三角一帶,後者還是有不少人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為幫助貧困戶正常復工,孫偉望已準備和當地的人力資源部門聯繫,希望能引進一些企業進村招聘,同時也積極和所屬的中交四航局溝通,爭取通過內外結合,以保障貧困戶有更多可選擇的崗位。

春收正當時 確保銷路通

而就在村裡防疫工作進行得熱火朝天之時,市場上又傳來了好消息:今年春節期間,公和村的"心香"番薯種植項目不但沒有因為疫情影響而滯銷,反而線上訂單數量上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增長。"我們的番薯在線下是跟超市合作,線上是和電商合作,今年春節可能因為很多人宅在家裡,像番薯這種健康食品特別受青睞,之前我們每天銷售量大約是五六十噸,而春節期間有時候能達到上百噸。"孫偉望說,由於雷州這邊疫情還算比較平穩,目前村裡頭的種苗、化肥等供應都有保障,很多村民自立春以來也已經耕好水田,開始撒種秧苗,同時也陸續有收購商進村收購。

"我們現在一方面是引導農民分批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幹活,避免人員集聚,一方面是要確保扶貧產業不受影響,和電商公司保持產業正常運轉,在保證防疫安全的情況下,讓收貨的車輛能夠開進來,讓農民的作物能運出去。"孫偉望說,扶貧工作隊通過有效組織,目前已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防控期間交通管制帶來的影響,保障農產品能夠及時採收、及時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