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下零售行業的“冰與火”:從瀕臨倒閉到營收大漲

“千條馬路似無人,萬家商鋪盡關門。一人黃昏獨睡去,噩夢驚醒夜已深。”1月30日晚,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在自我隔離的第10天,面對空曠的上海街道寫下了這首名為《無人》的詩。

馬路無人、店鋪關門,孫來春在過去兩週經歷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時間跳回到1月14日,林清軒在上海召開了公司年會,全國各地的同事齊聚一堂,公司上下一片歡聲笑語。

作為一家做護膚品的零售企業,林清軒從2003年9月成立至今,已經開設了300多家線下直營門店,擁有2000多名員工。年會上,孫來春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沒有人會想到,一場危機正悄然而至。

以鍾南山院士1月20日證實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為起點,到1月23日武漢“封城”,短短几天內,隨著全國各地疫情防控力度的直線飆升,人們才逐漸開始意識到,新冠肺炎並不是一場普通感冒那麼簡單,它也不再僅僅是武漢一地的事情。

但這一切來的太突然,讓孫來春甚至覺得有些恍惚。他告訴21Tech記者,自己原計劃是1月22日回老家過年,但當天開始發燒,聯想到幾天前公司年會和武漢的同事“摟脖子喝酒”,孫來春覺得自己有可能被感染了,便留在上海自我隔離,並做了最壞的打算。

後來證明,孫來春發燒只是虛驚一場,但林清軒,卻真的患上了生命垂危的“重症”。

每年春節,原本是這些線下零售的黃金週,一方面是很多電商平臺停發物流,另外就是春節大家都出門逛街,消費慾望比平時更強。但今年初一到初七,林清軒的一半店鋪關閉,一半店鋪營業卻沒客人,業績崩盤了。

孫來春告訴記者,當時他算了一筆賬,按照林清軒的現金儲備,最多能活兩個月。“337家直營門店的租金,2000多員工的薪水,這就像血管破了一直往外淌血,卻沒有辦法制止,這樣下去,林清軒兩個月後肯定死亡。”

因此,寫下《無人》時,孫來春整個人都處於崩潰狀態。但他當時同樣沒有想到的是,接下來的兩週,依靠互聯網平臺進行的線上“自救”行動,林清軒的處境開始峰迴路轉。

全員“上線”

在創辦林清軒之前,孫來春有過一次失敗的創業經歷,失敗的導火索,是2003年的非典。當時,孫來春是做馬來西亞一個品牌“ALOE WORD”的代理,但因為非典,該品牌決定撤離中國。

“2003年是有店有人沒貨,現在是有店有貨沒有人”,孫來春的兩次創業趕上了中國兩次特殊的疫情,但面臨的情況卻完全不同。現在,林清軒最需要的是客流量,可線下渠道被切斷,孫來春只能寄希望於線上。

孫來春告訴記者,“林清軒主要擁抱了三個平臺,分別是騰訊、阿里巴巴和分眾傳媒,通過它們,開啟了信息化的時代。”

其實疫情之前,林清軒就已經開始做一些數字化建設,但孫來春坦言,數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很多人感受不到它的價值,導致很多員工尤其是線下渠道的員工,並不願意接受數字化。

去年11月,林清軒開始接入微信小程序做了微商城,但在疫情之前的兩個多月裡,員工的使用量並不大。這主要是因為相比線上渠道,線下門店可以體驗產品,客單價也更高,所以在線上線下並行的時候,員工也更傾向於線下。

但這次疫情,讓林清軒上下不管是否接受,都必須開始數字化的工作方式。“之前是大家從心裡就有牴觸,也不願認真做。但通過這段時間的嘗試,很多員工發現,用微信給用戶種草,然後通過小程序商城完成售賣,這條路也是能走通的,而且走的還挺好。”孫來春表示。

如今,林清軒基本全員都在行動,做起了線上銷售。為了提高線上的用戶體驗,林清軒專門成立了一個內容工廠用於生產內容,包括視頻、照片、文案等。孫來春說,“我不想讓消費者把我們看作是微商,所以對傳播的內容要求很高,同時也要求員工不要頻發朋友圈去打擾用戶。”

不管線上還是線下,零售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拉新和復購依然是最核心的兩項內容。過去,林清軒通過微信公眾號以及門店掃碼等方式,積累的一批老顧客,在疫情期間,這些老顧客的轉介紹成為林清軒的主要拉新方式。

而在增加復購上,林清軒則是讓員工主動為顧客提供更多線上服務,以提高轉化。孫來春舉例說,比如顧客疫情期間都在家,林清軒就通過視頻的形式教用戶做面部SPA,結果來看,相關產品套裝在小程序商城上的銷量確實提升了,並且已經達到了線下門店的業績。

零售行業的新答案

事實上在疫情期間,林清軒的遭遇並非個例,整個零售行業其實都在面臨相同的挑戰。

妍麗集團CEO朱虎誠日前在接受21Tech記者採訪時表示,1月23日,妍麗在武漢的7家直營店率先關閉,隨後其他城市的一些門店也陸續關閉,最高峰的時候關閉了70多家門店,而妍麗在全國的門店總量為127家。

同為美妝公司的妍麗集團,原本也會在春節期間迎來一波銷售高峰。但朱虎誠表示,這次疫情讓妍麗的線下銷售跌幅超過50%。

因此,發力線上也成為妍麗應對疫情影響的重要舉措。但記者瞭解到,與林清軒過去對線上銷售相對牴觸不同,妍麗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已經近三年的時間。

朱虎誠表示,妍麗做線上平臺,一開始就朝著建立自己流量體系的方向,因此沒有把主力放到天貓、京東等平臺,而是做了微信小程序商城。

據悉,妍麗的線下線上渠道一直保證三個“統一”,即商品統一、價格統一以及活動統一,在疫情爆發前,妍麗的線上營收佔比已經接近總營收的25%。

而在疫情期間,這個比例超過了70%。朱虎誠告訴記者,妍麗目前的線上客流主要來自於線下門店,過去幾年,妍麗通過線下門店積攢了大量的會員用戶,並構建了超200個社群。

此前,妍麗就會通過社群不定期做一些活動,比如發放優惠券、做美妝講座等,部分顧客也會直接在線上完成購買。基於這些以往的積累,妍麗在疫情期間做線上營銷也變得得心應手。

在朱虎誠看來,這次疫情更像是妍麗線上運營的一次“練兵”,是對整個線上系統的一次重要磨合。在這個過程中,朱虎誠覺得妍麗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物流,因為有些地區的用戶下單,但物流送不過去,這對線上銷售產生了一些影響。

這次疫情,也讓妍麗集團快速發展出一項新能力,即直播。朱虎誠告訴記者,這段時間,妍麗通過騰訊做了幾百場直播,很多店長、店員都開始直播。

“之前還在擔心是不是隻有個別員工能做直播,後來發現低估了員工的能力,現在基本每家店都開始直播,而且都是自己的員工來做。之前有個員工一場直播賣了18萬元,他也成為我們內部的網紅”,朱虎誠說。

疫情期間,林清軒也嚐到了直播的甜頭。2月14日,孫來春更是親自出鏡在天貓平臺進行一場直播,一場下來,孫來春賣了40多萬元的商品。後來林清軒邀請李佳琦做了一場直播,賣了近700萬,孫來春感慨這是“奇蹟的感覺”。

在孫來春看來,這次疫情對林清軒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思想上的改變,現在會覺得數字化不僅僅是一個輔助作用,它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讓業績逆襲的工具。

“等疫情結束後,線下的業績也會恢復,到時線上線下有可能會成為1+1>2的格局”,孫來春說,他覺得林清軒未來的業績會比沒有疫情時出現大幅增長。

截至2月21日,林清軒線上線下的總業績已經同比去年增長了45%,其中微信小程序佔比接近50%。從命懸一線到業績大漲,林清軒完成了一場命運逆襲,與此同時,數字化也在零售行業真正站住了腳。

本文首發於21世紀經濟報道旗下公眾號“21Tech”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