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转产保供,这些企业跨界抗疫的故事很精彩(附视频)

昆明云锗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的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查仪能迅速锁定目标,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进行人体体温异常排查。

中轻依兰(集团)有限公司利用企业液体洗涤剂一套闲置生产线进行工艺技改,转型生产84消毒液,在原料充足的前提下,每天可生产50吨并平价供应市场。

疫情发生以来,许多企业协同生产,解决防控物资需求。在昆明就有这样一批“硬核”跨界的企业,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开拓新业务,开展新生产,涉足新领域,助力防控保供。


2月25日 13:30

昆明凤玲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几十台按列排布的缝纫机摆放整齐。缝纫松紧、裁剪布料、整理内芯……公司负责人刘万凤介绍,口罩生产有20多道工序,每台缝纫机后面,工人看似做着相同的工作,但其实都不一样,流水线作业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

转产保供,这些企业跨界抗疫的故事很精彩(附视频)

员工加班加点赶制口罩。

刘万凤介绍,他们生产的民用口罩共6层,1层面料、1层里料、2层无纺布和2层熔喷棉。其中,最外层为生产衣服时用的纯棉面料,因此手感舒适。目前,随着工人技术的娴熟,该生产线日均生产量已从每天5万只增加至10万只,累计生产口罩100万余只。经过消毒和专业机构检测后,这些口罩就能投入市场。


2月23日 12:40

中石油西福路加油站

不仅现场卖菜,还开通抖音直播。中石油西福路加油站经理王晓东介绍,以2月20日当天为例,直播一小时,网上下单近2000元,秒杀约800元,合计金额近3000元。此外,加油站非油礼包的陈列、推销、扫码付款直接在现场完成,顾客不用下车,通过宣传卡进行商品选购,扫码支付后就可以带着商品离站。针对在家中的市民,中石油推出了线上选购,在中石油好客微商城,各种蔬菜、肉类、水果组合套餐,由专人配送上门,让市民有更多的选择。

转产保供,这些企业跨界抗疫的故事很精彩(附视频)

便利店内各类货品充足。


2月25日 15:45

中石化双龙桥加油站

在中石化双龙桥加油站也卖起了盐米油。“我们加油站的便利店这段时间销售厨房调料品,尽量让市民一站购齐。”该站站长李耀刚表示,这样新的方式不仅方便,还让很多市民觉得新鲜感十足。刚开始时每天可接50单左右,平均每单60元左右,多的时候一单有100多元。“注册过的用户只需直接扫码就能完成线上支付,2分钟可完成整个选购。”据悉,除了该站点,目前中国石化云南昆明石油分公司已在广福A站、北京路站和海埂A站同时开辟了该项业务。

转产保供,这些企业跨界抗疫的故事很精彩(附视频)

加油岛之间的蔬菜货架。

疫情当下,跨界是一种担当。他们心无旁骛、目标明确,一路奔跑加入民用口罩生产制造行列,想方设法解决一日三餐和日用品供需缺口,无疑是最硬核抗疫力量的一部分。审视当下,企业跨界的故事不仅于此,企业“思变”的路径也还有许多,而这份“变量”正转化为抗击疫情的“增量”,在跨界路上,他们的故事还会更精彩。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缪亚平 张怡 冉光雯/文图、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