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廣西扶綏:戰疫中的“哥倆好”

他們是親兄弟

他們更是一路同行、並肩作戰的戰友

他們堅守,互相支持,從不退縮

“老三,我們聯豪村在這個位置,往東方向是金光,再出去就是西鄉塘,離南寧很近,我們要在那豪屯大榕樹三叉路口這裡設立檢查點,24小時安排輪流值班”。

“這樣還不得,往北就是中東鎮,再出去就是隆安,這樣看來的話,我們也要在那咘屯大榕樹三叉路口這裡再設立一個檢查點,和那豪屯檢查點一樣,24小時值班,檢查外來人員和車輛,我也去負責測量體溫。”

這是昌平鄉聯豪村黨總支部書記鄧大生和村醫鄧大新面對著地圖,研究和分析聯豪村如何應對疫情防控工作“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時的對話。

廣西扶綏:戰疫中的“哥倆好”

鄧大生、鄧大新對全村檢查點設置進行研究

今年58歲的鄧大生在家裡排行老大,濃密的雙眉難掩年輕時的英氣。1978年7月,16歲的他高中畢業後去外面打工,深深感受到家鄉與發達城市的差距,立志回到家鄉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帶領群眾共同走上致富路,1992年3月,年僅30歲的他回到聯豪村,通過村“兩委”換屆選舉,進入村委工作,先後擔任村委委員、治保主任、計生專幹,並於1995年1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02年,年僅40歲的他當選村支書、主任,至今已連任18年。這些年來,他始終心繫群眾,為村裡辦了很多好事實事,是群眾心中的“大膽支書”“魄力支書”“辦法支書”。

在大哥這種熱愛家鄉、心繫群眾情懷的影響下,家裡排行老三的鄧大新1995年9月醫學專業畢業後,放棄了“包分配”留在大城市的機會,毅然選擇了回家鄉,當一名村醫,為群眾看病。他事事都向老大看齊,2013年7月也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和大哥一樣,幾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業。

聯豪村有500多戶將近2000人口,兄弟倆深感責任重大,卻絲毫沒有退縮。村裡的大小事務,鄧大生扛在肩上,誰家有什麼困難,他都想辦法幫解決;誰家老人身體不舒服需要上門就診,鄧大新總會第一時間趕到。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兄弟倆更是夜以繼日,全身心投入。

“我家是貧困戶,我老婆身體也不好,小孩從小就體弱多病,鄧醫生經常來家裡,給我們很多照顧。近段時間,鄧支書帶我們村很多人去山圩產業園找工作,我也想這兩天就去那邊應聘。”那豪屯村民黃正知如是說。


廣西扶綏:戰疫中的“哥倆好”

鄧大生(右一)和鄉長陸梧(右二)動員群眾去就業

“鍾志飛,66歲,體溫36.8℃,從街上過來。”在那豪屯疫情防控體溫檢測點,一輛三輪車在接受檢查,鄧大新測量體溫後,由鄧大生進行登記。兄弟兩人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在開展防控工作的入戶宣傳、發放口罩環節,老三聽從大哥的安排,老大也經常聽取老三的醫學專業意見,兄弟倆一起戰鬥。此外,老三還發揮他的專業特長,主動做好公共場所消毒、為群眾測量體溫,指導群眾做好自我防護。


廣西扶綏:戰疫中的“哥倆好”

鄧大生、鄧大新兩兄弟在檢查點值班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黨員,黨員分片承包責任制,放在哪些工作都管用。現在疫情防控也必須依靠聯防聯控,依靠群防群控,只要我們黨群同心,幹群同心,就一定能夠打好、打贏這場阻擊戰!”這是鄧大生在值班筆記本上寫下的話。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鄧大生充分調動黨員和村屯骨幹力量的積極性,先後成立了由老黨員組成的聯豪村護村隊,負責巡邏村裡商店和人員聚集點,及時疏散聚集人群;成立由青年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負責在各檢查點值班值守;成立由黨員和村民代表組成的黨群防控工作組,負責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全村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相互監督的群防群控工作格局。

廣西扶綏:戰疫中的“哥倆好”

鄧大生的值班日記

在抓防疫工作的同時,鄧大生還抽出時間到田間地頭指導春耕生產,在他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聯豪村農副產品(香蕉)統計數:黃文松15000斤、周仕明2000斤、黃千錦2000斤……

“聽說縣裡要採購一批農產品馳援湖北地區,我有15000斤香蕉,麻煩幫我報上去一下。” 村民黃文松打電話給鄧大生支書。“真的很感謝支書,不然我這麼多香蕉真不懂怎麼處理。”

廣西扶綏:戰疫中的“哥倆好”

鄧大生(右一)在指導春耕生產

在體溫檢測點下班後,兄弟倆合力組織群眾到扶綏“三大園區”應聘,先後組織了60多名群眾參加應聘,有50多人簽訂了就業意向,有8人直接帶行李去上班了。鄧大生的愛人黃秀英說,“老鄧和老三,春節到現在了,不是忙值班,就是走訪宣傳,要麼就去地裡,要麼就帶人去找工作,家裡的活就顧不上,孫子和幾個外甥來想讓爺爺抱抱,他都沒時間。”


廣西扶綏:戰疫中的“哥倆好”

鄧大生(中)帶領群眾到園區應聘

對於鄧大生和鄧大新兄弟倆來說,今年過年少了一份與家人團聚的溫馨,但多了一份堅守的責任。他們只是千千萬萬個“舍小家為大家”家庭的縮影,他們演繹著感人的“逆行”故事。戰“疫”還在繼續,感動仍在上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廣西扶綏:戰疫中的“哥倆好”

撰稿:何高明 陳智藝

供圖:何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