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面對疫情 我不只是無能為力


面對疫情    我不只是無能為力


這是郭紅豔為你分享的第 86篇文章



我是一名中學生,對於疫情,我有自己的思考與認識,這些思考是真摯的。

沒有什麼對武漢加油,也沒有什麼對於祖國的搖旗吶喊,只是些我個人的思考。

我不想再對武漢說什麼“武漢加油”。因為他們早已收到太多的祝福,應該不缺我這一份,再有便是我不希望因為這一句輕輕鬆鬆的“加油”,就將我的罪惡感消減。

好像這樣的一句話,我便對武漢做出了什麼實質性的“支持”,我便做到了我所能做的一切,面對武漢那份苦難時我便能淡然一樣。

為什麼這樣我們便可淡然了?因為我覺得已經盡力了。

這份盡力,好像跟那些勇赴前線的醫生們,將生死遠擲拼盡一切,去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但有時最終只能面對家屬所說的那句“盡力了”時那份深深的無力感是一樣的。

我自己質問自己,我是否真的盡力了? 我拼命的去尋找答案。

我想,如果我是一名醫生,我會申請上一線去拯救生命;如果我是一名記者,我會去報道真實,去安撫大眾;如果我是一名作家,我會去尋真探訪,去寫下故事。

但這些都只是我想,真實的我最終只能充滿無盡苦澀地回答道“是的”。

我想為他們多做些什麼,但我發現“在家好好待著”便是我所能做到的最大的貢獻,對我這真是一種屈辱的無力感!

面對疫情    我不只是無能為力


我討厭這樣。 我只能被動地看著手機另一頭的世界,那一頭的世界是死亡,是恐懼,而我這頭藍天依舊,明明是在同一個蒼穹之下卻如此遙遠,以至於一切都似乎不太真切。

感染的人數每天都在跳動著,一千,兩千,五千,一萬……

死亡與疾病離我們太遙遠,遙遠的就只像一場夢。但夢的一切又顯得如此真切。你每天可以看見這場大災難背景下的許多事。

我更願意把視角轉向普通人的悲歡離合。

你可見農民工捐贈口罩,可見父子隔離兒子餓死在家,可見外賣小哥的一趟趟醫院往返,可見醫生日夜不眠,可見某些人紅十字會搶貨,也可見有人趁機坐地起價。

悲歡離合中,人性善惡交織,複雜性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日常生活一下變得荒謬,但死亡卻使一切又變得真實。

但我們又能做些什麼?未及自己身邊時,一切都只是一場夢。我只當大夢初醒時,感嘆人生悲涼。

我也只能如此。 我無法拯救遠方人的生命,我只能過好我自己的生活。

我的城市確診病例也在增加,小區也漸漸封鎖了,每家憑通行證兩天才能出去一人買菜一次。公共場所衛到處在灑消毒水,路上空蕩蕩,不見人。

爸爸早早搶回幾袋米,十幾包麵條,幾大袋餃子。此後我爸定時去門採購,這應該是我們家與外界除互連網外,僅存的唯一聯繫。

這個城市像被個“鍋”給罩住,城裡則好像“轟”的一聲,什麼都塌了,商店停了,娛樂業停了,開學復工的日子也無限往後延了。

這個城市的時間像停止了流逝 ,繼續沉浸在新年的美夢裡。外界的世界定格在了那一刻,但我們生活仍在繼續。

時至今日,我每天讀書寫字偶爾發呆,有種踏實感,但我仍然無法掩蓋心底的惶恐。我們原本整個的日常生活被連底給抽掉,異常不斷持續著。

我們是被困的“囚徒”,只能透著窗子看世界。時間的概念越來越淡化,白天黑夜不再有明確的分界。

三餐成為劃割一天的座標,它的正常進行,便意味著我們生活尚未失控。

除了日期的變化,每天只是前一天不斷重複 ,總有厭倦時。

我從未如此強烈的渴望出門,那是一種最原始的衝動,對於擺脫這種囚徒般生活的衝動。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選擇了短暫出去放鬆一些。

我本以為我能在外面奔跑時會欣喜若狂,但空空如也的街道把你拉回現實,一份陰翳的壓抑感始終殘留在心中。

這次我才明白,我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迴歸正常。

當我放下筆,站在窗前。 忽發覺三月即將來臨,凌厲的寒風來時如獅子,但現已如綿羊盡顯溫柔。

我所居住的城市沒有春天,冬天雖才剛剛過去,但我就已聞到夏天的氣息。我想,凝滯的時間也即將開始流轉。

冬天已逝去。

明天,將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