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後代學者將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並稱為曹操集團的“五大謀士”,《三國志》將荀彧、荀攸、賈詡聯合作傳,可見賈詡在三國曆史中的重要地位。近來不少人將賈詡稱作是三國第一“毒士”,認為他洞悉人性的弱點,出謀劃策沒有底線。那麼這位“毒士”究其一生究竟獻過哪些“毒計”呢?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董卓進軍洛陽,賈詡在董卓軍中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後來又升任討虜校尉。王允聯合呂布誅殺董卓後,開始清算董卓餘黨。當時董卓餘黨群龍無首,李傕、郭汜等將領打算逃亡涼州。如果按照這個節奏走下去,那麼關東集團的戰亂雖不會立即終止,但關中起碼能得到到安寧。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這時賈詡站說來說話了:“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卓報仇。如果僥倖成功了,就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失敗,再逃走也不遲。”李傕、郭汜等將聽後彷彿找到了救命的稻草——與其坐以待斃等死,不如破釜沉舟一搏,於是收羅舊部急速攻佔長安。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王允殺死董卓後,又準備清除董卓的餘黨。李傕和郭汜都是董卓的部下,因此十分害怕,打算解散部眾,各自逃亡。賈詡聽到李傕和郭汜的打算,獻計說:“如果你們放棄軍隊,孤身逃命,只需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捉起來,不如大家齊心合力去攻打長安,為董卓報仇。如果事情成功,就可以擁戴(劫持)皇帝以號令天下,如若不成,再逃走也不遲。”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李傕和郭汜採納了賈詡的建議,四處散發“王允准備清洗涼州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十餘萬之眾。初平三年六月,呂布屬下的蜀郡士兵叛變,打開城門讓李傕等入城,呂布兵敗,僅率百餘人逃走。賈詡之所以給李傕和郭汜獻計,攻擊長安。是因為王允在除掉董卓後, 對董卓餘部採取了“不寬恕”態度。先殺名士蔡邕,跟著就要剷除以李傕、郭汜等董卓手下的將領。引得整個西涼地區惶恐異常,李傕和郭汜,都想著散夥逃命了。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第二件能展示賈詡謀略的事情就是在董卓時期。他當時是董卓麾下的謀士,而董卓卻在一次戰爭中身亡,董卓的下屬都很害怕,想著那就就此解散吧。結果賈詡卻一直鼓勵大家要繼續西行,並且擴大隊伍,直接進攻長安,為董卓報仇。這件事情出人意料的順利,李傕殺了王允等人,將呂布趕走後。把持了朝政。也正是因為此事,李傕更是信任賈詡,高官俸祿的養著他。可聰明的賈詡是不會被眼前的利益收買的,他清楚自己適合在什麼位置,站得高反而會摔得粉身碎骨。所以他只選擇做了個平平的尚書,然後背地裡幫著李傕出主意,迎漢獻帝,平衡朝臣的關係。不得不說他是個優秀的謀士。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官渡之戰進入相持階段,袁紹開始積極拉攏張繡。但如何正確地“站隊”,張繡十分謹慎。張繡的本意是投向袁紹,當時袁紹兵多將廣、糧草充裕、實力最強。賈詡不同意,並直接指出:袁紹心胸狹隘,連他兄弟袁術都容不下,何況你一個外姓人。賈詡想要投靠的是曹操,但張繡顧慮重重——畢竟之前投降過一次,已經失去了信譽;而且曹操與他還有“殺子之仇”“奪妻之恨”。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賈詡勸曹丕做事不要張揚,要做好兒子和臣子的本分,關鍵是要“孝順父母”。潛臺詞就是,寫文章你比你兄弟差點,要學著揚長避短,在“孝德”上多下功夫。等曹操諮詢的時候,賈詡也是不明說,而是若有所思的“信口開河”:我剛剛想起你的老同學袁紹和老相識劉表來了(袁紹、劉表因為沒有立長,導致分裂,最後被曹操“一鍋燴”)。賈詡沒有直接表態,但經這麼一敲打,曹操確定最終人選是年齡更大、做事也更穩重的曹丕。賈詡的站隊是明智的,收穫也是重大的。後來曹丕繼位,為報賈詡相助之恩封他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更重要地是,賈詡是三國裡少有的能夠得以善終的人。

被稱為三國第一“毒士”的賈詡,一生究竟獻過多少“毒計”

賈詡見到張繡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就對他說:“主公今日修整後可再追擊曹軍,必勝!”張繡和劉表都很驚訝,說道:“今日已敗,為何再追?” 賈詡故作高深的說:“主公只管率軍追之,若不勝,我願接受軍法處置!”果然,正如賈詡說的那樣,張繡大敗曹軍,凱旋而歸!賈詡此人能夠把曹操的心思都琢磨這麼清楚,可謂心思之精巧,眼光之毒辣。江湖上送的“毒士”外號沒白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