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不收礼物就回家?这位大臣堪称“异类”,皇帝曾下旨让他收点好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赤裸裸讽刺官场中潜移默化的贪墨之道。历史上那些清廉如水的大臣们,总是能受到后人的爱戴,可是当一个官员丝毫不贪污,或许又显得他格格不入。毕竟为官之道,乃是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可凡事上下也需要打点,免不得要与钱财打交道。唐朝中后期,有位叫陆贽的大臣,他却能做到分文不收,就连唐德宗李适也看不下去,希望他多少能接受点好处,这其中有怎样啼笑皆非的事实呢?

不收礼物就回家?这位大臣堪称“异类”,皇帝曾下旨让他收点好处

陆贽出身名门贵族,他的先祖可是三国时期江东鼎鼎有名的江东陆氏家族。到了唐德宗时期,老陆家早已衰落,陆贽父亲早逝,他幼年时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得益于母亲的开化,以及书香世家的熏陶,陆贽17岁便得中进士由此踏进仕途。可是陆贽于左右逢源的官场,似乎是个“异类”。唐朝中后期,由于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李氏王朝其绝对威严早已不如唐太宗李世民那时。

不收礼物就回家?这位大臣堪称“异类”,皇帝曾下旨让他收点好处

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此期间,不少藩王诸侯趁势崛起。陆贽与寿州刺史张镒相交颇深,张镒觉得陆贽是个难得的人才,便想许以重金笼络陆贽,招募其麾下门客,今后这二人在官场中也算是有个照应。不过陆贽果断谢绝张镒的好意,最后还是唐德宗李适听说了陆贽的大名,将其拜为翰林学士。公元792年,陆贽被唐德宗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两个职位其实就是宰相。

不收礼物就回家?这位大臣堪称“异类”,皇帝曾下旨让他收点好处

陆贽当时才37岁便已位极人臣,足以见得唐德宗对他的信任。身为宰相之后,陆贽家的门槛都快被那些达官贵人踩平了。唐朝中后期不少藩王、诸侯,都想着巴结朝中有权有势之人,这样今后也会有更多的便宜。陆贽贵为唐德宗最信任的宠臣,且身居高位,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肯定会想讨好陆贽,从此近水楼台先得月。不过身为宰相的陆贽,什么人的礼物都不肯收。唐德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唐德宗当太子之时,就已深谙政事。皇帝清楚,如果身为宰相的陆贽如此铁面无私,必将会对他今后的仕途,以及整个人生有着不可逆转的影响。

不收礼物就回家?这位大臣堪称“异类”,皇帝曾下旨让他收点好处

唐德宗随后特地派手下心腹秘密传旨,皇帝告诫陆贽:清慎太过,都决诸道馈遗,却恐事情不通。如不能拿出财物,如鞭靴之类受亦无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唐德宗已经亲自下口谕,让宰相陆贽稍微受点好处,对他今后于官场中生存大有裨益。不过为人正直的陆贽,居然对皇帝亲自下的旨意都置若罔闻,这位老兄始终坚持不收分文。眼看别的宰相(唐朝有多位宰相)生活富饶,而陆贽却是“清贫如水”。唐德宗眼看陆贽如此不识时务,也打消了让他贪墨的念头。

不收礼物就回家?这位大臣堪称“异类”,皇帝曾下旨让他收点好处

最终陆贽被许多同僚排挤,大臣们不停向唐德宗进谏,希望将陆贽绳之以法。其实陆贽并未犯下任何过错,可就是因为陆贽格格不入,导致他无法在长安这潭浑水里来去自由。唐德宗也是没办法,毕竟皇帝需要处理各方势力的平衡,唐德宗也担心如果继续重用陆贽,是否会影响朝廷的政务?思来想去,唐德宗将陆贽贬到西北偏远地区,公元805年,51岁的陆贽因病去世。屈指算算陆贽被贬到穷山沟里有近6年的时间,在这6年期间,陆贽丝毫没有曾经宰相的架子。相反他苦心钻研医术,为当地穷苦百姓免费治病。从人的角度来说,陆贽几乎没有任何缺点,上对得起皇帝,下对得起百姓。

不收礼物就回家?这位大臣堪称“异类”,皇帝曾下旨让他收点好处

但是从官场之道而言,陆贽过刚易折,即使皇帝好心劝诫他稍微收点礼物,可陆贽依旧我行我素,这样的耿直人,确实有的时候让人生气。唐德宗让陆贽收受礼物,并不是鼓励他贪污腐败,而是希望陆贽身上稍微有点“人情味”。被世家门阀垄断的唐朝官场上,陆贽不和任何一方势力搭上关系,最后被这些同僚一起弹劾,这可真是可悲可叹。

参考文献: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