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你是从哪一部作品认识的周星驰?对这部作品有什么看法?

和田唯Youyu


还记得那是我上小学的90年代,当时刚刚兴起录像厅,看的录像带版本的《唐伯虎点秋香》,印象深刻。从这部作品认识了星爷!

80后的怀旧情怀,上图追忆一下。



古诗词多有借景抒情,言物咏志。

同样影视作品很多时候也是在通过作品的某个剧情桥段,或某个人物形象在映射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未圆梦,或一个未了的某个情怀。

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我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是,星爷热爱表演,怀揣梦想,但星路曲折,一路走来,始终怀才不遇,从射雕英雄传中跑龙套,一直在演绎着一个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但积极乐观,无畏前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态度,最终让他华丽转身,丑小鸭变白天鹅。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通过唐伯虎这个才子形象在完成内心对事业,对美好爱情的期许,内心同样渴望才子佳人的美丽故事在自身的演绎和梦想实现。



最后想起一副对联,分享给同样心怀梦想,孜孜以求的兄弟们!


蜗牛房车去旅行


星爷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演员,没有之一,你要问我是从哪一部认识的星爷,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因为他的每一部电影我都看过,有的仿佛看过几遍,真正的不知道是从哪一部开始了 。如果你要问我哪一部影响最深 我会说是《功夫》,还记得好像是2002年吧,应该是的,我们农村很少人会有电视,更不用说DVD了,那时候我还很小,是在别人家里看的,当时看完后,我整个人都被电影里的场景吸引了,里面包含了各种元素,有喜有悲,有梦想,有对功夫的解读,特效的展示,每一个都在当时是非常好的。后来我才知道,这部电影获得了特别多的奖项,也被称为香港电影的振兴之作,每每看到大家对星爷作品的好评时我都会特别的开心。

希望星爷以后能拍出更好的作品。


波妞爱吃菠菜


我记得我是从《喜剧之王》这部电影了解他的,当时看了这部电影没有完全了解星爷的用意,只知道是搞笑电影所以没有在意,到今天重新观看了一次,分亨我的一些看法这部电影反映了星爷很多故事情节是自己亲身经历和小时候自己遇到的一些故事插曲,反映了星爷在坚持电影这一条路上,精艺求精,顽强不息,坚持,直着,刻画出社会上那些小人物小故事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去改变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在这里我向星爷致敬。



笑傲江湖之风清杨


小时候用录像带看的大话西游,看完第一部月光宝盒后感觉还有后续,那时小吗,话不多,也没多问。后来他们把第二部仙履奇缘租回来看完后,才知道才是真正的结束了,但总感觉到意犹未尽,就是感觉与普通的电影不同,故事相当吸引人,无厘头式的搞怪,后来的很多年这部片子一直不温不火,到了前些年才被人们所认可,总觉得人们开窍的有点迟,所以我得出一个怪理论,小孩子爱看的电影,虽然很幼稚,但是不一定没有深意。





皖人东行


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是《大话西游》开始喜欢上他的。

也有些人可能对这部戏不了解,我们可以先看看剧情介绍。

《月光宝盒》篇,交代了悟空因唐三藏的救赎,五百年后投胎转世成为至尊宝,并对白骨精白晶晶一见钟情。后来命运多舛,误会纠缠不断,白晶晶自刎。为了救她,至尊宝三番两次使用月光宝盒穿越回到过去,扭转乾坤。至尊宝回到五百年前,遇到紫霞,而后救回白晶晶后,白晶晶在其心中发现紫霞的一滴眼泪,明白紫霞才是他心中所爱。

这部戏分为《月光宝盒》和《大圣娶亲》部分。月光宝盒部分做铺垫,大圣娶亲响应前奏。

《大圣娶亲》篇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前面的情节有多搞笑,娶亲的情节就有多哀伤。至尊宝终于明白自己的心迹,但却无力守护,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无奈之下只好戴上紧箍咒这个枷锁,封闭自己的心,得到强大的力量保护自己喜欢的人。但命运无常,虽是如此最爱的人却因救自己而死在自己怀里。

“那个人样子好怪。”“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条狗。”电影到这,进入尾声。

伴着卢冠延浅吟轻唱带着苦涩与遗憾的叹息:

从前现在过去了再不来,红红落叶长埋尘土内,开始终结总是没变改,天边的你飘泊在白云外,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这段词把至尊宝永失吾爱悔恨无奈的心境表达得入木三分。以前没有好好珍惜,以后无法再相遇。或许孙悟空最后附身到至尊宝化身身上给紫霞化身深情的一个吻,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念想,也是想自己亲手了结,放下这一段昙花一现的爱。

如果说至尊宝变成孙悟空是从男孩成长为男人的过程,那么从白晶晶成长为紫霞又何尝不是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成熟女人的过程呢?

有人可能会说,白晶晶和紫霞是不一样的两个人。但白晶晶和紫霞象征着女生从青涩到成熟。白晶晶自刎是因误会至尊宝与春十三娘行苟且之事,对不起她。她不信任至尊宝的爱,这难道不像极了初次浅尝恋爱的女生吗?敏感又极端。

而紫霞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能把紫青宝剑拔出来的人就是她的意中人。至尊宝骗她让她偷月光宝盒救白晶晶她做了,直到死她都相信她的意中人会踩着祥云来娶她,这是对爱的信任,愿意为爱付出一切,希望对方活下来过得好。

对比二人的爱,会发现两人的爱有着质的不同。如果说男生的爱是担当(需要让自己变得强大),那么女生的爱就是信任(需要克服天性脆弱敏感)。

一如歌词所云:

情人别后永远再不来,消散的情缘,无言独坐放眼尘世外,愿来日再续,鲜花虽会凋谢,(只愿),但会再开(为你),一生所爱隐约(守候),在白云外(期待),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东北搞笑一哥


星爷经典作品和影视形象太多,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癫狂的笑声。至尊宝,韦小宝,周星星,辣椒,包龙星等。

而我却是从星爷唯一一部恐怖片《鬼魂夜》认识的他。那还是VCD时代,晚上九点和几个小伙伴一同守着电视机满心期待的看着这部同胞所说的喜剧片,可是开场片花却是纸人、蜡烛、贡品、哀幽的音乐,怎么看也不像喜剧片。尤其是几个厉鬼的造型在那个时代还是比较吓人的。

后来才知道这部剧全程在模仿法国影星让雷诺主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虽然这部影片被星爷称为他最不欣赏的一部,但在我心中却是是一部不可多得经典。因为从此我认识了这个表演方式有点癫狂叫做周星驰的男人,开始看他的每一部电影,鹿鼎记,逃学威龙,家有喜事,赌圣,少林足球,大话西游,千王之王,情圣,喜剧之王等等,看他用无厘头的搞笑方式成就一部部经典。

而立之年后再看星爷的影片,却体味到一丝丝心酸,明明是喜剧却总是能从影片中看到剧中人物在生活前的无奈与不易。星爷曾声称自己明明拍的是悲剧不明白大家为啥在笑?或许只有人到中年经历过生活中的坎坷后才能真正理解星爷的这句话。

期待星爷的下一部作品


忆苦思涵


《喜剧之王》当中的那句“我养你啊”,还一直流传至今。

我还记得,在那个电影当中,周星驰饰演的尹天仇就像是一个戏疯子一样,他可能最理智的时候就是在他去各个剧组当中跑龙套的时候,因为只有那时候的他才能够通过那微小的角色,将真正的自己释放出来,也就是这样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教学”当中,认识了由张柏芝饰演的舞厅小姐柳飘飘,也就是这时候有的那句“我养你啊”经典名句。



酷酷807


当年看《喜剧之王》喜欢上了星爷,剧中星爷扮演尹天仇,是一个跑龙套的,不惜放在面子,放下尊严,只为能演一个角色,替身,死尸只能是他的角色,

没有什么积蓄的他爱上了张柏芝饰演的柳飘飘,站在阳台那句“我养你啊”说的是那么没有底气,没有自信,当你无能为力的时候,爱上一个女孩,想要给她幸福,然而自己是那么的没用,无助与彷徨!

演绎出了多少男人的心声,我也是其中之一



回到童年123


星爷的经典作品有太多太多,说到机缘巧合与星爷的作品认识是《唐伯虎点秋香》。本身我也看星爷电影多年我也在这里简单评价一下《唐伯虎点秋香》这部影片吧。

《唐伯虎点秋香》由香港无厘头式电影模式开创者李力持导演执导,著名喜剧演员周星驰以及当时的内地流量女星巩俐主演,可以说是李力持和周星驰这对黄金搭档的巅峰代表作了,哪怕时隔多年后的重温,我们依然能被那些看过许多遍的经典桥段逗乐。虽然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如何如何的搞笑,可搞笑是一部喜剧的本分,这部电影之所有能够成为经典,也不仅仅是因为搞笑,而在于它的搞笑和故事设计巧妙结合以及背后的深厚文化根基。


大量的镜子人物设置让剧情变得丰富起来 落魄好赌的祝枝山是才华横溢的唐伯虎的镜子,永远欲求不满的石榴姐是清新纯洁的秋香的镜子,祝枝山和石榴姐的爱情则是唐伯虎和秋香的爱情的镜子,两相对照,这一对比就比出了更多的搞笑,也让剧情变得丰富起来。

才子佳人,千古不废的经典华夏爱情模式 自从人类开始写故事,爱情便成了故事里永恒的主题。而才子佳人的故事,更是独属与中华文明自己的爱情浪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年轻才子,和端庄善良情窦未开的纯洁佳人,从来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样的故事我们已经讲了千年了,至今仍然是广受大众喜爱,足见在时光淘洗里这种故事模式的独特魅力。


《唐伯虎点秋香》就是立足在这样一个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上的,在历史上就已经久负才名的唐伯虎由念经英俊的周星驰扮演,可以说是才貌双全的经典才子,而在此基础上,电影里还给了他逆天的武力值。而从小生活在深闺大院的秋香,虽然是个丫鬟,却因为夫人的宠爱而长的不按世故,是典型的佳人。在传统之上,编剧导演更是做了很多情节上的创新。比如让才子唐伯虎假扮下人潜入华府而秋香则是府上的丫鬟这一设定来代替了烂俗的书生落难遇小姐的桥段,增加了戏剧空间,也增加了更多的笑点。


妙语连珠的台词背后,是流淌在华人血脉中的文化情节 “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相信很多人都在看过《唐伯虎点秋香》或对唐伯虎和宁王的智囊对穿肠的那场文斗印象深刻,也对这幅对联身为叹服。而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上联的时候却并不是在电影里,而是早在看到电影之前的对联书里。这幅对联的上联是确定的,但下联却有很多版本,在《少年包青天》里,公孙策对的下联是“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中秋”,包拯对的是八目加贺,贺年贺月贺升平,而更早的版本则是属于道光年间的林绍棠的“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皇。”指出这一点只是想要说明这部电影的编剧(其实主要还是李力持)确实下了功夫的,电影里的巧妙的荤段子固然 能博人一笑,但更久远的却还是这种充满了文化底蕴的连珠妙语。

这部电影至今在豆瓣的评分仍然保持在8.5分的高分,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很多绝妙的笑点,以及找到不少流行语,像是“还我漂漂拳“含笑半步癫”“居家旅行,杀人放火的必备佳品”等的源头,也可以欣赏到风华正茂的周星驰和巩俐,这里面也留下了已故演员蓝洁瑛的美貌。这部电影总之走过路过看一看,血赚不亏。


庆达观影


本人80后,所以对香港电影情有独钟,而要问起小编最爱的香港明星的话,一定是周星驰无疑。周星驰从影三十来年,共出演电影50余部,对小编来说,几乎是每一部都拿出来看过好多遍,因为真的都很经典。

但是纵使电视台总是重播他的作品,但是依然会有几部非常经典的电影,有一部分人没看过。下面小编总结了10部周星驰最好看的电影,一起来看下,是不是没看一部都让你对周星驰认识更进一步!

1.《大话西游》

提到周星驰,太多人第一想起的一定是《大话西游》。这部拍摄于1994年的电影,即使时光已经过了24年,它的光芒依然万丈,在电影史册中熠熠生辉。当年导演刘镇伟拍完之后,片子太长了,就剪为上下两部,没想到身为票房灵药的周星驰却在这部耗尽心力的大制作上遭遇了票房滑铁卢,但是没想到一两年后传入内地,却助他直接封了神。

2.《喜剧之王》

不同于《大话西游》的东方魔幻风,《喜剧之王》走的是写实风,几乎可以算的上是周星驰的自传作品。这部剧普遍被认为是周星驰的自传,我们可以认为尹天仇就是周星驰的化身,而柳飘飘也是他对爱情的向往。

3.《审死官》

小编这里会提到《审死官》这部电影,除了电影本身很有深度,很经典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部片子的女主角是梅艳芳。香港八九十年代真的是个神奇的年代,那个时代的女星也是亦庄亦谐,既演的了严肃电影又演的来谐星,毫不违和,照样出彩。

4.《唐伯虎点秋香》

要说到对古代名人的恶搞,这部唐伯虎点秋香绝对是不能错过的,该部电影也产出了多个经典“角色”,比如“小强”。这部剧在电视上的重播概率也是非常高,基本上隔一段时间就能重温一遍。

5.《武状元苏乞儿》

这部片可以作为周星驰的入门片,集古装、功夫、喜剧、爱情于一体,想看的都有,片中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苏察哈尔灿和如霜姑娘的爱情,放到现代就是一个富家公子被女主角拯救灵魂的一部电影。

6.《破坏之王》

周星驰的电影绝大多数是讲述的小人物,这部破坏之王也不例外,一个送外卖的爱情故事,无论放到哪个年代,都是非常有看点的,再加上周星驰不着痕迹的演技以及万能的功夫套路,让人大呼过瘾。

7.《92家有喜事》

这部算是贺岁片的始祖了吧,这部戏周星驰并不是戏份最重的,但却是最出彩的,当然,这里并没有贬低张国荣和黄百鸣,但是周星驰的角色设定,一个放荡不羁的纯情小主持,那绝对是为周星驰量身定做的角色。

8.《功夫》

后周星驰时代周星驰的最佳代表作,也是引起无数影迷讨论的一部电影,光是里面的各种细节,都可以写上一万字,加上其浓浓的功夫片氛围,让人为之一振,这是一部,你看了20遍,仍然想去再看一遍的佳作。

9.《逃学威龙》

逃学威龙,讲述的一个警察卧底校园的故事,也算是掀起了当时的校园片的一股风潮,一共拍了3部,而作为第一部,绝对是最精彩的一部,威风凛凛的飞虎队队长,到了学校,却变成了到处碰壁的境地,矛盾的激烈碰撞,让人啼笑皆非。

10.《回魂夜》

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都没看过,哪怕是一个周星驰的影迷,电影开场,鬼片的气氛太浓重,稍稍让人有些紧张,还好,周星驰出场后,怎么都怕不起来的,毕竟,周星驰自带幽默气场,并且还向“这个杀手不太冷”致敬,让人拍手叫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