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你上学的时候,关于父母的第一篇作文是怎么写的,有没有再写一次的冲动?

析地史学微观


父母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家,父母在则家在

第一次写关于父母的作文,那是我上小学吧,我能回忆最清楚是我这样写到:“我的父亲很忙,整天在他的身上都能闻到酒味,每天回来很晚,总是找不到时间陪我”其他的内容已经模糊,小的时候更多的是抱怨,不理解,耍个性,玩脾气,这也许是每个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宠爱吧。儿时永远是最快乐、最天真、最美好,最让无数成年人羡慕的年龄,也是我们最想长大的年龄,要活成为儿时羡慕的人,但我们却过成儿时讨厌的样子。


随着自己一步步长大,从学校到社会,从无知到理性,从抵触到感动。卢思浩说“成长也许就是越来越能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人长大的标志就是试着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去在乎外面的声音。等待、拖延、犹豫不决则是你最大的敌人”,是的,我们现在很少谈父母的话题,因为我们更加现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亲情越来越重要,我们的长大也就代表父母越来越老去,我们怕失去,所以我们怕谈论,我们的等待、拖延、犹豫不决是尽孝的最大障碍,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不要到等到人已经不在再去祭奠已经没有意义了,人活着我们就要尽孝。

要是在写一次关于父母的作文我最想要写的是: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会更加懂事,我会更加努力,不要你们在那么累了。

在此与君共勉: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学习奋斗


这个问题真心想好好回答。因为一生夙愿就是想用自己的真情流露、无限感激、无上崇拜为我最爱的妈妈写一篇文章献给她。今天能实现了,心情激动。

小时候自己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快乐,这快乐来自妈妈的精神食粮。我有一个特殊的姨,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得了精神分裂症,住进了医院,每周我都得跟妈妈去医院看她。还有一个特殊的舅,晚婚,妈妈经常去给他做饭,打扫卫生……。介绍这些是为了表达:童年时,妈妈把给我的爱和好吃的都分给了他们,甚至每次给他们送吃的,一口都没给过我,所以我不理解妈妈,作文里一定带着对妈妈的抱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体会到了,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给了我最好的教育,给了我最好的榜样,给了我最美好的童年。那就带着冲动再写一次妈妈的作文吧。《容我在您老去前学会疼您》,这内容虽然没能与时俱进,但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妈妈。

问您一个问题:世界上最美的词是什么?灿烂、彩虹、夺目……其实是母亲。绞尽脑汁的刻画,但在它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不求回报的付出,竭尽全力的培养,海纳百川的宽容、体贴入微的照顾。无不用行动书写着母爱的伟大。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妈妈的故事。那就从“经典语录”开始吧:1、“妈妈我一直在努力的背诵,怎么总出错呀?”(我正在为参加演讲比赛做着准备)妈妈经典语录来啦:“你先试试从1数到10。”我好不犹豫,顺利数完啦,妈妈问:“这10个数即便你是站在国家领导人面前也不会紧张数错吧?”“那是呀,因为太熟啦。”哦,我恍然大悟,于是马上又回到镜子面前继续背稿子啦。直到滚瓜烂熟,真正比赛时,我果然没有出错。

2、“妈妈我想买件漂亮的衣服,行吗?”妈妈经典语录是:“咱家谁赚钱最多呀?“当然是你赚钱最多啦。”“那咱家谁花钱最少呢?”“你花钱最少,”“那你还买吗?”“不买啦。”3、同学过生日我想买一件生日礼物。妈妈经典语录是:“我多大年龄啦?”我回答多大多大,“那我过过生日么?”“没有。” “有必要给小孩过生日么?”“没必要。”我的礼物就这样泡汤啦!4、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回家都得报账,把每一笔花销记录下来,妈妈看过后。经典语录是这样的:她用手指着开销中的某一项,“看到这项了没有?是可花可不花的,记住,可花可不花的,就不花。这样才能不浪费。”

妈妈是一位乡村的小学教师,学校经常组织教学大赛,于是在开始比赛的头一个月我就有事儿做了:每晚睡觉前,妈妈都会跟我玩老师和学生的游戏。在被窝里她模仿着上课的样子,开始给我讲她参加比赛的内容,时不时还提醒我,要注意呦,到重点啦。听着妈妈风趣的语调,弄得我哭笑不得。每次给我“上完课”,妈妈总会问我,哪些话说的不合适,该怎么说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哪些事例更能让孩子感兴趣并记忆深刻。这样的过程直到比赛结束,每天如此。于是在妈妈的熏陶下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当一位老师,像妈妈一样负责任的老师。很幸运,我实现了理想,成为了一名灵魂的工程师。在这个每晚睡前看似简单的过程中妈妈不但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而且还培养了我,影响了我,并建立了融洽的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给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这便是妈妈的智慧。让我受益终生。

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我和妈妈几乎在早上都是用纸条交流的,因为妈妈的单位离家非常远,所以我还没起床,她就已经披星戴月地出发啦。虽然每天早上都看不到妈妈的脸,但放在饭桌上的小纸条里夹着妈妈无限的爱:姑娘,饭菜在锅里,今天是鸡蛋糕,拌菠菜,多吃点,上学才有劲儿,放学后如果有事需要出去,一定写好和谁一起,几点回来,爱你的妈妈。每日如此,每天一张小纸条,从未间断。于是我学会了用书信与妈妈倾诉情绪。这精神上的交流是妈妈带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这么大,我就再没见过比她还节俭的人。就到现在为止她还穿着在早市买的便宜的衣服,虽然大小不合适,但可以自己动手改了穿。就拿吃葡萄来说。直到我上班自己赚钱啦,我们家才吃上成串儿的葡萄。一直都是吃的葡萄粒儿。你一定好奇是怎么回事儿。每次来到市场看到卖葡萄的,妈妈总会请求他们帮着攒下每次掉下来的葡萄粒,等我们买完菜再回到这个葡萄摊,买下这些便宜的葡萄粒。所以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对水果没什么好印象,认为水果都不好吃。搬新家的时候为了让妈妈能舒服的洗澡,我给他们买了大木盆,谁知竟成了她每日存放废水的利器。自己还振振有词地说:“这些废水用来冲厕所多好呀”。

2014年,埋在我身体里的“定时炸弹”终于爆发啦,沉积在身体的老病复发,需要支付高昂的医药费,但妈妈在我最无助的时候,一下子拿出了攒了一辈子的积蓄,这让我不但倍感震惊,更深深的理解了妈妈一路苛待自己的真正原因。在这个伟大的“节俭”过程里,妈妈不但从肉体上拯救了我,更让我从内心深处接受了洗礼。妈妈成为了我最崇拜的人。

有发现些什么吗?妈妈每次都是用“自己”在跟我对话,没错,我的妈妈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榜样式教育。妈妈跟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宽容比人就是宽容自己。她一直都是这样严苛要求自己的,所以与我而言只能“唯命是从”。也许有的人会问,你就没“恨”过你的妈妈吗?我只想告诉你,我感激还来不及呢!是她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是她锻炼了我坚忍不拔的品格,是她用行动赐予了我创造美好生活的魔力。再多的语言回馈都不及为妈妈倒上一盆热水泡泡脚,让她舒缓下疲惫的身躯来的实在。妈妈,我会用您赋予我的一切爱您,爱自己,一直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



成长既治愈


就回忆小时候的农村生活 体恤父母


我是路过的小狐狸


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