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群防群治 防控末梢背後的全市總動員

<table> 群防群治 防控末梢背後的全市總動員

網格管理員為群眾發放物資。市智網辦供圖

/<table><table>

融媒閱讀

東莞網格員系列報道

/<table>

1月28日晚上11時許,在東莞茶山鎮博頭村入口,村黨工委書記劉進明與村疫情防控專項工作小組的成員,仍拿著測溫儀為進入村裡的群眾檢測體溫。

另一邊,在虎門高鐵站維持高鐵站進出口乘客秩序,檢測出站乘客體溫的網格管理員鄧錦輝正準備下班回家。這一天,鄧錦輝不僅支援高鐵站防守,還與東莞近萬名“智網工程”網格管理員一樣逆行而上,在社區腳踏實地排查可疑病例、實施隔離。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自啟動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東莞牢牢抓住社區這一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織密聯防聯控、群防群治之網,打響抗擊疫情的全民之戰。

作為常住人口超千萬的經濟大市,年後東莞的人流、車流、物流來往密集,疫情防控迎來關鍵時刻。防控的力量下沉,全民戰“疫”的防線正在扎得更深、更穩。

南方日報記者 薛屏 郭文君

力量下沉

“早”字為先,“嚴”字當頭

“從這邊開始到這個路口,要進行圍蔽。”“這個路口靠近市場,可以考慮只供行人出入,以方便群眾購買物資”“這幾個路口要設置人車分流。”2月19日下午,東城街道塹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繆群林和社區負責人正在塹頭社區的詳細圖紙上比劃著,討論疫情防控管理舉措的落實。

作為東莞市直機關抗疫工作隊第一批支援東城街道的成員,自2月初起,繆群林就開始參與市直機關的系列抗疫工作。“只要一有空,我就會去社區到處走一走,不僅可以熟悉社區街巷,也可以實際瞭解到目前的防控情況,有利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來到塹頭第一天,繆群林就開始在社區裡到處走訪。同事評價他:“現在只要我們討論要在社區哪個地方開展排查,他總能說出附近的情況。”

“早”字為先,“嚴”字當頭。抗疫鬥爭打響以來,按照國家、省的部署,東莞迅速落實,全力推動防控重心向基層下移。

2月11日,全面復工的第二天。根據近幾年的統計,每年春節後返莞人數均在600萬人以上。這給東莞的火車站、汽車客運站、高速路口帶來巨大的查驗壓力。

在常平東站高速路口,身穿藍色馬甲的網格管理員蕭啟升手持測溫槍對過往車輛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並做好去向信息詢問工作。疫情發生以來,“藍馬甲”們投入疫情防控一線,配合公安、衛健、交通部門在全市各高速公路出口、通道設立聯合防疫檢查點,24小時檢查入莞車輛人員體溫,共同築起了東莞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社區則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二道防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

在東莞南城的三元里社區,一支“黨工委+網絡員+志願者+物業”組成的群防群治防控機制拉起一道疫情防控網,每天均保持60多人在防控一線上崗戰鬥。

南城三元里社區位於東莞中心城區,作為一個商住混型社區,人員流動性大,防控形勢複雜。作為17年前參與抗擊“非典”的志願者,三元里社區書記張志堯,如今又站到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前線。他總結道,防疫工作就是一個字:快。在他的帶領下,三元里社區建立戰疫方案,從1月28日開始,實行24小時進出臨時管制分流,進村檢測體溫、出示證件並登記制度,拉起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線。

防疫力量的下沉,為基層築牢了一道道緊密的防護網。

行動起來

群防群治,聯防聯控

“這裡有一戶湖北迴來的業主,你們能過來一下嗎?”接到居民電話,東城東泰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立即安排專人上門瞭解情況。上門隨訪或勸導社區居家觀察人員,是東泰社區治保主任謝偉豪每天的例牌。以社區為家,平均每天工作13小時以上,帶頭到花園小區、市場、超市、企業、商戶開展疫情排查、防疫防控措施,這是像龍錫釗一樣,眾多戰鬥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東泰社區幹群們的常態。

多業態、多層次、多人群的結構讓東城街道東泰社區的疫情防控面臨嚴峻考驗:4.2平方公里範圍內有16個相對獨立的花園小區、4棟寫字樓、1個大型民盈國貿商圈、1300多間商鋪、約1200家企業,聚集10萬常住人口,其中戶籍人口2.6萬,外來人口約6.6萬人……啟動一級響應後,東泰社區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以小區為網格,分別獨立、封閉運行,最大程度減少人員流動,全力落實疫情防控。

這是東莞織密織牢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兩張網的一個縮影。防控網織得越密實,防控的力量才會越“硬核”。越來越多的村(社區)群眾也主動參與到防控工作中來,眾志成城、共同抗疫。

“要出門、戴口罩,人多不要湊熱鬧。講衛生,常洗手,病毒不會跟你走……”在東莞市大嶺山鎮大環村口疫情防控檢測點,聚寶盆工業園安全經理、義務網格管理員周擁軍為進村人員檢測體溫後,說起了自編的順口溜提醒村民。54歲的村民劉志強穿起志願者馬甲,檢查出入車輛和人員、測量體溫、派發宣傳單張;53歲村民劉偉明協助值班點開展後勤保障,為治安崗亭和臨時檢測點工棚安裝水電……

解除居家醫學觀察確認安全後的徐豔平也坐不住了,馬上加入石排鎮太和社區抗疫志願服務隊,每天為各戶居家醫學觀察鄰居購買日常用品,然後一一配送到家門口。

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將群防群治進行到底,是戰勝疫情的關鍵一招。黨員幹部衝鋒在前,網格管理員織起防控網,老百姓做好防護、熱心參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越來越多人行動起來,奏響了全民抗疫的最強音。

暖心服務

鄰里守望,一呼百應

上午11時許,隨著外出採購物資的同事返回,麥珠明開始在棕櫚園4棟樓下分揀菜品:這是5樓陳阿姨要的紅蘿蔔和排骨、這是8樓張小姐的魚,9樓陳女士要的是豆角和菠菜……

麥珠明是橫瀝鎮棕櫚園住宅小區婦女委員會副主任,也是橫瀝創新基層治理、探索推出的第一位“樓嫂”。她的工作是關注、守望所在樓棟的住戶,協助做好疫情的宣傳勸導,及時瞭解鄰里需求和困難,並協調協助解決。

每天,麥珠明都會通過微信和電話,關心關注鄰里家庭的身體狀況、宣傳普及相關防疫防控知識、協調溝通鄰里問題等。同時,通過每天下午統一收集住戶填寫的生活用品購買清單,在第二天主動幫助買菜、購物、送餐等,不僅有效減少人員外出,還直接幫助了鄰里解決日常生活需求及困難。

東莞社區在拉起防線的同時,還用心、用情做好重點疫情地區來莞人員的隔離檢查和生活保障,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給“硬核”防控增加了溫度。

在松山湖的一個小區裡,業委會成員楊小姐為一位隔離居民提供了她的店面作為隔離場所,在這個位於小區東門的場所,隔離居民有了“單獨居住,吃住、休息非常方便,離家很近,很溫馨”的體驗。

據松山湖疫情防控指揮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在小區的居家隔離過程中,會對每一位隔離人員提供充滿人文關懷的服務,“像有夫妻分開的,我們會偶爾允許愛人送飯到樓下,再由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送上去;有的孩子想要玩具,我們也會盡量滿足。”

這段時間,不少從疫區返莞的群眾自覺採取了居家隔離措施。為做好這些群眾的聯繫服務工作,各鎮街的基層黨員幹部、網格管理員紛紛化身服務員、代辦員,上門測體溫,代購生活用品,送醫療物資,並通過微信、電話等與他們保持聯繫、密切交流,在非常時期送上暖心服務,傳遞別樣溫情。

“喂,您好!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請問可以給我們買個蛋糕嗎?”厚街鎮防控疫情後勤保障組的工作人員盧志偉得知一位處於醫學觀察期間的女士生日,隨即致電蛋糕店店主,請求臨時加一個蛋糕。但由於材料有限,而且時間也來不及,最後店主做了一個小蛋糕卷送給這位女士。收到這份特殊禮物,她十分開心並表示,非常感謝後勤工作組和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讓她過上了一個難忘的生日。

科學依法防控是指針,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是關鍵。規矩之下,隔離的是病毒和潛在風險,但卻隔離不了人心與溫情。

焦點行動

萬名網格員衝鋒在防疫第一線

每天下午3時許,在謝崗鎮居家隔離戶的家門外,總能準時見到網格管理員謝俊傑和服務隊的身影。

謝俊傑一行人首先上門檢查隔離戶門外“福”字是否破損,再進入其住所,問候檢測身體情況。對他來說,給隔離戶進行每日檢查,對出租屋、三小場所、企業、樓盤小區的重點人員開展地毯式排查已經成了如今工作的標配。

像謝俊傑一樣,近萬名網格員每天全市在2838個網格中穿梭,他們一次次登門問候,一遍遍測量體溫……責任到人、聯繫到戶、確保防控、不留死角,密織疫情防控的社區防線。截至2月19日,全市網格管理員累計排查走訪出租屋超過34萬棟次,簽訂出租屋責任書超過21萬份。

近萬名網格管理員堅守一線

防控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市委政法委迅速行動,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第一時間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範工作的通知》《東莞市關於全面落實“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 實施“網格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案》,通過“智網工程”的市、鎮、村(社區)三級調度體系,東莞在第一時間動員全市近萬名網格管理員挺進基層防控一線。

在防控工作中,網格管理員充分發揮了“生力軍”的作用,從實地疫情信息排查、服務居家隔離群眾到協助防疫檢查,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陳先生他們主動聯繫我們,給了我們很多幫助……真的特別感謝他給我們這段時間提供的幫助。”這是厚街鎮一名居家隔離群眾黎先生寫給厚街鎮湧口社區網格管理員陳建聰的感謝信。

陳建聰負責跟蹤服務社區20多戶居家隔離人員,每天早晨都會準時把居民們的“點餐”放在門口,“他們前一天在微信‘點單’,我第二天就照單採購”。

在大嶺山鎮矮冚村,網格管理員葉家成每天為4戶16名居家隔離群眾送上生活物資後,還不時和他們聊天拉拉家常,安撫他們的緊張情緒。

隨著節後人員陸續返莞,網格管理員們不但紛紛變身“外賣姐”“代購哥”,每天為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所需物品,還成為“心理諮詢師”,為居民排解心理壓力,拉起了一道道有溫度的防線。

以格為單位開展地毯式排查

“網格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鎮街通過梳理轄區有關部門需要網格管理員隊伍協作開展的防疫事項,形成任務清單,由本級防疫指揮部下達工作任務,網格管理中心組織落實巡查工作,有效推動部門聯動、群防群治。

每天,全市網格管理員配合公安、衛健、交通部門在全市各高速公路出口、通道設立聯合防疫檢查點,24小時檢查入莞車輛人員體溫,守好東莞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以網格為單位,網格管理員做到責任到人、聯繫到戶。對全市出租屋、三小場所、企業、樓盤小區的重點疫情發生地相關人員開展地毯式尋訪排查,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得到切實落實、不留死角,築牢東莞疫情防控的第二道防線。

在厚街鎮,由網格管理員提供便利“跑腿”服務,上門統一向“三小場所”經營者派發和收集復工復產所需的文書資料,及時瞭解收集經營者的問題和困難,協調各方資源全力給予幫助,目前已回收資料7700多份;在寮步鎮,網格員幫助企業對在崗員工信息進行全面排查、甄別、核實;茶山鎮網格管理員每天走訪、服務網格內企業,確保不漏一企一人……

全力提高疫情防控精準度

疫情突如其來,社會治理從日常管理嚮應急管理、再向精準管理的快速切換能力,在這場抗疫大考中檢驗成色。近萬名網格管理員忙而不亂、忙而有序、忙而有力的工作狀態背後,到底是什麼在支撐?答案是,以網格化和信息化為主要特點的“智網工程”在社會治理工作上的厚積薄發。

東莞常住人口超過千萬,其中外來人口超過800萬,社會治理的壓力巨大。近年來,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指引,東莞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以社會服務管理“智網工程”,並將之作為全市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核心工程。通過有效整合資源,突出目標導向,著力壓減公共安全風險,消除矛盾糾紛隱患,提升社會治理精細化水平,推動全市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方向穩步邁進。

“智網工程”3年多來相對成熟的運作機制以及隊伍建設成果,確保全體網格管理員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成為社區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主力軍。

這支隊伍、這張基層防疫網的背後,則是東莞社會治理大數據的精準支撐。

東莞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智網辦聯合公安部門對東莞現有“二標四實”“智網工程”等多套實有人口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定位出大量精準信息,這些數據最終按鎮街、社區、網格逐級下發,部署全市網格管理員逐一落地尋訪。面對返工人流高峰和復工復產的新形勢,“智網辦”一方面將上述數據通報給相關用工企業,由此做好防疫管控和重點人員隔離工作;另一方面,將網格化排查發現的重點人員信息通報相關企業掌握,便於合理安排復工和跟蹤員工後續身體狀況。由此,織出了一張“不漏一人”的防控網。

親歷者說

黃江鎮田美社區黨工委副書記梁照華:群眾的笑容是最好的褒獎

1月26日晚,我和社區的其他工作人員一樣,接到鎮黨委、鎮政府對疫情防控的要求,所有人員要堅守崗位,積極響應,全力以赴採取多項措施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為了落實好“防輸入、防傳播、早發現、早治療”各項防控措施,我們開始“頭腦風暴”。我們社區內有兩條省道貫穿而過,不僅出入口難管理,眾多的出租屋和複雜的人流都給社區疫情防控帶來很大的壓力。

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當晚,我們社區成立了疫情防控總指揮部,同時制定了社區防疫具體工作流程和統一工作標準,在社區總指揮部下設7個工作組。為了進一步細化防控工作,我們還組建了黨支部工作隊伍等多支隊伍進行防控和服務工作。

1月27日上午,我與家人揮手告別後,立馬趕回社區防疫指揮部。這一天,這場無硝煙的戰爭正式打響。我們的防控力量下沉到社區、村,全面實施小區適度封閉式管理,強化屬地責任,強化小區防控,強化群防群控,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做好自己的“事”。

這些天,為了第一時間瞭解基層的防控工作,我和我們社區黨工委書記梁偉忠每天都到村裡實地探訪。通過耳聞目睹,我看到在疫情面前村(社區)最基層黨組織的執行力,看到了村民眾志成城的凝聚力,同時也感受到普通百姓的淳樸善良。

我們建有微信群,居家隔離的群眾有什麼需要買的,就會在群上下單,我們社區幹部就當“快遞員”,購買相關物品後,給他們送貨上門。為了第一時間解決居家隔離群眾服務,我們的社區幹部24小時不關機,時刻做好準備。

除了平時送餐送菜之外,我們的社區幹部還會給居家隔離的群眾送牛奶、口罩、酒精、消毒液等。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送去信心,社區幹部當“快遞員”的同時,也能給群眾宣傳防疫正能量。

2月3日晚上,我的小孩對我說:“爸爸,我想出去。”當時我就聯想到了居家隔離人員無法出門的難處。他們當中大多數是外地來莞的人員,對東莞的經濟作出了貢獻,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更多關愛。

2月4日,我們購置了大瓶乙醇消毒液分裝至方便家庭使用的小瓶、併購置水果以一人為單位分裝到乾淨的打包盒,共648份小禮品。由社區黨員幹部、工作人員、安全員、網格員、民兵等送到每一戶居家隔離的群眾,並在門上貼好居家觀察服務卡。我們看到群眾收到小禮包臉上的笑容,我們心裡也很溫暖。

群眾的笑容是最好的褒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