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书法是国粹,很多人喜欢,但不会欣赏,学不得法,如何系统学习?

ajin321


如何系统学习书法呢?从我练书法的过程来说,需要如下几个必须

1.找到老师。纯粹自学书法我认为是不可以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步步坎坷和迷茫,没有老师指点很容易走偏路线,从而蹉跎岁月。我说的找老师未必是花钱到培训班,可以多去网上交流,会遇到志同道合朋友们能帮助到你,当然自己也要有分辨力。

2.找对字帖 找对一个适合自己的字帖也很重要,它决定了你写字的发展路线,可以从大书家的推荐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我认为不要独辟蹊径练一些过于小众的帖子,这样容易走火入魔。

3.保持恒心 一般能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单纯和热情。不能总想着找诀窍之类的,要日复一日踏实的练字,才有可能成功。

4.用对方法 练字方法很重要,如果方法不对,再怎么练也是浪费时间。练字前先要学会读贴,读贴就是揣摩字的结构、特点、笔法、墨法等等。然后要精临帖子上的字,观察每个字笔画的位置关系,争取写的和原帖还原度高,练多了有感觉了再通临,了解每个字之间的位置关系,章法布局等,再来就是用练过字的手感试着写作品了。这几个步骤说来简单,但实际要用几年时间才能初具规模。

总之练字就要保持良好心态,体会练字的愉悦,用正确的方法去练习,就会越练越好了。


墨淡花开


书法是中华瑰宝,是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涉及面极广。一幅经典书法作品就会涉及到如何使用毛笔,如何结字,如何布局,如何用墨以及印章题款。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笔法——如何使用毛笔的方法。

就笔法来说,分为帖学和碑学。帖学,以“二王”为代表的丝带形中锋用笔,以及怀素、颜真卿为代表的钢丝形中锋用笔。碑学,指崇尚碑刻的书法流派,与“帖学”相对。碑学有“专指北碑”、“北碑加篆隶”、“北碑加唐碑”等三种基本含义。碑学始于宋代,兴盛于清代中叶以后。

笔法过了关,才算书法正式入了门,才有能力和底气去做个人书法艺术风格的探索。

笔法是学习书法的核心。那么如何获得笔法?

笔法无所不包者,王右军也。并非篆隶楷书。学习笔法、结字,王羲之集字《圣教序》是非常合适的教材。

还有一个人,也非常适合作为笔法入门学习的范例。他就是褚遂良。他的《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笔法丰富灵动,带有隶意,非常适合钻研笔法。

把上述三帖吃透,水到渠成,笔法得到。至于章法、墨法等等,我们站在几千年书法历史的高峰,俯瞰下去,老师多亦,博学即可。

上面只适用有一定书法基础的朋友。如果毫无基础,又要系统地学习书法,建议以艺术院系的教学标准,是从篆书入门,而后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从笔法的专研,到章法、墨法等的博取,这也是系统学习书法的一条路线。


乡土之声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书法的确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对于书法,其实从近代以来传承就经常受到影响,然而近代却出现了一大批“江湖书法”混淆人们的视线。有许多人跟风写字,觉得自己很风雅,去混淆人们的思维,然后许多人又喜欢装懂,去给一大批“江湖书法”点赞,附庸风雅。

我们进入正题如何鉴赏书法,如何得法,如何学习?其实这几个我觉得不能分开来讲,因为他们都是有关系的。只有你学习了,提升了自己才会欣赏。

所以我们先来谈谈怎么学书法:

1、书法是一种线条空间艺术,我还是比较推荐中国美术学院的从篆书开始学起的,因为篆书他讲究中锋用笔与留白。他用笔没有特别多的笔法,对练中锋有很大帮助。第二他练留白空间的分布。篆书对于练线条和留白比较纯粹,为日后学习其它书体打下牢固基础。

2、书法怎么得法?那是必须临法帖,不断钻研章法行势收放开合字势以及笔法的。这说起来会牵涉很多专业问题,就大概概括一下。写完篆书,你也可以学习隶书或楷书。但如果学楷书,个人推荐用墨迹入手。因为碑刻他是刻出来的,你得学会还原他的书写性,而且初学者很难看懂他的笔法,再加上有些碑风化严重,或者被破坏。

还有一个就是不推荐欧体啊,颜体,柳体之类入手,因为法度严谨,一开始写会容易拘谨。个人推荐可从智永千字文入手,笔法丰富,承接二王血脉,也是墨迹,容易观察。

3、得笔法,章法等都是很深奥的专业知识,不能一字两句讲完的,都是通过系统学习每个笔法怎么写,慢慢积累的。所以得找一个好的老师,一个不仅会写的好,专业知识强,还会教的老师。

下面是我对各种楷书字体的单字临摹,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想学习书法、可以和我一起讨论学习,我在很多中国美术学院老师门下学习过,也算是比较传统的临习者了。谢谢🙏








長林翌安


书法如何欣赏?

看书法作品流露出的精神气质,领会其意境,再看章法、气韵、墨法、结构、点画。

如何系统学习?

先从楷书入手,如果是学壮美一路的,可先颜体楷书,宽博、端庄、厚重。颜体系列的楷书代表作品都要临,如《多宝塔碑》、《李元靖碑》、《大字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赞》、《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颜体楷书不同时期在主体风格相近的情况下,风格有差异,要从线形、线质、线律、线构这几方面去作分析。

然后过渡到临颜体行书,主要学《祭侄文稿》,《争座位》。前者为墨迹本,后者为刻本。用笔和风格有差别。前者雄秀,后者雄浑。

因为颜体行书含篆籀气,所以须学篆书和隶书,篆书可临吴昌硕《石鼓文》。隶书可学《张迁碑》、《石门颂》、《西狭颂》,为什么选择临这几种碑帖呢?因为书体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都具有宽博大气特征。

当然,不同风格的行书也可比照学习,吸收其优点和长处。

泛临多家行书字帖作补充训练,可选择王羲之《兰亭集序》,《圣教序》,避免学颜体写太肥厚的问题。

可选米芾《苕溪诗帖》,增加颜的结构多变。

可选黄庭坚的《松风阁诗》,避免学颜行写得拘束。

为了避免圆俗毛病,学颜行时,可临一下强调方折和锐角造型的黄道周书法。

清代的钱沣和何绍基都是学习颜体而形成自己风格的,研究、临摹他们的字帖,对创作来说有借鉴、启示作用。

颜体是大字,重气势。为了避免过尤不及。应临小楷。做到粗中有细。

如《智永千字文》、《灵飞经》、《文赋》、《黄庭经》等。都是很好的小楷范本。

(上图为钱沣书法作品,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神韵轩书法


第一步:去正规书店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字体、风格即可。不一定非是楷书,但是不推荐草书。字体很重要,一定要没经过软件处理的才真实,

第二步:既然是练习,就不要太浪费,有钱的土豪随意,用旧报纸是很好的选择,开始的时候就无非练习笔画,点横竖撇捺,看如何起笔。逆锋还是藏锋,哪该提哪该顿,不要求百分百像,但你要知道字帖上钩是如何提出去的,捺是如何撇出去的。

第三步:如果练习隶书楷书,好不好看结构很重要。这个无非就是勤加练习,自己静下来“相字”。看看前人总结的间架结构法。如《颜体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最后,还是找个好的书法老师学学吧









董泽柱书法


学习书法要循序渐进,我总结5步学书法

第一、读贴。

在写字之前,一定要先看字帖,看准字形;然后观察每个字的笔画轻重、方向等,相同的笔画或者字,要善于比较,看清楚才行。如果不仔细读贴,是记不住字形的,所以也不会写好。

第二、临帖。

临帖是一边看着帖子,按照字帖的去写,最好每一笔都要跟原贴一样,这里的一样不光是形,还有神。写完后,要回到原贴去比较,找出不一样的地方,然后逐一分析改正。最后,要做到对贴的倒背如流,做到“背贴”。

第三、背临。

当一本字帖,临习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这样速度也跟着提高了。而且,字帖的每个字都记在了心里,不用看帖,拿起笔就能写出跟字帖一模一样的字形。这样长时间的练习,对未来的创作就有了很好的基础。

第四、集字拓展。

集字练习是迈向独立创作的必经之路。如果之前的练习都很认真,那集字就是把之前学习的知识都用到实践当中的最好办法了。

第五、创作。

创作是独立完成整副书法作品,不能靠临摹或者之前的集字了。依靠的是平时积累的技巧方法,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去创造,有意识的创作。

系统的学习书法,就是这五个主要步骤,在这里还要仔细的揣摩,仔细的分析,认真去完成每一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持之以恒,学以致用。

祝君成功!个人建议,仅供参考。欢迎书友批评指点,欢迎讨论。 #



小張老師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结合我自身20余年的学书经理,欣赏书法和系统学习书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如何欣赏书法

第一、欣赏者应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俗者见俗"。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结论。同一件书法作品,也会由于欣赏者的素养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书法本身可以说"既单纯又复杂",它单纯到仅以黑白两色的变化和调度去征服欣赏者。所以,对书法的鉴赏,你越是知识丰富、阅历广博、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就越深刻,得出的评价和结论也就越中肯准确。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要求学生所阅读与书法相关的书报纸,增加自身的知识面,提高内在涵养。在一个就是带学生观看大型书画展览,听专家讲解如何对作品进行解读,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第二、欣赏者对书法应有广泛深刻的体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名言。意思是你对众多的剑器有鉴赏的经历,自然就能辨识其优劣;你会弹奏多种曲调也就懂得了音律。书法也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你不了解它的基本规律以及发展也就无从给以准确的评价和欣赏。

第三,欣赏者要掌握一定文房四宝知识及其发展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一件好的产品出现都离不开得心应手的工具或设备。书法作品的产生同样与文房四宝的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和掌握中国笔、墨、纸、砚的发展及其性能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欣赏书法应从2个大的方面进行

(一)整体布局。白蕉先生的说:"学习的标准,就是欣赏的标准"。学习书法先从基本点画开始,然后学习结体,再是章法布局。而欣赏书法作品,与创作相反,欣赏必须从整体开始,再到局部,继而深入内核。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首先应能从整体上感染欣赏者,如果失去了整体美,局部的"美"也失去意义。书法作品的整体美,即一幅作品的章法布局之美。章法的布局美又在于它符合自然美的法则,妙在各得其所。如苏东坡的《寒食帖》,通篇结构大小、长短、疏密等变化迷离,在有意无意中流露出一种不事雕琢的意趣。反之,过于工整、齐平而无变化,杂乱无章而乏气韵,以及一些过于拘塞或过于疏散的章法就不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章法。从整体上看书法作品的印象与效果。它包括了书法作品的正文与落款、分行与布白、落款与印章等多方面的关系处理。但是,作为整体效果是由局部的、单个的字与线条构成的,如果单个的局部的字与线条不美,那么整体的美也就无从谈起。应该说"单个的线条是美的,组合得好,就达到了更高的美"。在这里我们把"局部分析"分字法、笔法和墨法三个方面来谈:

1、字法。字法即字的结构安排,也就是"集点画成字"。通过违与和、正与斜、疏与密、增与减、向与背、松与紧、平与险、避与就的处理构成美的汉字形体,这就是理想的字法。

2、笔法。从字面上看是用笔的方法。从书法欣赏的角度讲,应该是以正确的用笔写出形态规范的点画。点画自然因书体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古往今来的书评中都认为 "凡是能给人以美感的用笔(线条或点画)都应是有力度的"。

3、墨法。墨法即用墨的技巧。是书法艺术形式中一个重要课题。"字本与笔,而成于墨""肉生于墨,血生于水",没有墨色的变化、配合,用笔效果就难以达到。字缺乏血肉,也就没有了生命。

二是如何系统学习书法

这个题目太宽泛,就个人学书过程提几点浅显看法

首先了解书法发展史。

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可简单归纳为: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草书、行书(汉)→楷书(魏晋)

从书法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书法的种类。按书写工具分,书法可分为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如果我们按字体分,它又可以分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行楷、行草、楷书、;按书法家分,它又有颜体、赵体、柳体、欧体、瘦金体等多种书法体式。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所以在学习了解书法史的同时还要主要学习书写书法的基本工具笔墨纸砚的知识,全面丰富自己的知识。

其次学习专业书法理论

书法理论是对中国书法的形式、结构、线条等外在面貌特征,和中国书法的基本观念与审美立场所进行的研究理论。书法理论包括:技法理论、书法史理论、书法家研究、书法文学等其它文化的研究、书体研究以及考释辨伪等。

建议看看:唐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断》、窦臮、窦蒙《述书赋》,宋朱长文《续书断》,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现代启功《启功给你讲书法》等。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雪中绿意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你这里应该涉及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系统地学习欣赏书法;一个是如何系统地练习书法。因为要学会欣赏书法的功夫不比练习书法的功夫少!但是欣赏书法又少不了理论加实践,而这个实践就是…练习书法。这里给你如下建议参考: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字体进行坚持临帖练习,初学最好先学楷书,楷书大家如欧颜柳赵,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风格。有条件最好请教老师,因为初学…有某些不良书写习惯形成了以后就难改变。

2.或者通过视频学习基础,但书法这门艺术从零开始起步仅靠自学较难上手,也许还会走较多的弯路。但一路行走总会遇到同道书友,也可以请教一下基础知识。至少开始就要养成正确的执笔、中锋行笔、横竖撇捺点的基本写法,和简单的单字写法。然后可以反反复复练习一段时间,千万不要贪多贪快!因为书法真的有点象佛教修行一样,简单的事情反反复复…突然某一天会领悟很多,或某天听别人一句话,或者看到某文…然后领悟了…之前书写的正、误。突然好象进入堂奥般地更加喜欢书写。但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每天至少坚持书写20分钟。


3.楷书基础打好之后,可适当兼练一款行书,也是挑选自己喜欢的风格。那么楷书还是为主坚持,只是可以和行书的练习交替进行,可以楷书练习时间长一些,行书练习时间短一点。

4..除了练习之外,还要多看相关书籍,或微信的书法公众号,如“神秘侠书法”、“书法欣赏"、“书法报”等等,里面有很多对名家碑贴的欣赏评论,那么可学习别人怎么样去欣赏一幅作品。

5.要清楚书法作品的三要素:线条、结字、章法这三个概念要弄清楚才有可能去欣赏书法作品。线条是书法的灵魂,是以力量感来体现其美,刚开始大多数分辨不出哪些线条有力、哪些线条浑厚的、哪些线条具有立体感的,所以要多看作品多作比较,要多读古代名碑贴才能有个标准才有个参照物。久而久之有助于提高书法的欣赏水平。
6.当然,欣赏学习也可以从楷书开始,找齐各种楷书,如欧、颜、柳、赵、虞、褚等等,大家都是楷书,对比各种风格特点,也可从笔划线条、结构、章法各方面对比。这样对比多了还可以促进你练习书法的进度。同样道理行书亦可如此。经过一段时间…欣赏水平必定有所提高!那么,有空就再多欣赏篆隶草各字体,必有大收获。

7.另外还要看看书法理论方面的书籍,如《书法美学》、《书法发展简史》、《书法鉴赏》等。

总而言之,练习书法一家为主百家为辅,眼界放宽和远,欣赏书法…博览名帖三千年,心胸放宽五千里,多对比多分析,相信你对学习中华国萃强烈意识催促下,必然会有很大进步!


许悦爱书法


书法是国粹,很多人喜欢,但不会欣赏,学不得法,如何系统学习?

学习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选贴,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建议从隶书学起,隶书有很多优秀的范本,《曹全碑》、《乙瑛碑》、《西岳华山庙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然后学楷书,楷书一般指唐楷,广义的楷书还包括魏碑。当然了从篆书开始学也行,不过篆书相较于楷书有一定的难度,辩识就是一个大问题。楷书的范本比较多,魏碑可以选择《张猛龙碑》、《郑文公碑》《张玄墓志》等。楷书的话可以从欧、柳、颜、赵选一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颜勤礼碑》、赵孟頫的《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写几年楷书后,再学行书,草书,可以选择行书《怀仁集圣教序》,草书王羲之的《十七贴》、孙过庭的《书谱》等作为范本。

二临帖,临帖首先要读贴,把范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观察要细致入微,范字的起笔、运笔、收笔、转折尽最大努力观察仔细。临写的时候从基本笔画开始学起,笔画的粗细,长短,偃仰 ,向背尽可能地写“象”一些。

三坚持,学书法要想学好,学出成绩,必须坚持,持之以恒,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好的收获。











草根爱书法


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咬住一本字帖,下十年功夫,临池不掇,功到自来成,一通百通,读书破万卷,下笔自有神,书法亦然,除天资悟性不同外,没有捷径。不求成家,但愿能用,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