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这书法写得怎么样?看得出什么字体吗?

石间烟霞


可以看出作者在欧体上下了很多功夫。

这其中还掺杂了一些北朝北刻的一些笔法。

整体写的不错,而且有点创新。布局不错,用笔流畅,结构和用笔又不像欧阳询那样板滞森严,庄严而不失活泼。




书法志


天下一人 宋徽宗

2015年开始练习书法,在众多字体中偏爱赵孟頫和宋徽宗赵佶的楷书,赵孟頫的字雍容圆润,赵佶却不同,尖锐似刀削!在临习的过程中时时好奇,瘦金体并不太好临摹,作为原创者,他的所思所想又是什么?一个帝王应是事事充裕,随性而为,历史上的帝王书法多是厚重宽大的,唯有徽宗纤细精致尖锐,俗话说字如其人,这字体和皇帝的心性似乎不太符合,这本美国学者伊沛霞《天下一人 宋徽宗》或许有些答案。

1100年正月,17.3岁的徽宗登上宋朝天子宝座,从此开始了近26年的统治。此时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达到一亿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

宋徽宗赵佶宋是造诣很深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台湾蒋勋在其作品欣赏讲解时提到“徽宗诸事皆能 唯独不能为君尔”,他独创瘦金体,工笔画花鸟引领宋画,后世价值巨大,以国家名义官办画室教授学生,亲自指导19岁的王希孟完成《千里江山图》,设计皇家建筑,将道教带到国教高度,熟通音律,设计编钟……

但他缺乏政治敏感度,从祖辈遗留下来的党派之争并没因他的琴棋书画而得到缓和,在任期间对元祐党人的打压,对苏东坡作品的一再破坏贬黜,与蔡京的分分合合,对天象的盲目崇拜,与金的结盟壮大了渔猎为生的女真部落,原是联金抗辽收复燕云州,后成了引狼入室。

到晚期金兵压境,徽宗内禅修道退位,也许是逃避自己不擅长处置的压力,旧臣却在应同仇敌忾迎敌之际遭遇后继钦宗的大清洗,死的死,贬的贬,尽管前朝的官吏贪污腐化揽权不少,不值悼念,但这种历史循环在多朝更替都有上演,文化背景下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1126年10月至1127年3月,彪悍而又贪得无厌的金兵攻下开封,恰逢大雪似增加了兵力,宋兵始终不敌,金兵洗劫开封城三月之久,从皇宫到民居,从朝堂到庙院,金银、宫女、宦官、绢布、器具、车马、匠人无不抢夺,名士字画书籍,全城搜夺,甚至城内的灯笼都搜刮一空。退位的徽宗住在皇宫以北,为躲避金兵请求进入安全内廷被阻挡在门外,可想而知平民会有怎样的境遇。

金兵搜刮完毕北归押走徽宗和钦宗,随行家眷和内侍以及部分官员这一路受辱致死大半,徽宗也在死对头金帝死后几月离世于北边。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岳飞的《满江红》理解为臣民对国家的态度,恨外敌叹内弱,一路往北,老百姓跪地送行,罢市抗议,内心始终忠心朝廷,力挺旧主。

不管皇帝称不称职,百姓这种状况下民族情绪是高涨的。思想家朱特谈论犹太民族被清洗问题时指出,“反法西斯”观念的树立淡化了犹太民族受迫害的独立思考意义,我们的民族感情是不是也淡化了“内弱”这个核心问题的思考。






Lily丽


楷书写的非常到位。

属于初唐楷则,渊源魏晋,褚遂良,欧阳询楷书的味道。笔笔合规,结体合度。具有一定的楷则笔法。

赏析很重要的一条,看着顺眼,望之生动,若此,任何具备书法艺术熏陶的观众,都会懂得何种笔墨成美,何种书墨为丑。

从这幅作品,楷书写的中规中矩之外,依旧有自己的书写情性表现,笔法纯真不乱,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遒劲妍美,略知其隶书捺笔,结体的险峻,都有其瑧熟的笔法。谙熟初唐楷则的严谨与情性的融为一体。因为书法包含了韵姿,显达韵律感,呈现了美的一面,达及飘逸,再就其严谨的笔法,证明意法的相承。没有一定的法度作支撑,何有流动的韵味,首先是谙熟一定的写字规律,才有心手顺乎一致,才有的呵成意气之脉象,写字忌讳的是笔墨阻碍,即不顺畅,气场欠缺。无气脉,也则无气势。

楷书亦乃如此,有韵之动感。连贯,呼应。字的动感存在熟练之中,没有坚实的硬功夫与性情的盎然,必然规整之笔缺乏生机勃勃。

故楷书不可停滞,有写行书之速。方可呼应顾盼,有一定的韵之致。否则就是算珠子的排列,无生机可言。

从这幅楷书作品,写的到位,有美感,非常欣赏。

赞。


狂喜淡墨a


写的好,看后没印象,能让人记住的书法一定是有自己的风格的作品。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


新能车悦


这件书作,取法欧阳询,兼有北朝碑刻严正方峻一路。基本功扎实,笔笔到位,非十年以上功力末办。结体上,在欧阳询基础上稍作变形,字的重心上移,显得比欧字更修长,为了避免重心过高的问题,有意拉宽一些偏旁,在局部取横势,以达到平衡。

欧阳询的楷书,峻峭结合了宽博,如果只取峻峭而忽视宽博,则过于拘谨和刻板,此作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此。作品时常露出黄自元的影子。

学欧如不得法,就会像米芾所说,如排算字——像排算盘珠一样,整齐划一,美观是很美观的,功夫也是非常到家,但是也很束缚个性,作为一种基础训练是非常好的手段,如果再上层楼,则需要广为涉猎。欧阳询这种路数,可在北朝和隋朝碑刻上再下功夫,同时在行书上拓宽路数,仅仅钻研楷书,是不够的。




瀚霖八字


这是田英章写的欧楷,笔画精致,法度要紧!最受当今年轻人喜爱!



吴斯诺


其字雄强俊秀 ,畅达干净。全篇布局合理用笔流畅,法度较严,极少失度现象,中、侧锋运用自然得当,看其字体机构较大程度似欧体,点画有褚遂良之意,又有颜真卿的笔意,点、捺尤为突出,又兼魏碑之意。个别点画收笔稍有欠缺。有的字结构不稳,架构分布不均,不够老练。建议后期还需再魏碑上下点功夫,兼顾八分。



徐胜会


此幅书法作品,为尚好作品,取法为欧体法较为多,与欧楷之法,之美,之韵,之神之比,稍有点差异。笔法之变,缺千变万化,缺动之灵的手法。汉字结体和字里行间,与欧楷的细节相比较,还缺一点严谨度。从个人书写风格的展现上讲,要在准确娴熟掌据书法法度和书法遵循的规律的基础上,尽情地展示展现自我感情的驰骋纵横,把每一次的情感施放的淋漓尽致,大汗淋淋,就是人们尊敬的仰慕的未来的书法艺术大家。努力吧朋友!加油吧老师!


李行子


取法初唐楷书 欧阳询 褚遂良 等名家

也有近现代 沈尹默 任政等书家之风

结构严谨,笔法朴素,很好的一副作品

以下分别为欧褚沈任之作 您可以参考一下






Toshiiwason


结构比较精准,笔法还可再锤炼。比如您的笔画质感偏薄,露锋过多了一些。某些笔画在出锋时太尖锐,如“信”的点和“永”的竖钩。欧体的钩大部分不是过于尖锐的,起钩时可以将笔锋稍微收敛,再轻轻挑出,形成一个较钝的钩。(可参考隶书,欧体很多钩画是从隶书中演变而来的,显得古朴含蓄)

此外,您可以参考一下当代卢中南老师的笔法,他的楷书结构近欧,笔法似虞世南、颜真卿。

(当然,您的字有欧楷险峻劲健的精神,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刻薄尖锐的习气,日后再形成风格时才能有所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