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给小麦撒尿素过一夜才下雨,还有肥效吗?该怎么办?

用户7518545082617


撒尿素可以提高小麦品质,加速小麦光合作用,提高小麦籽粒品质,提高小麦产量。

撒尿素时,应选择阴天,或地面潮湿时,避免阳光直射时撒尿素,以免养分蒸发,达不到撒尿素应有的效果,如遇大雨,雨后适时再扫一遍尿素。

尿素撒于土壤表层,土壤潮湿有益于尿素吸收,根据土壤肥力掌握撒尿素量,如撒尿素量大,会造成小麦贪青,注意一定要根据土壤肥力而撒,确保增产。





乡村海少


很高兴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首先,你撒上尿素,过了一夜才下雨,这多多少少会对肥效有一点影响。我也遇到过,听天气预报说有雨,就去撒上尿素了,结果,天晴了。没办法赶紧开井,浇了一水。

如果撒完尿素,天气晴好,还出了大太阳,那肯定还要补一次肥。因为,化肥在光照下挥发的特别快,特别是尿素。如果原来每亩施用30斤,补的时候,施用10斤,就足够了。如果撒完没出太阳,就没有必要在补一次啦。就回答你这么多吧,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有不同的见解,欢迎评论!





觅荒野的美


我们豫东地区昨天又下了一场雨夹雪,所以一段时间正好是我们老百姓趁着这么好的墒情进行撒施或者追施返青肥的时候。对于提准说的给小麦撒施尿素隔了一夜才下雨,还有肥效吗?就有我这个种植户来为你解答。

首先来说尿素肯定是有效果的。


因为现在白天的气温最高在15度左右,如果说碰上阴雨天气的时候气温更低,这样的气温对于尿素的挥发影响比较小。尿素是先转化成氨态氮才能够被小麦吸收的。

在土壤温度在10度的时候,尿素转化成氨态氮需要7-10天,20度的时候需要4-5天,30度以上需要2-3天。但是对于题主说的撒施这里麦田会有一定量的挥发的,但是由于气温太低可以忽略不计。

追施小麦使用尿素最好的方法是用专门的耩肥料的耧来耩施到土壤中比较好。

因为尿素是先转化成氨态氮才能够被小麦的根系吸收的,所以追施在土壤中能够防止氨态氮的挥发,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不过现在咱们农民朋友们习惯在给小麦浇返青水的时候一边浇水一边撒施尿素,这样能够省一遍人工,所以这也是大家都喜欢选择的的一种追肥的方式。

大家对于追施返青肥使用尿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可以留言讨论!


豫东小农


你好,我是阳信大鸭梨,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进入3月之后,气温回暖,冬小麦进入生长的旺盛期,这个时候就要追施返青氮肥。这次施肥对于小麦的增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很多农民朋友都用错了!今天就讲一下小麦春季追肥的注意事项。

春季追肥以尿素或者碳铵为主,其中尿素含氮46%,每亩用量在15~25公斤,碳胺含氮17%,每亩用量可用到50~75公斤。但由于碳铵的含氮量较低加上有刺鼻的气味,农民朋友习惯用尿素。

碳酸氢铵为无色或浅粒状,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使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

而尿素属于有机态氮肥,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解的脲酶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到来之前提前使用,转化的时间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分解越快,一般提前4~8天施用。

农民朋友在追肥的时候以撒施为主,但为了加快肥料的吸收,一般选择在下雨的时候进行撒施尿素,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由于碳铵能够直接被作物吸收,趁雨撒施自然效果非常的不错。而尿素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之后才能被作物吸收,下雨的时候撒施尿素,容易让尿素随水流失造成肥料的浪费,甚至富集在低洼的地方,导致局部尿素浓度过大产生肥害如果麦田整体生长旺盛,需要适当控制旺长,这类麦田应将追肥时间向后推,当麦苗长到倒二叶时,即麦穗分化到四分体时进行追肥。过早追肥不好,过晚也不利于产量形成。

对于晚播的瘦弱小麦,应在3月上旬追肥,此时小麦植株主茎第一节间长度已长定,第二节间正在起身伸长时施肥,这样不会造成茎部节间太长


阳信大鸭梨


给小麦洒尿素 隔天下雨是否有害

小麦在我国也是国家支柱产业的一员,在东北三省,河北 河南 山东 湖北 陕西 新疆 都有大面积种植。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培育出来的小麦品种抗病率高,抗倒伏性强。产量由过去的亩产150公斤,到现在亩产量600公斤的高标准,高产量。

春季小麦追肥

春季小麦追肥都在二月下旬到三月中旬左右,进行田间追肥作业。常用的有:尿素,复合颗粒肥,碳酸钙铁锌复合颗粒等等。

在麦子追肥期间,在农村常用的追肥方法是使用尿素追肥。通常是一亩地15公㎏尿素,喷洒施肥达到麦子的追肥效果

如 果是当天洒的化肥和使用的尿素追肥,隔了一天下雨了怎么办?会不会有影响,其实这个没必要担心。雨水有利于化肥和营养肥,尿素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起到了小麦吸收快,更稀释了尿素难以溶解慢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生长迅速,缩短了小麦与化肥营养的吸收时间。

如果我的问题能帮到你,谢谢你的转发与关注。更多咨询我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农村风光老魏


当天的阴晴气温高低、光照强度大小、麦田的地温和地表土壤的潮湿程度等,都会对麦田撒施尿素的肥效有影响。不过麦田撒施尿素后第二天才下雨,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坏消息,另外一个是好消息。


一是下大雨,是个坏消息,土壤表层的尿素颗粒来不及融化入土就会被雨水冲刷流失掉,也会造成尿素集中堆积现象,尤其是麦田低洼处会有富裕,造成尿素撒施贫富不均,有的地方旺长甚至烧苗,有的地方没有尿素,麦田整体生长势不好,会有贪青和早熟。二是中小雨,是个好消息,正好土壤表层的尿素会快速融化,随着雨水被渗透到土壤深层中去,有效克服了麦田撒施尿素的弊端,同时肥效流失的可能性不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多年来农民和农业植保专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农民喜欢给冬小麦地表撒施尿素,而农技植保专家认为这样不好,弊大于利。因为尿素撒施地表,尿素融化很快,极其容易被雨水冲刷流失掉,麦田吸收利用率不高,再个撒施尿素容易沾在小麦叶片上造成烧苗现象。因此农技植保专家提倡对冬小麦实行深层追施尿素,通过深施尿素然后再覆土,深施度在10公分以下,这样尿素流失率不会太大,能够被小麦完全吸收利用。但很多地方的农民不习惯使用耧播追肥,喜欢趁着麦田有墒情撒施。


所以雨前撒施尿素,要看天气预报,确定第二天会下雨,预报不准的,可以在下雨后,麦田能走人了再撒施尿素,这样效果更高。冬小麦追施尿素以10到15公斤为宜,要看麦田生长势而定,长势好少撒,长势差多撒,但要不能超量,多了浪费不说还会旺长烧苗。麦田追施化肥,不能仅仅用尿素,可以和磷钾肥配合施肥,但尿素要提前撒施,要比磷钾肥早上那么5到8天。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尿素不要和碱性肥料混合施肥,尿素的含氮量很高,因此要与麦苗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提倡尿素深层追施的原因之一。

再说尿素的特性,尿素属于有机化合物,需要有个铵化转化的过称,铵化需要借助于水,所以麦田的湿润程度决定着尿素铵化转化的时间,潮湿的麦田有利于转化,被土壤快速吸附了,也就减少了挥发流失的量。所以在没有下雨的情况下,预知明天会下雨,就要选择下午光照强度不大的时候撒施。还有种情况,农民先撒施尿素,然后再浇水,顺序也不对,有几种问题,一是尿素会流失,再个就是尿素会渗透到土壤更深处,起不到作用,顺序颠倒过来即可。


我们老家农民撒施尿素的做法,一般在春暖二月小麦返青期,刚下过雨后,就会上麦田撒施尿素,这个比较省力,如果天一直干旱,有条件的就先浇返青水,然后撒施,没有浇水灌溉条件的,不采用撒施,而用耕耧串肥,这样尿素进土很深,表层覆土,再有下雨或者墒情尿素吸收利用率也好。所以不下雨先撒施尿素,也行,但有不下雨的风险。


农村老俗话


给小麦撒尿素过一夜才下雨是没啥问题的,肥效也不会有什么散失,不用担心的。至于为什么没啥问题,你且往下看。

尿素是固态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易溶于水,在温度为20℃时,每100公斤水可溶52.5公斤尿素。撒在地面上的尿素只有被水溶化渗入土壤中,被土壤中的脲酶分解成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碳酸氢铵就是以前常用的面肥,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这种肥料非常气味刺鼻,这就是肥料中的氨挥发了。

所以,撒在小麦地面上一夜的尿素没遇到水溶化渗入土壤,是不会有肥效损失的,只有被水溶解渗透进土壤中被土壤中的脲酶分解成碳酸氢铵才能会挥发,肥效才有可能会因挥发受到损失,

而尿酶的活性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的,即使在温度高的夏季,这种分解过程还得1~3天呢。现在是春季,温度还低,这个分解过程只会更慢。所以完全不必耽心,还有没有肥效的问题,肥效是不会有损失的。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看雨下的够不够多,尿素溶化完没有,如果没有溶化完,可以给小麦再浇一遍透水,促进尿素快速溶化到土壤中,早日被脲酶分解成碳酸氢铵,早日能被小麦吸收起到作用。


逸风三农


过一夜才下雨,但要看下多大的雨,雨下的急不急,如果是小雨,春雨润物细无声,肥力慢慢渗透土壤层中,流失不多;如果是大雨,而且下雨时间长,地表有溢水流失,那么,尿素肥效就会流失过大,那么,补救的措施是,间隔一段时间再追加一次施肥,但施肥量可略减些。



方征中


应该在下雨后给小麦撒尿素。用尿素追施小麦时应该做的“三忌”。

三忌:

(1)忌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用尿素追施小麦时,不能和氨水、碳酸氢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2)忌施于地表:尿素易溶于水,撒施地表不覆土,养分溶于雨水而流失,还会黏在叶面上造成小麦烧伤。

(3)忌施后大水浇灌:尿素在土壤中以分子状态溶于水中,虽能被土壤吸附保存,但施后大水浇灌、串灌,尿素未被吸附就会被冲失掉。应于细水浸调为佳。


乡村李小


按照现在的平均气温来说,越冬小麦的管理应该要进行了。在我们这边,因为不存在浇返青水的管理,所以一般只考虑小麦越冬后的返青肥撒施。不过,在北方多地区,因为风大雨少,会导致小麦地比较干旱。如果遇到长时间不下雨,就会对小麦的返青生长带来麻烦。所以大多数种植户会在温度基本稳定在3-5摄氏度以上后,就进行浇水管理。

那么,我们不用浇水的,就直接进行撒施返青肥。如果在头天施肥以后,才过去了一夜,就下了雨,会不会影响肥料的效果了。其实,这里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看。比如:



如果小麦地本来就比较干旱,那么我们在追施了尿素以后,尿素并不会立马被小麦吸收利用。因为尿素要被吸收,需要一个转化过程,并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那么土壤比干旱的时候,尿素的转化过程会非常慢,也就导致肥效慢。这个时候,在施肥一夜以后,下了一场雨,就会有助于尿素快速转化,而被小麦快速吸收。那么有此看来,追施尿素以后,赶上一场雨是好的。


那么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并不缺水的小麦地里,也就是说,我们施用的尿素会快速的溶解在土壤内的水份里。那么,原本这些尿素,就会被小麦快速吸收,但是一夜后下了一场雨。这样就肯定会把那些原本已经溶解的尿素溶液,带进很深的土壤层里。这时候,小麦根系附近的尿素溶液就减少了很多,自然会导致这次的追肥效果减弱了。

那么,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以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如果下的雨比较大,我们要下雨的时候,通过及时排水,或者雨后划锄来降低土壤里的水份,尽可能的避免雨水太大,冲刷带走的尿素溶液。

二、雨后补施肥。这个办法是最有效的,也是有稳妥的办法。如果我们在施肥后,遇到了大雨天气,大都会导致肥效降低。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雨后可以通过继续追施肥,或者叶面喷施补肥。因为是补肥,所以施用量要比上次减少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