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春天麦苗发黄还伴有死苗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采取什么方式补救?

神语兮兮


个人认为,造成此现象应该从5个方面出发

1.种子问题

2.小麦播种密度大

3.天气温度过低

4.缺肥缺素苗期缺肥

5.播种过深

补救措施:

1.在购买小麦种子时一定要到正规的种子站去购买

2.在播种时按照标准进行播种

3.冬天过去春天来临就好

4.给麦苗进行施肥

5.播种时要掌握种子的深度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为准,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谢谢。


蝶恋花8


我种了30年小麦,秸秆还田之前,从来没有出现小麦发黄死苗现象,前年让我碰到了一次,麦苗一垅一垅发黄,有的还死亡,拔出麦苗看了看,根部萎缩,须根干枯。


开始我认为是病,后来扒土看了看,终于明白其中的缘由。

秋季收了玉米之后,玉米联合收割机把秸秆粉碎之后,我找了拖拉机翻了地,播种了小麦,后来小麦出苗不错,到了冬季,麦苗就出现发黄现象,原来麦苗的根部扎在了玉米碎末上面,于是我采用大水漫灌方法才保住了小麦。

秸秆还田种的小麦,如果土壤水分过小,最容易出现小麦发黄死苗现象,除此之外,也有化肥使用过量造成烧苗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地下害虫过多咬了小麦的根,只要不是温度太高,小麦发生大面积霉菌性根枯病的可能性很小。

董青岛供稿。


京漂追梦人


小麦苗期, 常常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 黄苗严重阻碍小麦的生长发育, 对小麦产量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引起麦苗发黄原因很多, 经过对近几年发生的麦田叶片发黄情况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了下列引起小麦叶片发黄原因与补救措施, 供大家参考。

除草剂药害

小麦除草剂药害症状

心叶和叶尖失绿发黄, 叶片扭曲畸形, 生长发育缓慢, 受害严重的植株甚至停止生长。大部分地区近几年发生的小麦除草剂药害事件, 其原因都是由于施用技术上的错误造成的。施用时间不当, 小麦拔节后仍然使用除草剂除草;为了达到“好的防控效果”, 不按照除草剂标签上的浓度使用, 随意加大浓度;施药时温度过底, 造成麦苗受药液冻伤。

补救措施

除草剂药害产生后很难在短时间内解除, 可采用喷清水, 喷施叶面肥, 增施追肥, 早浇水等措施来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提高小麦的自我恢复能力。

缺氮型发黄

症状以及原因

小麦缺氮植株矮小细弱, 分蘖少而弱, 幼苗叶片进而发黄、叶尖枯萎, 叶下部老叶发黄枯落。其原因一般是由于播种过早、砂性田、基肥施得不足而分蘖肥施得不及时, 且用肥量少, 最容易出现麦苗发黄。

补救办法

如小麦苗期缺氮发黄, 可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开春后缺氮发黄, 可于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 起身或拔节期每亩再追施尿素12—15公斤。

缺磷型发黄

症状表现

小麦缺磷, 次生根极少, 分蘖少, 叶色暗绿, 叶尖黄, 新叶蓝绿, 叶尖紫红, 如不及时补救, 将导致穗小粒少, 子粒不饱满, 千粒重下降。

补救措施

麦苗缺磷, 每亩可沟施过磷酸钙45—50公斤, 也可叶面喷施补肥, 每亩喷施3%过磷酸钙水溶液60公斤, 间隔7—10天, 连喷2—3次。

缺钾型发黄

症状表现

缺钾发黄的麦苗常先从老叶的尖端开始, 然后沿着叶脉向下延伸, 黄斑部分明显, 呈镶嵌状发黄。黄叶下披, 后期贴地, 病苗茎秆细小而瘦弱, 易早衰、易倒伏。

补救措施

缺钾麦田, 可在小麦苗期, 每亩沟施氯化钾或硫酸钾7.5—10公斤, 也可每亩施草木灰30—50公斤;在小麦生长中后期, 每亩叶面喷施10%草木灰浸出液, 或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60公斤, 连喷2—3次, 间隔期7—10天, 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冻害

症状及原因

小麦播种到4月下旬之前, 突遇骤然强降温或小麦越冬期低温持续时间长或天气反常出现暖冬与寒冬交替, 小麦就会发生冻害。小麦受冻后, 因为受冻害的严重程度不同, 会显示出不同的症状, 轻者叶尖发黄, 重者叶片干枯, 远看麦叶发黄, 近看麦叶如水烫伤后青绿发黄。

补救措施

补肥浇水, 促进小麦生长发育, 达到小麦早分蘖、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减轻冻害的损失。

肥伤发黄

症状

肥伤麦苗发黄的特点是:黄苗在田间分布不均匀, 麦苗植株老叶叶尖发黄, 有肥烧伤点。

补救措施

细水漫灌降低肥料浓度

播种过深

症状

小麦播种过深, 麦苗出土后会成为类似缺氮一样的黄弱苗,

补救措施

对于这类黄弱苗应该及时追施效速氮肥, 并结合土壤墒情浇水, 促进幼苗根系发育。

病虫害

近年来纹枯病、根腐病发展很快, 发病程度不断加重, 由纹枯病、根腐病引起的小麦干叶死苗呈上升趋势。小麦纹枯病在小麦拔节后, 症状逐渐明显, 发病初期, 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 以后病部逐渐扩大, 颜色变深, 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 重病株基部一、二节变黑甚至腐烂, 常早期死亡。病害导致的小麦干叶死苗, 一般呈点片状。

出现此症状需要仔细辨别,对症下药。


农小二SN


前几天下了一场雪,由于温、湿度适宜,小麦逐渐泛青。在小麦即将进入返青和起身期的时候,我们走进麦田,就会发现有的麦苗发黄,有的麦苗干枯。这是什么原因呢?需要哪些补救措施?

小麦冻害

【1】冻害的症状和原因小麦返青期,由于叶片娇嫩,如遇大幅度降温天气后,很容易发生害。受冻后的麦苗初期叶色深绿,就象用开水烫过一样,在阳光照射下,逐渐萎蔫,干枯。

【2】补救办法①预防小麦冻害,要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越冬,增强植株抗寒能力;②小麦进入返青期后,要及时划锄提高地温。③冻害发生后,应及时补施速效氮肥,促进麦苗恢复生长。

小麦病虫害

【1】病害春天小麦返青期的主要病害,就是纹枯病:以侵染植株基部叶鞘为主。发病

症状:初期植株基部叶梢上产生黄色小点,后发展成黄褐色梭形或云纹状病斑。发病严重时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严重黄化。

补救办法可用井冈霉素、己唑醇或戊唑醇等药物,按标准兑水后,针对麦苗基部喷雾防治。重病田需在7天后再喷一次。

【2】虫害春天麦苗返青后是地下害虫最活跃的时期,如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小麦的症状是麦苗青绿死亡,并且没有规律:会出现一片或半垄死亡、另一片或半垄生长良好的情况。在地下害虫为害麦苗时,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2㎏拌细土80㎏顺垄撒施防后,划锄浇水防治。

同时,由于春季干旱少雨,也是地上害虫麦蜘蛛繁殖为害的高发期。麦蜘蛛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小麦叶片汁液,造成麦叶出现针刺状白斑,严重时整个叶片灰白灰,后来逐渐变黄、枯萎、死亡。麦蜘蛛为害麦苗时,需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缺失肥料

春天麦苗发黄与缺失肥料也有较大关系。如缺失氮肥:会使麦苗成片发黄,并且生长瘦弱、分蘖差。这种情况下,应及时每亩补施尿素5~10㎏,每10天补施一次;也可按每亩用1㎏尿素喷洒叶面。

秸秆还田危害

由于秸秆还田后没有深耕掩埋,使土壤和秸秆在冷冻的情况下发生分离,麦苗根系扎不到土中形成悬空苗,致使发黄或死亡。另外在返青期施肥、浇水后,随着气温的回升,秸秆开始腐烂,腐烂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为害小麦根系停止生长,致使麦苗叶片因营养不良而发黄。

补救的措施是:利用浇水冲淡土壤中的毒素,并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使麦苗恢复生长,严重情况下可叶面喷洒生根剂。

总之,春天麦苗返青期间和返青后,要及时查看麦苗生长情况,针对出现的发黄、死苗等问题,要查清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泰山农家人


春天麦苗发黄还伴有死苗,这样的情况很常见。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麦苗冬前过旺。

麦苗过旺,消耗了大量的水肥,开春麦苗水肥营养不足,造成苗黄、死苗。麦苗冬前过旺,延迟了小麦的休眠期,麦根发育不良,也能造成苗黄、苗死。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小麦播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地力适当调解,一定不能过早,还要根据实际,控制下种量,以防麦苗密度太大,造成旺长。还可以在冬前对麦田进行镇轧,也能对麦苗旺长,起到扼制作用。

二、小麦播的太浅。

小麦播种太浅,不容易扎根,麦苗开春就会发黄。要求机手播种时,一定要调好深度,这对小麦是否高产,至关重要。

三、土壤病虫害。

因为现在玉米都是机收,大量桔杆留在土壤表面,由于无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大量病虫害残留,桔杆腐化,还消耗水分和氮肥。麦子遭受病虫害侵蚀,又遭水、氮流失,当然很容易就会造成,麦苗发黄甚至死苗了。建议播前耕地,耕地时撒入一定量的尿素,加快桔杆腐化,撒地害清灭虫。

补救办法:尽早给麦子补水、补肥。有条件的及早给麦田灌返青水,及早耩尿素,越早越好。当气温升高,可以给麦苗喷叶面肥,这是个效果好,见效快,既简单又可行的方法,一般是喷药三天麦苗变样,七天准见效。叶面肥首选芸苔素、植物蛋白,液态氮,磷酸二氢钾等,再加上杀虫药,用量看说明,也可根据苗情在原基础上增减。

怎样种地,怎样才能种好地,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研究,其实,看似简单粗重的种地,里边也蕴含着大学问。





李文霞4968


小麦苗发黄还伴有死苗是什么原因,该采取什么方法补救?

小麦苗发黄,死苗表现小麦长势较弱,叶片发黄,严重者者缺苗断垅。原因有多种。还田玉米秸秆量大,旋耕浅,不足10厘米,种子所在土层秸秆过于集中,加上播种早,冬前气温高,秸秆腐熟过程中“烧苗”,是目前黄苗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小麦感上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以及黄矮病等亦造成黄苗;由于施肥量过大或肥质量问是(如酸度过高)造成的肥“烧苗",土壤熟化程度低、理化性质不好,或缺水、缺氮钾肥也可造成黄苗;再有就是受到有害物质污染或用药不当的麦四。

补救措施,应该马上浇水,并结合浇水亩追施10公斤左右的尿素,未底施钾肥的建议再加施10公斤左右的氯化钾。对于肥“烧苗”和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麦田,也应该马上浇水,但不施。对于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真菌性病害造成的黄苗,可用三唑酮,全蚀净,速保利等杀菌剂灌根。黄矮病是有蚜虫传播的一种病毒病,一般田边地头发病重,防治黄矮病卖键在治虫和清除田边地头杂草,麦苗一旦感病,也没有太好补救措施,感黄矮病的一支苗般不能越冬。出现黄苗,意味着麦苗长势偏弱,因此无论那种原因的黄苗,冬天最好都要用粪肥对季苗进行“盖被",处理,防止越冬期间大面积死苗。








乡村革丽


小麦出苗后出现苗稀、苗弱、苗黄、枯死现象,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实每年冬春季节,特别是小麦播种出苗后,都会有这种问题,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一、有些地块尤其是秸秆还田的地块未压实或整地粗糙、土坷垃较大,易造成麦苗根系悬空,水分、养分相对缺乏,引起麦苗黄小瘦弱,也会造成小麦出苗不齐,稀疏。

二、播种密度过大时会造成小麦群体过大,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养分供应不足,导致叶片发黄。麦苗过于稠密,麦苗之间发生争肥、争光、争水等现象,导致黄弱苗。应受到根据时节、温度适量播种。

三、播种过深引起麦苗发黄。由于播种过深,造成麦苗根系发育不良,麦苗瘦弱。

四、施肥不当引起的麦苗发黄。农家肥、豆饼等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种肥使用过多,施肥位置与种子太近,幼苗、种子易被烧伤,致使叶片或叶尖发黄。

五、土壤干旱引起的麦苗发黄。主要发生于抢墒播种,在墒情不足的情况下未浇水的麦田。

六、玉米秸秆还田,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现在秸秆还田量大,耕层一般都不足20厘米,使田间部分小麦出苗后根系扎在疏松秸秆上,难以从土壤中吸收养分,造成麦苗发黄。因此提倡深耕深翻,每隔3年应深耕一次,深度达25厘米。此外,秸秆还田未补充氮肥也会引起麦苗发黄,施用秸秆腐熟剂的地块没有增施氮肥,易出现秸秆与麦苗争氮现象。

七、地下害虫也可以危害小麦造成黄叶,如金针虫、蛴螬等。防治方法是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

八、根腐病、纹枯病、土传花叶病等病害引起的麦苗发黄。小麦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三种。它们都是真菌病害,发生初期都能表现黄叶,但病斑发生的部位和病斑形状有所不同。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全蚀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根腐病只发生在根部。它们都是依靠土壤传播的病害。

九、药害引起的麦苗发黄。1. 拌种量大,造成叶片黄死;2. 上茬作物除草剂残留,如农民在玉米上施用烟嘧磺隆类除草剂,即便正常用量的话,也要与后茬种植小麦间隔3个月以上,才能保证对小麦没有影响。

十、缺素症引起的麦苗发黄。缺磷、缺氮、缺锰、缺钾均会导致小麦发黄。

缺氮型发黄 小麦缺氮植株矮小细弱,分蘖少而弱,幼苗叶片进而发黄、叶尖枯萎,叶下部老叶发黄枯落。其原因一般是由于播种过早、砂性田、基肥施得不足而分蘖肥施得不及时,且用肥量少,最容易出现麦苗发黄。其补救办法是:如小麦苗期缺氮可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开春后缺氮发黄。可于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起身或拔节期每亩再追施尿素12~15公斤。也可在麦苗见黄时,叶面喷肥,用2%浓度的尿素液喷肥2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缺磷型发黄 小麦缺磷,次生根极少,分蘖少,叶色暗绿,叶尖黄,新叶蓝绿,叶尖紫红,如不及时补救,将导致穗小粒少,子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麦苗缺磷,每亩可沟施过磷酸钙45~50公斤,也可叶面喷施补肥,每亩喷施3%过磷酸钙水溶液60公斤,间隔7~10天,连喷2~3次。

缺钾型发黄 缺钾发黄的麦苗常先从老叶的尖端开始,然后沿着叶脉向下延伸,黄斑部分明显,呈镶嵌状发黄。黄叶下披,后期贴地,病苗茎秆细小而瘦弱,易早衰、易倒伏。缺钾麦田,可在小麦苗期,每亩沟施氯化钾或硫酸钾7.5~10公斤,也可每亩施草木灰30~50公斤;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每亩叶面喷施10%草木灰浸出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60公斤,连喷2~3次,间隔期7~10天,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出现这种情况,要找准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十一、土壤贫瘠、质量差引起的麦苗发黄 。土壤贫瘠、土壤保肥能力差、播种时底肥不足,麦苗因长期缺肥而变黄。

十二、土壤板结引起的麦苗发黄。土壤板结造成通气性不良,使麦苗根系活力变差,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导致叶黄而小,分蘖不能按时出现。

十三、持续低温,光照时间少,小麦苗情整体较弱,受低温冻害影响表现出叶黄。防治措施是寒流到来之后加强管理,喷施叶面肥。





卓子


我来谈点看法。

说说小麦发黄还伴有死苗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采取什么方式补救?话题。 小麦发黄和死苗的发生,一般都是在小麦播种出苗后生长一个时期,至入冬前有微弱的怔兆,而随着天暖地温升高,麦苗返青前夕逐渐明显增加,待返青后麦苗“起身”时,就更多乃至发展成普遍现象。这是影响小麦生长非常严重的一个病症,需要分析什么原因造成,如何解决,採取什么办法防治。下面听我说叨说叨。

①、造成小麦发黄伴有死的根本原因是:小麦播种前整地时,没有採取先深翻后旋耙作务流程,而是直接采用旋耙后插种,致使玉米秸竿没有深埋土下,大部分玉米秸竿在地浮表土中,播种下的麦粒在玉米桔竿上面,只有少量的土淹埋在麦粒上,麦粒发芽出苗后,根系发育无法伸展生长,小麦根系得不到延深生长,就直接影响吸收营养,就必然出现题主所说:小麦发黄和伴有死苗。

②、挽救办法,抓紧时间赶紧大水漫灌,让土壌沉淀踏实,促使小麦根系发展,缓解发黄和死苗现象,这是唯一解决方案,别无他方。

③、还有一种造成小麦发黄和伴有死苗的原因是。虽然深翻了,旋耙了,但是入冬前没有灌溉,没有让生长土层沉淀实在,使得土壤是虚状,小空洞多,小麦根系发育不好,解决办法,也是抓紧时间浇地,大水渗透,才能缓解。

综上所述,明白了小麦发黄病和死苗现象产生的原因,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懂得了浇水的重要性,这就悟出了一个经验:小麦要丰收,播种前整地很重要,必须深翻,旋耙,十一月份(地入冻前)必须灌水,牢记“冬灌要早”的要令。十一月份正是小麦根系生长阶段,也是第一次分蘖期,所以选用这一时期浇水是最佳抉择,是丰收保证。


风雨人生3293


一,这种情况:1,秸秆还田造成的,原因:秸杆还田大量的秸秆在土壤中发酵产生有害气体伤害了根系。秸秆还田有大量的秸秆在土壤里麦种播在秸秆上其实在悬空。

二,病毒病也有发生,根腐病等。除草剂药害等原因造成的,


中国农业信息


一看是不是天没下雨,干寒了。二是看是不是病虫害。三看是否缺肥,根据麦苗实际情况,进行处理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