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03年非典成就了淘宝,此次疫情过后会成就什么行业?

教育现在时


相信此次疫情过后,势必会推动社区便民商业的高速发展。

社区商业,这个大家还算熟悉的词汇,停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大概还是“社区内或者周边的小卖部或者早点摊儿”。随着社区经济逐渐被各行各业所重视,社区商业已经逐渐成为整个商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想一下,如果你正在做饭,发现盐没有了,想买一袋盐,今天停水想洗个头或者来了一个快递,现在花个几分钟下楼,或者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是不是觉得很便捷呢?如果社区内或者周边还有儿童冒险乐园、母婴用品、书吧,咖啡厅呢?

社区便民商业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像早餐店、理发店、便利店等都是人们生活的必须消费项目,属于刚性需求,同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如今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区便民商业设施不断建设和完善,解决了人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消费难题,生命力自然旺盛。



王巍然2020


根据此次疫情发展,目前以下这些领域在疫情期间对大家的生活均有很大的影响。

1、在线办公软件领域:

国内:飞书、钉钉、企业微信、WPS云等

国外:Slack、Microsoft Team、 Zoom、Xmind等

2、在线学习领域:

在线学习领域借此机会迅速深入发展,比如:

录播课:

国内:中国大学慕课、超星、腾讯教育、网易云课堂、bilibili教育、我要自学网、Mooc学院、慕课网、极客学院、学堂在线等,

国外:Udacity、edX、Coursera、Khan等

当然可能会有新兴的在线学习平台、其侧重点课程权重各不相同,互相竞争

直播课:

新东方、好未来、精锐教育、尚德机构、流利说、学大教育、作业帮、钉钉、腾讯、科大讯飞等

3、医疗支持领域:

在线门诊:阿里健康、腾讯健康、平安好医生、微医、医联、丁香医生等

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医院信息化、慢性疾病在线指导、妇幼在线等

4、在线配送领域:

美团买菜(超市、药店)、饿了么买菜、酒店餐饮在线配送

5、在线娱乐领域:

游戏:王者荣耀、和平经营、狼人杀等

短视频:抖音、西瓜、火山、快手等

在线电影:《囧妈》的在线首映开启了新的观影模式









我爱暨阳


1 医疗卫生行业

此次疫情中,最直接的需求就是医疗健康领域,除了一线医护人员的专业医疗用品之外,最主要的是大众层面的健康卫生需求将爆发。

疫情也是对全国大众的一场卫生健康普及教育。尤其是,疫情中人们发现:身体健康、抵抗力好的人,往往能够被治愈;而那些有其他并发疾病的人,更容易出现危险。

所以说,医疗健康行业将从3个方面爆发:

1、传统的防护企业

当下,我国口罩生产严重不足,专业的N95口罩日产能仅有60万只;

即使疫情之后,口罩生产企业仍会面临巨大的需求,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

电子体温计、空气消毒机、多次循环电子口罩等,都将日益普及,成为大众日常需求品;

一些增强身体免疫力,增强体力的辅助性保健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热销品;

随着健康意识的崛起,线下健身馆、健身器材等,都会因此而受益。

2、互联网医疗平台

疫情期间,丁香医生、微医、阿里健康等平台,都推出在线义诊,帮助用户筛选普通感冒与新型肺炎,一方面缓解了线下就医压力,节省了资源,也让无数消费者体验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

而且,整个医疗过程能够实现闭环。比如阿里健康,就通过淘宝App上线了“买药不出门”服务,线上问诊之后,在线医生开方,药品直接给配送到家。

2019年之前,人们线上问诊的比例仅为2%-4%。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线上问诊的比例已经提高至10%左右。

再加上,2019年6月国家明确规定互联网医疗可以纳入医保支付。有充足的理由判定:未来,互联网医疗平台企业,将迎来一场大爆发。

3、医药电商O2O

整个医疗的闭环分为三个步骤:在线问诊——医生开方——医药购买。

但这个流程并不一定会完全被阿里健康这样的全平台接盘。在“医药购买”这个环节,对于一些常规药,消费者将从叮当快药、京东医药,甚至是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购买。

所以说,医药电商的O2O平台会迎来一场大爆发。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还会衍生出大量独具区域特色的O2O平台。

02 手游比端游更具有爆发潜力

根据媒体报道,腾讯的两款热门手游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在春节期间表现十分优秀。《王者荣耀》在除夕当天流水较高,相比2019年除夕夜的高,由此可见疫情影响带给游戏行业的商机。

除此之外,完美世界的《新笑傲江湖》、社交游戏《玩吧》,以及与疫情有一定关系的《瘟疫公司》都成为春节期间的黑马。

索尼的PS4、微软的Xbox等主机类游戏,以及《连连看》《斗地主》等休闲类游戏,也受到玩家的青睐。

相比之下,手游比端游更具有爆发力。宅在家对大众来说很难熬,但对游戏厂商来说,却是催生需求的好时机。

另外,游戏消费也是有惯性的,催生出来的游戏需求,并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消退。

03 付费视频及会员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前三款最火爆的视频平台分别是:爱奇艺、腾讯视频、抖音短视频。爱奇艺、优酷等付费会员数均有所增加。

2020年春节期间最火的电视剧有《锦衣之下》《绝代双骄》《乡村爱情12》等。

《绝代双骄》属于老版翻拍,仍然获得很高的收视率。这主要是因为,经典的作品底层是人性通性,但时代变化,观众的审美、情感表达以及对演员的喜好都发生了变化。《绝代双骄》就是在传承武侠精神和爱情的基础上,对演员和审美进行了调整。

一个电视剧、电影究竟能不能赚钱,关键是要搞清楚某一时间段里,某个社会阶层精神需求是什么。这样,你搞出来的产品就能满足他们,就一定会很有意义,一定会赚的很多。

04 “新网红经济”将大批量爆发

短视频方面,抖音DAU破3亿,达到了3.11亿的用户量,同比往年增长了93.1%;快手的DAU为1.77亿,同比往年增长了55.8%;腾讯微视同比增长595%(具部分网站数据)。

短视频的爆发,将催生一大批新晋网红,爆发一场新网红经济。

新网红与传统网红的区别主要有三点:1,网红更多来源于普通大众和草根人物;2,观众的“复看率”更高;3,传统网红依赖广告和带货赚钱,新网红更倾向于内容植入。

抖音上有大量的娱乐号、段子号、知识号,比如“老梁故事会”“尊宝爸爸”“略懂点典故”等,这种几十秒的爆笑段子、猜谜游戏、知识普及、商业道理等,都有很高的传播基因。

在音乐领域,2019年年末开始,街头女歌手“小阿七”十分火爆,翻唱的《不谓侠》《下山》《那女孩对我说》等,在网络上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传播量。

小阿七的火爆有两个因素:

一个是她长相甜美,帆布鞋、连体衣等符合年轻人审美的着装,以及代表大众草根歌手拼搏向上的力量;

另一个因素是网络上很多的流传都是十几秒,只传播每首歌的高潮部分,短视频容易传播,是因为符合人类大脑“短反馈”的机制。(相比之下,读书是“长反馈”,就不容易专心看下去)

随着疫情对短视频的加速普及,未来一些新晋网红诞生,将进一步推动网红经济、流量经济的爆发。

05 企业咨询服务平台将崛起

疫情期间由于不能复工,很多企业家愿意在线学习,思考企业的未来。

比如,正和岛作为中国商界高端人脉深度社交平台,疫情期间连续推出了《正和岛·抗疫公益直播》系列课程,邀请全国顶级专家分析疫情状况、对经济的影响、民营企业的生存法则等,创造了上亿的传播量。

疫情之后,在线上课程中收益的企业,将会更加看重自身抗风险能力及其组织架构调整、业务转型等,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咨询服务都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除此之外,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的企业也将爆发增长,毕竟新公司的成立、原有业务的破产、转型所需的统计、产品的包装设计、广告等,都需要有人帮你服务。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设计公司等会迎来业务的增长。

06 在线教育平台

由于学校不能复课,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一批在线教育平台迎来爆发的春天。

在线教育平台最大的优势是名师优势,疫情之后会加速市场调整,一些听过名师讲课的学生,将再很难将就普通老师,在线教育必然迎来一波爆发期。而且,未来线上教育与线下融合也是必然趋势。

07 线上办公软件

很多企业应开始线上办公,钉钉、企业微信等一些线上视频、任务管理系统,服务器都被挤爆。

尽管对于线上办公仍存在一些争议,但有争议是任何新兴事物的特性。由于成本更低、更灵活,线上办公未来势必会出现爆发浪潮。

08 现代制造业

疫情期间,一些传统企业正思考业务模式。在危机中,对业务结构做加减法,让公司具有更有效的动态应对不确定性的业务能力。

此次疫情之后,将加速中国企业向着更先进的现代制造领域迈进。

尤其是一些大量依赖人工劳动的企业,会抛弃一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产品,集中优势、保留核心能力,升级制造设备,向现在制造业转型。

企业业务转型的方向很可能会是物联网、智慧城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这些领域的抗风险能力更高。

09 高标准的生活服务将会爆发

疫情期间,由于人们不愿意去大超市,社区便利店、生鲜电商等企业,都出现了集中爆发。

还有一些配送服务,美团、百度外卖等,业务都出现井喷。

可以说,疫情催生了“宅经济”。未来,同城物流,跑腿服务等会进一步崛起,未来的人会变的越来越来“懒”,越来越“宅”,越来越不喜欢跟人接触。

但人们的诉求并不会降低,生活服务不仅仅停步于“在线买菜”“在线点餐”等初级阶段,而是向着更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比如,4人的火锅食材搭配、半成品菜、甚至上门炒菜,上门家政服务、家庭整理师等高标准、特色化服务,都会逐渐崛起。

10 生命医疗行业,将成为极大的风口

除了健康产业之外,中国的生命生物技术市场需求巨大。这场疫情,暴露出中国医疗资源的不足,以及应对危机能力的欠缺。

当下,日本、美国在生命医学领域走在世界前端。

日本的干细胞技术,不仅能够治疗疾病,还能用来抵抗衰老。通过干细胞的再生医学,可以重建膀胱、肝脏甚至心脏,有科学家分析认为,人类活到120岁不是梦。

美国的生命生物技术也是站在世界最前沿的,美国政府把60%科研经费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在MIT(麻省理工学院)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具价值、改变未来的重大科技突破中,生物科技经常占据30%多。

疫情之后,中国市场对生命生物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呈现爆发趋势。这将推动中国三方面的进步:一是原研药的加速;二是5G下智慧医疗的需求;三是高端生命生物技术的创新。

相关的企业,可以在这些领域尽早投资,尽早布局。

11 心理咨询及一对一心理陪护

疫情期间,很多人天天刷新闻,出现了恐惧、焦虑等情绪。

疫情之后,将会有大量的人需要私人心理医生、私人心理陪护。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人的心理需要抚慰,线上咨询服务会逐渐兴起。

12 参谋机构及智库

疫情使得中国的企业面临很多困难,开工难、资金链断裂、贷款问题、疫情期工资等问题,成为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

但每个地方的产业不同,企业的实际诉求也会不同。地方政府在收集民间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会更加务实,也会越来越多地参考专业参谋机构或智库等第三方独立报告。

同时,疫情也是一个警钟,一些风险评估机构、预警机构等,会逐渐浮出水面。

所以说,随着中国的改革深入和政府的透明化转型,这些智库、参谋机构等,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价值。

13 餐饮和旅游行业,

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尽管当下,餐饮企业受到的挫折最大。但疫情结束之后的1、2个月,餐饮和旅游行业,都会出现大规模的爆发性增长。

因为“宅”是一种对自身诉求的压抑,是原本的消费诉求受到了遏制。

如果疫情控制乐观,疫情之后的五一小长假、端午假期,甚至十一黄金周,都会出现旅游和餐饮消费旺季。毕竟,该去的地方还得去,该见的朋友还得见。

旅游就是一种短缺经济,在家里呆腻了,就想出去看看,在外面呆久了,就想回家陪父母,这是人的特点。

春节期间,很多人在家里觉得“吃饱了撑的”,开始想出各种娱乐办法,甚至有些人憋坏了后,就不道德了,把鞭炮绑在狗尾巴上玩,结果狗跑进屋子里,把整个屋子都烧没了。

所以说,人类就是一种短缺经济。疫情一结束,一定会有大批“憋坏了的”人,跑去全国各地、全世界去看看的,消费的“报复性反弹”是可以预见的。


九九和九九


新零售,我之前就会到过类似的问题。

3年前,也就是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他当时讲传统电商正遭遇发展瓶颈,如果继续按这条老路走下去必死无疑,未来必定是“新零售”模式的天下。马云一声令下,阿里全面向新零售迈进。

如果你认为电商大行其道,实体会死,那你的思路还不够开阔。

阿里新零售走了两条路,一条是收购超市百货来进行新零售改造,如大润发、银泰、三江等等,另一条是自创新零售品牌盒马。

短短4年时间,盒马已经发展成为了新零售领域最知名的品牌。在阿里集团内部的地位不断提升,如今,已经是独立事业群,和天猫等阿里零售品牌并列。虽然外界还没给盒马估值,毫无疑问这只独角兽已经呼之欲出了。

阿里新零售野心勃勃,不甘心只做满足年轻中产阶级的盒马鲜生,而是要抢占超市、百货、便利店、菜市场等等零售业态的生意。十年前,马云说未来一半的实体店将倒闭,阿里崛起,成为线上最大的零售商。

收割完线上,如今又涌向线下,和很多线下实体零售抢生意,这下不只是一半倒闭,整个线下都可能迎来一轮洗牌。如今,盒马在疫情中扩招3万员工,这意味着盒马在2020年将要大举扩张,门店数量可能成几倍的增长。站在新零售风口,盒马一路狂奔。

马云曾说,面对新兴事物,很多人会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对于新零售,其他对手终于及时跟进了,京东无界零售,腾讯、苏宁智慧零售,都发展得如火如荼,只不过阿里走在最前面。


文娱幼稚园


2003年那场非典,阿里上线了淘宝,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电商公司,那么2020年,肺炎又让阿里巴巴的钉钉火了。

那么这次肺炎会让哪些行业爆发呢?

在线教育

最近,全国中小学在线“开学”上课,中小学生出击,钉钉躺枪,APP评分从4.9跃到1.4,苹果应用商店也低至2.5分,腾讯等远程办公软件也紧随其后。

据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3870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达4330亿元,同时八成在线用户每月愿意消费在200元以上,其中36.8%的用户愿意消费在500至1000元。消费升级,个人或家庭将更有能力和意愿对在线教育进行消费,特别是疫情期间,汇聚了大量老师和家长用户,同时也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生物医药
疫情期间,整个社会在和肺炎战斗,投入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特别病毒核算检测、口罩等防护品。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近4000亿元。社会对医生物医药会更加重视,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IVD行业的发展,试剂检测的上游原料行业,试剂检测行业本身,并且有可能,病毒检测会像血糖一样,走向家庭市场,那这将可能又是一个海量的市场。
线上医疗
因为疫情的影响,人们不方便出门,线上问诊、线上药店将是风口,用户习惯已成,全民对健康的意识逐步增强,由此催生的上下游服务将带动线上医疗发展。特别是儿科类的线上咨询服务的微信群,每回答一次问题收费15元,通过统计一个群500人的用户量,日均500次咨询,月流水22.5万元,据统计,2020年,互联网医院超过200家,线上医疗的规模将达到千亿
无人商店
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现代工业制造水平的升级迭代,国内无人领域或正在形成新的机遇,大量无人商业服务及产品进入了市场,预计2020年规模将突破650亿元。

能来看看我嘛


在线教育

最近,全国中小学在线“开学”上课,中小学生出击,钉钉躺枪,APP评分从4.9跃到1.4,苹果应用商店也低至2.5分,腾讯等远程办公软件也紧随其后。

据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3870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达4330亿元,同时八成在线用户每月愿意消费在200元以上,其中36.8%的用户愿意消费在500至1000元。消费升级,个人或家庭将更有能力和意愿对在线教育进行消费,特别是疫情期间,汇聚了大量老师和家长用户,同时也培养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生物医药

疫情期间,整个社会在和肺炎战斗,投入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特别病毒核算检测、口罩等防护品。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近4000亿元。社会对医生物医药会更加重视,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IVD行业的发展,试剂检测的上游原料行业,试剂检测行业本身,并且有可能,病毒检测会像血糖一样,走向家庭市场,那这将可能又是一个海量的市场。

线上医疗

因为疫情的影响,人们不方便出门,线上问诊、线上药店将是风口,用户习惯已成,全民对健康的意识逐步增强,由此催生的上下游服务将带动线上医疗发展。特别是儿科类的线上咨询服务的微信群,每回答一次问题收费15元,通过统计一个群500人的用户量,日均500次咨询,月流水22.5万元,据统计,2020年,互联网医院超过200家,线上医疗的规模将达到千亿。

无人商店

互联网技术发展和现代工业制造水平的升级迭代,国内无人领域或正在形成新的机遇,大量无人商业服务及产品进入了市场,预计2020年规模将突破650亿元。


杨海洋啊


诚信+品质+低利润+好的服务。我做鞋子批发的。特别感觉的到这两年已经没有暴利的事业很多都是资源共享,什么都公开透明了。 03年成就淘宝,商家的恶意竞争+无房租。低成本,低利润销售。让人们吃了螃蟹,慢慢现在淘宝价钱涨上去,前期做的都挣到钱了的。但是,很负责的说现在很多实体店东西比淘宝便宜质量也要好,但是人们已经形成了依赖。人人都有一个手机,拿起手机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也不是03年的非典成就的淘宝。网上购物已经是一个必然了,想以后生意做的下去,必须要把电商学会,电商+实体模式。想要长久就人品做好,把握好品质。想想那么多卖的,顾客凭什么跟随你,多发挥自己优势。又好又便宜不要说不可能,把不可能变可能。




熙奇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

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变成英雄;因为“英雄”一词,在褒义之中,他得经过多少血与泪的历练,仍然坚持不懈、越战越勇。当他的阅历沉淀,才能在每个时代中,敏锐发现“风险与机遇”并迅速出击,把握其中。

像电商中的淘宝与京东、像物流中的顺丰、像百团大战后的美团、像社交软件的微博与微信、像微商与淘客、像直播与小视频、像自媒体与在线培训、像滴滴与小黄车等等,互联网蓬勃发展中,不论线上线下,总能诞生时代的枭雄。

然而在互联网的信息爆炸中,越来越透明、越来越迅速,为什么也只产生少数“英雄”?原因很简单,我们欠缺的不仅仅是阅历,还有随着阅历产生的人脉、资源、能力。所以,即便我们能够预判、评估某个行业的前景,可能施展的资本与野心,难以匹配。

有句话说得好,当你的能力驾驭不了你的野心时,那就一步一个脚印的累积吧!

目前疫情下,从市场大环境上察觉,不仅仅是传统零售受到影响,电商新零售也一样受到波及;甚至,全社会相关的“生态系统”都因此受到影响,因为“线上线下”早已在互联网新零售的革新中,环环相扣,都是息息相关的。

比如:我公司目前旺季,仅淘系零售订单每天就2000多票。以往,肯定是赚钱的。而现在,疫情下,因“封锁”病原导致各个岗位复工率太低,造成“运营成本”超支而苦不堪言。

每天无法正常开工,仓库要发货,人员没到齐效率降低;想提高效率,只能兼职、或调配,人力成本增加。而办公室总部,也因遥控指挥而导致效率太低,指令传达延时……

鉴于此,在线办公、在线会议等,受到青睐。像钉钉、企业微信、会议直播等等以往很少用到的软件,目前用于“亡羊补牢”再合适不过了。

相对而言,疫情下,更多人将涌进互联网相关行业。

------------------------------------------------------------------

从经营角度看,因疫情影响,不论创业的、还是打工的,大家都直接面临到“收入”问题。

而改变“收入”现状,只有两种:要不学习提高自己、要不改行寻找生存,第三种要不继续做闲鱼等死,别无他法。

所以,以往常见的、被众人不屑的行业,再次被关注,如电商、在线培训、自媒体付费、微商、淘客、直播等等。

最终,还是那句话,作为老板,只能根据压力找出路,毕竟责任重大;而作为打工者,相对更灵活、所选择的更多、门槛更低。

比如,一粉丝问我,压了十几万的冬装还没开卖就已“封城封店”,怎么办?

又一粉丝问我,他是某传统业技工,复工无期,收入来源一下缩减,房贷、生活费、家庭开支等等,怎么办?

这都是最残酷的生存问题,只能穷则思变、或明知互联网竞争恶劣,也只能硬着头皮闯一闯、试一试。

------------------------------------------------------------------

从社会就业角度看,由上述概括,微商也好、淘客也罢、电商也行、直播也可,都将涌进、或延伸更多的职业职能出来。

具体还会有哪些,我们拭目以待。


花和尚


各种直播,然后又是一轮竞争淘汰!市场趋于正规化!现在是全民直播,然后一段时间一批人发现,直播除了自娱自乐,挣得钱少的可怜,就会重归平静,剩下网红大咖整合转型,慢慢平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036a56ddb854f0fbaf0e665f60a2340\

凯希


此次“新冠”疫情与当年的“非典”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戒备森严,最起码在心理上的防范是非常谨慎的,这一点从一家人乘坐国际航班由于成员之一有咳嗽等症状而被请下飞机的情景,就足以证明,至于身在防疫前线的逆行者就更加有体会了。经过国人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稳住了,然而我们周边邻国却“倒行逆施”了。不伦疫情何时结束,终归要结束,正所谓“危”“机”,危机并存,对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些行业是“危”,会从此消失,而有些行业会借此“机”会逐渐壮大,甚至会出现一些新兴的行业,那么,对哪些行业是“机”呢?

1、医疗行业首当其冲,特别是以,病毒疫苗的研发、生产行业;

2、与诊疗有关的红外线设备研发、制造行业,病毒致病,发热是突出的表象,因此未雨绸缪地研发、生产准确度高、使用便捷的测温设备,前景无量;

3、与无纸化办公、远程服务等有关的软件、设备研发等行业会持续良性走势,机会无限;

4、管理咨询行业,危机管理方面的咨询,会因为疫情让许多的企业负责人重视起来;

5、目前比较火的远程教育,我认为只是临时措施,作为线下活动的补充,是一个好办法,但不能作为主流取代线下人们对面对面交流的“社交”欲望。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未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人的“忘性”,所以,上述行业能否被这次疫情所成就,还是要“听天命、尽人事,天命尽在人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