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林屯村的“疫”线守护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到危急时刻,越能彰显党员本色。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派驻安徽省砀山县林屯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年亮主动放弃春节家人团聚的机会,坚持留守在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坚守呵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和平安。


1 谋在先,防在前,村民过上安全年

“这不是张书记吗,大过年的,你咋还没回家啊?”大年三十,看到张年亮依然在村里奔忙,村民们惊讶地问。“大娘,新年好!现在有个疫情特别严重,传染得很厉害,您没事可别出来啊,在家好好呆着,要是出门千万别忘戴口罩啊!”张年亮仔细叮嘱。

林屯村的“疫”线守护

疫情暴发之初,出于职业的敏感性,张年亮意识到这次疫情“不简单”,特别是林屯村在外务工人员多,正面临集中返乡,村里老百姓防范意识还不强。虽然答应父母妻儿回家过年,但当前这种形势,他的内心十分纠结。一边是使命使然,对乡亲们的担心;另一边是家庭期盼,对家人的想念。慎重考虑后,张年亮毅然选择留下来,和乡亲们共渡难关。他把早早订好的火车票退掉,给家里每个人都打了电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斗志满满。

张年亮迅速召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提前谋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逐项细化防控措施,安排村组干部、扶贫小组长逐组逐户排查返乡人员,宣传防疫知识。村里干部多次劝他:“张书记,快过年了,你放心回去吧,这里有我们呢。”张年亮却说:“形势可能会很严峻,农村是疫情防控薄弱环节,咱们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多,我实在是放心不下村里的父老乡亲,春节前我就不回去了!”在张年亮的带动下,村里的防控工作早启动、早部署,第一时间拉起了防护网。


2

把好关,站好岗,疫情挡在村外面

林屯村共由9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人口4543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较多。张年亮知道,要想把疫情控制好,做好人员排查、隔离管控和集中封闭是当务之急。因此,他明确提出,林屯村的防控工作必须做到宣传、排查、封闭“三个到位”。

林屯村的“疫”线守护

针对农村实际,张年亮一方面利用流动宣传车、村广播、入户宣传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让村民真正了解疫情、重视疫情,认真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带领村干部对外来返乡人员展开拉网式筛查、登记,逐一建立详细的人员信息台账,加强健康管理,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其中,共排查出返乡人员310人,其中湖北武汉地区 8人。

林屯村的“疫”线守护

封闭管理是关键。张年亮带领村干部在全县率先以自然村为单位组建联防联控工作队,并在村内6个主要路口设立卡点,24小时轮班值守,实施外来车辆一律不准进村,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村等“六个一律”硬核管控举措。他组织全村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贫困户,充实到巡查、消杀等岗位,承担村里疫情防控和巡查任务。对于个别村民的不理解,张年亮总是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做好解释,对于无理取闹、干扰防控的敢于较真碰硬。


3同风雨,共患难,筑牢疫情防控线

物资保障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为缓解村里疫情防控中资金、物资紧缺情况,张年亮不等不靠,千方百计与国家药监局、相关企业和行业组织联系,多方筹措医用外科口罩14000个,协调爱心企业捐赠药品、酒精、消毒液等各类防疫物资总价值6万多元,为疫情防控解了燃眉之急。

张年亮还以个人名义向村里捐款2000元用于购买防疫物资。在他的带动下,很多群众自发为村里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捐物,目前累计捐款达5.6万元。如今村里的广大青年志愿者、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纷纷加入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牢固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防线。


4抓防控,促生产,脱贫攻坚不掉链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林屯村群众防控意识明显提高,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随着春耕时节的逼近,为了不误农时,林屯村在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锣密鼓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今年农业丰产丰收打下基础。同时,急农民所急,千方百计开发本地就业岗位,增加群众就业门路。

连日来,林屯村依托电商扶贫驿站,为村民们调集了春耕生产所需的农药、化肥农资,价值约20万元,解决了疫情防控期间农户缺乏农资的燃眉之急。同时,有序推动砀山酥梨深加工扶贫产业项目复工复产,计划今年进一步扩大黄桃种植,提高黄桃罐头和梨膏等农产品深加工产能,加快推动消费扶贫,多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此外,林屯村将充分利用扶贫产业基地,为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帮助解决贫困户就业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给贫困户增收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贫困户收入有保障、生活有保障。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既要争当‘防疫先锋’,也要甘作‘扶贫尖兵’!”张年亮坚定地说:“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再难,脱贫攻坚一刻不能停,一天也不能耽误!我们有信心,也有底气,把疫情对各方面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