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一个人的才华与他的人品有没有直接关系?

羁文


才华是外表的事物,是了解一个人的外在,是容易得知的,也是最值得相信的,因为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或者可以测验出才华的实与虚;

人品虽然可以在人们口中相传,但不可轻易相信,人品是内心所向,而人心又是最复杂的,完全可以在完美地外皮下做着低道德的事情,人品需要长期近距离相处得知,而且可能这个“长期”没有期限。

才华与人品当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任何一个人经过足够的努力以及在外界条件帮助下都可以得到一身的才华;倘若一个人本心就不善,就算再有才华,再有外界相助,也无事于补。举个例子吧,监狱里关着的当然有满腹才华的人,也就是高智商的犯罪,可能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若在教育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相信才华会与人品一同进步,国家也会有更多的栋梁之才,中国会更加繁荣昌盛!


唐木德的正能量


一个人的才华跟人品没有任何关系。

强调一下,这句话没有给谁偏袒、开脱的嫌疑,就字面意思。

不赞同的人,我们可以看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古往今来,历数有大才的人物,人品配的上自身才华的寥寥可数。

比如罗素,百科上是这么写的: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

但百度没告诉你,他一生女人无数,情史丰富,被他耽误和毁灭的女人很多,好像还有一个被弄成精神分裂还是抑郁症什么的自杀了。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一生结婚两次,此外至少有五位情人。在这七位女性中,一位病死,一位精神崩溃,两位自杀。细节不说了,足以证明人品不咋地。

中国也有很多,徐志摩、沈从文什么的就不说了,(不负责)据说连老舍都是渣男,想想也是心累。

但这些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我敢说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又在获益,我们可以讨厌他、鄙视他、厌恶他、抗拒他,但我们不能不承认他们才华的存在,这不成熟,也不客观。

近几年网上很流行一句话: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很多人用此话来形容自家爱豆。这里我没有嘲讽哪家爱豆的意思,但讲真,这只是大家的一种美好愿景。真要严格来评判,你们家的爱豆要不就是颜值并不高,但因为你喜欢所以看得特顺眼特舒服,要不就是才华还有待提升,并没有成为行业翘楚,要不就是人品上有瑕疵,但你能忍受,或者他隐藏得很好你还不知道。

真正颜值、才华、人品都优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少数,如果你家爱豆正好是,真心祝福你,且行且珍惜,毕竟来日方长,人又容易变,一切都不好说。哦对了,请我的读者朋友千万别用这话夸我,不客气的说,这三项里,我一项都没有合格,惭愧,受不起。

既然事实如此,再来说说,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事。

我初中时很喜爱一个作家,不止我,周围人都喜欢,他文采飞扬,辞藻华丽,出了很多金句,那会随便点开一个人的QQ空间,都能找到他小说和散文里的摘录。他很有才华,至少在那年的我的眼中很有才华,那时候网络不是那么发达,他曝光少,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作品和杂志上的栏目,觉得他是个外表干净、内心细腻的少年,甚至是美少年,人都这样,一个人脸好看,自然希望他声音也好听,声音好听了又希望他人优雅,人优雅了最好还能很有钱,真有钱了,嗯,是不是贵族血统啊,是不是王子啊?恨不能所有逆天的设定都往他身上揽,他就是你的偶像或者情人……

当时我喜欢这个作家也是如此,不自觉就把他往死里美化,想象他如文字里一样生活和爱恨,憧憬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他那样的作家,过上他那样的人生。后来,他抄袭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相信大家知道我在说谁了。 我自然挺受打击的,起初也是无法接受,总觉得他一定被人诬陷,大家是嫉妒他。为此我特意去买了原著认真读完, 发现他的确抄了,至少就我心中的标准而言,那算抄袭。可是他真他妈的有才华啊,抄得比原著精彩多了。

但,这依然是抄袭。

上高中后,我喜欢上另一个作家,这作家大家也熟,他写作出名了,开始“不务正业”玩赛车,据说他的书卖得没之前好了,但我还是爱看,每本都买,再后来他写博客,针砭时弊,做意见,我还是爱看,那么多人在骂社会骂制度骂体系,就他骂的最犀利最过瘾,还最幽默,我喜欢,继续支持。 再后来他做电子杂志我也喜欢,再后来他又拍电影了,我抱着将信将疑地心态去看了,发现卧槽还不错啊。 直到最近,他第二部电影出了,用一首直男癌之歌炒作,吃相不太好看,很多人看不惯,他的那些不好看的私生活也全爆出来了,大家口诛笔伐,各种抵制票房。

举以上这两例,是因为大家熟,诸如此类的“幻灭”我还经历过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是我长大后,有幸从事了我热爱的行业,于是有机会真正接触那些曾经视为榜样和偶像的前辈,最终我发现:他们牛逼是真牛逼,但是真的一点都不,以前觉得他们,是因为他们只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你。你自己犯贱,还想要了解他们的方方面面,最后惊讶的发现,卧草,他们很多方面还不如我啊。

甚至,越是牛逼的人,私下里越奇葩。 我不知道这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但从概率上来说,该现象普遍存在。 不过反过来,奇葩之人并非都有才华,很多人就是纯奇葩,请大家小心辨别真伪。

在经历“幻灭”的时候,我也是挣扎过的,我不喜欢这个人了,可我确实还喜欢这个人的作品,这个人的作品曾经带给我的感动和思考,带给我的很多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这就好比,我一直不太喜欢乔布斯,可是他的手机真是太好用了,我现在用其他手机都用不惯,我不想换。宝宝能怎么办呢?宝宝也很绝望啊。

一个人变成我讨厌的样子,我当然可以讨厌他,鄙视他。但我不能因为一个人变成我讨厌的样子,就否认他曾经创造出来的打动过我的东西,这是在否定我自己。

当然啦, 以上两位举例的作家,后来他们的文字我都不喜欢了,因为我在成长,有更喜欢的作家,准确说是更喜欢的文学作品了。这时候我是松了一口气的,因为我的不喜欢仅仅是单纯的不喜欢,而没有违背我现阶段的审美和品味。

到了我这个年纪,确实比较悲观,深知很多东西都难以,不说吧,相对都难。你爱上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渴求他带给你的安定感、安全感和体贴顾家,但同时就要忍受他的笨拙、软弱和不能赚大钱;你爱上一个事业型男人,喜欢他带给你优渥物质、对你事业和人生格局的帮助和提携,再或者别的什么(对不起我没过过有钱人的生活不太清楚),那么你就相对需要忍受另一些东西,再或者你喜欢一个给你浪漫、刺激、甜言蜜语的男人,他就很难不把这些东西给另一个女人。

就是这样的,我知道挺没劲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诚不我欺。

一个人,如果触犯法律,自然有法律制裁,如果价值观扭曲,社会并不会提倡,他也总会自食其果。

但是,作品是无辜的啊!他写的那本书是真的好看,唱的那首歌是真的很好听,拍的那部电影是真的精彩,为什么我因为创作出这个东西的人是个傻逼,我就要拒绝这么好的东西啊。

当然,拒绝也可以,毕竟我还可以去看那些又有人品又有才华的人创作出来的东西。比如李安,啊啊啊爱死他了。可是他拍电影几年才出一部,而且他都七八十了还能拍几部啊,我不可能指着他过日子吧?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想看电影啊……结果一搜,发现经典电影前一百部,有八十个导演人品都不行……疯了啊……

写到这,肯定有人反驳我。

一个人的人品不行,我为什么要支持他的作品让他赚钱?如果社会上都是一些人品很差的人发财了,那这个社会还有救?

这里66条又要斗胆给你们灌一碗毒鸡汤了。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本来就是用才华和能力来赚钱的,而不取决于秉性是否优良。PS:能力包括很多种,颜值、情商都算能力,岂止是能力,简直是超能力。

当然,很多好人也能赚大钱,但这同样是因为他们有出众的能力和才华,秉性优良只让他们更加分,更受人钦佩和尊敬。这些人当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赞美,但是如果现在马云没有能力和才华,只有一颗三观正的良心,他是成为不了中国首富的。 话又说回来,能否赚大钱也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用太在意。成功这东西,说来说去是主观感受,自己觉得成功那就是成功。

讲到这,肯定还有人觉得我在为那些有才华的人渣说话,其实不然。我只是在无数次的“幻灭”中,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处世态度。

我永远喜欢和欣赏让我感动、欢笑、思考的东西,至于这东西的创作者是人是渣还是人渣,我不在意。 如果他人品不行,祝他早日遭报应,如果他触犯了法律,那一定得受到制裁,没毛病,我同意。 但不妨碍我某天下午翻出他的作品重温一遍然后依然为之感动,为之思考和学习。说到底,我只是一株普通、微小的植物,我努力面对阳光,吸收养分,进行光合作用,活成我想要活成的样子,不能因为这太阳是人渣,这雨露是混蛋,我就拒绝。

对于人,有偏爱,有憎恨。

对于美,保持冷漠而客观,我只爱它的美。





66条


您好,我是舟哥,非常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

关于一个人的才华,与他的人品是否直接相关?

我认为没有直接关系。

观点如下:

第一,应该说,才华指的是因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而表现出来的才能,一般通过其

作品表现出来,通常指一个人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实则是一门技能

第二,人品则主要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如果说一个人人品好,就是指他的道德品行好,如,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

第三,因此,两者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能有间接的联系。如一个人因其品行好,可能受到高人的指点,导致其才华增进。

但,有才华不一定有好的人品。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高学历低人品的报道,如某高铁座霸博士、某名校的投毒事件、某高校学生会干部殴打学生事件………

总之,古往今来,才华横溢之人未必就是人品高洁之人。


舟哥说


有,满脑子龌蹉想法的人只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龌蹉的地方。这一点从世界有名的足球名星身上就可以体现出来。小罗跟C罗两个人,一个人好色,爱泡夜店。一个人自律,有责任心。爱训练!本身小罗的天分是很高的,结果呢?所以,才华能持续的拥有并输出靠的是实打实的人品。好色的,好赌的,好毒的有几个好下场。天天琢磨害人的,精力用歪了,迟早会耗尽才华


小赵谈天说地


答案,首先肯定是有关系的。

才华,主要表现在技术领域或者说是专业技能,包括理论知识、管理科学知识、本职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实际工作中的谋划能力、决断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人品,主要是指德育方面,道德情操的高低及道德素质,这种素质决定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事业心、责任心、原则性、廉洁性、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勇于克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的精神等。

本人制作了一图,可以简单了解下:

此图并是简单的线性图,而是非线性的。在此除非有极端的人,而极端的只能用精神层面,或医学层面进行解释了。

本人总结:

1、人品可以促进才华的增长,比如好的朋友圈可以作为技术专长的交流圈,用以提高;

2、才华对人品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才华的提升,必然需求专业技能的增长,必然通过各种学习来提升,甚至通过各种反思进行提高技能,而这个过程必然会影响个人道德素质;

3、人是一个复杂的感情动物,所处的环境、教育等外界因素影响非常大,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刀切的两面看待。



大树青橙


一般来说,有才华的人,都是出人头地的人物,也容易成为公众人物。公众人物自然要接受大众的监督,时时处处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这种倒逼,虽然不一定是他们的自觉,但是在客观上给他们为人处世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起码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的品行差不到哪里去。另外,有才华的人应该是知书达理之人。一个知书达理之人,心里应该有一定的内心法则,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事可以作,也可以知道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对他们来讲,还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基因,在心灵深处,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这种才华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好品质的生成。

当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个人的修行结果也会不同。在才华和人品上也会有很大的落差和出入。就是说,才华和人品不一定成正比。有的人有熬人的才华,但不一定具有良好的人品,形成了横溢的才华与低下的人品的强烈反差。例如宋代大奸臣蔡京,书法艺术造诣极高,但却祸国殃民。大汉奸汪精卫一表人才,能文能武,却出卖民族利益。当然,这种人格分裂的人,在社会上不是很多。但是因为他们才华横溢,社会影响巨大,一旦人品不好,名人效应会带来对社会风气的负面作用。德不配材,必遭其殃,这种人,他们的才华会被人们道德的口水淹死,常常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吴先生八卦新闻


我个人认为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才华是这个人他的能力与本事,以前曹操招揽贤才不也是不问人品,只认贤能嘛,就像难道那些人品很低劣的罪犯,他可以构思出精妙的杀人局,让无数人都为之惊叹,他的人品是有问题,但是你不能否认他的才能,原来看过一个新闻,有一个死刑犯,在临刑钱的一天晚上攻破了一个世界难题,然后把他贡献给了国家,获得了减刑,然后在牢里的日子,他又陆陆续续的有了很多发现与成果,国家最终免去了他的死刑,这只是个例,人品和才能之间没有绝对的联系,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傻傻的骑士


当然没有。

没有才华,哪来的那么多大奸大恶。

不管是秦桧,还是蔡京,这些现在被评论为奸臣的人,当年的才学都是名噪一时的。

抛开家国天下的抉择不论,只说小节。

牛顿是科学界巨擎,才华横溢,可是人品上爱记仇,心眼小,也不算人品有多好。

才华是智商,人品是性格,这本来就是两回事。

就好像说,一个人的颜值和人品有直接关系吗?


小道自书山而来


每个人对才华的理解定义都不一样。一般指在某领域超出常人或自己比较擅长、也就是有一技之长 。才华是超越了外表和物质的更高层面,这是花钱都买不来的特质。

人品是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在你的言行举止中展现,在你的人际交往中展开开,记载着你的为人处事,代表着你的行为做派。人品好的人,待人真诚,做事坦荡,值得信赖与深交,是优秀的彰显!

有的人的才华与人品有直接的关系,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成长的过程都给予他好的熏陶与培养,以致人品端正,才华出众!而有的人才华与人品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才华横溢,但是后天的成长过程等因素致人品极差。所以不能肯定说一个人的才华与他的人品有直接关系。



简佳旅行摄影


一个人的才华和人品有关系,但是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般来说,有才华的人,都是出人头地的人物,也容易成为公众人物。公众人物自然要接受大众的监督,时时处处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这种倒逼,虽然不一定是他们的自觉,但是在客观上给他们为人处世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起码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的品行差不到哪里去。另外,有才华的人应该是知书达理之人。一个知书达理之人,心里应该有一定的内心法则,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事可以作,也可以知道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不能做,对他们来讲,还是有着一定的文化基因,在心灵深处,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这种才华的形成过程,促进了好品质的生成。

当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个人的修行结果也会不同。在才华和人品上也会有很大的落差和出入。就是说,才华和人品不一定成正比。有的人有熬人的才华,但不一定具有良好的人品,形成了横溢的才华与低下的人品的强烈反差。例如宋代大奸臣蔡京,书法艺术造诣极高,但却祸国殃民。大汉奸汪精卫一表人才,能文能武,却出卖民族利益。当然,这种人格分裂的人,在社会上不是很多。但是因为他们才华横溢,社会影响巨大,一旦人品不好,名人效应会带来对社会风气的负面作用。德不配材,必遭其殃,这种人,他们的才华会被人们道德的口水淹死,常常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