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走進村寨巡察 貼近群眾監督

“王龍村61戶農戶,40戶已接通自來水,再過幾天,全村人都能用上自來水了。”2019年10月的一天,問題轉辦後的第25天,西疇縣興街鎮江六村黨總支書記給巡察組打來了電話。

“盼了它四年多了!”清潔乾淨的自來水,流進了王龍村百姓的日常生活,浸潤了群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19年以來,文山州認真探索巡察向村(社區)黨組織延伸工作,打造全國對村巡察示範點,發現並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5000餘件,以巡察的實際成效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更多更直接的獲得感。

走进村寨巡察 贴近群众监督

“以前認為不是事的事,其實是大事。巡察發現的13個問題,我們都整改了。不貪不佔,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群眾才會跟我們一條心。”說起巡察工作給農村基層黨組織帶來的變化,西疇縣興街鎮拉孩村黨總支書記劉丕榮有說不完的話。通過巡察,拉孩村舉一反三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黨組織面貌煥然一新,黨員發揮帶頭作用,把鄉村人居環境提升與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起來,率先實施“五分錢”工程,優先聘請檔卡戶擔任保潔員。這一模式在全縣推廣實施,既提升了鄉村人居環境水平,還增加了貧困戶收入。巡察向村(社區)黨組織延伸,雖然是在村頭巷尾、田間地角開展工作,但政治監督越到基層,越要具體、實在,政治站位不能偏,巡察重點不能散。

如何在政治體檢中一項項過“篩子”?在具體實踐中,文山州緊緊圍繞“三個聚焦”來推動落實:

聚焦“兩個維護”在基層落地落實情況,抓住履職盡責這個重點,整治貫徹執行中央和上級重大決策部署變形走樣和不敢擔當、不會擔當、不願擔當等問題。硯山縣圍繞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環境優美、文明和諧“五面紅旗”創建標準開展巡察,將“問題村”變成了“紅旗村”;麻栗坡、馬關、富寧等地以巡察鞏固拓展邊疆“紅旗飄飄”工程,增強邊民的家國意識。

聚焦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抓住群眾利益這個根本,整治冷硬橫推、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不正之風,嚴懲以權謀私、虛報冒領、揮霍侵佔集體“三資”等腐敗問題。嚴肅查處文山市新平壩村原村小組長馬成方長期把持基層政權、欺壓百姓和侵佔貪汙集體資金107萬元的典型案件,群眾拍手稱快;硯山、富寧等地部分村幹部在巡察中主動上交違規資金300餘萬元。

聚焦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組織力不強問題,抓住作用發揮這個關鍵,著力整治黨組織設置混亂、黨員管理缺失、制度建設不規範、黨內活動不正常、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共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240個,調整撤換和處理村幹部232人,全州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政治功能明顯提升。

早在2017年,文山州在開展對鄉鎮黨委巡察和脫貧攻堅專項巡察中,就採取“巡鄉帶村”的方式,一竿子插到底,嘗試開展對村巡察工作。2018年10月,文山州被確定為西部省區開展對村巡察調研樣本試點,選取文山市柳井鄉4個村開展對村脫貧攻堅專項巡察,探索巡視巡察下延新模式。2019年6月,被列入全國對村巡察的試點地區。

試點,考量政治智慧,考驗頂層設計,允許摸著石頭過河,不容許反覆試錯、重頭再來。

州委認真履行管黨治黨和巡察監督主體責任,把對村巡察作為“書記工程”來抓,深入一線調研,先後出臺《對村(社區)黨組織巡察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對村(社區)黨組織巡察工作實施辦法》,推動形成了縣(市)行動、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巡察工作格局。根據貧困地區、邊境地區、革命老區、石漠化地區的實際情況,分邊境村、山區村、民族村、城鎮社區“四種類型”,邊巡察、邊實踐、邊探索、邊完善,一步步定“模子”,打造了有實踐特色的對村巡察文山模式。

鎖定對象——主要以村(社區)黨組織及班子成員、村(居)委會及班子成員、村(居)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為監督對象。對黨組織軟弱渙散、群眾反映強烈、矛盾問題突出、貧困面大和“三資”富集的村優先開展巡察,對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領域問題突出的開展專項巡察,對問題反映集中、指向明確的開展機動巡察。

框定內容

——不把政治巡察混同於黨務檢查、業務檢查;不作大而化之的歸類和“堆砌”,不設“死套路”。圍繞黨組織作用發揮、上級部署落實、民主議事決策等14個方面靈活開展巡察,內容細化、具體、可操作,杜絕泛化、空洞、難落實。

固定流程——建立工作規範、隊伍建設、問題處置、成果運用等33項制度,編印巡察工作手冊和實施辦法。優化準備、瞭解、移交、整改等7個環節,規範和明確前、中、後需要開展哪些工作、怎麼開展、開展到什麼程度,可以“照單操作”,也可以“模塊選擇”,推動制度在一線實踐完善,實現效能轉化。

活定方式——針對村幹部怕開會、怕彙報、怕寫材料和事務雜、人手少等實際,減少不必要的動員會、見面會、彙報會和材料上報。每個村用5至7天摸清情況,通過駐點接訪、入戶走訪、重點查訪,集中排查和推動解決問題。以召開院壩會、火塘會、路燈會、微信QQ、擺攤設點、雙語播報、案例警示等形式,發動引導群眾把想說不敢說、想說不願說、想說沒處說、想辦辦不成的事說出來。

收好閉環:督促整改到位,一件件清“底子”

文山市下衝村馬程週一家喬遷新居10個月沒有通電,巡察進駐後,3天解決問題。

時隔4年,硯山縣下布崩村群眾終於拿回了每戶300元的違規集資款。

西疇縣拉孩6個村小組電壓不穩,整改通電當天,群眾自發買鞭炮燃放慶祝,如同過年過節。

......

走进村寨巡察 贴近群众监督

巡察發現的問題就在群眾身邊,是否整改到位,效果怎麼樣,群眾看得到、感受得到。按照問題“不扎堆、不過夜”的原則,晝巡夜結,將問題分為上級幫助解決、立行立改、歷史遺留、問題線索4類建臺賬,開列快速分類整改清單,壓實主要領導、分管領導、領導小組、紀委監委監督、被巡察黨組織“五級”整改責任,訂立“軍令狀”。按照整改準備、督促落實、檢查驗收、公開公示、後續整改5個程序,繪製整改“路線圖”,倒排“時間表”,簡化程序,保證問題整改件件有落實、事事有成效。

針對村黨組織自身整改能力弱、辦法少的實際,採取“問題清單+整改措施+反饋通知”的方式進行反饋,會同鄉鎮黨委、村黨組織共同研究,手把手指導村黨組織抓實整改,督促鄉鎮黨委加強監督,確保問題改徹底、改到位。建立巡察與督查同向聯動機制,在組建巡察組時,一併組建巡察整改督查組同步開展工作,對巡察發現的立行立改事項進行跟蹤督辦。

截至目前,全州已巡察村(社區)黨組織627個,佔64.37%。2019年巡察發現各類問題3653個,完成整改2089個,移交問題線索173個,立案查處19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探索了具有邊疆、民族、欠發達地區特色的對村巡察模式!”2019年12月29日,全國西南片區市縣巡察工作調研座談會在該州召開,試點工作得到中央巡視辦肯定。

通訊員:王慶波

製作:馮鶴 王南

走进村寨巡察 贴近群众监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