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有人說他謀殺了上帝,他叫尼采。

中國文豪魯迅先生說:若夫尼采個人主義之至雄傑者矣。

尼采( 1844年-1900年),德國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拓者。後來有人說他瘋子、精神病患者。

他著有《權力意志》 《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考察》等。24歲時成為巴塞爾大學教授。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10年後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直至去世。

有人說他謀殺了上帝,他叫尼采。

(尼采: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

尼采提出的是超人哲學理論,關於構建理想人生、社會的哲學。超人是人生理想的象徵,是尼采追求的理想目標和人生價值。1882年他出版了一本書《快樂的科學》,就是在這本書裡他第一次提出:上帝死了。這在信奉上帝的歐洲來說,無疑像是扔下了一顆核彈,一彈激起千層浪。因為這個觀點驚世駭俗,也成就了他歐洲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其影響不可謂不大,就連我們中國的聖人魯迅也受到他的影響了。然而,他這本書印出來,也就賣了幾百本,也許這肯定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當時接受他的理論的人是鳳毛麟角,他的觀點空前絕後,沒有人敢接受。

有人說他謀殺了上帝,他叫尼采。

尼采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觀點,還得從頭來做粗淺的探尋,不過是有點班門弄斧了。

根源之一

尼采出生在一個德國清教徒家庭。那個時期,每個教徒都會被要求壓抑自己的個性和慾望,保持勤儉節約的作風,將所有的精力用於對上帝的祈禱。

在這樣日復一日,單調乏味的生活中,讓尼采產生了極度厭惡感。他渴望自己能夠過上狂歡式的生活,隨時自由表達所思所想,這就是“尼采”起初厭惡基督教的起因。

有人說他謀殺了上帝,他叫尼采。

隨之尼采對現代的人、現代的生活感到很失望,他夢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思想。超人不是現實中具體的人,是一個虛幻理想的形象,他具有超強超大超級的意志力。

和一切哲學家一樣,尼采的思想無疑是空前的超前,超人並不是現實的存在,它只是未來人的理想化身;超人給現實的人生,提出了無法逾越的價值目標;超人是人的自我超越。他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說道:超人就是大地的意義。其喻義是說,超人是對神的否定,是對上帝的替代。這種說法在當時是很有生命危險的。

當然,尼采的唯意志論觀點,具有雙重哲學價值:一方面,繼承了啟蒙運動的精髓,反映了現代意識的覺醒。對人生價值的積極探索,引發了人們對人生意義人生價值的重新思考和定位,對理性和工業文明的批判,開啟了現代非理性主義思潮。二方面,對理性、傳統批判和否定也存在著片面性,這正是後現代主義最本質的表現。

有人說他謀殺了上帝,他叫尼采。


其次根源

尼采正生活在19世紀還未統一的德國。很多小國各自為政,和我國清末民初相似,軍閥混戰各自為王。在當時德國,竟然有39多個聯邦政權。可就是最強大的普魯士,也經常被其他列強用來欺辱。這個普魯士就是都德《最後一課》中,佔領了法蘭西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普魯士,這是後來的事。

自己的祖國被人看不起,可當時的德國人,要麼沉浸在“商女不知亡國恨”當中,要麼靠宗教逃避現實生活的苦難,“隔江猶唱後庭花”沒人關心國家命運。

這一切,讓哲學家的尼采感到擔憂和鬱悶。他認為,德國之所以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是思想和觀念出了問題。德國人的精神“生病了”,病根就是人們對宗教的集體狂熱。在《快樂的科學》這本書裡,尼采強調,人類要排除一切外在因素,從人類本身出發,反思人類究竟為什麼而活。

有人說他謀殺了上帝,他叫尼采。


後來,有人說,瘋子謀殺了上帝的行為,應該是歷史上最偉大最瘋狂的行為。

“上帝死了”這四個字,為何有這麼如此巨大威力?

最重要的原因是,尼采的思想理論,讓歐洲人擺脫了宗教信仰神的束縛,人們開始重新思考認識自身的價值。在上帝活著的時候,每個人都必須按照《聖經》上的規定去循規蹈矩,一切的秩序是約定俗成的,德國人是全世界公認最講次序的。“上帝死了”的理論出現,意味著世界舊秩序要被瓦解,意味著人類只能依靠自己,人類意志必須強大,其精髓就是要打破一箇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生活。

可是尼采在活著的時候,他的話基本上沒有人理睬也沒有人點贊。人們只是把他成一個“瘋子、精神病患者”,一笑了之。

然而,在尼采去世後將半個世紀,人類歷史上發生最慘烈的兩次世界大戰,先後死亡約87000000人,才引發後人對尼采說的那句“上帝死了”的重新認識。

當時,戰爭、死亡的恐怖陰影籠罩在歐洲人心中,揮之不去。戰爭讓人類不得不面對死亡和生命的脆弱,信仰在現實的殘酷面前顯得輕如鴻毛,既不能保住性命,也無法填飽肚皮,人類的出路、光明在哪裡?

有人說他謀殺了上帝,他叫尼采。


那句“上帝死了”難道真的應驗了嗎?假如上帝真的死了,人類還能依靠什麼?人類為了什麼而活?

於是,哲學家們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回頭看到了偉大的尼采,他們從“上帝死了”的出發點,建立了存在主義新理論。當人類一種信仰失效了死了,他們就能從慘酷的現實生活中,再去尋找存在的意義。那麼後來的存在主義者也想到了“死”。比如,人啊,為什麼拼命工作,珍惜時間,其實都是因為我們意識到人之壽命不過百年,沒有人不會死,我們要在有限生命裡,發揮最大價值作用。

毋庸置疑尼采“上帝死了”的理論,會引導我們發現新的思想,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他們的思想來自於現實,但是總能超越現實,為了後來的人類發展提供了動力。偉大的思想,在提出者活著的時候不一定被關注,它需要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但終究會照亮人類進步的道路。

有人說他謀殺了上帝,他叫尼采。

保爾柯察金不是哲學家,他說的很樸素,但其中也包含著哲理:

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