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這傢俱樂部剛解決欠薪,贊助商又宣佈撤資,中性化政策可行嗎

2月27日,重慶斯威俱樂部官方公眾號悄悄地從“重慶斯威足球隊”更名為“重慶當代足球隊”。當天下午14點31分,中國足球隊官微的一則消息中也證實了斯威的改名。“武漢卓爾職業足球俱樂部聯合重慶當代力帆足球俱樂部,共同發起頭球接力共同戰疫挑戰!”也從側面印證了斯威的更名。

這傢俱樂部剛解決欠薪,贊助商又宣佈撤資,中性化政策可行嗎

下午16點40分,重慶當代足球隊發表聯合聲明,正式回應改名事宜。至此,俱樂部改名成為現實。其實,俱樂部更名是很正常的事,畢竟贊助商投了錢,希望看到效果,而最好的宣傳就是直接在球隊的名稱上下功夫,粗暴但有效果。但,在這個敏感的時刻改名,卻又有所不同。

這傢俱樂部剛解決欠薪,贊助商又宣佈撤資,中性化政策可行嗎

記者王明浩透露,斯威與重慶當代力帆足球俱樂部在2018年初簽約時為三年合約,按贊助冠名合同應該在2020賽季末結束,不過按照重慶當代力帆俱樂部已經對隊名更改的情況來看,斯威或已提前結束與重慶當代力帆的冠名贊助關係。從聲明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從2020年中超新賽季開始, SWM斯威汽車將不再對球隊冠名,停止球衣胸前和後背的廣告贊助。


這傢俱樂部剛解決欠薪,贊助商又宣佈撤資,中性化政策可行嗎

聲明中也寫到了,由於疫情的影響,斯威市場比較困難,而對於重慶隊來說也同樣顯得艱難。在目前的情況下,中超延期,未來的賽事並不明朗,俱樂部想要找贊助商無疑難上加難,本來重慶隊的經濟狀況就不太好,今年1月15日是中超俱樂部提交工資確認表的最後期限,而重慶隊在1月14日才壓哨解決了欠薪問題,堪堪逃過一劫。

這傢俱樂部剛解決欠薪,贊助商又宣佈撤資,中性化政策可行嗎

在去年的中超俱樂部大會,足協再一次明確了,2020賽季將會是中性化政策執行前的最後一年,2021賽季所有俱樂部必須更改中性化的名稱才能獲得聯賽准入資格。在目前中甲中乙9支俱樂部因欠薪而退出的情況下,中性化政策或許有點操之過急了。中國的足球聯賽雖然自稱是職業化聯賽,但俱樂部沒有任何造血功能,只能依賴母公司輸血才能生存,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投資人的積極性,對於聯賽而言也是一種“揠苗助長”。

這傢俱樂部剛解決欠薪,贊助商又宣佈撤資,中性化政策可行嗎

這傢俱樂部剛解決欠薪,贊助商又宣佈撤資,中性化政策可行嗎

其實早在2018年,中國足協就出臺了《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名稱規範》,要求從2019賽季開始,新註冊的俱樂部名字必須“非企業化”和“中性化”。此前已經正式宣佈解散的四川FC和廣東華南虎俱樂部分別於去年中甲開賽前完成了中性化更名。想不到,一年不到,兩支更名的俱樂部就走到了如斯地步,實在令人唏噓。

這傢俱樂部剛解決欠薪,贊助商又宣佈撤資,中性化政策可行嗎

​可以預想,像斯威這種贊助商撤資將會越來愈多,今年聯賽是最後的大限,等明年所有俱樂部完成中性化改名後,他們的財政將會更加困難,而又由於“四大帽”的限制,股東出資受限,俱樂部的預算必將進一步壓縮,更艱難的日子還在往後等著呢。足協在這一年裡,也必須思考這個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